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拍卖回顾:西泠2021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拍卖回顾:西泠2021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南山供秀 崇真艺客


自东汉“白马驮经”的传说伊始,佛教便带着智慧与宽广一路东传而来-东汉年间兴建白马寺,自此释尊的教法开始慢慢兴盛于华夏。而有着“东南佛国”之称的杭州,早在东晋咸和初年,西印度高僧慧理来到到这里,连续修建了灵鹫、灵隐等古今名刹,由此延续了这里千年不灭的鼎盛香火。


创立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的西泠印社作为杭州久负盛名的文人社团,以深厚的历史底蕴在西子湖畔,延续着“人间天堂”的精神脉络。之后成立于2004年的西冷拍卖作为西冷印社的一部分,更是以中国书画为核心,广及中外名人信札手稿、古籍善本、金石碑帖等门类,为相关收藏爱好者搭建起新的交流平台,2015年起又增设专门的佛教艺术专场。“南山供秀”作为以造像领域为主的分享平台,在此特按期整理分享之,但拍品的新老及断代这里不做评判


拍卖行作为中间商对拍品的新老是不负责的,所以很多时候还得靠自己的眼力。拍卖价格也可以忽略,因为有些价格真太离谱,其后的猫腻清者自清。


西泠2021春拍

中国历代造像艺术专场

http://www.xlysauc.com/auction5.php?ccid=1277

拍卖图文来源:西泠拍卖 版权属原作者


拍卖回顾:西泠2021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南山供秀 崇真艺客



拍卖回顾:西泠2021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南山供秀 崇真艺客

明•木胎释迦说法像

高:17.5cm

图录号: 2977
估价RMB: 800,000-1,000,000
成交价RMB: 1,265,000(含佣金)

西域,地处东西交通要冲,三世纪以后盛行佛教。是时西域各族人民,受到虔诚信仰的激励,以极大的热情,惊人的聪明才智,吸收了随着佛教涌 进的种种外来艺术因素,用灵巧的双手创造出才来的佛教雕塑艺术,形成了新疆古代雕塑艺术的主流,使三至十世纪左右成为西域雕塑艺术的黄金时代。由于西域特殊的地理位置,故西域古代文明必然会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就其雕塑艺术来说,深受犍陀罗雕刻艺术的影响。而另一方面,自汉代以来新疆就与中原连为一体,因此在其雕塑艺术的血脉之中,也不乏中原地区的基因。此尊为木雕释迦牟尼坐像,从发髻的螺旋式雕刻和衣褶的线形刻画来看,具有很明显的犍陀罗时期的雕塑艺术风格。


拍卖回顾:西泠2021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南山供秀 崇真艺客

明•铜观音菩萨立像

高:108cm

图录号: 2959
估价RMB: 800,000-900,000
成交价RMB: 1,092,500(含佣金)

此尊观音以铜为材范铸而成,身躯微微前倾,跣足立于单层莲座之上。菩萨法相端庄,面庞丰腴,束发高髻,头戴宝冠,面相方圆,眼睑低垂,目光下敛,慈祥端庄。身着通肩天衣,衣纹疏密有致,裙角边沿錾刻有细密精美的花卉、连珠纹饰,臂间飘带垂直脚边,绵延贴服。胸前配饰璎珞,工艺繁琐华丽,珠链做工精细,华美之感觉油然而生。左手横置于身前,右手当胸以拇指和中指拈合的手势。身下莲台上下饰连珠纹各一周,莲瓣刻画细致,宽大饱满,排列工整有序,端头錾刻卷云纹,做工精致。整尊观音立像造型完美,比例协调,线条流畅,神情端庄娴雅,流露出恬淡宁静与聪慧的神态,好似俯看尘世众生,塑造出无可挑剔的静穆之美。整像比例匀称,层次丰富,结构复杂合理,曲线流畅。


拍卖回顾:西泠2021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南山供秀 崇真艺客

清早•木胎送子观音坐像

高:31.5cm

图录号: 2901
估价RMB: 无底价
成交价RMB: 20,700(含佣金)


拍卖回顾:西泠2021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南山供秀 崇真艺客

清•铜漆金观音坐像

高:8cm

图录号: 2902
估价RMB: 无底价
成交价RMB: 4,600(含佣金)


拍卖回顾:西泠2021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南山供秀 崇真艺客

明•木胎阿弥陀佛坐像

高:28cm

图录号: 2903
估价RMB: 30,000-35,000
成交价RMB: 46,000(含佣金)

出版:《虔生出净世·中国古代汉传佛教造像精萃》


拍卖回顾:西泠2021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南山供秀 崇真艺客

明•木胎罗汉头像

高:24.5cm

图录号: 2905
估价RMB: 80,000-100,000
成交价RMB: 149,500(含佣金)

罗汉原指佛教修行者能达到无余涅槃的最高境界,后泛指领悟阿罗汉果位之修行者,其相貌年龄形态各异,充满世俗韵味。此尊木胎罗汉头像属于明代造像,中年僧侣形象极具写实风格。尊者五官刻画惟妙惟肖,额头宽阔,双唇紧抿,脸容肌肤生动灵现,眉眼间尽显慈悲,俨然一副慈祥尊者形象,给人以和蔼可亲之感。罗汉原本应为漆金像,年久后表面漆层有龟裂褪落,露出部分褐红色底漆,漆层的状态显出苍老的年代感。


拍卖回顾:西泠2021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南山供秀 崇真艺客

18世纪•铜鎏金嵌绿松石佛母坐像

高:26.5cm

图录号: 2906
估价RMB: 100,000-120,000
成交价RMB: --(含佣金)

佛母束高发髻,发髻顶有一小化佛,额上戴五叶莲花冠,花冠宽大,嵌绿松宝石,两耳佩戴圆花耳环,耳后发辫垂于两肩,宽肩细腰,身材婀娜,袒上身,胸前璎珞和臂环都镶嵌有宝石。佛母与莲座分体而铸,座后方有原本放置伞盖的方孔,特别之处在于座左前方有一小提刀护法像。整像造型饱满,体态优美,璎珞装饰刻画精细,宝石镶嵌华丽,此类佛母存世量极少,值得收藏。


拍卖回顾:西泠2021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南山供秀 崇真艺客

清•夹纻韦陀立像

高:116cm

图录号: 2907
估价RMB: 300,000-400,000
成交价RMB: 448,500(含佣金)

韦驮(梵文Skanda),本为婆罗门天神,神格尊阶地位极高,后被佛教吸收,成为主要护法之一。据《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记载,唐代高僧道宣大师言曾梦见此神祗。自道宣记述韦驮护法神迹,“诸天之子”韦驮护法作为中国青年武将的形象基本固定下来,其手持金刚杵,常被安置于佛寺中央天王殿后,守护大雄宝殿内主尊释迦牟尼佛。此尊韦驮为夹纻胎,甚为罕见。夹纻工艺源于春秋战国,兴盛于隋唐,历史悠久。夹纻漆器主要由天然生漆、天然纻布及瓦灰等组成,轻巧且耐磨损。我国东晋著名雕塑家戴奎受夹纻漆器启示,将此技艺运用至佛像制作中,工艺繁琐,难度极高。隋唐时期,夹纻佛像的制作达到一个顶峰,主要为皇家高级匠师所掌握。此尊韦驮像为清朝年间作品,其风度翩翩的形象深入人心,开相如赤子,身躯魁伟健硕,符合韦驮天王的经典形象。脸型方圆颇有肉感,双颊丰腴,弯眉如月,双眸微阖,目光深邃,凝神远视,尽显慈悲;其嘴角蕴含笑意,慈眉善目的神情恍若一位悲悯的将相降临人间,让人倍感亲切。头戴凤盔,盔帽样式别致,帽檐褶皱处刻画一丝不苟,间隔相仿,可窥见当年匠师心思之细腻,帽檐下方雕刻连珠纹作以点缀,有别于普通武将的盔帽,更显高贵典雅;顶部盔缨飘扬,平添一股武将独有的威严与气势。身着武将盔甲,护肩交领处赫然刻画着一只活灵活现的兽首,兽首紧蹙双眉,怒目圆瞪,警视前方;护腰处兽首凶猛威武,与胸前首头交辉相应,更显霸气。腰间蝴蝶结帛带自然写实,以假乱真的蝴蝶结自然垂落;飘带绕过双臂向上飘拂,好一番仙家气派;似与飘带相呼应,战袍下摆迎风飞扬,灵动飘逸,艺术效果极强。铠甲遍布全身,甲片密布紧凑,刻画精良,整体工艺精细,每处范围甲片大小不一,样式各异;铠甲通体以山纹甲为主、手臂处饰锁子甲,盔帽、背饰及战袍下摆饰以鱼鳞甲为点缀,刻画一丝不苟,可见匠人之细腻考究。左手按金刚杵,右手扶腰立于山石之上,威风凛然,颇有一身转战三千里的英雄气概,毅然展现出一位骁勇善战的守护者形象。韦驮通体髹金漆,而飘扬的战袍下摆则髹以红漆为点缀,与整体设计相融合,不仅突出战袍轻柔,更柔和了盔甲的阳刚,进一步凸显韦驮刚柔并济,文武双全的非凡气度。整体工艺规整,线条力度拿捏得当,虽已矗立数百年,威武仍丝毫未减,反而增添了历经岁月打磨的浑厚,散发出蓬勃的生命力。
参阅:明 木雕漆金韦驮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拍卖回顾:西泠2021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南山供秀 崇真艺客

明•铜漆金文官一对

高:38.5cm、38cm

图录号: 2908
估价RMB: 90,000-100,000
成交价RMB: 109,250(含佣金)

此对明代文官造像头戴盖耳帽冠,系带由耳侧垂至前胸成结,像面庞丰腴,神态庄严,表面漆金局部有脱落,文官着明代样式官服,两者衣缘刻不同纹饰,飘带线条婉转飘逸,左右对称,足下有锦带悬浮于身侧,为造像增添一份仙气。


拍卖回顾:西泠2021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南山供秀 崇真艺客

明•铜托塔天王韦陀一组

高:30cm、30.3cm

图录号: 2910
估价RMB: 200,000-300,000
成交价RMB: 322,000(含佣金)

此对护法像头戴宝冠,身披铠甲,足踏战靴,躯体厚实壮硕,衣带飘扬飞动,形象威武刚健,其着装的塑造尤为细致。整对明代塑像延续了宋元时期汉地造像的写实之风,但在整体造型上比之更有气势,躯体浑厚,姿态昂扬,饱满而并不臃肿的体态,似乎鼓足了气息,体现了传统造像以气来展现力量的手法。
来源:09年伦敦佳士得。


拍卖回顾:西泠2021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南山供秀 崇真艺客

14世纪•铜鎏金释迦牟尼坐像

高:15cm

图录号: 2911
估价RMB: 160,000-180,000
成交价RMB: 184,000(含佣金)

此尊鎏金造像额头宽阔,眉尖有白毫,面相圆润饱满。佛陀手臂及双手塑造浑圆而富有弹性。左手脐前结禅定印,右手结触地印,着袒右式袈裟,袈裟贴体,凸显肌肉感,衣纹采用湿衣法,佛像衣薄如蝉翼,紧贴身体、人物刻画细腻,细节一丝不苟。底部为双层莲瓣纹底座,上下两端刻一圈连珠,仰俯莲瓣饱满,瓣面肥厚,端正美观。


拍卖回顾:西泠2021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南山供秀 崇真艺客

大理•木胎释迦说法像

高:28cm

图录号: 2912
估价RMB: 60,000-90,000
成交价RMB: --(含佣金)

西元8世纪佛教传入洱海地区,兴盛于南韶中后期,大理时期达到鼎盛。不仅被推崇为国教,更因皇室信奉佛教。《南诏图传文字卷》曾记载云南佛教之传入:『敕大封民国圣教兴行,其来有上,或从胡梵而至,或于蕃、汉而来,弈代相传,敬仰无异。』可知大理国之佛教信仰,佛像风格亦出现近似于宋代风格的造型。此尊释迦牟尼说法像开脸有着大理造像较典型的样式,头身比例略不同于汉传造像。佛身着通肩衲衣,衣褶曲转流畅,处理手法可见宋代造像的影子。左手于脐前作禅定印,右手作说法印,全跏趺坐。裙摆于双腿处自然铺展,波浪纹的裙褶婉转自然,写实手法高超。作品将宗教的神圣性和世俗的审美情趣相结合,充分表现出此尊造像的艺术性。


拍卖回顾:西泠2021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南山供秀 崇真艺客

清乾隆•铜鎏金驴面胜乐金刚立像

高:31cm

图录号: 2913
估价RMB: 1,200,000-1,500,000
成交价RMB: 1,955,000(含佣金)

