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位 A212
郑光熙|李仁|李华生|王冬龄|王天德
2021年11月11日-14日
西岸艺术中心A馆
墨斋将水墨视为植根于东亚艺术史和艺术实践的国际当代艺术的基础,并加以探索。
墨斋与李华生艺术基金会合作,呈现李华生开创性的网格和线条画作。其中,艺术家将水墨重塑为一种冥想式的自我修养以及解放和转化自我的实践。所有销售收益将资助基金会的慈善使命,持续支持水墨作为当代艺术创作的媒介和语言。



作为浙江美术馆大型回顾展“从头开始:王冬龄书法60年”的对象,王冬龄探索水墨在包括书法、摄影、行为艺术和新数字媒体在内一系列媒体中的表现。本次在西岸,墨斋呈现了王冬龄的“狂草”和“乱书”书法选集。
王天德代表了从文化大革命后80年代的实验性水墨艺术实践到以古典山水传统深入接触东亚艺术史的关键转变。古典山水鉴赏家们对王天德的香烫、多层次感的当代山水绘画深感满足,而艺术家也通过烧掉自己的笔触,磨灭了传统上评判文人画的首要标准。本次,墨斋呈现了王天德北宋山水技法的大型画作《细雪入林图》(2019)。




中国艺术家并不是唯一视水墨为创造独特东亚当代艺术手法的群体。韩国水墨艺术家郑光熙和李仁也以各自独特的方式探索了基于语言的思维与非语言体验、艺术实践与醒悟感知之间的关系。
在郑光熙的《映之道》系列中,艺术过程、冥想实践、文字和水墨在语言之上或之外创造了一个以人类想象力赋予意识体验及意义的“空间”。现场呈现的《思想超脱对象》(2021),一幅基于“道”的古代象形符号的大型作品。其中,郑光熙重新定义了象形图像、语言、抽象形式和经验之间的关系。
在他的《黑,某物》系列中,李仁重建了汉字与韩文中思想、经验、图像、书面文字和文本之间的关系,并以多种形式——包括布画面混合媒介、韩纸水墨,陶瓷——探索了慰藉、交流,以及世界融合等主题。







关于墨斋画廊
墨斋位于北京草场地,其使命是通过精心策划的展览项目,展现中国实验水墨对国际当代艺术的独特贡献。墨斋展览均由深度艺评,学术交流,中英双语出版和多媒体内容作为支持。墨斋代表艺术家包括冰逸,何云昌,彭康隆,李津,李华生,王冬龄,王天德,杨诘苍,郑重宾,涵盖绘画,书法,雕塑,装置,行为,摄影,影像等多种媒介。自2012年创立至今,墨斋多次被邀请参与纽约军械库艺术展,香港巴塞尔艺术展,上海西岸艺术设计博览会等国际艺术活动,其代理作品已被大都会美术馆,洛杉矶郡艺术博物馆,香港M+博物馆等公共机构收藏。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