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托马斯·舍比茨:黑天鹅
Thomas Scheibitz: Black Swan
施布特-玛格画廊,伦敦空间
2021年10月8日-11月20日

“托马斯·舍比茨:黑天鹅”(Thomas Scheibitz: Black Swan)展览现场,施布特-玛格画廊,伦敦,2021年10月8日-11月20日
施布特-玛格画廊伦敦新展“黑天鹅”(Black Swan)展出了托马斯·舍比茨(Thomas Scheibitz)的近期新作,包括绘画、雕塑,以及“gp”系列的续篇。该系列为一组创作于布浆纸上的大型作品,每件作品编以序号。


“托马斯·舍比茨:黑天鹅”(Thomas Scheibitz: Black Swan)展览现场,施布特-玛格画廊,伦敦,2021年10月8日-11月20日
作为一个理论术语,“黑天鹅”描述了一种意外发生的单一事件。这种事件通常发生概率低但影响广泛,并且只有在事后才能确定它实际上是可以预测的。因此,展览标题既是对当前时代的隐喻,也是对绘画或绘画本身的隐喻。

托马斯·舍比茨(Thomas Scheibitz)
《猎户座》(Orion),2021年
布面油彩、乙烯基和颜料记号笔
100 × 80 cm

托马斯·舍比茨(Thomas Scheibitz)
《双重》(Double),2021年
布面油彩、乙烯基和颜料记号笔
80 × 60 cm
斜体的X形或十字形是本次展览中反复出现的一个图案。在《gp 314》中,它们呈现为黑色,并贯穿整个画面。这些形状似乎在一个相当不明确的空间内将不同的平面缝合在一起,既作为建筑的一部分出现,又漂浮在其中。

托马斯·舍比茨(Thomas Scheibitz)
《gp 314》,2021年
布浆纸上乙烯基和颜料记号笔
103 × 153.5 cm

托马斯·舍比茨(Thomas Scheibitz)
《回声》(Echo),2021年
布面油彩、乙烯基、喷漆和颜料记号笔
90 × 70 cm
《回声》(Echo)前景中的白色十字形更像是某种修订符号,在一些边缘粗糙的形状之上发着空灵的光,这些形状看起来既像纸片又像地图上的边界。这种反复出现的形式既是物体,又是符号;既不拘泥于模仿,也不局限于象征;在寻求一种秩序感的同时,也使其分崩离析。

托马斯·舍比茨(Thomas Scheibitz)
《小记忆》(Kleiner Speicher),2021
布面油彩、乙烯基和颜料记号笔
60 × 40 cm

托马斯·舍比茨(Thomas Scheibitz)
《云》(Cloud),2021年
布面油彩、乙烯基和颜料记号笔
70 × 50 cm
通过一种徘徊于具象和抽象之间的运动,舍比茨营造出了一种神秘的气氛。着眼于这种阈限空间,他从艺术史文献和自己庞大的印刷材料档案中汲取灵感,呈现出我们这个时代的复杂视觉。

托马斯·舍比茨(Thomas Scheibitz)
《偶像》(Idol),2021年
混合媒材,彩色
70 × 74 × 42 cm

托马斯·舍比茨(Thomas Scheibitz)
《块体》(Block),2021年
混合媒材,彩色
71 × 81 × 59 cm
《小丑 II》(Joker II)的脸部轮廓,仿佛像是一个在重组过程中被解剖的机器人标本,被固定在一个可能是虹膜、唱机转盘或数字界面的同心圆周围。随着人物面部特征被缩减为一系列互不相干但仍可识别的形式,作品标题也产生了对一副扑克牌或超级反派的影射。

托马斯·舍比茨(Thomas Scheibitz)
《小丑 II》(Joker II),2021年
布面油彩、乙烯基和颜料记号笔
100 × 80 cm

托马斯·舍比茨(Thomas Scheibitz)
《gp 312》,2021年
布浆纸上乙烯基和颜料记号笔
154 × 101.5 cm
《gp 312》中的形象具有类似的生物形态特征。作为人形动画角色或中世纪盔甲出现,画面中的银色躯干被限制在一个不确定的空间中,又一次地在图像和物体之间游离。

托马斯·舍比茨(Thomas Scheibitz)
《元素》(Element),2021年
布面油彩、乙烯基和颜料记号笔
40 × 50 cm

托马斯·舍比茨(Thomas Scheibitz)
《小景观》(Kleine Landschaft),2021年
布面油彩、乙烯基和颜料记号笔
70 × 50 cm
舍比茨假设事件和空间本身可以被视作黑天鹅——迄今为止不可预见,但一旦发生,实际上是可以识别的。尽管他的作品有固定的计划或观念,但其绘画过程不可预测。可能发生或未必会发生的事,与不可能发生的事件紧紧相扣,而后者最多接近于虚构。

托马斯·舍比茨(Thomas Scheibitz)
《头部 1118》(Kopf 1118),2021年
布面油彩、乙烯基和颜料记号笔
50 × 40 cm
对舍比茨而言,“黑天鹅”一词也属于艺术领域,因为它代表了一种确定性,即事情并非单方面的,世界或人们对世界的想象仍然不可预测,因而也是独特的。
托马斯·舍比茨
Thomas Scheibitz
1968年出生于德国拉德贝格,生活、工作于柏林
他的重要个展包括:贝格鲁恩博物馆(Museum Berggruen),柏林国家美术馆(Nationalgalerie - Staatliche Museen zu Berlin),2019年;KINDL -当代艺术中心(KINDL – Zentrum für zeitgenössische Kunst),柏林,2018年;波恩艺术博物馆,2018年;BALTIC当代艺术中心,纽卡斯尔,2013年;施布特-玛格画廊,柏林,2014年;法兰克福现代艺术博物馆,2012年;Collezione Maramotti艺术馆, 雷焦艾米利亚,2011年;圣保罗艺术博物馆,2010年;卡姆登艺术中心,伦敦,2008年;卢森堡现代艺术博物馆(MUDAM),2008年;施布特-玛格画廊,柏林,2008年;爱尔兰现代艺术博物馆,都柏林,2007年;日内瓦当代艺术中心,2004年;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馆,2001年;温特图尔美术馆,2001年。
重要群展包括:堤坝之门美术馆(Deichtorhallen),汉堡,2019年;广东美术馆,广州,2018年;韦克斯纳视觉艺术中心,俄亥俄州,2018年;堤坝之门美术馆(Deichtorhallen),汉堡,2015年;圣路易斯美术馆(Saint Louis Art Museum),2013年;拉脱维亚国家艺术博物馆,里加,2016年。此外,舍比茨曾于2005年代表德国参加第51届威尼斯双年展。

▼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画廊和艺术家相关资讯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