《胜乐根本续》共有五十一品,纵观此经,通篇都是围绕教说『与吉祥呬噜迦的无二结合』展开,认为吉祥呬噜迦之性等同于佛的三身之性,佛的三身之性,佛的三身本身就是宇宙,人士迹象呬噜迦即是人士宇宙之性,而宇宙之性便是『握』之自性。因此,获得对于呬噜迦的正确认识便可证悟佛智佛觉,达到解脱。而在胜乐教法中,呬噜迦又被称之为胜乐金刚。在《胜乐根本续》第十四品中,当胜乐金刚被描述为典型的人的形象时,他还具有一个『驴形』(『具足驴相滴血面』)。此外,该经还指出,一旦掌握了此神的根本咒语,修习者即可获得『能显现众多百千种相』的能力(第九品)胜乐金刚共有七十二种身相,常见的有四面十二臂、一面二臂和一面六臂。此尊即为四面十二臂造型,但其最为特殊之处在于,主面与明妃皆为驴面。这在唐卡中偶有见到,但在已知的造像中却少有发现。驴面头戴五颅冠,四头寓意增益、息灾、敬爱、降伏四种事业和功德。每面各具三目,眼为卵形,大而瞳出,面呈忿怒相,照顾一切有情。大耳垂珰,身着天衣,以虎皮为裙,腰间悬系人首鬘,象征勇武,身侧宝缯飞扬。十二只手臂代表十二真理,用以克服十二缘起的约束。主二手拥抱佛母于胸前交叉,结吽迦罗印,分别持金刚杵、金刚铃。佛母金刚亥母,颈间饰骷髅骨念珠,左手捧嘎巴拉碗,右手持金刚钺刀,右腿盘绕佛父腰间,左腿屈弓,呈展左姿与主尊紧密结合,佛父以寂忿相凝视佛母,双抱合体,体现了智慧与妙法双成,悲智相合之精神境界,圆满具足。胜乐金刚其余诸手伸向两侧,各持象皮、嘎巴拉碗、金刚杵、金刚钺刀、人首等法器。以通天彻地之势踏于大自在天与时间女神身上,两者神态夸张扭曲,匍匐于胜乐金刚神力之下,表示降伏愤怒、贪欲以及各种众生的我执而得到成就。胜乐金刚拥抱佛母立在莲台之上,意为高出无常的世界,台座莲瓣修长挺拔,十分饱满。整器造型高大挺拔,更加深森严肃穆之气氛,构图简洁有力,细节表现张弛有度,毫不马虎,如主尊脚踏之大自在天,不但刻画细腻,还表现出肌肉反抗之张力,仿佛随时可跃起抗争,主尊的右展立姿也显示出肢体的圆润与活力,铸造工艺精湛,堪称乾隆时期宫廷金铜造像艺术成就之代表。胜乐金刚教法的全面传入和大量用于修行实践是在公元十一世纪前后,即藏传佛教后弘期,其法脉源头皆出自印度大成就者鲁伊巴。《胜乐根本续》的修行活动更是流传千年,绵延不绝,其相关的大量经籍及其实践活动在尼泊尔的尼婆利(Nevari)佛教徒以及藏传佛教的三个主要派别———萨迦、噶举、格鲁教派中得到传承。及至乾隆皇帝在位时期,身为乾隆帝金刚阿阇黎的三世章嘉活佛,其本尊神即为上乐金刚。这种渊源可追溯至雍正十二年(1734年),据《章嘉国师若必多吉传》载,三世章嘉奉旨随皇十七子果毅亲王从北京前往泰宁,护送达赖喇嘛进藏。在与达赖喇嘛相处的一段时间里,达赖把响铜上乐金刚送给他,以作为他的本尊神。乾隆帝在宫中曾由三世章嘉呼图克图授『上乐金刚』密法修习,于是更加笃信胜乐金刚,其本尊信仰在宫廷之中非常流行。
参阅:维多利亚博物馆藏铜鎏金驴面胜乐金刚立像。


拍卖回顾:西泠2021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南山供秀 崇真艺客

清宫廷•檀香木男相观音坐像

高:38.5cm

图录号: 2914
估价RMB: 300,000-400,000
成交价RMB: 552,000(含佣金)

檀香,佛教称为『栴檀』,有『香料之王』的美誉。檀香木生长缓慢,十年成材,木材极香,可制器物,亦可入药,寺庙中用以燃烧祀佛。《佛说戒香经》中说世间所有檀香等的香味非常微少,无法普遍熏闻,如果有清净持戒者,此戒香不但能普遍熏闻,而且能得到诸天爱敬,具足清净戒行,乃至常行种种善法,一切诸魔悉皆远离。由此也可见檀香木与佛教密切的关系。在中原佛教造像中,宋元时期观音造像多为男性面孔,观音造像不是俊美的美男子形象就是女性形象,留有长髯的男性形象极为少见。此尊造像即为留有长髯的男相观音,其面相肃穆端庄,上额圆润饱满,头上髯发雕刻细致至极,长眉似弯月,双目微闭细长,鼻梁高挺,神情恬然。着通肩式菩萨装大衣,衣纹褶皱垂拂流转,层峦起伏,贴身丝绸质感刻画生动写实。此观音双手持禅定印,形象稳重端正,周身大漆浑厚润泽,浑身上下散发贵族气息,具有明显的清早期宫廷造像特点,为宫廷造像中的上品,再之此类题材造像存世尤为罕见,实属难得。宫廷风格木雕像能够完整留存到现在的佳品少之又少,珍稀之至,值得我们倾心关注。


拍卖回顾:西泠2021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南山供秀 崇真艺客

明宫廷•夹纻释迦说法像

高:47cm

图录号: 2915
估价RMB: 400,000-600,000
成交价RMB: 460,000(含佣金)

夹纻亦作『夹纾』、『干漆夹』,即古书中所称『内脱法』,为佛造像技法之一,其法用生漆涂刷,漆乾后用生漆糊上第一层麻布,乾燥后糊第二层,反复多次。待生漆麻布晾干坚硬后掏出泥胎,揭下生漆麻布硬片,按原位再次糊牢。底嵌上木板,再用生漆麻布封住即成。因此夹纻造像又有『脱空像』之称,属漆器工艺当中的难度较高之做法。盖此法塑像不但柔和逼真,而且质地很轻,世人称为『行像』。夹纻造像工艺萌芽于战国,兴盛于隋唐,张鹜《朝野佥载》卷五:『其中大象高九百尺,鼻如千斛船,小指中容数十人并坐,夹纻以漆之。』宋代《太平广记》卷二百十三引王仁裕《玉堂闲话》:『曾游洪州信果观,见三宫殿内功德塑像,是玄宗时夹纾,制作甚妙。』又卷三百七十九引《两京记》:『凝观寺有僧法庆,造丈六挟伫像。』元代虞集在《道园学古录》中记载:『漫帛土偶而髹之,已而去其土,髹帛俨然成像。昔人尝为之,至正奉(刘秉元)尤极好,抟丸又称脱活,京师人语此。』可见元代称生漆夹纻像为抟丸或脱活,与前代之夹不同,此时『脱胎夹纻』取代了前代之『木胎夹纻』。然夹纻佛像存世体大者罕见,又因质轻,便于携运,早期之脱胎夹纻佛像大都为人搜罗而去,流落国外,偶一所见,即属珍品。


拍卖回顾:西泠2021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南山供秀 崇真艺客

明代•夹纻狮犼观音

高:116cm

图录号: 2916
估价RMB: 400,000-500,000
成交价RMB: 713,000(含佣金)

狮犼观音,亦称“阿摩提观音”,是密宗信奉的菩萨之一,“犼”乃中国古老传说神兽,形貌类马似犬。明代,犼发展为观音菩萨的坐骑,狮犼观音亦是当时非常流行的题材,与骑狮的文殊菩萨、骑象的普贤菩萨合称“三大士”。明代御制造像工艺水平高超,这尊京作夹纻狮犼观音像题材表达、表现手法和艺术气韵等都体现了明代宫廷造像的鲜明特色。观音分上下两部分,上部分菩萨全跏趺坐于莲花台座上,左手施说法印,右手结禅定印;额顶发丝根根分明,五官刻画接近汉人审美,脸颊丰腴颇有肉感,近似“国”字脸,双目平直细长,是明代宫廷造像常见的表达方式;眸眼微睁,似以慈悲慧眼俯视众生,肃穆的脸庞现若有若无的笑意,使观瞻其圣像者内心宁静祥和。躯体结构匀称,比例拿捏精准,严格按照造像度量制作,反映出宫廷造像至高无上的艺术气派;宽肩细腰,肢体浑圆,将肌肤质感表现得真实可触。身披U领宽袖天衣,内着束腰长裙,衣褶翻卷清晰明快,小腿处衣纹呈圆圈式对称状分布,是当时较为流行的衣裙下摆表达方式;胸前璎珞呈网状U字形联珠纹,是明代宫廷造像典型的样式;环钏与花卉耳环交辉相应,带有些许密宗色彩。莲座属于明代较为流行的创新形制,在承袭传统莲座造型的基础上,融入新的元素。如此尊造像仰莲座与犼,以圆柱相连,造型更趋繁复别致,具有极强的艺术效果。犼姿态威猛,立于圆柱之下,嘴露四颗獠牙,目视前方作咆哮状,透着一股震慑人心的凶悍气势。犼胸前佩饰流须和如意项圈,背披着刺绣纹路精美的毯子,边缘斑斓条纹状塑造出流苏质感,毯上绘有惹草、交圆等古代宫廷御用花纹,将雍容华贵浸透在每个细节里。此像与河南开封寺一尊狮犼观音造像相近,可见为同时期作品,且宫廷审美对内地造像影响深远,但显然河南这尊整体工艺较为板直,缺少了细节的雕琢;而这尊御制狮犼观音大体量,不论人物造型、台座形制还是艺术风格,都是明代御制佛造像典型样式,历经数百年仍保存完好,堪称明代佳作。


拍卖回顾:西泠2021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南山供秀 崇真艺客

清•铜鎏金无量寿佛坐像

高:24cm

图录号: 2918
估价RMB: 120,000-150,000
成交价RMB: 207,000(含佣金)

无量寿佛又称阿弥陀佛,无量光佛,梵语为Amitābha,在藏传佛教中,无量寿佛与无量光佛以不同的外形出现:求智慧者,应求无量光佛,修长寿法门时,则求无量寿佛。汉地所塑的阿弥陀佛像,多是无量寿佛,至于无量光佛像则极为少见。或有说,阿弥陀佛为法身佛,无量光佛为应身佛,无量寿佛为报身佛。此尊无量寿佛铜皮鎏金而成,面相清秀,发髻高盘,两条发髻依肩而下。头戴五叶花冠,双耳垂肩佩饰耳铛。佛身半裸,戴有驯镯的双臂弯曲,双手结禅定印,下身穿佛裙,裙褶自然流畅铺于座面,全跏趺坐于莲花座上,开脸和工艺有清乾隆时期京造特征。


拍卖回顾:西泠2021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南山供秀 崇真艺客

13世纪•铜鎏金无量寿佛坐像

高:15.5cm

图录号: 2919
估价RMB: 180,000-250,000
成交价RMB: 287,500(含佣金)

初看此件佛像时,第一感受便是纽瓦尔之审美与工艺手法在本造像中处处可见。正如其他为供奉于尼泊尔所制造像,纽瓦尔人将故土丰富的铜矿资源用以制作这深褐色华丽铜像。无量寿佛亦称为阿弥陀佛、无量光佛,密教则以阿弥陀佛之应化身为无量光佛,其报身为无量寿佛。观无量寿经曰:『无量寿佛身量无边,非是凡夫心力所及。』于密教为五佛中之西方尊,于胎藏界曰无量寿,于金刚界曰阿弥陀。与其相关的铜造像和唐卡作品均常见于艺术市场之中。无量寿佛为菩萨装,头戴三叶高宝冠。耳旁系花结,双耳戴花朵形耳饰。长发垂肩。无量寿佛双眉平缓,双眼均用下弯的弧线表现。由于年代久远,整身的鎏金已经有多处磨损。身披帔帛上用小点錾刻出的菱形和圆形图案,戴项链、臂钏与手镯。两手结禅定印,置于结跏趺坐的双足之上。佛像轮廓雅致,流露出完美的平衡与重量感,腰部线条流畅细腻,皆遵循深深植根于尼泊尔传统中之美学理想。尽管曾有观点认为菩萨所戴之高耸冠冕或许偏离了尼泊尔艺术风格,但可见于多件九世纪至十世纪之尼泊尔造像。然而,菩萨外观上又有诸多细节将其与典型纽瓦尔工匠为在尼泊尔供奉所作之造像区分开来。其尖形臂钏风格有别,身形更为简洁,气韵更见尊贵与威严。
来源:A&J SPEELMAN(斯皮尔曼)旧藏。


拍卖回顾:西泠2021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南山供秀 崇真艺客

清乾隆•粉彩珊瑚红描金六世班禅造像

高:48cm

图录号: 2920
估价RMB: 820,000-850,000
成交价RMB: 943,000(含佣金)

有清一代,康雍乾三帝皆笃信藏传佛教,尤以乾隆帝为最,彼时皇宫苑囿中遍布大小佛堂,佛像为必不可少的供奉圣物,穷尽用料考究与工艺精湛之能事,以突显皇家气派和至诚之心,惟多见金铜质地,瓷制佛像则较罕少。清宫的瓷制藏传佛教艺术品,大多是出自御窑厂的工匠之手,这是内地炉火纯青的制瓷工艺与边疆奇幻瑰丽的藏传佛教艺术的完美结合。瓷器本身多样的装饰技法和丰富的表现力,恰巧与藏传佛教艺术的审美追求相吻合。能工巧匠通过他们的双手将皇家的富贵气韵注入玄奥神秘的佛教艺术品当中,以精湛的技艺呈现出新的精致与华丽。本尊六世班禅是为乾隆御制瓷质佛像之精绝代表,唯独乾隆一朝有之。六世班禅结跏趺坐于精美莲瓣座之上,头戴通人冠,身着交领式僧衣,面颊饱满,双目凝视,表情祥和,微微露出笑意,面部的塑造立体而写实。衣纹的刻划繁复而流畅,衣领衣袖及僧袍边缘饰以精美的描金花纹,左手握经卷,右手当胸结说法印,手指的表现柔软而富有肌肉质感。通体制作精细,彩釉亮丽,法相庄严,富贵奢华,具有典型乾隆宫廷佛像艺术风格,是稀有的粉彩描金佛像之传世佳作。六世班禅(1738~1780),为清代西藏佛教格鲁派(黄教)两大领袖之一,是第一个到内地来的班禅。六世班禅大师在世虽然只有短短的42年,但他为排除外来干涉,促进民族团结,维护中央权威和祖国统一,做出了很大的努力。特别是他跋山涉水,万里迢迢,前来北京祝贺乾隆七十寿辰,并圆寂于北京,在历史上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乾隆皇帝对六世班禅进京朝觐极为重视,为此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六世班禅也在朝觐途中和在北京期间,举行过祈愿大法会,传授过时轮金刚大灌顶,做过大威德六十铁城(这是一种极为猛烈的降魔仪式)的食子供养,大白伞盖回遮等法事,做这些法事的重要目的都是为了维护清朝的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班禅在北京去世后,乾隆皇帝非常悲痛,耗资巨大进行了多种纪念活动,钦命宫廷画家绘制了多张六世班禅的唐卡,制作造像,本件体量高大,制作精美,当是为纪念六世班禅而特别制作,诚为可贵。华丽彩釉、精湛之工艺决定本品之艺术价值和制作难度均在金铜佛像之上。其将泥塑、绘画、敷色、烧瓷集于一身,要求工匠具备极高的工艺技巧、美术功底和文化修养。因为佛像成形复杂,烧造难成,尤其面部神态及衣褶细部之处理非庸手可以胜任。在模制成形后运用雕塑、驳接等技法加以装饰,处处需要异常审慎。彩绘佛像前后多次入窑方成,烧造当中极容易变形疵裂。乾隆十三年,唐英曾承命烧造观音塑像,久造无成,乾隆皇帝严厉斥责唐英“烧造的观音如何还不得?”、“想是唐英不至诚,著他至‘诚’烧造”,亦可印证烧造之不易。(见乾隆十三年五月初一《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活计档》之《记事档》)
来源:A&J SPEELMAN(斯皮尔曼)旧藏。


