
艺术家 Artists:
Wang Jieyin, Kang Hyung Koo, Ma Shuqing, Shen Qin, Chen Qi, Chen Shuxia, Sang Huoyao, Li Chen, Wang Shaoqiang, Chen Yan, Lin Jiun-Ting, Hang Chunhui, Guo Jianlian, Howard Fonda, Guy Yanai
时间 Date:
尊贵藏家预览 VIP Preview
地点 Venue:
▲ 王劼音 Wang Jieyin
千岛湖 Thousand-Island Lake
纸本水墨设色 Ink and Color on Paper
66x257cm
2021
。

▲ 姜亨九 Kang Hyung Koo
蓝色贝多芬 Beethoven Blue
布面油画 Oil on Canvas
131x193cm
2021
“我不用模特,我也不是单纯画照片。我画了很多名人的脸,我去搜集很多关于他们的照片、电影等资料。但是这不能说明我就只画他们,确切地说,我刻画的对象是真实‘不存在’的。超写实手法在于一个‘超’,它凌驾于些写实之上。这个形式可能衍生自客观资料或其他拍摄的图片,当最终画像与黑白色的原始数据相差甚远的时候,原本的对象就不存在了。”
—— 姜亨九
。

▲ 马树青 Ma Shuqing
SZ 2101
环氧树脂木板
Epoxy Resin on Board
直径 Diameter: 30cm; 厚度 Thickness: 6.7cm
2021
“我在一直寻找各种材料来表达包含在静止的绘画中的时间概念,环氧树脂这种材料的透明性让我很有感觉来提示出绘画的一层层一次次的时间概念,除此外环氧树脂这种材料改变了以往绘画颜料的涂抹刮蹭的方法,而是一种流淌的方法,这种流淌的着色方式改变了以往绘画的方式和速度。”
—— 马树青
。

▲ 沈勤 Shen Qin
村(20-5)Village 20-5
紙本水墨 Ink on Paper
39x142cm
2020
沈勤的作品描绘山水重点却不在于表现山的气势,而是自然的气息,沈勤作品更说明了文字不再是追求诗意表达唯一的手段,他将回忆之作上升到诗意境界,亦与其黑白语意的思想共鸣,他的墨色晕染精准,极其细微地展现黑灰白的光谱,曾经画黑水墨、灰水墨,作品亦有表现‘白’的光谱之作,在无限与有限之间通透。再者,沈勤总加以几笔细劲的线条突出于画面之中,为淡泊平添力度,得提味的效果。(节选自评论家钱大经“亚洲艺术家:‘零度’之沈勤”)
。
请横屏观看:

▲ 陈琦 Chen Qi
如是观 Conditioned Existence
水印木刻 Waterprint Woodcut
102x87cmx4(102x348cm)
2021
“我们看到的世界是真实的吗?我们所观照的对象是否也有主体意识?抑或是我们的精神投射,每个人的视觉经验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我们无法用语言予以解释。
我拒绝艺术家的创作是对自然的模仿而是从中发现自我。我不仅存在于自己的肉身,也存在于我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所感知的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讲,在我的艺术世界里,没有主客之分,我与万物彼此共生,我在看山,山亦看我。”
—— 陈琦
▲ 陈淑霞 Chen Shuxia
恒 Eternity
布面油画 Oil on Canvas
100x180cm
2011
陈淑霞擅长从日常和自然主题中发掘艺术课题,用独特的视角感受大自然的各种意态,从自然分层的景象中提取出与她自己心灵契合的形象,从而化复杂为单纯,化现实为精神。她的作品经常是对花果、虫鸟、远山等常见物的刻画,用单纯的形象、虚空的背景,完成对宇宙万物的生命照观,她不抑情、不泛情,而是把表现的热情特别是主观感受冷却和凝固在形式语言中,通过凝视物象达到一种超越性的永恒意味。陈淑霞不表现宏大主题,也不作物象象征和寓意的理性表达,而是以无关利害的心态面对自然,在‘无我’和‘有情’中彰显对生命和自然的热情,在‘一花一世界’的作品中充溢着浓郁的哲思意味。(节选自范迪安”从轻着力 任运自成——陈淑霞的油画艺术“)
。
▲ 桑火尧 Sang Huoyao
无尽 Infinity
绢本水墨 Ink on Silk
90x170cm
2018
桑火尧一直持续坚持中国水墨艺术的当代性及水墨艺术国际化的探索之路。从自我创作实践出发进行梳理,将东方哲学、美学与对当下的独特感悟结合起来,持续追求形而上的精神旨趣,逐渐形成方块积叠的方法论以及境象主义艺术观。并使之成为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和符号。在创作形式上刻意尝试并放弃了中国画的‘略似之形’和书法之线。在笔墨上抽象朦胧混沌,但在构成的空间上,艺术家依然希望呈现出东方绘画的哲学意蕴——老庄的虚无、空灵、静和之境。中国人的易经文字、汉字和‘天圆地方’之说都是他思考的哲学根基。在这一过程中过程中形成‘桑氏方块’的理论名称是以艺术符号学的还原方式,从现实生活中提取具有符号学意义的图景,转换为以当代中国水墨为载体的符号‘言语’。(节选自“亚洲现场:镜像主义——桑火尧作品展”)

