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象的相遇——《神曲》对话《山海经》”展出现场
4本《神曲》手抄本还原
来自意大利特莱加尼百科全书学院的珍宝


《神曲》手抄本还原在明珠美术馆展出现场
美第奇图书馆普鲁特书柜第40.7号《神曲》手抄本
Il Dante Laurenziano della Biblioteca Medicea Laurenziana,
il Plut. 40.7

《神曲》手抄本还原在明珠美术馆展出现场
2018年特莱加尼制作了普鲁特书柜40.7号手抄本的复刻本,这是该系列独一无二的一份手抄本,其中包括《神曲》。手抄本被保存在佛罗伦萨的美第奇图书馆,其历史可追溯到十四世纪六十至七十年代,后期在装饰上做过一些改动。除了马西莫·布雷写的导言之外,该版复刻本还包括一系列相关的文章和评论,其中包括特蕾莎·德·罗伯蒂斯关于手抄本的结构和书写的短评、索尼娅·基奥多关于图解的文章、根纳罗·弗兰特针对手抄本的文字内容和其初版图解的研究、还有安德烈·马祖基关于美第齐图书馆馆藏普鲁特书柜40.7号手抄本的注解以及《神曲》的历史评论合集所作的文章。复刻本作为“揭示的宝藏”系列之一发行,其原件为纸质手抄本,开本390×296本,正文239页,附件共10页。
伯德雷恩图书馆霍尔汉姆第48号《神曲》手抄本
La Commedia di Dante Alighieri conservata nella Bodleian Library,
il ms. Holkham misc. 48

《神曲》手抄本还原在明珠美术馆展出现场
2021年,在但丁逝世七百周年之际,特莱加尼复刻了保存在牛津大学伯德雷恩图书馆中的珍贵的霍尔汉姆手抄本第48号(原霍尔汉姆府邸手抄本第514号),该手抄本大约为14世纪中后期所作,内容是《神曲》。该复刻版附有一册文章和评论,除马西莫·布雷的介绍外,还包括马修·霍福德的导言、卢西亚·巴塔利亚·里奇关于但丁和14世纪《神曲》手抄本的文章、劳拉·帕斯基尼关于手抄本插图的文章以及桑德罗·贝尔特利的文章和手稿学卡片。该复刻版作为“揭示的宝藏”系列之一出版,它再现了羊皮卷手抄本的面貌,开本355×235,正文74张(148页),附件共6张(第55、56页为空白页),在正文第1页至第148页的外角有用铅笔写的新近编写的页码(附件中正文前编页为从i到 vi,后为第149页至第154页)。
大英图书馆埃格顿第943号《神曲》手抄本
La Commedia della British Library,
il ms. Egerton 943
《神曲》手抄本还原在明珠美术馆展出现场
2015年,恰逢特莱加尼百科全书学院创建90周年,同时也是但丁诞辰750周年,特莱加尼复刻了埃格顿第943号《神曲》手抄本。该手抄本自十四世纪三十年代后期以来一直保存在大英图书馆,是《神曲》早期最珍贵的手抄本之一。除了马西莫·布雷写的导言,与复刻本同时发行的还有一系列相关文章和评论,其中包括马可·桑塔加塔关于《神曲》的短评、安娜·佩戈蕾蒂针对手抄本所作的文章和手稿学短文。还有两篇研究:一篇是费代丽卡·托尼奥洛对“帕多瓦颂歌集大师”,即手抄本袖珍插画的画家的研究;还有一篇是齐亚拉·蓬奇亚对《神曲》的埃格顿手抄本袖珍画插画来源的研究。复刻本作为“揭示的宝藏”系列之一发行,其原件是羊皮纸手抄本,开本394×265,正文186页,附件5页。
梵蒂冈图书馆乌尔比诺书柜拉丁语第365号《费德里科·达·蒙特费尔特罗的〈神曲〉》手抄本
La Commedia di Federico da Montefeltro,
il ms. Urb. lat. 365 della Biblioteca Apostolica Vaticana

2021年,在伟大的诗人但丁逝世七百周年之际,特莱加尼与帕尼尼合作,复刻了所谓的“乌尔比诺的但丁”。这是文艺复兴时期最珍贵的但丁的杰作,保存在梵蒂冈图书馆——乌尔比诺拉丁语手抄本第365号,约为1477年至1478年所作,最终完成于17世纪。复刻版附有A·M·皮亚佐尼编辑的文章和评论集。该复刻版作为“揭示的宝藏”系列之一出版,它再现了羊皮卷手抄本的面貌,开本约410×260,正文297页,附件4页,用棕色墨水编号。这部手抄本包含3页序言,饰有丰富的微型画,共有117幅微型画,其中包括金箔或古代神龛形的花边,以及100个较大的首字母花纹(5个植物形态,88个主体镶嵌或装饰金箔,7个象征图像)。
特制影片