拍卖回顾:西泠2021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南山供秀 崇真艺客

明丙辰年•木胎髹漆月宫尊天像

高:91cm

图录号: 2922
估价RMB: 500,000-600,000
成交价RMB: 770,500(含佣金)

此像山石台座上刻有一段题记,内容为:『••••••陈□□喜□月宫尊天壹尊祈保平安清吉□丙辰年二月 吉□』。这段题记非常重要,隐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为此像的题材、名称及年代提供了重要依据。此像题材名称由此落款可知,是为『月宫尊天』者。据《长阿含经》卷第二十二记所载:『月天子所止正殿,琉璃所造••••••月宫光出照四天下。月天子寿天五百岁,子孙相承,无有异士。』故月宫尊天为『月天』也,隶属二十诸天之一,佛经记曰月天为大势至菩萨化身,与日天同为帝释天的内臣。月天信仰从印度传入,原是古印度崇拜的月神,多为男性形象。但中国对日月和阴阳历来有传统认知,日月天传入中国后也逐渐演变为男性和女性形象。北京大觉寺的诸天造像中,南侧第八尊被认为属于『月天』,两者皆为立像,所着宽袖吉服、襦裙、袖摆两侧的龙纹、云纹构图、风格都极为相近,且双手皆持物与胸前。再者,月天为大势至菩萨化身,大势至为阿弥陀佛右胁侍者,护佑信徒吉祥如意,闽地人民自古便信奉能落到实处的保护神,从题刻『祈保平安』便可知,因此不难确定此女性尊者为『月天』。其次,『丙辰年二月』这处题刻,它为我们提供了此像铸造的时间,虽尚不明确。观此月天像,开脸圆润,工艺细腻、五官具有世俗化韵味、衣饰华丽等特点符合明中晚期风格,结合题记,丙辰年逢六十年一轮回,故不妨大胆推测此像造于明弘治至万历年间。此像被塑为女性尊者形象,束发高髻,分发辫垂于臂侧,额圆面丰,双眉弯曲,凤眼微阖低视,眼眸平缓,鼻梁高挺,小嘴微抿,嘴角略含笑意,神态温柔慈祥,透露出一股亲切感,世俗韵味的增加使其具有极强的写实性与生命力。造像伫立于台座之上,双手于胸前持长串数珠,末端系一葫芦状饰物,表现出如贵妇的端庄优雅。躯体丰腴修长,比例把握十分精准,衣着雍容华贵,外披对襟宽袖褙子,内着长襦裙,是明朝较为流行的贵妇礼服样式。此像雕刻水准之高体现在每一处细节,其一便是双手及露出襦裙下摆的双足,十指修长、双足饱满富有弹性,仿佛能触摸到肌肤吹弹可破之感。其二便是衣袍纹样之华贵、工艺之繁琐。褙子袖摆处施以大面积红漆为底漆,底漆之上以漆线雕工艺饰以龙纹、祥云纹、花卉等纹样。袖摆两边分别刻有一条栩栩如生的四爪金龙,体态矫健,龙爪雄劲,与环绕的祥云相结合,似奔腾在云雾波涛之中,可谓妙哉!我国古代素有以龙爪数量作为不同阶层的代表:五爪为君、四为王公、三为官员;明清更形成了『四爪为蟒』的说法,在明代,『蟒衣』是皇帝对有功之臣的赐服。明代古刹智化寺如来殿内如来佛身旁的两位侍者——大梵天与帝释天所着衣袍同样以红色为底,再绘以龙、凤、狮子、仙鹤等吉祥纹样,两者构图风格极为相似。智化寺曾是明朝权倾朝野的大太监王振的家庙,一所皇家规模的寺庙,由此不妨大胆推测此像亦曾供奉于明朝某功臣之府邸。


拍卖回顾:西泠2021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南山供秀 崇真艺客

明•木胎大漆男相娑婆三圣一组

高:17.5cm、18cm、17.7cm

图录号: 2925
估价RMB: 180,000-250,000
成交价RMB: 253,000(含佣金)

『娑婆』是梵语的音译,也译作『索诃』、『娑河』等,意为『堪忍』。有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说『娑婆世界』的众生罪业深重,必须忍受种种烦恼苦难,故『娑婆世界』又可意译为『忍土』,被称为『五浊世间』,是『极乐世界』『净土』的对立面,这里容易产生各种罪孽,因此说『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另一层意思,是说释迦牟尼等佛菩萨堪能忍受劳累,难说能说,难化能化,在污浊的『娑婆世界』中不懈地教化众生,表现出大智、大悲和大勇的精神。根据佛教的说法,一太阳一月亮照耀到的空间为小世界,1000个小世界为小千世界,1000个小千世界为中千世界,1000个中千世界为大千世界。因为有三个千相乘法,所以,大千世界也叫三千世界。我们所在的『大千世界』称为『娑婆世界』,教主即释迦牟尼佛。他的左侧为大悲观世音菩萨,右侧为大愿地藏王菩萨。从此组的衣饰造型上我们可分辨出,中间和左边的两尊着佛装,为释迦牟尼佛和地藏菩萨,右边那尊着菩萨装,头上有化佛的便是观音菩萨。完整的娑婆三圣一组存世极少,且明代的男相就更为稀有。


拍卖回顾:西泠2021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南山供秀 崇真艺客

明•铜菩萨坐像

高:21.5cm

图录号: 2926
估价RMB: 190,000-200,000
成交价RMB: 218,500(含佣金)


拍卖回顾:西泠2021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南山供秀 崇真艺客

明•铜大势至菩萨坐像

高:34.3cm

图录号: 2928
估价RMB: 100,000-150,000
成交价RMB: 172,500(含佣金)

大势至菩萨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众生离三途,得无上力;又彼行时,十方世界一切地皆震动,故称大势至。大势至菩萨为『西方三圣』之一,一般会与观音菩萨及阿弥陀佛一起供奉,右胁侍大势至菩萨立于教主阿弥陀佛右边,左胁侍观音菩萨则在左旁。


拍卖回顾:西泠2021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南山供秀 崇真艺客

明•铜普贤菩萨坐像

高:26cm

图录号: 2929
估价RMB: 30,000-50,000
成交价RMB: 34,500(含佣金)

普贤菩萨以精铜熔铸而成,自在坐于六齿象王之上。其头戴花冠,耳垂圆裆,发髻高耸,宝珠顶严,面相饱满丰润,神情端庄安详和蔼,宽肩细腰,胸前挂满璎珞,身披通肩法衣,下身着裙,亦璎珞步摇,双臂拢于胸前,双腿呈半跏趺坐端坐于象背,赤足。神象作伏卧状,神情温顺。下承俯仰双层束腰莲瓣座。造型具有明显的汉传佛教风格影响,是明代汉藏佛教文化交融时期的代表作。


拍卖回顾:西泠2021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南山供秀 崇真艺客

明•京作夹纻阿弥陀佛

高:100cm

图录号: 2930
估价RMB: 280,000-350,000
成交价RMB: 379,500(含佣金)

此尊阿弥陀佛工艺十分细腻,顶上螺发如珍珠盘旋规整圆润,发冠可摘,造型罕见,镂空五叶化佛冠,冠上化佛精细,动作神态甚至衣着皆可分辨,化佛镂空背光相连而且形成冠帽,设计典雅独特。开相亲俊和悦,脸廓浑圆饱满,五官小巧细腻,神态庄严慈祥,颈部蚕节纹为佛家造像所特有。佛祖坐姿挺拔,身着衣服均以写实手法表现,通肩袈裟,腰系长裙,衣纹流畅自然,刻画栩栩如生,突出衣袍柔顺厚重的质感。双手十指细长,禅定印于腰腹之前,与双足的浑圆饱满形成反差,更显灵动细致,盘腿处打磨光滑,更显力度感。整体造像厚实大气,有佛家气度。台座莲花瓣生动,与普通常见莲座有所不同,工艺更为精细复杂,仰覆莲下承须弥台座,莲座的每片花瓣都是独立雕刻再粘贴,风格与北京大智寺的卢舍那佛莲台座雕刻风格十分相似,两相对比发现在漆质用料上也有很多相似之处,可见此尊夹纻胎阿弥陀佛与北京大智寺的卢舍那佛,二者同为京工风格。此像为夹纻工艺,甚为罕见,夹纻造像工艺繁琐,难度极高,主要为高级匠师掌握;此外,这尊阿弥陀佛像制作精良,明代形制特征之鲜明深具时代气韵;漆质上等,虽历经数百年依然完好无损,尤为难得。
参阅:明代 夹纻卢舍那佛 北京智化寺。


拍卖回顾:西泠2021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南山供秀 崇真艺客

明•木胎漆雕文昌帝君坐像

高:80cm

图录号: 2933
估价RMB: 300,000-400,000
成交价RMB: 379,500(含佣金)

文昌本星名,亦称文昌星,或文星,古时认为是主持文运功名的星宿,并无具体的形象。唐朝时,越隽人张亚子,后来迁到七曲山(四川省梓潼县),因笃信道教,广宣道教教义于四川,死后人们敬仰他的品德,就在七曲山建庙,于碑上刻上『梓潼君』,成为梓潼神,供人祭拜。元仁宗时,因文昌及梓潼都是主管功名利禄之神,将文昌封为帝君,又称梓潼帝君,二者逐渐合为一神,主管考试、命运,及助佑读书撰文之神,是读书文人、求科名者最尊奉的神祗。以前皇帝曾把文昌帝君列为重要祭典之一,凡是读书人必要奉祀文昌帝君。每逢文昌帝君诞辰,童生、秀才、禀生、贡生、举人以及私塾老师都要准备全牛及供品,至文昌庙行『三献礼』祭祀之。此尊文昌帝君头戴帽冠,面庞方阔,眉眼上挑,斜眉紧蹙,丹凤双目微睁,眉宇之间英气逼人,脸颊雍容饱满,雕刻工艺精湛,神态生动气宇轩昂,一派威严和正气。右手轻抚玉带,左手搭于左腿之上。造像高80厘米,典型的明代福建工艺,全身披麻带彩,腹部处塑双龙戏珠图样,衣沿处塑有花卉图样,纹式精美。尽显力与美的完美结合。整像艺术造诣极高,静中有动,虚实结合,又不失华丽。整体包浆古朴,简约中不失精细雕刻,传世保存至今实属难得,令人叹为观止。


拍卖回顾:西泠2021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南山供秀 崇真艺客

明•木胎观音菩萨坐像

高:115cm

图录号: 2934
估价RMB: 600,000-700,000
成交价RMB: 839,500(含佣金)

观音菩萨又作观世音菩萨、观自在菩萨、光世音菩萨等,为四大菩萨之一,是佛教中最受崇拜的菩萨。观音相貌端庄慈祥,具有无量的智慧和神通,大慈大悲,普救人间疾苦。当众生有苦难时,只要称念他的名号,即可获得解脱苦厄。在佛教中,观音是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座下的上首菩萨,同大势至菩萨一起,作为阿弥陀佛的胁侍菩萨,并称『西方三圣』。观世音菩萨的形象,南北朝多依经典作男相,唐以后常作女相,还能就众生的因缘而化现出种种不同的身分。因此,观音又有各种别称,如水月观音、鱼篮观音、马郎妇观音等,共有三十三身。此尊观音菩萨像高束髮,垂髮挽结,自然舒卷,搭於双肩,富有写实感。头戴祥云形花蔓宝冠,卷草纹雕饰精美,冠正中浮雕化佛阿弥陀佛。观音面相丰满端庄,双目微颔,作俯视状,五官刻画柔美,轮廓端正,表情静谧内省,充分表现出观音菩萨大慈大悲、普度众生的佛性。观音菩萨身披宽袍,佩戴牡丹花饰缨络,内着高腰长裙,腰带刻画十分写实,衣褶折叠起伏流畅,层迭关系清晰自然。观音结跏趺坐,双腿被衣物覆盖,双手於腹前交叠作禅定印。垂搭而下的裙摆极富表现力,把衣物的质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此像体量硕大,工艺精湛,极富神韵,将观音神格高贵、护佑众生的气质充分表现出来,使人顿时产生肃穆之感。造像躯体结构比例精准,体态自如,细部刻画精致写实,线条流畅,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具有明代山西北方地区造像传入南方福建时的早期雏形,所以从法相看还含有北方宋代菩萨的自信神秘的面容神情,北方遗风犹在,衣纹的处理有北方的大气又不失南方的细腻精致,且漆质的用料高级,可想而知当时制作的考究和成本的不菲,成就这样一尊木雕造像中的精品,也代表了元明时期的高超艺术水准。如此大体量、工艺精美且保存完好的元明早期观音菩萨像甚为少见,收藏价值颇高。
参阅:美国佳士得洛杉矶1998年5月拍卖,木雕彩绘观音坐像,高115.6厘米,成交价90500美金。


拍卖回顾:西泠2021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南山供秀 崇真艺客

14世纪•铜鎏金药师佛坐像

高:24.3cm

图录号: 2935
估价RMB: 200,000-300,000
成交价RMB: 230,000(含佣金)

药师佛全称『药师琉璃光如来』,亦称『大医王佛』、『医王善逝』等,据《药师经》说,他曾发十二大愿,为众生医治病苦,消灾延寿,藏语称『曼拉』,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是以持诵念佛为众生解脱之方便法门。众生只要念他的名号,就可以不入畜门、地狱恶道。他能除病祛痛,救治病患,故名药师佛。药师佛的显著特点是左手托钵于胸前,钵中有一吉祥草;右手舒垂,或拈有一莲花,或持一药丸。此尊药师佛通体鎏金,头饰螺发,发髻高耸,宝珠顶严。面相端庄,弯眉细目,双目俯视前方,神态慈祥亲切。宽肩束腰,躯体挺直,体态匀称。手脚刻划细腻写实,柔软而富有弹性。上身着袒右肩式袈裟,左肩敷搭袈裟边角,富有装饰性。袈裟轻薄贴身,且在衣缘处嵌以红铜。束腰仰覆式莲花座,上下缘饰两圈连珠纹,莲花瓣宽大饱满,排列规整,做工精细,时代特征鲜明。整像工艺精湛,制作考究,体量巨大,展现出雄壮的雕塑之美,为13-14世纪前后西藏地区造像的上乘之作,应出自于西藏大型寺院之手,并作为珍品而供奉。此尊佛像虽然造型简单,但体量较大,对于艺术家的要求也相对较高,其简洁的艺术造型也最能表现雕塑艺术水平,最好表现佛教的精神与思想,最能展现佛教艺术的魅力,在近年以来的拍卖市场上尤受追捧。


