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敬华2021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预 展
12月4日—12月5日
敬华艺术空间(静安区铜仁路92号)
拍 卖
12月6日
敬华艺术空间(静安区铜仁路92号)
在中国当代画家里,专以深入传统笔墨精华乞求变法的,能获得成功的很少,能达到雅俗共赏的则更少。陆俨少极其善于画云、画水。著名鉴定家谢稚柳曾盛赞他画得江水,特别是江心处的漩涡,一根细线呈螺旋状写下来,极具动感。陆俨少从中国传统山水的临摹入手,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山水笔墨语言。他常常是一直小笔从头画到尾,不管是勾勒,还是皴擦、点染,皆能运用自如。称他为二十世纪最为重要的山水画家,亦不为过。他发挥了中国毛笔潜在的表现力,把中国山水的险峻之感,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能深入传统而又形成自己突出风格的近代画家,除了黄宾虹先生之外,大约也只有陆俨少先生了。
186
陆俨少(1909-1993) 严排出树图
设色纸本 立轴
1981年作
款识:峡东沧江起,严排出树图。一九八一年二月藻鉴堂写。陆俨少并记。
钤印:陆俨少(白)、嘉定(朱)、穆如馆(朱)
95×44 cm. 约3.8平尺
RMB: 500,000-800,000
陆氏山水章法结构千变万化,标新立异,点画之间独具深厚功力和情性,精妙极臻,当是其80年代上乘山水精品。笔墨张力与精妙布势在此画中得到生动演绎,一方面,陆氏用笔与气局紧密维系,故其笔墨既拓展开张,又条理入微。另一方面,他作画或由浓而淡,在泼墨和浓重生辣的几笔之后,配以适当的干淡墨皴擦;或由淡而浓,在干笔淡墨勾皴之后,再镶上几块墨气淋漓的泼墨,达到笔无虚设,笔笔增益其势之境地。正是陆俨少这样的山水画布势和运势,使其从形式结构到每一笔,都孕含着集聚的能量。
出生于米店商人之家
陆俨少一生经历坎坷。他的父亲陆韵伯承继祖业在上海嘉定县开设了一家米店。1909年,陆俨少就出生于这户殷实的商人家庭。
年幼的陆俨少尚未识字,就喜爱信笔涂抹。13岁时,他偶然得到石印本《芥子园画谱》,便如饥似渴地临摹。14岁高小毕业,赴上海入澄衷中学读书。通过一位老先生高晓山的教育,第一次接触到中国画。中国画玄远深邃的画意、流畅的线条,引起了他的兴趣,不久他在校图书馆见到一部有正书局出版的《中国名画集》,因不能出借,陆俨少便带了笔砚在馆内临摹。凭着良好的记忆,他从而初知了中国画传统的源流派别及笔墨运用;课余的时候他又摹刻《十钟山房印举》,学秦汉印和清代一些名家的刻印。
187
陆俨少(1909-1993) 翰墨千秋卷
纸本 手卷
甲子(1984年)作
款识:一、露馥同志。甲子秋,陆俨少,陆俨少(白)、晚晴轩(朱)、嘉定(朱)
二、东牀卷席罢……寒嘤折翅雁。陆俨之印(白)、就新(朱)。
题跋:一、翰墨千秋。戊寅秋月,若舟。黄若舟印(白)。
二、日前有人携来一件家父陆俨少书法手卷……弥足珍贵刧后余生可宝之,癸巳六月陆享敬提。嘉定(朱)、就新(朱)、陆(朱)、陆享之印(白)
引首 29×27 cm. 约0.7平尺
画 17×23 cm. 约0.4平尺
正文 19×324 cm. 约5.5平尺
题跋 19×113 cm. 约1.9平尺
RMB: 350,000-600,000
从跋中可知,此卷中的书法书写于文革时期,当时陆氏工作于上海中国画院,因在一次会议上谈论了一些对上海美协的意见,被打成了右派,每日只能“以书浇愁”。
