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ndex}}/{{bigImglist.length}}
艺术家,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

邵文欢的作品往往出现在一个恰到好处的位置,因此我们很难用特定的艺术媒介去定义邵文欢的创作,也无法用“摄影”、“绘画”或更笼统的“综合艺术”概念去框定邵文欢的身份。媒介和身份问题不是邵文欢最关心的话题,他寻求的是通过媒介的使用和身体的碰撞,去获得艺术情感体验中的对位。当相机和摄影无法单独达成时,手和绘画由此介入创作,两者共谋形成了他作品的基础形式。邵文欢一直在创作中尝试各种可能性的改变,并在变化之中留下持续性的线索。时间性是邵文欢的作品在符号性之外保留的关键线索之一。不同于录像和行为艺术自带的时间属性,摄影和绘画对于瞬间和静止的外部客观对象的具体描述,使得其中的时间性几乎无法自证。但邵文欢复杂而多层次的创作过程,以及把握材料并不断拆解和重新建立,使时间性贯穿在他的创作中。
——摘自陶寒辰文


· 2021
11月20日,RIVERSIDE将与邵文欢合作推出其最新的艺术项目「万物有痕,光之来处」。该项目将带来邵文欢近期的一些创作,呈现略带不同面貌的作品。时间性是邵文欢的作品在符号性之外保留的关键线索之一,在邵文欢最近的创作中,时间的介入变得愈加直白。

《奥菲莉亚的河》, 2016-2021 年,90x100cm ,综合艺术手段

《湘妃的竹》, 2016-2021 年,90x100cm ,综合艺术手段

《映潭 》,2016-2021年, 40x30cm, 综合艺术手段

《撑云》,2016-2021年,40x30cm ,综合艺术手段


▲展览咨询▲
{{flexible[0].tex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