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位 B209
VIP预展:11.11 1-7 pm|11.12 12-1pm公众日:11.12 1-6pm|11.13-14 12-6pm
2021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将于2021年11月11日至 14日在上海西岸艺术中心举办。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创办于2014年,已成为亚洲最具规模影响力的艺术博览会之一。此届西岸博览会将迎来18个国家、45个城市的120余家优秀画廊、设计品牌及艺术机构参展。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将参展2021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于展位B209带来艺术家赵赵、蔡磊、伍伟的作品。
《蔓延》,综合材料、棉花,200 x 200 cm,2021
在2020年赵赵的个展《白色》中,赵赵用棉花搭建了一座迷宫,它成为一处白茫茫的风景,象征着棉花和文明掠夺的历史,是劳动,是收获,也是罪恶;是纯洁,是迷茫,也是金钱。白色的迷宫,像是一个神秘的镜像世界,在设计之初,梵文一样的迷宫,多少有些宗教意味。
遥远的历史总会被忘记,一时一地的故事都会消磨,逝去的苦难总有另一种救赎。只有证明故事精神的形式,才会通向永恒。由棉花构成的万字符回廊替代了花园式的迷宫,棉花成为白色的另一种感受和精神指向,一种在纯洁的事物中普遍存在的形而上学式的宗教感知。在白色的棉花中点燃,蔓延,燃烧,最后成为黑色的灰烬。在这个颇有仪式感的过程中,一切关于关于棉花的历史,旧时世界所象征的深意与过往,一并燃尽。最终,白色成为了黑色,物质转化为精神的力量,棉花的生命与一个更雄伟的存在对接起来。
如今艺术家将棉花这一材质进行延展和创作,在”轻和重”,“瞬间与永恒”的转化中,像是布莱克的诗句:“在一粒沙子里看见宇宙,在一朵野花看见天堂,把永恒放进一个钟点,把无限握在手掌”。
《星空》,真丝刺绣,180 x 260 cm,2021赵赵1982年生于中国新疆,现工作生活于北京与洛杉矶。他在作品中运用多种媒介对现实题材以及艺术形态进行转换,着重探讨个体意识与其所处的社会领域的关系。他在创作中关注并展现处于多元文化影响下人类内心的微妙变化。其作品中出现的当代艺术表现手法与传统文化的结合概念,暗喻当今全球背景下人们的生活境遇以及在现代社会中的真实状态。同时作品也反应了他对集体主义与个人理想相互并存的态度。
近年来,赵赵大胆激进的艺术实践赢得了国际社会的重视,他曾在北京松美术馆、北京合艺术中心、香港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北京当代唐人艺术中心、斯德哥尔摩Carl Kostyál基金会、洛杉矶Roberts & Tilton等机构举办过个展和项目。他的作品也曾参加过多个机构的群展并被收藏,包括美国纽约MoMA PS1、美国佛罗里达州坦帕美术馆、乌克兰基辅平丘克艺术中心、荷兰格罗宁根美术馆、德国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汉堡火车站当代艺术博物馆、意大利米兰帕迪廖内当代艺术馆、意大利罗马国立21世纪美术馆、法国DSL基金会、西班牙卡斯特罗当代艺术中心、澳大利亚悉尼白兔美术馆、香港西九龙文化区M+美术馆、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会、北京泰康空间、成都麓湖·A4美术馆、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上海当代艺术馆、上海星美术馆、上海明当代美术馆、天津美术馆、湖北美术馆、何香凝美术馆、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2019乌镇当代艺术邀请展,日本横滨三年展等。与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路虎Land Rover、耐克NIKE、VANS、Venvennet等品牌也开展过多项艺术联名合作。
2019年赵赵获得第十三届AAC艺术中国年度艺术家大奖;2017年其作品《塔克拉玛干计划》被选为“横滨三年展”海报、画册背景图,同年赵赵被CoBo评选为中国艺术家Top10,并获第十一届AAC艺术中国年度青年艺术家提名奖;2014年赵赵被Modern Painters列为全球最值得关注的25位艺术家之一。《黄色之内20211101》,铝,171 x 20 x 20 cm ,底座:20 x 20 x 50cm,2021
蔡磊似乎有意从一开始即营造出一种时间的豁口被骤然收拢的情境,密集的刻度与旋转的指针被调停,空间内与外的强制且精心的分割,实则是时间由疾变缓、由流淌至凝结的倏变。从迅捷躁动的外部时空,蛰身观望水泥与青铜卷土重建的毛胚房和单元楼梯,观众感受着来自艺术家内心的矛盾与自省。当技术和材料不成为束缚,创作就应验了更大程度的自由。由于对空间的深度迷恋,蔡磊长期截取来自建筑内部的元素,用混凝土重塑微观的毛胚房(遍布时代的工业景象),用青铜与金箔建造楼梯纪念碑(灾难后重拾的人生轨迹),他同时调用绘画、雕塑以及装置等多元媒介,来展开对问题意识的持续深入(现实中国),并拓展出不同时期的创作路径。在蔡磊营造的由建筑剖开从而转向被压缩的空间内形制迥异的作品,呈现着庄严、肃穆、冷峻的面目,它们无不时刻提醒着人们,关于此刻与此在。