展厅中为本次展览精心制作的影片亦将几个世纪以来,伟大的文学作品《神曲》在视觉艺术领域所激发的蓬勃创作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梳理与展现。

正在观看特制影片的观众
2部明代《山海经》珍稀刻本
上海图书馆馆藏,开幕周限时观赏

《山海经》明代刻本在明珠美术馆展出现场
与《神曲》手抄本还原相呼应,此次特别展出上海图书馆馆藏的两部明代《山海经》珍稀刻本。其中《山海经十八卷》为明嘉靖15年(1536)刻本,《山海经释义十八卷图像一卷》为明万历25年(1597)刻本,更是难得的图像集。

据载,《山海经》的版本以清代刻本最多,明刻本次之,宋元刻本甚为稀少。今天所能见到最早的版本是北宋淳熙七年池阳郡斋刻本,现藏于国家图书馆。比较重要的刻本还有:明代成化四年北京国子监刻本,由于是国家刻书,此版刻工颇为精良,为诸家大图书馆所收藏;明代嘉靖十五年潘侃前山书屋刻本,为上海图书馆和浙江图书馆收藏,也即是此次展出的版本之一。这两部难得一见的明代刻本仅在开幕后对公众开放观赏一周(展出至11月12日14:30),限时珍品,不可错过。

《山海经十八卷》郭璞(撰),明嘉靖15年(1536)刻本,上海图书馆馆藏

想象的相遇
——《神曲》对话《山海经》
2021.11.6-2022.2.20
上海明珠美术馆
古老文明的新时代对话
书籍与艺术的跨时空交流
意大利史诗巨著 vs 中国上古奇书
5位意大利艺术家 vs 7位中国艺术家
70余件想象力非凡的多元当代创作
绘画、版画、剪纸、装置、影像、艺术家书等
14世纪珍贵《神曲》手抄本还原
明代《山海经》刻本开幕周限时展出
……
设计:hesign / 何见平

80元/人 150元/双人
亲子套票 90元/双人
(限一位成人与一位本科及以下学生同时入场)
儿童观展:一位持票成人可免费携一位身高1.2米及以下的儿童观展
学生/老人票:45元/人,学生可凭本人学生证(本科及以下),65岁以上老人凭本人证件可享,请于展览现场购买
免费观展:医护人员、军人、消防员、残障人士凭本人证件可享

温馨提示:因防疫需求,请在明珠美术馆官方微信提前预约观展,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设计:hesign / 何见平
展览信息
想象的相遇——《神曲》对话《山海经》
展览日期:2021年11月6日—2022年2月20日
展览地点:明珠美术馆(上海市吴中路1588号爱琴海购物公园8楼)
参观时间:每周一闭馆;
周二至周四10:00-19:00(18:00停止入场);
周五至周日10:00-22:00(21:00停止入场)
出品人:李爽
学术顾问:李军
总策划:李丹丹
《神曲》部分(按音序排列)
策展人:马泰奥·皮西奥、安东尼诺·斯库代里·卢西亚诺、瓦伦蒂娜·菲奥里
艺术家:西尔维娅·坎波雷西、里昂·康蒂尼、瓦伦蒂娜·福瑞安、玛塔·罗伯蒂、马里内拉·塞纳托雷
《山海经》部分(按音序排列)
策展人:李丹丹
艺术家:柴一茗、彭薇、邱岸雄、邵译农、孙逊、邬建安、吴俊勇
主办:上海新华发行集团、红星美凯龙家居集团
承办:明珠美术馆
特别鸣谢: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文化处
特别支持: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
Exhibition Information
Encounter of Imagination: Dialogue between The Divine Comedy and Classic of Mountains and Seas
Dates: 2021.11.06—2022.02.20
Venue: Pearl Art Museum (8F, Aegean Place, No. 1588 Wuzhong Road, Shanghai, China)
Hours: Closed Monday
Tuesday-Thursday 10:00-19:00 (Last admission 18:00)
Friday-Sunday 10:00-22:00 (Last admission 21:00)
Producer: Li Shuang
Academic Adviser: Li Jun
Planner: Li Dandan
Cantica 21—Dante Alighieri
(Listed alphabetically by last name)
Curators: Matteo Piccioni, Antonino Scuderi Luciano, Valentina Fiore
Artists: Silvia Camporesi, Leone Contini, Valentina Furian, Marta Roberti, Marinella Senatore
The Classic of Mountains and Seas
(Listed alphabetically by last name)
Curator: Li Dandan
Artists: Chai Yiming, Peng Wei, Qiu Anxiong, Shao Yinong, Sun Xun, Wu Jian’an, Wu Junyong
Organizer: Shanghai Xinhua Distribution Group, Red Star Macalline Group
Undertaker: Pearl Art Museum
Special Thanks: Italian Cultural Institute in Shanghai
Special Support: Shanghai International Culture Association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