此时的陆氏进入壮年,精神尚健,艺术更趋成熟。陆氏在书法上花费的时间和功夫远超其绘画。陆氏认为,十分功夫里,四分读书,三分画画,三分写字,可见他对书法艺术的重视和爱好。读书绘画书法相辅相成,共同升华。
拿皮箱当桌子练书法
青年时代的陆俨少非常勤奋,空闲的时候不是作画就是练字。因寝室里没有桌子,陆俨少便把一只大皮箱搁在方凳上当桌子,静静地坐在床沿练习书法。他初学龙门石刻的《魏灵藏》《杨大眼》《始平公》,接着又临《张猛龙碑》《朱君山墓志》等。中学毕业后,经父亲同意,陆俨少进入注重中国画的无锡美专。希望进一步在绘画上得到深造。后因时局动荡,不到半年陆俨少就辍学回家了。
回到家乡,陆俨少经人介绍向前清翰林王同愈请益,受到王的赏识。他特意把陆俨少介绍给上海名画家冯超然,冯超然第一句话便告诫道:学画不可名利心太重,要有殉道精神,终身以之。这句话陆俨少终生铭记在心。从此陆俨少每月去上海冯超然家两次。冯超然的习惯是深夜作画,白天接待宾客。他只给学生布置作业,作些指点,或在习作上略改几笔,学生很少有机会见他动笔。陆俨少先后临过戴熙、王时敏、王昱、恽向、唐寅等人的作品,冯超然认为他甚至可以以假乱真,常常得意地对人说:我有一个不像老师的学生。
陆俨少每次到上海除了去冯超然家,就是跑裱画店,偶然见到一张王石谷的画便兴奋不已,广泛地临摹使得他画技进步神速。除了学画之外,他还认真学习古诗文。陆俨少生性淡泊,他自己曾有个比例,即十分功夫,四分读书,三分写字,三分画画。陆俨少认为除了精湛的技法之外,必须在修养上下功夫,对事物有宏观性领悟,实际上另占三分的写字无非是为了增强控制毛笔的能力,作画时可以得心应手,陆俨少因为注重读书与写字,所以其画作自然就达到鬼斧神工,气象万千的艺术境界。读书,作画,写字,这就是陆俨少生活的全部。
160
陆俨少(1909-1993) 出峡图
设色纸本 镜片
款识:丙戌之岁,予遵江东下经三峡之险,穷其水势,旧游如梦,兹特记其大略耳。一九七九年八月,陆俨少于北戴河。
钤印:陆印(白)、俨少(朱)、穆如馆(朱)
42×69 cm. 約2.7平尺
RMB: 50,000-80,000
把近百幅名画看到烂熟
1932年淞沪战争爆发,陆俨少在辗转避乱期间感受风寒,染上气喘病根。1934年春,他应友人之约游历了上柏山、西天目山和黄山。有鉴于上海卖画市场的艰难,陆俨少不愿依靠他人,便在上柏山买地经营农场,他一年中几个月住在山中,读书、作画、种植,其余时间则托友人代管农场。这一年他又北上远游,经徐州、曲阜、济南至北平,游览了孔庙、泰山、故宫、长城,而后至大同看云冈石窟,上妙峰山游览太行山色,经天津、烟台返回。这些游历,开拓了陆俨少的胸襟胆识,为他晚年的卧游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积累。
1935年,南京举办第二届全国美展,其中还展出故宫及私人收藏的历代名迹。陆俨少闻讯后专程去南京住在亲戚家,朝夕到场观看。他先大体看一遍,然后择其百幅名画细心揣摩,看它总的神气,以及如何布局、运笔、渲染,默记在心。对其中的几幅杰作,如范宽《溪山行旅图》、董源《龙宿郊民图》、李唐《万壑松风图》、郭熙《早春图》、黄子久《富春山居图》、赵孟頫《枯木竹石图》、高克恭《晴麓横云图》等,陆俨少早晚观看,逐根线条揣摩其起笔落笔,以手指比划,闭目默记,把近百幅名画看到烂熟,自谓“贫儿暴富”。后来上海和重庆也曾展览过故宫名画,其中有巨然《秋山问图》、赵孟頫《鹊华秋色园》等,陆俨少每次都不放过观看的机会。他感到看一次名迹,手中的功夫就提高了一层。
161
陆俨少(1909-1993) 雁荡泉瀑
设色纸本 立轴
款识:雁荡名泉瀑,每崇岩峭壁之间,倒挂千尺,色界青冥,声振林壑,尤于雨后,益增胜概。今昔同志正之,陆俨少宛若。
钤印:陆氏(白)、俨少(朱)、穆如馆(朱)
95×51 cm. 約4.4平尺
RMB: 150,000-300,000
自称“画到哪里是哪里”