2020年疫情爆发后,蔡磊租用的工作室被封而几个月无法进入。同样由于惊惧,蔡磊居住所在的小区也不准居民出入,几乎所有的生活用品都是通过网购,再快递到自己住的单元楼门口。取快递时,为了避开电梯这个最危险的群体传染源,蔡磊每天宁愿爬本单元的楼梯上下出入,因此疫情期间每天爬上爬下的单元楼道里的楼梯,成为蔡磊观察与思索的对象。爬十几层的楼梯虽然累,但比舒适却随时暴露在病毒传播轴心的电梯安全得多。几个月时间里穿行于楼梯间的经验,使蔡磊创作出了最完整的单元楼道与楼梯的形象,体现出缠绕与周而复始的意向。
《单元 20211108》,青铜、24k金箔,217 x 36 x 25 cm ,底座:86 x 60 x 11cm,2021蔡磊1983年生于吉林长春,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获硕士学位,现生活与工作于北京。他最近的个展包括:单 元(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北京,2020);23平米(白石画廊,台北,2018);景 - 别(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北京,2016);模棱 - 无伴奏(当代唐人艺术中心,香港,2016);模棱(林大艺术中心,北京,2015);降维法(林大艺术中心,新加坡,2014)等。他的作品多次在国内外重要的美术馆展出并获奖,包括泰勒基金会(巴黎),波恩当代艺术馆(德国),杰克逊维尔当代艺术馆(美国),刘海粟美术馆(上海),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北京),今日美术馆(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北京),台北关渡美术馆(台湾),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四川美院美术馆(重庆),知美术馆(成都),蓝顶美术馆(成都),长江当代美术馆(重庆),大同博物馆(大同)等。作品亦被多个美术馆、公共机构和个人收藏。《混合的皮毛-12》,木板上纸张,120 x 120 cm,2021
伍伟的作品以纸张作为材料,这一选择从早期对书本的运用演变而来。他改造了传统剪纸的方法,将不同色彩的纸张转化为皮毛,并结合唐卡制作的“堆绣”技巧把层层皮毛与形状结合,堆叠出凹凸的生长趋势。纸张的质地在漫长、复杂的手工劳作过程中得到了强调。视觉顺利触发我们对于动物皮毛的心理感受,触感由此在观看过程中被调动起来。作品被赋予细致温暖的气质,亦表达了艺术家对于原始而隐秘力量的诉求。
虽然作品与古代神兽相关联,但伍伟抛却了其中的故事性,将关注点集中于动物的形貌与皮毛纹路本身。在颜色的使用上也尽可能地简洁,只在主体色调的统治下谨慎地选择局部颜色,有时甚至是在哑光白色中辅以亮白。
如艺术家在自述中所说:“从个人情感引发出对某种力量和体验的探求,进而从现实回到东方传统中的原始经验和精神性,在逐步纯化的语言中实现‘物’本身带给个人的直接反应,是视觉的也是心理的,我试图在材料与空间中寻找一种纯粹而极致的直觉状态。”
《突出的形-5》,木板上纸张,160 x 130 cm,2021伍伟出生于1981年,中国河南省郑州。201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获硕士学位,现居北京。伍伟的作品中充斥着触感欲望,涉及文明、野蛮、神话的议题,在材料与空间中寻找新的感受和可能。
伍伟于2015年获第六届报喜鸟新锐艺术人物空间类大奖,2012年获第三届新星星艺术节艺术场大奖,曾在奥地利维也纳、德国柏林参与国际艺术驻留。作品曾在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北京、曼谷)、伊普斯威奇美术馆(英国)、市原湖畔美术馆(日本)、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浙江美术馆、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白盒子艺术馆(北京)、蓝顶美术馆(成都)、银川当代美术馆、深圳云美术馆、列奥纳多·皮尔斯坦美术馆(美国 费城)、UBC大学亚洲中心(加拿大温哥华)、户尔空间(德国柏林)、候鸟空间(德国柏林)、GlogauAir 艺术中心(德国柏林)、FLUC当代艺术空间(奥地利维也纳)等多家艺术机构展出,公共收藏包括民生现代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白盒子艺术馆、今日美术馆、Bing3艺术基金、澳大利亚白兔美术馆等机构。

北 京 | 香 港 | 曼 谷
BEIJING | HONG KONG | BANGKOK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2号798艺术区B01&D06,100015
B01&D06, 798 Art District, No.2 Jiuxianqiao Road, Chaoyang Dist, Beijing, 100015
T: +86(10)59789610 | F: +86(10)59789379
info@tangcontemporary.com | www.tangcontemporar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