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未 · 见
首届未来智行学研工作坊
主办方:蔚迈中国 X 同济大学创意设计院 X Fablab O 数制工坊
Un · Seen
1st Future Mobility L&D Workshop
技术创新带来了交通出行的新变化,第三次工业革命、智慧城市、数字化、共享、移动设备、互联网,信息技术、5G通讯、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等都为交通出行的变革提供了动力,同时共享经济、服务经济等等也为交通出行的模式提供了商业的探索。
在这之中,社会创新也正在发生,他们与互联网、移动设备、社交网络等新的生活方式的结合产生了新模式、新服务、新业态。
这些面向未来的解决方案有的已经发生,有的还没有发生,他们虽小,但具有生命力,他们等待着破壳而出,一旦被技术、经济、组织方式放大,能掀起交通出行的变革。

汽车是城市交通出行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但交通出行远不止汽车,甚至有人提出,没有汽车的城市是如何的?此外对交通出行本身的意义也可以被质疑,例如出行一定是各种目的的衍生品吗?出行一定要高效吗?

全球众多城市已经在构想未来更可持续的交通出行方式,Google Sidewalk实验室曾经在多伦多构建过一个真实的场景,以实践未来城市的模型。
上海也率先勾画了未来的城市社区,提出15分钟生活圈的构想,将未来生活设想成以15分钟步行可到达的距离内完成所有信息资源的获取。这些未来的图景有的很清晰,有的尚在构想阶段,我们如果选择这样的场景,从设计角度看,应该做什么样的应对呢?

在人工智能、可持续发展等全人类命题下
推动未来汽车行业价值和生态转型的趋势探讨
点击播放视频
本次工作坊围绕这一系列问题,设定2035年为一个时间节点,邀请40位汽车、设计、规划、社会人文、时尚、文化的专业人士从他们的角度构想交通出行的未来场景,通过跨学科、跨领域的合作,提出面向未来的交通出行解决策略。
这是一个多学科合作的协同工作坊,计划将40人分成4个不同主题的大组,每个大组分2个小组。每5人一小组,由来自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士与学生组成。

本次工作坊围绕环境可持续发展、智慧交通、15分钟生活圈、汽车的文化和价值四个主题,开展一系列的场景探索和创新策略设计。
主题一:可持续
(Sustainability)
双碳背景下,交通出行如何改变?
未来汽车行业如何在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下谋求新兴的行业繁荣(新常态)?
主题二:AI技术与原宇宙
(AI & Metaverse)
智慧交通是发展趋势,AI如何助力向智慧出行转变?
主题三:15分钟生活圈
(15-minute Community Life Circle)
疫情后分布式的工作、消费、生产被普遍接受,如何改变交通出行应对新的生活方式?
主题四:文化价值
(Calture and Value)
共享交通、自动驾驶等等改变了对传统汽车的定义,如何发掘汽车新的文化可能?
本次活动招募各个大学与学院的就读学生,无论你是艺术、设计、科技等背景,都将有机会参与到本次活动中来。我们会从报名的信息中进行筛选,报名成功的同学将会收到电话通知。
报名二维码:

活动时间:2021年12月5日
上午:业界大咖主题演讲
下午:共创设计工作坊
活动地点:同济大学中芬中心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