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SA通知
尊敬的观众朋友们:
根据疫情防控工作需要,为避免人员聚集,原计划本周六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三楼剧场举办的“梁绍基:蚕我 我蚕”系列讲座,由讲者包茜带来的“Now-time:梁绍基创作中的临界境域”将改为线上直播,现场将不对观众开放。讲座时间维持不变(14:00-16:00)。
请关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哔哩哔哩账号,或扫描下方二维码进行收看。

由此为您带来的不便,我们深表歉意,敬请谅解。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2021年11月16日
讲座详情

讲座主题:Now-time:梁绍基创作中的临界境域
主讲人:包茜(文化项目策划人、评论家)
时间:2021年11月20日(周六)14:00-16:00
线上直播:
扫描右侧二维码进入“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哔哩哔哩直播间进行收看。

讲者的话
许多当代艺术作品,看似“空”“虚”,其实不过是悬置了一级指称(不直接的指称某物/某人/某一观念)。创作者隐蔽所指,是想邀请欣赏者一起,在更高更宽的意义上与世界建立联系,他们往往对时间有着特别的敏感;欣赏者不管是感受作者本意,还是按自己的理解构建新意,也都需要时间。
面对艺术感知中的虚无与迷茫,如何战胜成见,进入艺术创作与欣赏的纯然对话?每个人实则总有一个“他乡故知”在那里静候着,它就是现时性(now-time)。讲座将从多种时间谈到人对当下的感知——现时性意识。因为能通过现时性达到临界境域,不仅是创作的最佳途径,也是理解的最佳途径。
梁绍基具有敏感的时间意识,他的创作尤其与现时性关系密切。故而讲座将会在“时间意识”和梁绍基的创作这两条线上,双线并行:去感知不同于日常生活的“现在”,在时间意识层面的实际能量;于此同时,了解梁绍基创作中的“临界境域”之深远与动人。






以上图片皆由讲者拍摄和提供。
关于讲者
包茜
文化项目策划人、艺术评论人。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关注当代艺术中的创作与理解问题,并结合文化项目实践进行综合拓展。兴趣集中于,从当代艺术理论与实践双向上,探索空灵与时间意识的原初性与丰富性,著述多以现象学为主层面分析艺术家个案。从事10年文化项目策划工作,含8年中国美院跨媒体艺术中心项目管理与跨界协创工作,数项省市级区域文化规划实践。数次获得“中国当代艺术理论与批评奖”;曾任职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研究中心;首届“创意亚洲:文化发展国际论坛”学术活动负责;鼓浪屿文化振兴规划核心组成员。
相关展览

中国当代艺术收藏系列展
梁绍基:蚕我 我蚕
策展人:侯瀚如
展期:2021年9月29日至2022年2月20日
地点: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一楼大堂、二楼
主办机构: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票价:免费
继大同大张、余友涵、李山、仇大雄、陈福善之后,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中国当代艺术收藏系列展”推出第六位中国重要艺术家的个展项目——“梁绍基:蚕我 我蚕”。借助一系列层次丰富的沉浸式装置、影像、摄影及声音等作品,展览系统性梳理艺术家与“蚕”共谋而成的“自然系列”作品,并回望其创作脉络各个阶段的代表作。此次展览还呈现了梁绍基根据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特定空间创作的装置作品,以及与生物学等领域发生跨学科关联的新作品。
// 当前入馆预约方式
根据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形势及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文化和旅游行业疫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为有效防范疫情传播,保障公众生命健康,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目前实施限流管理与入馆预约。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微信服务号“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入馆预约”进行预约,预约成功后可至“入馆预约”—— “预约凭证”中获取二维码。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