拍卖回顾:西泠2021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南山供秀 崇真艺客

明•铜文官坐像

高:35cm

图录号: 2936
估价RMB: 150,000-180,000
成交价RMB: 172,500(含佣金)

此明代所製文官老者造型,脸形宽阔,鼻高唇厚,下巴合两颊均厚实饱满,面目表情温和。头上戴冠,身着广袖长袍服,袍袖下垂至底部,双鞋微露,鞋尖略向上翘。双手於胸前盖锦布。衣纹刻画自然优美,整体威严庄重,和谐统一,将人物的衣着、髪须、持物等均细致表现,整体端庄严穆,包浆润厚。


拍卖回顾:西泠2021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南山供秀 崇真艺客

明•铜送子观音坐像

高:30.5cm

图录号: 2937
估价RMB: 20,000-30,000
成交价RMB: 32,200(含佣金)

在碧霞元君的诸多化身中,如眼光娘娘、天花娘娘等,手捧童子的送子娘娘在民众心目中更为神通广大,这种信仰至今仍极兴旺,人们不辞劳苦登上泰山绝顶,向其祈祷求子,许愿还愿。此尊送子娘娘头戴凤冠,尾羽向上,神采奕奕。面目圆润丰腴慈祥,弯眉细目,双眼微微睁开,似乎正在注视着众生,嘴角带着一种微笑的表情,下颌饱满,满面福相。披长裙而端坐,胸前佩戴长命锁,双手于胸前捧一童子,童子神情虔诚,此一造型较为少见。圆领长袍自然繁复,腰间束腰带,垂至足间。袍袖宽大层迭,分为内外几层,质感垂顺。衣纹錾刻密集精细,颇见功力。整体工艺具典型北京宫廷造像风格,造像铜质致密,鎏金熠熠生辉,雕工精美,保存完好,凝集着厚重的艺术价值。


拍卖回顾:西泠2021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南山供秀 崇真艺客

清•木胎关公韦陀立像

高:56cm、61cm

图录号: 2938
估价RMB: 120,000-150,000
成交价RMB: 184,000(含佣金)

在汉传佛教中,韦驮天也被奉为二十诸天与二十四诸天之一的护法神,而祂的神像通常被摆在寺庙的大雄殿或四大天王殿里。韦驮菩萨形象来自于南方增长天王部下一名韦姓的将军,为身穿盔甲、手持宝杵的天神身相。后来由于民间混淆的关系,这位韦将军的形象,就成了韦驮菩萨的形象。关公成为伽蓝神传说起于智者大师在荆州的玉泉山寻觅建寺地点,晚上在山中入定时,关羽显现,愿助智者大师建寺。寺成之后,关羽又依止智者大师皈依受戒,成为佛弟子,并发愿作为佛教的护法。从此天台宗的寺院开始供奉关羽。于是,各宗寺院争相效法,逐渐关羽被捧成伽蓝菩萨,跟韦驮菩萨并称,成为中国佛教寺院的两大护法。拍品为关公韦陀作为两大护法呈现,韦陀全身负甲胄,头带盔,盔甲表面布满雕工,一刀一刻皆考究非凡。关公头戴锦冠,身披金漆战袍,内着甲胄,膀阔腰圆,衣纹铠甲刻画写实,整体姿态雄健有力,为典型提刀关公形象。两尊造像姿态各异而相互映衬,能成对存世,实数难得。


拍卖回顾:西泠2021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南山供秀 崇真艺客

明•木胎加彩沉思罗汉尊者

高:48cm

图录号: 2939
估价RMB: 250,000-300,000
成交价RMB: 379,500(含佣金)

罗汉作为佛教信仰的一种形式,长期受人们供奉,也是佛教艺术中极为常见的题材之一。罗汉,阿罗汉(梵文Arhat)的简称,是佛陀的得道弟子,皆了脱生死,正入涅槃。罗汉藉由教化众生得道,遂其果位仅低于佛与菩萨。此尊元明晋作罗汉为老僧形象不仅具有地区、时代特色,亦带有宋元遗风。面容饱满,头微微偏侧,顶戴头巾,眉骨如弓,眼窝凹陷,向右下方凝视,额间皱纹深如沟壑,俨然一位智慧老者,表情坦然,目光沉稳深邃。雕刻师极为注重五官及面部神情刻画,嘴唇微抿似蕴含笑意,眉目间却流露出肃穆之情,刻画之细致,将人物深厚的修养传神表达,尽显罗汉睿智安详的高僧德性。罗汉头戴僧帽,侧坐,曲右膝,右手执念珠,似正沉思冥想,为十八罗汉中的沉思罗汉之形象。罗汉呈坐像,躯体比例匀称,身着交领厚重宽袖袈裟,脚蹬传统僧鞋,衣服下摆沿台座垂落,僧袍层次丰富,衣褶层迭,大皱小纹相互交错,生动流畅,颇有吴带曹衣之风,极具艺术感染力。袈裟花纹采用传统的“沥粉贴金”工艺,祥云、花卉、卷草纹等 样式细线凸起,纹路清晰,恍若浮雕,华丽精致,装饰性极强,可见雕刻师工艺精湛,将“沥粉贴金”运用得炉火纯青。“沥粉贴金”是一种古老工艺,早在盛唐时期已被广泛应用。雕刻师将粉制成液体,再使用特殊工具把点滴加长,形成有规律、人为的线,并在上面贴金、上色等,使其具有厚度,塑造出立体感、华贵的修饰效果。此尊罗汉像法相慈祥,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充满世俗情调,给人和蔼可亲之感;额首皱纹显出年迈神态,半睁的双目透露出其过人的智慧和非凡的灵性,神韵刻画巧妙精细,使人过目难忘,回味无穷。身姿自然和谐,神态闲适,生动传神。造像漆质温润纯厚,雕刻细腻写实,特别是五官和衣纹细节的处理,表达方式独到,进一步加强其艺术效果,将罗汉的超凡气韵表现得淋漓尽致,由此可见雕刻师刀法精炼,技艺精湛,实属元明罗汉造像之典范。


拍卖回顾:西泠2021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南山供秀 崇真艺客

15世纪•合金铜般若佛母坐像

高:21.9cm

图录号: 2940
估价RMB: 180,000-230,000
成交价RMB: --(含佣金)

般若佛母出自《大般若波罗密多经》,以及《般若心经》,以三世一切诸如来皆依般若妙智悟道证觉故,称其为能出三世诸佛大佛母,摄持菩萨。以父母之中,母之功最重,是故佛以般若为母。此尊般若佛母化相为一面四臂,其中一左手作定印置于脐间,一右手持一金刚杵举起,另一右手托一部《般若经》于胸前。佛母面带微笑,双目微睁,肩头飘带环过头顶宝冠。身佩众多连珠宝饰,帽观、胸前璎珞和臂环都镶嵌有宝石,跏趺坐于仰俯莲花束腰座上。整像面目生动,肢体和身型修长且唯美,细节刻画精准到位,为藏传佛像中的精品。


拍卖回顾:西泠2021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南山供秀 崇真艺客

清•铜宗喀巴坐像

高:17cm

图录号: 2941
估价RMB: 30,000-50,000
成交价RMB: 58,650(含佣金)


拍卖回顾:西泠2021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南山供秀 崇真艺客

明代•京作木胎髹漆菩萨立像

高:77cm

图录号: 2943
估价RMB: 200,000-250,000
成交价RMB: 322,000(含佣金)

京城的雕刻师,比起其他地区来说,有相对的优势。特别是宫廷雕刻师,他们能接触到大量工艺精湛、造型精致的造像,从中汲取养分;还可以直接和来自西藏、尼泊尔、蒙古的优秀雕刻师交流学习。这使宫廷造像拥有了汲取外来技艺的最佳条件。另外,宫中有着传统的高技术制作工艺,和充足的资金来源,故而宫廷造像与其他地区相比,加工技术水平较高。宫廷造像直接影响着整个京都造像,此尊京作汉藏风格胁侍菩萨像出自明代。


拍卖回顾:西泠2021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南山供秀 崇真艺客

清乾隆宫廷•铜鎏金关公坐像

高:30.2cm

图录号: 2945
估价RMB: 1,200,000-1,500,000
成交价RMB: 2,070,000(含佣金)

关公(160-219年),约生于东汉桓帝年间,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县人(今山西运城市),东汉末年刘备势力的重要将领。官拜前将军,封汉寿亭侯。他以忠义仁勇着称于世,死后倍受民间推崇,又经历代朝廷褒封,被人奉为关圣帝君,简称关帝君、关帝。佛教界一般奉其为护法神之一,称为伽蓝菩萨。这尊关公身穿战甲,正襟危坐,左手抚于膝上,右手握拳支撑于大腿,气度超凡。头梳髻,发缠巾,耳侧垂巾带。面庞方阔,丹凤眼,卧蚕眉,双耳垂直,众相圆润,二尺髯须飘逸自然,威风潇洒之气尽显。身着铠甲,脚踏战靴。衣饰、铠甲各处细节精致入微,且颇为写实,不同于传统造像的程序化处理。在关公前方双线刻有『大清乾隆丙午年敬造』字样,即公元1786年。整像精铜铸造,通体鎏金光灿,制作工艺精美,法度严谨,庄严华贵,描绘姿态生动有力,衣纹细腻流畅,技法精湛娴熟,细部雕刻纹饰一丝不苟,武财神美髯公形象栩栩如生,完美诠释了清代乾隆时期造办处鬼斧神工般的艺术表现力,是极富时代特色与收藏鉴赏价值的上佳之作。


拍卖回顾:西泠2021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南山供秀 崇真艺客

明•铜菩萨立像

高:25.4cm

图录号: 2946
估价RMB: 40,000-60,00
0
成交价RMB: 92,000(含佣金)


拍卖回顾:西泠2021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南山供秀 崇真艺客

清•寿山石罗汉坐像

高:13cm

图录号: 2948
估价RMB: 200,000-250,000
成交价RMB: 264,500(含佣金)

此尊罗汉坐像以寿山石为材,立体圆雕。罗汉结跏趺坐于莲荷形锦纹地垫座上。开相清俊持重,着交领宽袖袈裟,双手于胸前执衣领,袒胸上雕刻一佛首,寓意心中有佛。造型生动,而衣服领袖之花边采用阴线细刻填金彩技法,极为精细。品相完美,包浆明亮。是寿山石人物精品。
出版:《中国寿山稀珍石种暨雕刻精品展作品集》;《寿山石韻艺术大展》P40


拍卖回顾:西泠2021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南山供秀 崇真艺客

清•寿山石狮吼观音坐像

高:34cm

图录号: 2949
估价RMB: 250,000-350,000
成交价RMB: 287,500(含佣金)

在清康、雍、干三朝间,寿山石文化发展迅速,大量寿山石珍品被进贡,供帝后御用。自清乾隆起,每年元旦都要在祈年殿举行供奉「福寿田丰」的祭天活动,置一枚寿山石田黄石在供案上,皇帝亲率大臣顶礼膜拜,祈祷这一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故使寿山石享有了其他任何宝石从未有之殊荣。随之,形成以皇室贵族文化为主流的寿山石艺术发展的第一波最高峰。在此期间,除印钮章品及极个别镇纸外,寿山石圆雕作品几乎多为宗教与供奉体系之用,涌现出诸多寿山石雕刻大师。狮吼观音亦称「阿摩提观音」,世间崇奉的常见造像题材。本件造像雕工精细考究,造型优雅端庄。观音由白芙蓉寿山雕刻而成,发挽高髻,面相圆润而温婉。双眉高挑,眼睑低垂,眼角上扬,鼻梁高挺饱满,樱唇紧闭,耳垂丰满,脸部秀丽而庄严。身着宽衣,一手持如意,一手抚膝,赤脚结半跏趺坐于瑞兽之上,瑞兽匍匐回望,蹙眉而盼,惟妙惟肖。


拍卖回顾:西泠2021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南山供秀 崇真艺客

清早•寿山石送子观音坐像

高:11cm

图录号: 2950
估价RMB: 120,000-160,000
成交价RMB: 138,000(含佣金)

本品选石古朴光润,蕴质如玉,以观音送子为主题,将中国民间传统文化与石雕艺术完美融合。观音法相饱满庄严,头挽发髻,面颊丰满,眉眼细长,神态怡然;上身着交领宽袖天衣,外披帔巾于胸前相系,下着襦裙,上嵌珍珠石为饰,衣饰阴刻花卉及祥云纹,端坐于禅台上。双手怀抱童子于膝上。整器造型精准,生动传神,将观音直契佛心,自明永恒的坚定与淡然展现的淋漓尽致;运刀流畅犀利,雕工繁缛而不失精准,全身比例均匀,写实细腻,衣纹流畅飘逸,人物表情生动传神,与底座相配更显卓雅,为一件不可多得之寿山石雕精品。


拍卖回顾:西泠2021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南山供秀 崇真艺客

清•寿山石罗汉立像

高:27.3cm

图录号: 2951
估价RMB: 40,000-60,000
成交价RMB: 46,000(含佣金)

来源:2004年伦敦佳士得。


拍卖回顾:西泠2021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南山供秀 崇真艺客

清•寿山石加彩寿星立像

高:28.5cm

图录号: 2952
估价RMB: 180,000-200,000
成交价RMB: --(含佣金)


拍卖回顾:西泠2021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南山供秀 崇真艺客

清代•京作髹漆阿弥陀佛

高:57cm

图录号: 2954
估价RMB: 200,000-220,000
成交价RMB: 230,000(含佣金)

