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树归鸦
轴 纸本 水墨 138 cm×47.5 cm 1949年(己丑)
【题款】八哥解语偏哓舌,鹦鹉能言有是非。省却人间烦恼事,斜阳古树数鸦归。伯安先生清属。己丑八十九白石。
【钤印】白石(朱文) 行高于人众必非之(朱文)
这件《古树归鸦》是齐白石晚年的创作。作品笔简、境远、意深,画中近处陂陀树木,远山溟矗立;老翁归桥,群鸦返巢。诗意化了的山水境地被安排了略有情节的人物活动,构图和谐、剪裁精当,属于人物山水画,粗看可“卧游”林泉、品味笔墨,结合题跋细看又有情节寓意以资省思。
看似热闹非凡,却给人一种荒寒萧索、孤独寂静的感觉,这种氛围的营造离不开白石老人登峰造极的创造手段:光秃的树木征兆着时节的肃杀;独行的老人给人以孤寂之感;而“静”的描绘更为高明,由图画的群鸦在返巢时让人产生的聒噪的联想衬托出,所谓“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是也。图画里所有的物象都具有单纯的特色,没有山重水复的景色,不画热闹非凡的人群;不求繁复的笔墨,不施乱目的五色。这一切,是齐白石大化无我的创作境界,也是老人真率朴实的农民性格与凝练纯净的文人追求的合一。
古树归鸦(局部)
题诗“八哥解语偏哓舌,鹦鹉能言有是非。省却人间烦恼事,斜阳古树数鸦归。”表达了白石老人的处世经验(祸从口出,谨言慎行)与人生态度(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钤印朱文“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出自三国魏人李康的《运命论》,之前还有两句为“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教导我们要学会适应环境,审时度势;不可清高自傲,一意孤行。要像老子笔下的水一样,不争、守拙、无为、处下。这些人生哲理似乎又在暗示着山水画在他诞生之际与道家思想千丝万缕的联系,正如白石老人的艺术创作登堂入室进而大化为真一样,一切都走完了它的一个轮回,进入“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的初始,当然,这是一个更高境界的初始。(陈倩)
(编辑 | 罗元欣)
图文版权所有,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