陆俨少的山水画法,往往是先由局部下笔,然后生发,最后成局。他曾多次对人戏言:“我是画到哪里是哪里。”这种“画到哪里是哪里”之法其实正是建立在其独特的“笔墨生发”的画学思想之上。
从陆氏山水画的整个框架结构来说,以浓为骨架,由浓入淡,由润至燥,常以生辣的几笔浓墨作起首,然后以干笔淡墨皴擦。如果将先有一画作为“启”,那么后一画便为“随”。作为先导的“启”笔是主,而后继的“随”则必然是根据前一笔的或大或小,或浓或淡,或燥或润,或疾或缓进行补笔。一笔接一笔,一笔复一笔,如此反复生发。如波连潮涌,笔笔紧跟,往复更叠,不能自止。以陆氏的经验,作画从不打草稿,虽巨幅经营,也只大体安排位置,然后下笔,不受拘束,笔随神行,奇思壮采,合沓而来。
229
陆俨少(1909-1993) 雁荡云瀑
设色纸本 立轴
己未(1979年)作
款识:流云无定日,飞瀑悬千载。当时入山深,幽兴今犹在。己未冬,追怀雁荡之游而作,陆俨少。
钤印:俨少(白)、宛若(朱)、穆如馆(朱)
66×33 cm. 約2.0平尺
RMB: 60,000-120,000
230
陆俨少(1909-1993) 祖国新貌
设色纸本 镜片
1953 年作
款识:一九五三年七月,陆俨少写祖国新貌。
钤印:陆俨少印(白)、宛若(朱)
77×52 cm. 約3.7平尺
RMB: 60,000-120,000
历经磨难但从不向命运低头
1950年陆俨少画成《杜陵诗意画卷》,这是他山水画的代表作。之后他画过连环画,当过私营书局绘图员。1957年上海中国画院成立,陆俨少作为首批进入的画家,去浙江四明山区和福建永安、龙岩等地下生活。回来不久,即在“反右”运动中被错划为右派。在劳动改造的余暇,他画成山水课徒画稿二百余幅。1962年应潘天寿之邀去杭州浙江美术学院兼课教山水。1964年随画院去皖南写生,在歙县练江边看到日光斜射下山峦的轮廓光,乃创留白技法。
文革中,陆俨少历经种种磨难,但他从不向命运低头,私下里仍作画不辍。直到1978年,他才获得平反。这以后,陆俨少卓异的绘画艺术开始受到社会瞩目,他先后应邀为外交部、故宫、中南海、人民大会堂、中国美术馆等处作画。上海、辽宁的博物馆收藏了他的作品。1979年他参加上海书法代表团访日,同年还在上海、杭州、北京举办个人画展。
238
陆俨少(1909-1993)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
设色纸本 镜片
款识: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忧端齐终南,澒洞不可掇。
钤印:宛若(朱)、俨少(白)、嘉定陆氏(朱)
27×33 cm. 約0.8平尺
RMB: 50,000-80,000
239
陆俨少(1909-1993) 伶俐连子
设色纸本 镜片
辛未(1991年)作
款识:坤龙贤侄清鉴,辛未朱明之季,八三老人陆俨少画于深圳之晚晴轩。
钤印:陆俨少(白)、宛若(朱)、嘉定(朱)、晚晴老人(白)、俨少长寿(白)
51×34 cm. 約1.6平尺
RMB: 30,000-60,000
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关注敬华拍卖新动态
「敬华(上海)拍卖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市静安区铜仁路92号3楼
敬华拍卖官方网站
www.jinghuapaimai.com
征集邮箱:zhengji@jinghuapaimai.com
电话:021-63803890
传真:021-63805033
感谢您的分享与支持!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