此尊京作阿弥陀佛宝蓝色螺发规整,肉髻高耸,面相静谧安然,脸颊及下颌饱满,耳垂丰厚,双耳垂肩,五官大气,线条凌利,双眸轻阖微张,鼻梁高挺,颈部装饰蚕节纹,形象庄严,神态慈祥安宁,具有极强的感染力。佛祖躯体健硕,身着半披式通肩袈裟,露出前胸,胸部肌肉丰腴浑厚,四肢粗矿有力,显阳刚之气,表大丈夫相,威严又和善可亲。内着束腰僧祇支,衣褶层叠相压极具写实感,衣纹线条凝练,完美表达出衣袍自然流畅的垂坠感。佛祖双手于腹前结禅定印,全跏趺坐,显露双足,脚部宽厚饱满,左手大衣袖,流畅清逸地垂落于腿侧,端庄大气。此像比例协调,躯体饱满,线条简洁流畅,因其为北京地区风格,固有汉藏结合的官方严谨规制,金漆漆质华美,神态庄严安详、从容自在,显露佛祖慈悲为怀之心性。此像形制之高显然不是一般民间工匠所为,漆金亮丽,保存至今仍完好甚为难得。


拍卖回顾:西泠2021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南山供秀 崇真艺客

明•铜关公坐像

高:29cm

图录号: 2956
估价RMB: 150,000-200,000
成交价RMB: 218,500(含佣金)

关公侧身而坐,双手自然置于腿上,须髯飘向左侧,显出超凡的气度。造像带巾帽,面庞方阔,浓眉凸起,神情凝重威严。身着铠甲蟒袍,脚踏战靴。胸前战铠錾刻锁子纹,腹部园鼓腰系玉带,衣饰、铠甲雕刻的精细入微,且颇为写实,不同于传统造像的程序化处理。造像铜质色泽深,通体施漆金,漆色暗沉,包浆古旧自然。


拍卖回顾:西泠2021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南山供秀 崇真艺客

明•铜文殊菩萨坐像

高:34cm

图录号: 2957
估价RMB: 50,000-80,000
成交价RMB: --(含佣金)

文殊菩萨舒坐于神狮之上,面相安详,头戴宝冠,佛袍宽大飘逸,胸饰璎珞,右手结心印,左手托钵,赤足而坐,神狮昂头望主,似有所盼。文殊是梵语略称,全称为文殊师利,是妙吉祥之意。文殊菩萨是智能的化身, 是佛智的体现者, 以『司一切如来之智能』而着称。


拍卖回顾:西泠2021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南山供秀 崇真艺客

元•晋作释迦牟尼佛

高:75cm

图录号: 2960
估价RMB: 300,000-400,000
成交价RMB: 460,000(含佣金)

13世纪初,忽必烈建立元朝,实现了中华民族历史性的大一统与大融合。伴随西藏政权归附中央,极大推动了藏传艺术与汉地佛教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京城地区形成了以安尼哥为开创者的全新艺术风格,汉藏结合。汉藏风格的形成反映了元朝宗教文化的多元化与包容性,不仅丰富了京城佛教艺术,同时也为内地佛像艺术输入了新鲜血液。此尊释迦牟尼76cm大体量,体态自如,神情沉静安详,无论五官刻画、衣着形式、衣纹处理方式无一不彰显出元代山西地区的造像风格特点。释尊头饰螺发,肉髻高耸,髻顶嵌有摩尼宝珠,高耸的发髻及摩尼宝珠常见于藏传佛像,是区别于汉地佛像的明显特征之一。佛像短颈,椭圆脸型,天庭饱满,额间可见曾饰一白毫;五官小巧集中,细眉弯如月,眼眸微阖,眉宇间流露出佛祖不同凡俗的慈祥与俊美。嘴角隐隐可见的笑意,仿若予以世间众生无限温情与关爱。坐姿挺拔,肩膀宽阔,是典型的汉人体型,但束腰身形巧妙融入了一点藏式审美;左手予愿印,右说法印,结跏趺坐于莲花台座上,跣足微微翘起,颇显灵动,仅从四肢刻画亦可见匠师技艺之高超,生动且不呆板,完美展现出造像的躯体比例。佛祖身着半披式斜领宽袖袈裟,内着僧祇支,衣裙下摆自然垂落于莲花座上,以此表现衣袍柔软质感,极具写实性;衣纹简练流畅,立体感强烈,深峻利落的线条是晋作造像惯用的语言。山西一地位处山地高原,山岳延绵,道路险阻,历年屡免战火破坏,且气候干燥,为木胎造像流传创建了优质环境,不少留存至今的古木造像气韵古朴,承袭山西一贯豪迈大气的风格,正如此尊元代释迦牟尼佛坐像,历经700年风霜,高古气息浓厚,具有元朝时期晋城地区造像的鲜明特征。整像以汉地元素为主导,但从发髻、身姿等细节仍能看出受藏传佛教影响,融入了些许异域审美,具有相当重要的艺术与学术价值。


拍卖回顾:西泠2021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南山供秀 崇真艺客

13世纪•铜鎏金释迦坐像

高:38.5cm

图录号: 2961
估价RMB: 1,800,000-2,500,000
成交价RMB: 2,760,000(含佣金)

不管是信徒或藏家,释迦牟尼像是一定要有的,因为他是教主,是信仰的灵魂,也是所有佛造像的基础。因此,数量最多也最普通的是他,但最顶级的佛像精品也是他。对于收藏者来说,能否持有一件出类拔萃的释迦牟尼像,将成为检验其收藏水平的标准。评鉴一件佛造像是否出类拔萃,得从工艺、艺术、宗教、历史等四个面向来审视。本件作品,不管从哪个面向来看,都是极其完美,非常稀有。先从工艺方面说起,本件作品的材质为红铜鎏金,铜质为红铜利玛,脱金部位长期氧化成深咖啡色,但一经搓摩立即显现油亮光泽。鎏金极厚,且抛光和压金功夫非常到位,整体表面如蛋壳滑顺,金色如蛋黄,给人一种难以描述的温馨和喜悦感,这是早期尼泊尔精品的特色之一。通体厚胎浇筑,莲座为仰覆式,莲瓣双层,上层细小瓣尖有卷纹,下层宽大有边沟,平整中见微微曲线,这种造型貌似简单,工艺上却很不容易,一点马虎很容易就被察觉。莲座背部用阴刻方式刻出花瓣,这在十四世纪以后的尼泊尔作品是比较少见的,反而偶见于后藏和藏西的14到15世纪作品,揭示这种风格也是尼泊尔流传到西藏。其发旋像比一般突起,顶髻较高,上面的摩尼宝珠也较大,这特征较常见于13世纪以前的作品。袈裟为贴身式样,除了衣边有宽幅刻画外,其他貌似裸身。左手臂和身体之间的袈裟是后贴上去,这也是尼泊尔的典型做法,因为尼泊尔作品重视身材的线条,而这样的处理方式才能充分展现身体的立体美感。左手手背紧贴脚跟,这也是较早期佛像的特征。对佛像来说,开脸是最重要的,除了宗教感受,也是展现工艺和艺术的关键部分,以及判断作品产地的关键报告。本件作品眉长眼长,微微上扬,眉心有一颗代表天眼的水滴型珠,鼻头细小,鼻梁高耸,唇厚嘴小,和鼻子构成长锥形,下巴两肉凸起,整体给人的感觉除了世俗的俊美,还有宗教感受上难以言喻的神秘和神圣感,这种开脸仅见于早期尼泊尔作品中的精品(参考图)。其双耳也极有特色,耳朵微向前且向下翻,耳垂很长,微微外撇,这种耳形加开脸,极罕见,相似的作品可以对比一件珍藏于尼泊尔巴谭(BATAN)博物馆的释迦牟尼。佛像制造的目的是为宗教服务,所以很难以艺术标准去检视,不过还是有很多优秀的作品的艺术性是非常高的,譬如这件。艺术性也有两种标准,世俗和超俗,以造像而言,世俗的艺术标准应该一定的写实,并符合力与美。超世的标准则要超越写实,追求心灵震撼。佛造像的演变也是从写实、超俗,一路走到后期形式化。健陀罗的写实就不说了,尼泊尔作品从8世纪以后其实已经进入超俗的追求宗教感阶段,但早期还是偏重身体比例和肢体语言的。本件作品在艺术上的重要成就,就在于追求超俗的同时又不失去写实的核心价值。本件作品的比例非常匀称协调,关键的部位如胸和手脚也都能充分以肌理现出力度与动感。很多追求超俗的释迦牟尼作品不是过于壮胖就是过于受偿,脸相也容易变得怪异。本作品呈现端庄优雅的气质,同时也具有强烈的宗教感,除了神秘、深邃的意境,也能充分感受到佛教作品最高要求:慈悲、智慧与力量。其坐姿挺直而舒展,肢体放松自然,作为一件除了礼拜还能做为禅修指导的法器来说,是极其殊胜和珍贵的。尼泊尔与西藏之间的工艺技术和文化交流,是喜马拉雅文化圈重要的一环,在历史的长河中,虽曾有过浩瀚的作品,但具足工艺艺术与宗教内涵的优秀作品并不多,加上各种历史因素的破坏,能留下来的传世品极其稀少。本件作品,除了自身的水平可以作为博物馆级的珍藏之外,其风格上的一些细节与特色,更可以做为喜马拉雅艺术史研究的一些重要参考。他本是著名西藏艺术学者陈百忠先生的个人珍藏,多年来一直摆在其书桌,陪伴其工作与研究。西冷一次临时的拜访撞击,经过再三恳求,先生为表对西冷的支持,方才交予拍卖。陈先生说,从收藏佛像以来,他一直相信佛像自己会找主人,好佛像终究会找到好主人,也许他会回到自己身边,也许找到新主人,只要善缘,都好。


拍卖回顾:西泠2021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南山供秀 崇真艺客

明•木胎水月观音坐像

高:60cm

图录号: 2962
估价RMB: 400,000-600,000
成交价RMB: 678,500(含佣金)

水月观音为三十三观音之一,是汉传佛教的独创造型题材,相传,最早绘画水月观音的人是唐代的画家周昉。张彦远所著《历代名画録》卷十有周昉在长安胜光寺画了一幅水月观音,画中绘一转圆月把观音团团围住,周围有一片竹林,很可能是后来绘画者或雕刻者创作水月观音形象的根据。此尊观音像上身穿袈裟,下身着长裙,头上饰镶珠宝冠,双目微开,胸前及衣裙上饰联珠璎珞,手腕戴钏,游戏坐於坐於山石之上。涯石边缘,衣角呈三角形垂落,刻画极为细致自然。观音仪态端庄慈祥,雕刻细腻,形象生动,保持较为完好,极具时代风格。


拍卖回顾:西泠2021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南山供秀 崇真艺客

清•铜文殊菩萨坐像

高:15.8cm

图录号: 2963
估价RMB: 65,000-75,000
成交价RMB: 74,750(含佣金)


拍卖回顾:西泠2021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南山供秀 崇真艺客

明代•京作木胎髹漆龙女像

高:52cm

图录号: 2964
估价RMB: 80,000-100,000
成交价RMB: 126,500(含佣金)

此尊京作藏传龙女像出自清早期,眉目清秀,眼带笑意,嘴部微抿又带有些许庄严感。上身挺拔,双手于胸前合十,似正飞往佛祖面前参拜;双脚腾空,左腿曲起向前,动态感十分强烈,比例舒展自然,给人一种飘然而起的感觉。与大都会博物馆藏的一尊童子像,衣纹褶皱飘逸感十分相似,应为同一年份、同一地区作品。


拍卖回顾:西泠2021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南山供秀 崇真艺客

明•木胎关公坐像

高:126cm

图录号: 2965
估价RMB: 400,000-500,000
成交价RMB: 483,000(含佣金)

关羽,字云长,河东解良(今山西运城)人,东汉末年名将,早期跟随刘备辗转各地,曾被曹操生擒,于白马坡斩杀袁绍大将颜良,与张飞一同被称为万人敌。各朝皇帝都以关羽为忠义的化身成为教育忠君爱国信念的材料。道教将关羽奉为『关圣帝君』,即人们常说的『关帝』,为道教的护法四帅之一。此尊关羽像:身着战袍,双手平放于两腿,端坐座椅之上,显出超凡的气度。造像头带锦帽,面庞方阔,浓眉凸起,神情凝重威严。身着长衫,手臂和腿部露出铠甲,夹片粒粒被雕刻出来,身上衣纹简练,表面原本鲜亮的漆彩大部分褪去,露出木质素胎。整尊造像雕工概括简练,而关公的形象传达的精准到位,造型优美,显示了我国古人社会对关公的无比尊崇。


拍卖回顾:西泠2021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南山供秀 崇真艺客

明•木胎罗汉坐像

高:65cm

图录号: 2966
估价RMB: 200,000-300,000
成交价RMB: 310,500(含佣金)

此尊罗汉像,面目清秀,眉目修长,双目圆睁坐于台座之上,静虑深沉的表情。身着袈裟,衣纹刻画概括而写实,颇具生活化。衣褶层次分明,映衬罗汉的体态。该罗汉像高公分,最特别之处在于其坐台边雕刻以鹿,漆彩工艺能保存如此完整实数不易,是一件难得的明代存世佳作。


拍卖回顾:西泠2021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南山供秀 崇真艺客

明•铜千佛盘

11.7×7.1cm

图录号: 2969
估价RMB: 140,000-150,000
成交价RMB: --(含佣金)


拍卖回顾:西泠2021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南山供秀 崇真艺客

17世纪•铜鎏金乌鸦头护法立像

高:13cm

图录号: 2970
估价RMB: 60,000-65,000
成交价RMB: --(含佣金)


拍卖回顾:西泠2021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南山供秀 崇真艺客

清•夹纻弥勒坐像

高:25cm

图录号: 2971
估价RMB: 50,000-60,000
成交价RMB: --(含佣金)


拍卖回顾:西泠2021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南山供秀 崇真艺客

明•檀香木释迦坐像

高:41cm

图录号: 2973
估价RMB: 300,000-400,000
成交价RMB: 575,000(含佣金)