在华人文化中,三代同堂的天伦之乐是家庭价值最为理想的状态,也是普世向往的家庭关系。步入天命之年的李真,有感于生理与心境上的转捩,与家庭世代的互动牵绊,作品《三代》便成为一个写照:含饴弄孙的长者,伫立如一座基石,守护在头上那朵柔软丛云里嬉戏的孺子,而半掩的面容流露出在云里潜望的关爱之情,透过‘长者’与‘幼孺’的和谐互动,《三代》展现着一段深刻的关系与其动人的情感,那即是来自于家庭世代间跟着岁月不断增长的羁绊,有如蚕丝般细微却坚韧,在喜悦之中也伴随了牵挂。
李真未将三代同堂中的‘中间世代’表现于作品中,因为那‘中间世代’需要观者的参与才得以成立,使作品中的角色‘长者’、‘幼孺’,与‘中间世代’形成三位一体的互动,犹如在家庭关系中‘中间世代’的你、我在照看着长辈与小孩一般,李真刻意让观赏者成为作品的一部分,带出家庭伦理的反思,令观者不再只是从四周环顾的旁观者,而是被邀请到作品之中的重要参与者,更是使之产生更多美学质感的关键人物,这是李真的雕塑作品最为人称道的独特风格。
。

▲ 王绍强 Wang Shaoqiang
碧云天之三 Jade Heavens 03
纸本水墨 Ink on Paper
123x123cm
2020
王绍强的水墨艺术是一种意象表达。在他的作品中,可见一些自然山水的丘壑之形,但並非自然山水的实景写照,他运用蒙太奇式的超现实手法造境,造的是浑沌初开、元气充盈的’远古‘之境,也是神游八荒、心与物接的胸中之境。在与大自然作精神对话的冥契中,他的笔下生发起各种形态的山川意象,更营造出无边无垠的宇宙景象,一如庄子《逍遥游》所论述的自我与自然的关系:只有忘却物我的界限,无所依凭而游于无穷,这种‘游’才超越了时空成为精神之游。在我看来,对现实状态的精神超越,是王绍强以水墨问道的初衷,在水墨弥漫、气韵变幻的作品生成过程中,他的心灵得到慰藉,他的精神找到了栖居之地。(节选自范迪安“王绍强:造境的理路”)
。
▲ 陈焰 Chen Yan
小有天园 Xiaoyoutian Garden
银盐胶片刻画、灯箱装置
Silver Gelatin Engraving, Lightbox Installation
68.5x105cm
2021
▲ 杭春晖 Hang Chunhui
隐语 2021-2
Enigmatic Language 2021-2
综合材料 Mixed Media
60x58x11cm
2021
“《隐语系列》是我2021年的新实验,在绘画与雕塑的混合中,将抽象的绘画因素转变为一种复杂的视觉结果:一方面,作为绘画结果的直线,在起伏雕塑的影响下,成为一种不确定的曲线形态。绘画形成的‘图像’,因为浮雕的起伏形体(从哲学角度看,也是世界的感官‘形象’)被改变,也就是说,我的作品既不是具有实体意义的‘形象’,也不是单纯的再现性的‘图像’,而是一种鉴于两者之间的视觉结果;而另一方面,通过对起伏曲线的造型处理,映射出女人身体的视觉感受,这也同时赋予了雕塑表面的抽象绘画以联想,构建出有关身体的视觉感受。在物与形式的互动中,有关身体的视觉隐语,无疑为我的创作带来一种温暖的气质。”
—— 杭春晖
。

