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刚刚结束的“别杀我,我还在爱——向黄小鹏致敬”展览中,艺术家们对创作、对教育、对人生、世界的表达,真挚且耐人寻味。我们同样惊喜地发现这些蕴藏在作品中的话语就像一粒种子,在多向的信息分享过程中,在无数看展的互动中,在更多自由交流、灵感迸发的小型会面里萌生激发出了更为多元的个体记忆、解读、思考、想象和创作,像是一朵朵无形的“玫瑰”,开在我们共同种植的艺术田地间。
我们从每周末定期启动的“人工对话”以及隐藏在展厅内的几个互动空间:“出句声”留言墙、“不做沉默的大多数,做响亮的少数派”问卷空间、“人工语录”小零嘴果盘中摘录并收集了大家对展览的回声,将这些“玫瑰”与美好与君共享。
1
黄小鹏,很高兴认识你

来之前对小鹏没有了解,看完展览以及视频短片后,很理解他说的,艺术很难让人赚钱,但是我觉得是一种信仰,艺术是一种浪漫,生活随处都是艺术和浪漫,希望艺术家们能在艺术的道路上坚持下去。
整个场馆展览的路线设计得很棒,初入时窄而规整,往后开阔、黑暗、再扩开更大的空间,正如黄老师的艺术人生,令观者有同步、沉浸、参与之感受。
虽然在这场展览之前我也并不认识小鹏,但看完展览之后我会觉得他很朋克、很洒脱、很有趣,会是个很好的朋友。
电梯已经到达19楼,请进行爱的深处交流 。
2
打破

喜欢那个关于破碎墙面的作品。在没看解析前,已经能感受到那些藏在墙体背后,那些叛变的因素在振动,在发出低吼,想在体制中冲破束缚,或在体制中想改变体制,真的能实现吗?
艺术的表现是多样的,你的思想也很多样,所有东西都不应该被局限。
感知从来不需要拘泥于固有形态,大胆解构与冒犯,“绝无后悔”。
从苏派教学的兴起再到自由主义浪潮的兴起。可贵的是那一代人对自由的渴望、追求,形成了一种普遍社会共识。然而,现在中国被西方认为“失去精神家园”,当代中国艺术都只是在自己的小小房间中自说自话了,内部不再打通、对外也很混乱。最喜欢《玫瑰园》和《打破》,分别象征希望酝酿和事物内部限定的破坏,这两者都是我们所需要的。
(我)喜欢那张像“破墙”的作品,让我想起三体里更高级的文明用二向箔,把高纬度变成低纬度,三维变成二维,就想把立方体变成了正方形,太阳系被二向箔攻击后就像是梵高的星空。
如果他一开始是完整的玻璃的话我可以从中照到完整的自己,然后那个玻璃越来越碎我越来越看不清自己。让我想到小鹏的绘画也是这样从写实慢慢走向抽象,乃至最后你不知道他是什么形式...但是你虽说越来越看不清自己但是你还是你。
3
小鹏老师

其实人人都可以是艺术家。人人都可以在生活中发现艺术。如果人人都自发性地参与艺术,那么这个时代是精神自由的时代,而不是商业至上的时代。为理想主义感动。黄小鹏老师努力想改变广东艺术教育的理念,感动。
To:小鹏
为什么要表达这些东西?
为什么要舍弃本可以得到的精致生活?
别人无法理解你的作品,你会难过吗?
你自己能理解你画的东西吗?
你的朋友怎么评价你?正面、负面、不理解?
就像是听了一场他的课,就像是和他在南亭村头喝了一杯 。
其实大家都觉得在他的精神还在,因为小鹏他不是那种教你怎么去做学生的老师,而是那种像一面镜子让你看到你自己的那种兴趣方向的。所以说虽然他肉体已经离去了,但是这种对话还是能存在的。
有一堵墙为什么是油成了蓝色?是因为这面墙摆的是与“第五工作室”相关的展品,而蓝色和绿色都是在后期里面更便于抠图的颜色,是第五工作室墙面常用到的颜色。
对话其实是在黄小鹏的教育理念里面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词,它可能更多地去替代了教育的这个事。比如说,他与学生会发生很多交流,交流的过程不只是一个“他讲,学生听”的过程,而是他不断地跟学生提问,学生也不断地跟他提问、讲自己的想法,他会认真听然后给出回应。在这样对话的过程中,让学生在阐述的同时,也在不断地理清自己的思路、在他的提问中去进行更多的思考。
4
生活

“I can give you anything but love”
既凶狠又可爱,既贫穷又富裕。
我觉得这个玻璃和倒影到的工地和我的职业产生了一种微妙的呼应,在我的工作中也经常有这种感慨,“我从没见过像我的甲方这么多问题的人”。
生活怪兽,生活中有怪兽,也有大侠!
小鹏的眼神都没有望向正前方,那我们也不妨想一想,当小鹏在画自画像的时候,他的对象是谁?他的对象是真的自己吗?还是说他希望每个人看到他的自画像的时候都能看到一些什么?尤其是他这一幅眼神是空洞的,是朦胧的,如果他真的是像以前的素描画一样,他的眼睛画得非常的清晰,非常的成熟的话,我想他就脱离了小鹏的本意。那么我们不妨跟小鹏对视一下,看看能在他的自画像中看到什么。
当我们也能模糊的看到扑克的数字的时候,扑克它原有的游戏规则是否还能适用呢?那么我们影射到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是不是也是这样子?或者说当透明出现的时候,也许透明带来的并不是清晰,而是一种陌生化。
其实你们能看到看小鹏每个作品的背后都有他身边的人对他的情感的注入,而且本身他也是一个非常热血的一个人,就又可以点到那句话,“除了爱我什么都可以给你”。到最后的“别杀我,我还在爱”,他可能会有对生命有一种无力感,但是他有抵抗的意识。他抵抗的方式是什么?就是用爱。
5
明天见

接受了短短两小时艺术的熏陶,稍微获得内心平静,短暂逃离现实一会儿。不用追求事事有意义,艺术并没有离我们生活很远,反而和生活联系密切。
He never left us, but left all the joys, sadness, angers, we know how from the works he left. such lonely person R.I.P.
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家,至少,是自己的艺术家。或者,是一位诗人。
可能对于世界的艺术来说,博伊斯是重要的;对于美来说,玫瑰是重要的;可对于小鹏的学生来说小鹏是比博伊斯和玫瑰更为重要的存在,他是培育玫瑰培育一切美好和新希望的土壤。我想这片玫瑰园,也是一个留白吧。
我们相信,展览是双向抵达的媒介
欢迎加入时代美术馆“人工对话”
留下互相激发的“人工语录”

更多隐藏互动空间,敬请期待

即日起至12月3日闭馆布展中
敬请期待

回顾近期展览“别杀我,我还在爱!
——向黄小鹏致敬”,请点击⬇️
时代艺术中心(柏林)正在展出
“远方,大海在歌唱”,请点击⬇️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