这尊木胎释迦造像是标准的明代中原汉传佛教造像。像双手一上一下结九品印中的下品中生印,结全跏趺坐,头饰螺发,肉髻圆隆高凸,是宋元以来中原汉传佛教常见形式。面相方圆端庄,眼睑低垂,目光下敛,双目宛若未开敷的莲花苞,俯视着芸芸众生,神态慈祥柔和,典型的明代汉地造像面相特征。上身着双领式通肩大衣,下身着高束腰长裙,胸口刻卍字纹,腰系束带并打结,这是中原造像典型的装束形式。衣纹采用内地传统写实性技法,简洁流畅,表现出衣料较强的质感。


拍卖回顾:西泠2021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南山供秀 崇真艺客

明•永乐木胎御制弥勒佛

高:61cm

图录号: 2974
估价RMB: 800,000-1,200,000
成交价RMB: 1,495,000(含佣金)

此尊弥勒佛出自明代永乐年间,为明早期典型的宫廷风格。通高61厘米,螺发高隆,顶有肉髻,面部方圆,脸颊饱满富有肉感,长耳及肩。五官俊美大气,眉目细长,双目微闭,鼻梁挺直,嘴角微扬,笑容可掬,神情从容、淡然、慈悲,透出一股静穆与永恒之感,传达了佛祖既心无挂碍,又心怀众生的佛心。弥勒佛身着袒右肩袈裟,袈裟衣纹简洁洗炼,柔和又不失深邃,富有力道,体现出当年匠师雕琢造像时的自信与干练。弥勒佛躯体比例匀称,腰身挺拔,体态健硕,双手于胸前结说法印,呈跏趺坐姿,显露双足,盘腿处理矫健有力,肌肉感尽显,比例舒展。莲花座为双层束腰仰覆形式,造型规范,上下边缘各饰一圈联珠纹;莲瓣细长饱满富有肉感,厚实整齐,上下对称分布,展露出皇家御制的严谨与精细,是标准明永乐御制风格。莲座间存有梵文经卷,经卷保持最初捆绑状态,每卷内都保留着数张写有朱砂梵文经的内页。木胎的敦实古朴,让佛像显得韵致庄严、圆满高贵。此尊御制弥勒佛与藏于格林堡博物馆里的一尊明代木胎弥勒佛无论五官刻画、身体的比例、衣纹的节奏感还是整体风格都极为相近,体现出汉藏式的风格,亦彰显出明代皇家的自信与盛世气派。


拍卖回顾:西泠2021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南山供秀 崇真艺客

明•铜文殊坐像

高:36.5cm

图录号: 2976
估价RMB: 150,000-200,000
成交价RMB: 172,500(含佣金)

文殊菩萨坐于雄狮背上,面相方圆端正,神态安详,现慈悲祥和之女相。上眼帘较宽,这是明中期汉地造像的特征。头戴宝冠,胸前饰有多个连珠式璎珞,左肩披络腋,下身着长裙,饰有连珠式璎珞,富有装饰情趣。衣缘錾刻有花纹带,裙褶自然流畅铺于莲花座上,生动自如,采用了汉地造像的写实性表现手法。尤其是小腿部的椭圆形裙褶,具有鲜明的明代汉地造像风格特征。全身衣饰繁缛得当,衣纹飘逸流畅,装饰自然。坐骑雄狮姿态威猛,回首目视前方,造型生动。莲花瓣饱满圆润,端头饰有云头纹,制作精致,颇具永宣造像之遗风。整体造型端庄优美,做工精细,线条流畅,品相完好,是明代汉传佛教造像中的佳作。


拍卖回顾:西泠2021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南山供秀 崇真艺客

明•铜鎏金观音坐像

高:30.5cm

图录号: 2979
估价RMB: 150,000-200,000
成交价RMB: --(含佣金)

此尊菩萨像全跏趺坐,面容丰满,额宽颐丰,眼睑低垂,目光下敛,双目似未开敷之莲瓣,俯视芸芸众生,双耳耳珰上端作花开状,下端如叶垂至肩头。顶束髮髻。身披双领下垂式通肩大衣,胸前配饰连珠璎珞,衣纹采用内地的写实技法,折叠曲复。此尊造像工艺细腻,胎体厚重敦实,有明代汉造佛像的明显特徵。


拍卖回顾:西泠2021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南山供秀 崇真艺客

元•木胎水月观音坐像

高:64cm

图录号: 2980
估价RMB: 500,000-700,000
成交价RMB: 805,000(含佣金)

此水月观音头戴宝冠,中有小化佛(阿弥陀佛),竖发髻,脸相丰腴,明显承袭唐代审美遗风。额现白毫相,原本应镶有宝石,惜已佚失。法相慈祥庄严,双目下视,护佑众生神韵自然流露,仰视者莫不感应其救苦拔难之法力,双手合十之心油然生起。其颈围缨络,戴臂钏及手镯。横披天衣,飘带自然下垂,下身着锦绣罗裙,体态丰腴健美,十足唐代贵族妇女装扮。左手撑地,左膝自然平放。右腿立起,右手倚放膝盖之上,呈游戏坐之态,姿态自然闲适。此乃源自麦积山石窟第205窟之游戏观音,与现存于世界各大博物馆为数极为稀少之宋、辽、金水月观音游戏坐相同。本品整躯造型完美,制作精细,造型端庄,比例匀称,体态优美,具有明显元代造像特征。水月观音,又称水吉祥观音,或水吉祥菩萨。这是观世音一心观水相的应化身,其形像有多种。其一改佛教造像直立或打坐的成规,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故又称『自在观音』。诚如本品,其姿态出色地突现了观音流畅的线条和优美的身段。在仅存之辽(907-1125)宋(960-1279)金(1115-1234)之木雕水月观音之游戏坐大多为立右脚倚右手,与本尊元代水月观音姿势相同。


拍卖回顾:西泠2021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南山供秀 崇真艺客

清•木胎准提菩萨像

高:70cm

图录号: 2981
估价RMB: 700,000-1,000,000
成交价RMB: 1,092,500(含佣金)

准提观音,准提为梵语Gandi的音译,显密佛教徒所知的大菩萨,在禅宗,则称之为天人丈夫观音,准提菩萨是一位感应甚强、对崇敬者至为关怀的大菩萨,更是三世诸佛之母,他的福德智慧无量,功德广大、感应至深,满足众生世间、出世间的愿望,无微不至的守护众生。此尊准提菩萨木雕体量巨大,雕饰精细,手臂繁多,工艺复杂,为木雕中罕见之精品。菩萨结跏趺安坐,主臂双手合十,其余众多手臂展于身侧,虽密如屏风,但繁而不杂,前后错置,布局合理,手势各不相同,分持不同法器,望之满目。威仪如斯,不负准提之名。菩萨面容方正,双目俯视,鼻长而挺,嘴角略带微笑,表情慈悲和善,不沾客尘之染。肩膀宽阔,身形壮硕稳重,身着天衣绸裙,衣饰层叠厚重,衣纹绵延贴服。胸前饰璎珞,腕戴手环,臂坠帛带,虽木制,但所刻褶皱清晰自然,双膝上衣褶呈圆弧,由一点向外扩散,形式感极强。整像比例匀称,结构复杂合理,曲线流畅,漆金匀亮,保存状况极好,尤其是各支手臂,虽历数百年,未有一支断者,殊为罕见。


拍卖回顾:西泠2021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南山供秀 崇真艺客

明•铜漆金阿弥陀佛坐像

高:66cm

图录号: 2982
估价RMB: 800,000-1,000,000
成交价RMB: 1,495,000(含佣金)

这尊阿弥陀佛坐像,是标准的中原汉传佛教造像,双手置于腿上结禅定印,呈全跏趺坐。头饰螺发,肉髻圆隆高凸,顶饰摩尼宝珠,是宋元以来中原汉传佛教常见的装饰形式。面相宽圆端庄,眼睑低垂,目光下敛,仿佛在俯视着芸芸众生,神态慈祥柔和,上身着双领式通肩大衣,下身着高束腰长裙,腰系束带并打结。衣纹采用内地传统写实性技法,简洁流畅,表现出衣料较强的质感。佛身上漆金,由于年代久远,已有大片剥落,斑驳间深具古意。整尊造型端庄大方,比例舒展匀称,时代风格十分鲜明。

拍卖回顾:西泠2021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南山供秀 崇真艺客

明•铜鎏金菩萨立像

高:14.7cm

图录号: 2983
估价RMB: 250,000-350,000
成交价RMB: --(含佣金)

中国佛造像中,菩萨具有女性柔美的一面,是仅次于佛陀的第二等果位,她是来世间渡人为主,故菩萨具有世俗化,生活化特征的形象,相对主尊佛陀像而言更有人情味和更生动的表现形式,在庄严肃穆的佛教氛围里起到了温婉的调和作用。服饰通常用来判断拍品年代的标准之一。在唐以前,由于皇家的威仪根深蒂固,华美的服饰往往用来表达最尊贵的地位,故菩萨的衣着穿戴和当时社会的皇家贵族名流等服饰有共通之处,特别是最早期的菩萨配饰具有明显的印度服饰配饰特征,有的直接就是搬来挪用,比如璎珞,手钏,臂钏之类。与主佛相比,菩萨服饰繁复精巧,雍容华贵,各朝各代又总不断的加入自己的审美喜好。比如东魏时期由于崇尚南朝汉族文化,菩萨造像就模仿魏晋名流的服饰来塑造,具有清逸俊秀之美。此尊菩萨高14.7cm,在东魏期,由于铸造工艺、战争以及经济等因素,此单体造像的尺寸在同时期的佛像中算比较大型的,且此时期板凳佛为多,单体造像比较少。此尊面相还保留有北魏晚期的『瘦骨清像』的意蕴,头部微微向前倾,脸部刻画生动自然,那慈祥的面孔,微睁的双眼,好像在冥冥之中能感受到人间的疾苦;微翘的嘴角,流露出一丝慈祥的微笑,给人一种和善亲切之感;繁复重叠的衣纹和流畅自如的线条表现,极富层次和韵律感。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此时期的菩萨造像身上璎珞开始多见,东魏以后至北齐,璎珞逐渐精巧细腻,其中原因可能是受印度笈多王朝的影响,注重肌体的美感,注重菩萨华丽的珠链装饰。项圈延续了北魏邺城地区的风格,呈一个圈状,在胸部中间有突出的尖角,艺术家就是通过这种简洁的形式,来进一步凸显出脸部造型的精致和天衣璎珞的华丽。背光的火焰纹线条刻画的刚劲有力,栩栩如生。是难得一见的一件藏品。
参阅:郑络兴造观音立像 日本富冈美术馆藏


拍卖回顾:西泠2021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南山供秀 崇真艺客

明•铜昆仑奴立像

高:7cm

图录号: 2984
估价RMB: 60,000-90,000
成交价RMB: 115,000(含佣金)

唐朝时『昆仑』是对印度半岛与南洋群岛的泛称,因皮肤黝黑,昆仑有黑色之意,即黑人、矮黑人。『昆仑奴』是对昆仑人移居中国的通称。


拍卖回顾:西泠2021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南山供秀 崇真艺客

铜『乾符三年』款罗汉坐像

高:11.5cm

图录号: 2985
估价RMB: 100,000-150,000
成交价RMB: 230,000(含佣金)

唐宋时期的佛、菩萨造像还不能完全脱离造像仪轨,而罗汉形像则有着表现上的相对自由。此罗汉像面圆,长耳,皱眉,长鼻,五官呈现出一种夸张的思虑表情,双手置于腹前,身着僧袍柔软轻薄,紧贴身体,衣纹即做起伏,又结合线刻形式,此手法常见于唐代时期塑像。该像生动的表现了得法尊者的形象,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后背刻款『乾符三年』,为唐僖宗876年。


拍卖回顾:西泠2021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南山供秀 崇真艺客

清•黄杨木孔子像

高:35.5cm

图录号: 2988
估价RMB: 15,000-30,000
成交价RMB: 17,250(含佣金)


拍卖回顾:西泠2021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南山供秀 崇真艺客

明•木胎麻姑献寿

高:87cm

图录号: 2989
估价RMB: 180,000-220,000
成交价RMB: 414,000(含佣金)

麻姑又称寿僊娘娘、虚寂冲应真人,汉族民间信仰的女神,属于道教人物。故古时以麻姑喻高寿。过去汉族民间为女性祝寿多赠麻姑像,取名麻姑献寿。此尊麻姑像高87厘米,由于年代久远,表面的漆色和麻灰早已褪去,露出原色的木胎。这才发现,此尊造像竟是如此惊艳之作。整尊造像打磨光滑到位,脸部没有那么多繁复的修饰,五官刻画精致挺拔,身体微微向前倾斜,整体显得动感流畅,衣袖长袍线条雕刻流畅自然,双手捧净瓶,似为人们送去健康和长寿。


拍卖回顾:西泠2021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南山供秀 崇真艺客

明•铜观音坐像

高:62cm

图录号: 2990
估价RMB: 300,000-400,000
成交价RMB: 345,000(含佣金)

此件观音像头戴五叶化佛冠,有两条髮辫分垂於左右肩上,两耳后有发带呈圆环状对称,面相端庄,神态慈和。观音上身胸前饰U字形连珠缨珞,双肩搭帔帛,左肩又斜披一条珞腋,下身着长裙,衣沿錾刻花卉纹样。全身衣饰繁缛,但不凌乱,衣纹流畅。此佛像特色在于发带与衣带漂浮于塑身之上,婉转多变,衣带的动态衬托菩萨的静谧之美。底座一体而制,呈仰覆莲花之形,相得益彰。


拍卖回顾:西泠2021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南山供秀 崇真艺客

6世纪•铜嵌红铜金刚萨锤坐像

高:16.3cm

图录号: 2991
估价RMB: 90,000-120,000
成交价RMB: 103,500(含佣金)

金刚萨埵是金刚持之一,金刚持有很多位,其中法身普贤、第六金刚持就是金刚萨埵。金刚萨埵是藏传佛教密宗极为推崇的圣尊,常持本尊真言,能破除烦恼,止诸恶念,生诸功德。金刚萨埵头戴宝冠,额际宽广,容颜俊美,微笑的面庞略似尼泊尔人的面貌特征。双手分别持金刚铃和金刚杵,这是其身份的标志。身戴璎珞钏环,皆镶嵌绿松石、红珊瑚等宝石,显得珠光宝器、高贵华美。造像宽肩细腰、比例合度,莲瓣饱满圆润,显示出高超的工艺水平。品相完美无缺,是难得的明代西藏佳作。