▲ 郭健濂 Guo Jianlian
春浮园之二 Chunfu Garden No.2
布面油画 Oil on Canvas
100x100cm
2021
“‘窗’与‘帘’的描绘是我从这个万物联接的外部世界中抽身而出,以窥探和凝视的目光,营造出一幅幅关于孤寂与疏离的视觉图景。对于存在主义而言,孤寂是激活自我觉知的起点。现代城市居所空间给出了窗的疏离感,帘的视觉诱惑,自我与世界的关系在帘的丝丝缝隙中得以显现;通过窗向外看,同时也看到了我们的内心。‘窗’与‘帘’成为寻求自然世界的律动和生命内在情感的涌现相契合的介体。”
—— 郭健濂
。
互动影像声音装置
Interactive Video & Sound Installation
尺寸可变 Dimensions Variable
《回眸》
飞天,敦煌壁画中最具代表的形象,
或凌空飘舞、腾云飞翔,
或普散花香,奏诸音乐,
在升腾的恣意间,
跃动着人性的浪漫与达观。
在凝聚着磅礴宇宙的幽微洞窟,
无限拓展着漫天飞舞的生命力。
天上人间,一瞬千年。
以新媒体艺术之手法,
一眼,
洞开尘封的石窟,
唤醒沉睡的壁画,
飞天仙子飘飘然而至;
随处可见的电子屏幕,
幻化为数字宇宙的冥想空间,
成为当代人的精神修习场所。
在不经意的眼神交汇之际,
便如坠入艺术家营造的意识“黑洞”,
跟随着目光的流转,
穿越时空的阻隔,
彼此联结、心灵相应。
回眸,
“当斯之时,熙怡快乐,不可胜言。”
—— 林俊廷
。

无题 Untitled
布面油画 Oil on Canvas
142x112cm
2021
霍华・方达( Howard Fonda)的创作游走在抽象与具象之间,充满童趣的柔和色彩是他极具辨识度的特质,画面中波浪线条搭筑而成的图像生机蓬勃,让平面画布如微澜荡漾洋溢着动能;艺术家深谙哲学与文学,因此在看似简单的点线面背后,隐藏着寓意深远的哲思,在他的艺术语言绘画不仅止于绘画,而是一种证明存在的工具,也是崇高的哲学神殿、心灵的离垢地。其作品承袭法国现代主义的血脉,艺术家重溯隐晦且含蓄的现代主义精神,发展出焕然一新的绘画手法。
。

▲ 盖·雅奈 Guy Yanai
萨利纳的门 Salina Door
布面油画 Oil on Canvas
120x150cm
2021
盖·雅奈(Guy Yanai)其作品主题是再平凡不过的风景,从门口的盆景植栽,跨越到蔚蓝海洋的峭岸,最后又回归到家中堆满书籍的客厅一隅;盖・雅奈的笔法洗鍊纯粹,细致和婉的矩形聚拢成艺术家眼里的特殊景致,排列缜密、张弛有度的线条试图消弭空间的立体感,让人联想到英国艺术巨擘大卫・霍克尼(David Hockney)的立体主义风格,与野兽派创始人亨利・马谛斯(Henri Matisse)的绮丽色彩,艺术家从历史悠久的欧洲艺术借鉴,继而创作出不囿于时间与空间的绘画,其描写的题材漫步在具象与抽象之间,藉此把画面中的空间铸成永恒。

正在展出 Current Exhibitions

亚洲艺术中心(上海)《日复生——小林敬生作品展》
亚洲艺术中心(台北)《My Secret Garden》

最新消息 Lastest News
亚洲艺术中心全新旗舰空间2021年5月于台北正式开幕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