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棱风——张怀江 殷翔云 张远帆版画作品展
展览时间
2021年11月10日—12月19日
展览地点
乐清市周昌谷艺术馆二楼临展厅
(城南街道伯乐东路中心公园内)
主办单位
浙江美术馆
乐清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承办单位
乐清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周昌谷艺术馆
前 言
2021年,是中国新兴木刻运动发起90周年的重要历史节点;乐清,这片土地孕育了野夫((1909-1973))、张明曹(1911-1978)等一代中国新兴版画运动先驱者,对浙江及现代美术事业产生深远影响。“棱风——张怀江、殷翔云、张远帆版画展”正在这一时空坐标中,向人们真切地演绎浙江乃至中国现代版画的发展轨迹、版画思维的开放魅力,以及艺术家对于“我们的土地”共同而深沉的爱。
棱风,意象根源于乐清籍中国版画大家张怀江先生(1922-1989)“硬核”的金石刻风。1938年,在野夫指导下他创作了第一幅抗战木刻……拳拳赤心、瘦骨刀魂,他的刻刀直刺社会黑暗、人性愚惘,也镌咏英雄风骨、家园新象、壮阔河山。怀江先生以其一生实践,让人们信服地看到为何“黑白木刻”何以能够如此庄重地成为一种历史和时代的选择,让人的灵魂摆脱庸碌沉沦而渴望着真善美。
风,则意指怀江先生创作风范的承传发扬与衍展。殷翔云先生(1940- )于1958年就读浙江美术学院附属中学之际,即师从怀江先生研习木刻。他“从新中国到新世纪”60年来的从艺历程典型地反映了浙江版画界“现实主义与民族民间双线并进”的学术路线,也正如怀江先生为其题词一般,在艰苦的磨砺和探索后终“飞翔在艺术的彩云里”。1960年代初,殷翔云先生应征入伍,随即产生了一系列讴歌浙江海防军民生活的佳篇。特别是1963年创作的套色作品《沧海绿珠》,诗意地展现了战士在岛礁上成功培植淡水蔬菜这一时代新事,成为社会影响广泛的红色叙事精品。1980年代以来,他专注于“斫浪”,悉心构建“海洋/岛屿”专题。在《海湾清秋》等代表作中浙江海域的瑰丽与丰饶,被他用繁密而拙朴的刀痕之网“捕获”,而画作醇厚的海洋风情中也饱含着他的时代往事和追忆。而本次赴乐清展出,不啻为殷翔云先生的一次精神溯源之旅。而张远帆先生(1952-)为怀江先生哲嗣,对父辈画风的耳濡目染与改革开放后的留学经历,形成了自身复合多元的学术视野,创作面貌因而别具守正出新的指向性意义。他的“游记”,风致或炽烈、荒寒或苍郁、清旷,却无不透映着东方文化的沁润。与其说是一种体裁,不如说是沟通现实世界和心灵家园的媒介,是对生命及历史的观照与思辨;与其说各自成章,不如说在解构和重构间其整体性的视觉叙事系统始终处于生成状态。
正如张远帆先生所言“浙江这块土地,与版画特别有缘。”“棱风”一展基于来自杭州、乐清的两地馆藏,致力于构筑起一个富有承传内蕴、风格张力和人间情谊的精神群落,通过呈现张怀江、殷翔云、张远帆三位版画家间艺术传承及并行的关系,折射生生不息的“生活之流”给予创作者的丰沛馈赠和启示。事实上,艺术创作只是这三位版画界前辈卓越成就的一个界面,在各自时代际遇中,他们都完成了自身精神表达的突围,而作为活动家、教育家、策展人……他们在我国版画及美术界的贡献和影响同样厚重。
谨以此展表达我们对中国新兴版画艺术先行者的深切敬意!
对默默精进着的浙江版画人的诚挚祝福!
浙江美术馆 乐清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二〇二一年十月

张怀江 黑白木刻《鲁迅刻像》
42.8cmx31.4cm 1956年
张怀江 黑白木刻《浙南妇女组画——同心合力》
29cmx21cm 1956年
张怀江 黑白木刻 《不平处的激流》
44cm×70cm 1985年

殷翔云 套色木刻《苍天武场》
26cm×37cm 1963年
殷翔云 套色木刻《沧海绿珠》
55cm×64cm 1964年
殷翔云 黑白木刻《海湾清秋》
55cm×66cm 1999年

张远帆 套色木刻《古事记——赤壁》
31cm×20cm 2012年
张远帆 套色木刻《游记——面壁》
31cm×20cm 2014年
张远帆 套色木刻《游记——入梅》
31cm×20cm 2014年
来源:周昌谷艺术馆
供稿:刘颖
编辑:张湃
责编:综合信息部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