拍卖回顾:西泠2021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南山供秀 崇真艺客

明•夹纻观音坐像

高:52cm

图录号: 2992
估价RMB: 300,000-400,000
成交价RMB: 437,000(含佣金)

夹纻是一种古老的汉族传统手工技艺,又称脱胎像,主要由天然生漆、天然贮布及瓦灰等组成,是用漆涂裹贮麻布而制成,先以粘土塑制泥模像芯,披贮布,层层涂漆,如此反复经过几十道工序,等漆层凝固,褪模型,再在表面进行贴饰装銮的一种佛教造像形式。此尊观音从璎珞的造型、腿部褶皱的表现可推断为明代造像。是一尊典型的汉藏风格的夹纻像。髮髻高耸,肩胸宽厚,肢体圆浑,着双领下垂式袈裟,肩披帔帛,胸佩宝珠璎珞。造像工艺华丽非常,漆色上乘,比例准确,为上乘之作。


拍卖回顾:西泠2021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南山供秀 崇真艺客

元•铜自在坐观音坐像

高:32.5cm

图录号: 2993
估价RMB: 100,000-150,000
成交价RMB: 115,000(含佣金)

自在坐姿早期出现于印度阿姜塔石窟的龙王像,后相传唐代周昉创作自在坐姿的水月观音,宋代以后成为菩萨像的流行形式。自在观音身躯微侧,双目低垂,面容悲悯,为汉传观音造像典型样式。


拍卖回顾:西泠2021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南山供秀 崇真艺客

明•木胎观音菩萨

高:60cm

图录号: 2994
估价RMB: 180,000-200,000
成交价RMB: --(含佣金)

观音,是佛教文化中慈悲和智慧的象征,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历来备受世人尊崇。此尊明代观音菩萨像历经百年,仍端庄静坐,巍峨不动,观苍生万事万物之蜕变。观音头戴化佛宝冠,脸型宽阔,弯眉如月,双目微阖低垂下视,体现了内敛而柔和的面相特征,体现出观音菩萨的庄严与慈祥;上扬的嘴角略含笑意,神秘且极具魅力,让人见之难忘。上身外披宽袖U领通肩天衣,下着束腰襦裙,衣纹翻卷流畅自然,将衣物轻柔的质感刻画地淋漓尽致,褶皱如散开的涟漪,是典型的江浙风格;小腿对称有序的褶皱显然承袭发展了明永宣宫廷造像的表现形式。菩萨结跏趺坐,右手外举,左手向上平端,掌心微凹,施无畏印,手指纤细修长,采用汉地惯用的写实手法,表现肢体柔软,体态优美,艺术效果极强。此尊观音体量硕大,身材比例匀称,雕刻精细,可见雕刻师工艺水平极高;造像以木胎打底,再施以金漆,如今仍可见些许残留痕迹,皮壳些许斑驳是岁月刻下的印记。流传近千年,依然保存相当完好,实属不易,此像历史与艺术价值皆不菲。


拍卖回顾:西泠2021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南山供秀 崇真艺客

明•铜漆金准提菩萨坐像

高:80cm

图录号: 2999
估价RMB: 800,000-1,100,000
成交价RMB: 1,035,000(含佣金)


拍卖回顾:西泠2021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南山供秀 崇真艺客

明•『嘉靖伍年』款地藏菩萨坐像

高:28cm

图录号: 3000
估价RMB: 100,000-120,000
成交价RMB: 115,000(含佣金)

此尊地藏王菩萨头戴镂空状花冠,余髪垂肩,耳际缯带飞扬,面相圆润,眉脊拱挺似弯月,下视芸芸众生,直鼻高耸,双唇微开,嘴角带笑,给人以慈祥宁静之感。上身双肩披帔帛,帔帛沿手臂缠绕至手腕处,胸前饰璎珞,随着胸廓与腹部的起伏而变化,刻画精美,动感十足,双臂有莲枝,开于两肩,左枝折断。下身着长裙,腰间束宝带,游戏坐于谛听之上。谛听的刻画生动而富有张力,整个卧于莲瓣座之上,头微微向前扭动,似乎是在聆听菩萨的教诲。莲瓣座背后刻:『嘉靖伍年』款。


拍卖回顾:西泠2021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南山供秀 崇真艺客

清•木胎带龛释迦坐像

高:85cm

图录号: 3002
估价RMB: 150,000-200,000
成交价RMB: 207,000(含佣金)

此尊佛龛造像采用高浮雕、镂雕、圆雕等多种技法,雕刻金龙祥云佛龛,与佛像分雕后组合,工艺繁复精细,层次分明,比例精准。中央的释迦牟尼结金刚跏趺坐,左手禅定,右手施降魔触地印,呈成道相。释尊身形饱满挺直,形象端正稳重,所着通肩袈裟衣纹厚重写实,腿部的衣褶分布似同心圆,线条流畅,具有清代早期京造造像特点。京工造像具有宫廷王室的风格,从元明清开始多带汉藏结合的元素,元代开始宫廷就有邀请尼泊尔工匠来制作佛像,洪武时期有短暂的中断,永宣又大力盛行,直至清代。在宫廷风格木雕造像中,此像表现出较高的工艺水准。其艺术表现手法极高,顶部的华盖,两侧的金龙,底部的莲花均刻画得细致入微,生动传神,彰显了中央佛造像的尊贵地位,通体漆金更显华丽。此类造像存世量极少,此尊造型工艺极为考究,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拍卖回顾:西泠2021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南山供秀 崇真艺客

清•铜嵌宝太平有象摆件

高:41cm

图录号: 3003
估价RMB: 250,000-350,000
成交价RMB: 287,500(含佣金)

『太平有象』,『瓶』与『平』同音,即天下太平、五谷丰登的意思,『太平有象』的形象脱胎于藏传佛教七政宝中的白象宝,多见于钟、鼎、彝上的装饰,用以祝祷天下太平,昭显君主贤明、河清海晏、民康物阜。最早见于南宋陆游《春晚村居》中诗句『太平有象无人识,南陌东阡捣辄香』。明清时期统治者推崇藏传佛教,在宫廷中得以广为流行。此拍品为铜胎嵌宝大象一尊,精铜范铸雕刻而成,塑造出富贵吉象(祥)之貌,象背配鞍鞯,上驮宝瓶,瓶敞口束颈,颈上有缠枝西番莲纹,圆腹有连珠璎珞修饰,瓶身与象身内作子母口相接,周围以莲瓣纹衬饰,如意形鞍垫,披帛自然下垂,錾刻云纹。象身姿沉稳,气势雄浑,造型恢弘大气。象鼻自然垂下,鼻头外卷,鼻尖作如意形,双耳状若蒲扇,四肢粗壮如柱。象从头至尾披带着宝花璎珞,显得光彩照人、绚丽多姿。整体寓意太平有象,实为祥瑞之物。


拍卖回顾:西泠2021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南山供秀 崇真艺客

清乾隆•铜鎏金释迦坐像

高:34.5cm

图录号: 3004
估价RMB: 1,000,000-1,500,000
成交价RMB: 1,265,000(含佣金)

释迦牟尼成道像是佛教图像学中最为重要的造像之一,佛陀此像既是信徒证悟佛教义理的形象瞬间,又是众生顶礼佛陀八相成道传记的浓缩版。此尊释迦牟尼头部螺发繁密,宝珠顶严,宽额丰颐,双耳长垂,五官刻画精致,泥金上施以彩绘,神韵庄严肃穆。造像身躯厚实,挺胸端坐,观之心宁气平。佛陀身着袒右肩式袈裟,衣褶流畅自然,衣缘刻饰花纹。左手曲肘于腹前结禅定印托钵(已失),右手微弯前伸结触地印,全跏趺坐于束腰式仰覆莲座上,莲座上缘饰有大连珠,粒粒分明,莲瓣饱满立体,规整对称。莲座下缘微微鼓出,为乾隆宫廷造像的典型样式。清代中期,乾隆皇帝尊崇藏传佛教,在京城的皇宫御苑建立了多处佛寺与佛堂,并专门设立「养心殿造办处」制作藏式佛像,满足其信仰和各处场所的供奉。因此留下了大量的藏式风格造像,成为目前所见清代藏式造像最多的时期。由此尊释迦牟尼佛成道像的造型样式、雕刻水准、铸造工艺等,均可看出其为乾隆宫廷之作。造像以黄铜铸造,铜质精炼,远观威严端庄,近赏工艺精湛,神态庄严而不失自然,见肉部分泥金,鎏金亮泽且泥金均匀,法相生动传神,特征鲜明,彰显尊贵的宫廷气派。


拍卖回顾:西泠2021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南山供秀 崇真艺客

宋•晋作木胎沉思罗汉尊者

高:83cm

图录号: 3005
估价RMB: 700,000-900,000
成交价RMB: 908,500(含佣金)

两宋时期,罗汉信仰受到整个社会阶层的接纳,全国范围内出现大量塑造罗汉造像的寺庙。罗汉信仰的普及与统治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宋太宗、真宗、仁宗都是崇佛的皇帝,相传太宗赵光义在登基前十六日,得到南唐王齐翰所画的罗汉十六轴,认为是吉兆,称之为『应运罗汉』。统治者对罗汉的崇敬使罗汉信仰很快被广大民间信众接纳,罗汉造像艺术随之产生。再者,宋代社会重文轻武,文人地位的提高为带来艺术的发展,学术空气的自由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极大的空间,加上禅宗和净土宗思想的影响,该时期佛造像亦从『神坛』走入凡间,风格转向对人性的描绘。本来罗汉就不同于佛陀本尊造像,需要遵循一定的『神化』仪轨特征,罗汉形象介于人与神之间,指小乘佛教修行所能够达到的最高果位的理想人格,由于佛经中没有准确的形象依据,罗汉像塑造有了极大的自由性。塑造手法逐渐趋向写实,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结,罗汉造像世俗化气韵明显。山西长子崇庆寺内第十四尊沉思罗汉形象与本尊形象无论造型风格、五官刻画甚至神情表现都高度一致。身形削瘦的老年僧者,袒露胸部,胸前削瘦如骨,外披连帽袈裟,方形面容,布满全脸的皱纹突显出尊者的阅历,唇部若有若无的微笑牵动面部肌肉,作者甚至注意到尊者颧骨会因此而形成的纹路,所呈现的仿佛是一个有血有肉的老者并非冷冰冰的塑像。细看这尊罗汉,会发现眉眼间带有些许西域气韵,这与中国早期罗汉造像艺术有关。据闻中国罗汉造像艺术的创作与玄奘有关,玄奘大师对罗汉和罗汉艺术给予极大热情和关注,甚至最早描绘出具体的罗汉个性形像。《大唐西域记》中有大量对印度罗汉形象的描绘和记载,大师根据西域所见所闻,结合自己的见解创作出性格鲜明的罗汉形象,为罗汉艺术发展提供了素材,因此早期的一些罗汉形象会像是现实生活中容貌带有些许西域特征的中国人。沉思罗汉属于较多人认可的十八罗汉成员之一。根据传说记载及《五百罗汉》中对不同形象罗汉细节分析,从衣着上辨认,将袈裟自头部披向双肩,且作沉思状的,都将其归认为沉思罗汉,沉思罗汉并非都是老者形象。山西阳高云林寺的明代彩塑沉思罗汉则是青年形象。此尊罗汉符合上述特点,因此我们认为他是被塑成老僧形象的沉思罗汉。
出版:《虔生出净世—中国古代汉传佛教造像精萃》,浙江省博物馆,2017年
展览:「虔生出净世—中国古代汉传佛教造像精萃」展,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区,2017年
参阅:(图一)北宋 山西长子崇庆寺的彩塑罗汉 出版:《中国寺观雕塑全集:五代宋寺观造像》


拍卖回顾:西泠2021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南山供秀 崇真艺客

清•铜鎏金弥勒坐像

高:17cm

图录号: 3007
估价RMB: 35,000-45,000
成交价RMB: 51,750(含佣金)

拍卖回顾:西泠2021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南山供秀 崇真艺客

清•铜胡人像

高:31.3cm

图录号: 3008
估价RMB: 50,000-60,000
成交价RMB: --(含佣金)


拍卖回顾:西泠2021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南山供秀 崇真艺客

明•铜持如意童子立像一对

高:28.7cm、28.4cm

图录号: 3009
估价RMB: 80,000-120,000
成交价RMB: 126,500(含佣金)

左右童子对称而立,着肚兜短裤,腰间束带,面庞饱满圆润,双目和嘴角微笑,身躯微微向前倾斜,双手捧如意,各奉左右。如意,别名『握君』,起源于古代的『爪仗』,作为佛教徒随身装备之一,许多佛像都手持如意,是一种吉祥的象征。


拍卖回顾:西泠2021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南山供秀 崇真艺客

金元•木胎彩绘观音菩萨

高:60cm

图录号: 3010
估价RMB: 500,000-600,000
成交价RMB: --(含佣金)

此尊金元木胎彩绘观音菩萨像为典型晋作风格,造型古朴,开脸祥和。观音束高发髻,分辫垂双肩而下,额前发丝根根可见;脸廓浑圆,两颊丰满,五官小巧精致,双目微睁凝神前方,眉眼开阔,给人以神采奕奕之感,尽显菩萨度众生脱离苦难的乐观心境;嘴角微含笑意,神情庄严宁静,透露出观音的慈悲悯怀。观音的高古气韵完美体现在花冠每处细节,其一是所戴宝冠由花蕊呈大圆形状的花卉组成,此类花型常见于高古造像的宝冠;其二其花冠形制较繁缛,属于元代以前菩萨的典型表现之一,随着时间推移,宝冠形制也逐渐化繁为简。无论是金代的渔猎民族,还是元代的游牧民族,皆体格魁梧、人高力大,这些特征都在造像上得以体现,相对于宋代的秀美婉约,金元时期的造像则趋向勇猛健壮。菩萨躯体浑厚,身着U领通肩扩口天衣,此乃早期穿法,衣纹线条简练大气,层次丰富极具力量感,衣角迭落,折叠起伏流畅;厚实贴体的衣袍乃高古时期造像典型特征之一,显露出造像躯体的自然起伏,尤其后背线条,将体态优美的曲线展现地淋漓尽致,同时也表现出衣袍柔软的质感,此等高超技艺实为普通匠师所难以企及。观音一手持经书,一手搭于膝盖之上,结跏趺坐于莲座台上,盘腿厚实有力,双足跣露略微翘起,姿态灵动;十指微微弯曲,似能感觉到其指尖发力,此等细节亦能顾全,足以窥见匠师塑像时之用心细腻;台座分上下两部分,上为仰覆莲台座,莲瓣宽阔肥硕具有辽代遗风;下承六角须弥座,气韵简洁古朴。

拍卖回顾:西泠2021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南山供秀 崇真艺客

清•铜三世佛及尊者一组五件

图录号: 3011
估价RMB: 60,000-90,000
成交价RMB: 115,000(含佣金)

三世佛是大乘佛教的主要的崇敬对象,俗称三宝佛。三世佛分为以空间计算的『横三世佛』与以时间计算的『纵三世佛』。横三世佛指释迦牟尼佛,东方药师佛,西方阿弥陀佛。纵三世佛指过去佛燃灯佛,现在佛释迦牟尼佛,未来佛弥勒佛。拍品为三主尊加一对尊者像,主尊有托钵的为释迦,两边是弥勒和燃灯,应是纵三世佛。


拍卖回顾:西泠2021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南山供秀 崇真艺客

清康熙•铜鎏金金刚萨锤坐像

高:13.1cm

图录号: 3012
估价RMB: 150,000-180,000
成交价RMB: 230,000(含佣金)

金刚萨埵意为『金刚心』或『雷电心』,是本初佛金刚总持的内在形式,然而常以佩戴头冠并且装饰华丽的菩萨形象出现在艺术作品中,其心性坚硬如金刚,故名金刚萨埵。此尊金刚萨锤为菩萨装造型,高发髻,带五叶冠,开脸为典型的康熙宫廷造像样式,耳铛和身上璎珞雕刻概括且分明,底部莲瓣座莲纹样式圆而扁平,整体制作手法简洁大气。


拍卖回顾:西泠2021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南山供秀 崇真艺客

元•铜诞生佛立像

高:13.5cm

图录号: 3013
估价RMB: 80,000-120,000
成交价RMB: 92,000(含佣金)

佛祖降生后,即向东西南北各行七步,并以右手指天,左手指地,同时做大狮子吼:『天上地下,唯我独尊。』在汉地,由于尚左为尊,所以汉传造像中释迦诞生像『以左手指天,右手指地』。此像即为表现『释迦诞生』这一典故而造。


拍卖回顾:西泠2021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南山供秀 崇真艺客

清•铜『石叟』款观音坐像

高:15.5cm 像高:13cm

图录号: 3015
估价RMB: 20,000-30,000
成交价RMB: --(含佣金)


拍卖回顾:西泠2021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南山供秀 崇真艺客

明•木胎释迦坐像

高:32cm

图录号: 3016
估价RMB: 28,000-38,000
成交价RMB: 49,450(含佣金)

出版:《虔生出净世·中国古代汉传佛教造像精萃》


拍卖回顾:西泠2021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南山供秀 崇真艺客

元•木胎自在观音坐像

高:60cm

图录号: 3017
估价RMB: 250,000-300,000
成交价RMB: 287,500(含佣金)

此木胎观音像表面漆色褪尽,通体为泛白的木胎原色,局部存有白色腻子,为典型的山西地区的造像工艺。观音姿态怡然自得,发髻高挽,宽额丰颐,凤眼微启,于端庄中流露慈祥之情。左手置于膝上,右手支撑。菩萨颈佩璎珞,双肩披帔帛,僧祗于腰间紧束,此种样式盛行与金元时期,雕刻刀法也符合元代造像的大开大合。菩萨下着僧裙,赤足,游戏坐于台座之上,此坐姿称为『水月』观音。是唐五代开始的一种被文人雅士所追捧的造像形式。


拍卖回顾:西泠2021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南山供秀 崇真艺客

清•木胎阿弥陀佛坐像

高:29cm

图录号: 3018
估价RMB: 18,000-20,000
成交价RMB: --(含佣金)


拍卖回顾:西泠2021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南山供秀 崇真艺客

明•夹纻文官立像

高:83cm

图录号: 3020
估价RMB: 80,000-100,000
成交价RMB: 92,000(含佣金)


拍卖回顾:西泠2021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南山供秀 崇真艺客

清•竹雕孔子立像

高:27cm

图录号: 3022
估价RMB: 15,000-20,000
成交价RMB: 17,250(含佣金)


拍卖回顾:西泠2021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南山供秀 崇真艺客

18世纪•铜鎏金上师像

高:17.5cm

图录号: 3023
估价RMB: 25,000-35,000
成交价RMB: --(含佣金)


拍卖回顾:西泠2021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南山供秀 崇真艺客

清•唐卡文殊像

62.5×48.5cm

图录号: 2923
估价RMB: 20,000-30,000
成交价RMB: 32,200(含佣金)


拍卖回顾:西泠2021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南山供秀 崇真艺客

清•唐卡十一面观音立像

68.7×50.5cm

图录号: 2924
估价RMB: 20,000-30,000
成交价RMB: 34,500(含佣金)


拍卖回顾:西泠2021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南山供秀 崇真艺客

明•佛画娑婆三圣

68×87.5cm

图录号: 2986
估价RMB: 30,000-50,000
成交价RMB: 63,250(含佣金)


拍卖回顾:西泠2021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南山供秀 崇真艺客

明•绢本持经卷观音坐像

123×168cm

图录号: 2987
估价RMB: 100,000-150,000
成交价RMB: 207,000(含佣金)

此水陆观音菩萨坐像跏趺盘足坐于莲花宝座上,宝座下为多层须弥座,画像以对称的层叠状云气为背景,菩萨身后是葫芦形的背光和头光,顶部有佛教八吉祥之一的华盖。所绘观音面容圆润,肌肤着粉白色,法相庄严,发髻高束,带花冠,胸前饰缨络,左手持经卷,身披袈裟,衣带飘逸自然,以严谨的工笔描绘,线条婉转自如,着色清雅,渲染自然,极见功力,是不可多得的上佳之作。


拍卖回顾:西泠2021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南山供秀 崇真艺客

当代•陈佩秋 行书善缘

45×67.5cm

图录号: 2997
估价RMB: 无底价
成交价RMB: 11,500(含佣金)


拍卖回顾:西泠2021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南山供秀 崇真艺客

当代•陈佩秋 南无阿弥陀佛拓片

图录号: 2998
估价RMB: 20,000-30,000
成交价RMB: 34,500(含佣金)


拍卖回顾:西泠2021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南山供秀 崇真艺客

清•铜景泰蓝五供

图录号: 3006
估价RMB: 40,000-70,000
成交价RMB: 46,000(含佣金)


拍卖回顾:西泠2021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南山供秀 崇真艺客

清•黄花梨雕福禄寿图佛龛

79×64×44cm

图录号: 2996
估价RMB: 800,000-1,200,000
成交价RMB: 1,207,500(含佣金)

佛龛,本为供奉佛的处所,最早形式为依山崖凿壁突出佛像,后逐渐由户外转入建筑之内,佛像也由早期的高大形象转为适宜室内供奉的大小,在这种情况下,供奉佛像的佛龛也逐渐以规格较高的皇家建筑为蓝本,模拟官式建筑园林楼阁者为大宗,如宫殿式龛、楼阁式龛、亭式龛和各式塔龛等。因中国古代建筑为木制,难以长期保留,所以佛龛作为建筑的缩影颇为珍贵。本佛龛造型源自中国传统寺庙建筑,呈现建筑中的对称美学。通体分为前厅及后室两部分。龛顶部状如毗卢帽,镂空雕琢蝙蝠、鹿等动物,辅以云浮纹、回纹为饰,寓意福寿吉祥。帽缘下设垂柱,沿下横竖门框将正面分成若干区域,由门三扇,六块门板组成。门板上方镂空雕饰花窗,美观同时以利散烟。前院围栏敞开式,两只瑞兽背对望向左右。三扇门均可对开通往后室,可摆放佛像供奉。底部束腰,下承托泥,雕饰龙纹。此佛龛为黄花梨木精雕,木质极佳,散发黄花梨独有的木香,品相完好。采用榫卯的传统建筑形式,实为中国传统建筑缩影。整体大气稳重,包浆自然,雕工精细,纹饰富于变化且寓意吉祥,线条流畅,立体感强。实为难得的佛龛佳作。


拍卖回顾:西泠2021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南山供秀 崇真艺客

清•『大明宣德年制』『万古流芳』款蛟龙钮云龙纹编钟

带座高:138cm 高:55cm

图录号: 2958
估价RMB: 150,000-180,000
成交价RMB: 241,500(含佣金)

封建统治者铸造巨型铜钟象征王权,这种钟也叫『朝钟』,『视朝,官出署,必用以集众。』『钟鸣鼎食』就是权势地位的标志。铜钟发音宏亮而悠扬,自佛教传入中国始,铜钟就逐渐成为佛教寺院中不可缺少的法器—佛钟。宋应星在《天工开物》里写道:『梵宫仙殿,必用以明,谒者之诚,幽起鬼神之敬。』因此,名刹宝寺皆有钟。当暮霭渐合,寺院庙堂钟声回荡,木鱼橐橐,与僧尼颁经声溶为一体。此铜铸编钟,器形呈圆桶形,下口外开,顶为双龙交叠相抱的交龙钮,背部拱起成孔,用于穿系。钟腹壁被一圈凸弦纹分两层,顶部缠枝纹围绕刻『大明宣德年制』款,下方刻高浮雕龙凤戏珠。其下层为高浮雕双龙戏珠,有款『万古流芳』四字,双龙环绕,气象磅礴。近口处外侈成喇叭状,做八枚『音乳』,作演奏时击打之用。整器呈深栗壳色,透着古雅气息,通体饰龙凤等纹饰,表明有较高的等级。
来源:欧美藏家旧藏。


拍卖回顾:西泠2021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南山供秀 崇真艺客

清乾隆•斗彩缠枝莲托八吉祥纹贲巴壶

高:19.6cm

图录号: 2921
估价RMB: 900,000-1,200,000
成交价RMB: 1,092,500(含佣金)

清王朝对藏传佛教的尊崇推动了藏传佛教艺术与中原文化相融合,这也使景德镇官窑瓷器拥有了更丰富多彩的艺术面貌,工艺水准于乾隆一朝达到了前所未见的鼎盛时期。乾隆帝笃信藏传佛教,不惜花费大量人力和物力,命景德镇御窑厂、宫廷造办处制造各种佛教用品,形制上多模仿藏式器物,但材料、制作工艺各不相同,兼具汉藏两种艺术特征,内蕴丰厚,拍品即为其中之一。

「贲巴」即藏语「瓶」,梵音为「军持」,也称「奔巴壶」。据《佛学大辞典》介绍:「天竺国王即位时,以奔巴壶盛四大海之水灌于顶而表祝愿,密教效此世法,于其人加行成就。嗣阿犁位时,设坛而行灌顶之式。」在藏传佛教密宗修行仪式中,贲巴壶为灌顶器物。若去掉流嘴,便为「贲巴瓶」,仿自藏族传统的宝瓶样式,是为活佛转世灵童金瓶掣签而用,或在其中插草作为礼佛陈设,故也称为藏草瓶。清代官窑烧制的奔巴壶有两种式样,一种器盖高耸,状若宝塔,始烧于康熙时期。故宫博物院藏有该式康熙斗彩、青花及乾隆青花奔巴壶各一,可资比较,分载于《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御窑瓷器》,卷一(上),北京,2005年,页200-201,图63;及《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青花釉里红》(下),香港,2000年,页52,图45号;页154,图140。另一种即如本品,造形沿袭西藏金属器,器顶形如平台伞盖状,创烧于乾隆朝,流行于乾隆与嘉庆时期。此时期景德镇御窑厂制作的瓷法器,是依照藏区进贡或宫中留存的金属法器为范本烧制,品种相对有限,以瓷复制,殊为不易。清代中期以后随着王朝的腐败,民族关系遭到破坏,贲巴壶生产逐渐减少,嘉庆以后甚为少见。乾隆二十四年闰六月《各作成做活计清档》 : 「十八日郎中白世秀、员外郎金辉来说,太监胡世杰交:……铜奔巴壶一件,……传旨:着照交出供噐,俱各画样……呈览,准时俱交舒善做木样带往江西,烧造……磁奔巴壶……,钦此。」沈阳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錾花金壶,刊于《沈阳故宫博物院文物精品荟萃》,辽宁,1991年,页43;及大英博物馆藏19世纪铜质贲巴壶,均属藏区金属贲巴壶供器,可兹参考。非祭典时,贲巴壶供于佛坛,罩锦衣,参考西藏博物馆藏清金沐浴瓶,刊载于《雪域藏珍:西藏文物精华》,上海,2001年,图74。拍品平台伞盖形器顶,阶式颈,圆腹,外撇喇叭形高圈足,龙首吞噬状流弯曲上扬,造型秀美典雅,庙堂仪式感强烈。通体施莹润白釉,以斗彩绘饰图案,腹部饰缠枝莲托八宝纹,口沿、圈足边缘有金色连珠纹,效拟金属器雏本,细致典雅,更添华贵之气,足内白地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款。成化风格斗彩,饱满妍润,釉上矾红、黄、绿、紫彩,与釉下青花,相互托衬,更兼矾红及金彩装饰,制作考究,光彩辉耀。其造型与纹饰浑然一体,将藏区传统造型与内地制瓷工艺完美的结合,堪为乾隆朝御窑厂烧制之精品,也是汉藏宫廷文化融合的历史见证。乾隆时期的造办处档案有多笔关于拍品同类贲巴壶的烧造及收贮记录:乾隆三十七年十月初一日立 《佛堂收磁铁木石各样供器账》:「……乾隆三十九年五月初一日收全德进:……五彩磁奔巴壶一对(乾隆四十二年三月二十四日泰东陵供)……;十二月二十四日收全德进:……五彩磁奔巴壶一对(紫檀座)(乾隆四十二年八月十九日韶景轩供)……」。乾隆四十年四月二十八日,九江关监督全德《贡档进单》:「(奴才)全德跪进:……(交佛堂)成窑五彩奔巴壶成对……,乾隆四十年四月二十八日,九江关监督全德,进单。」。纹饰与拍品近乎相同的斗彩奔巴壶,存世稀少,珍稀非凡,翻阅海内外公私著录,可见2例,一例为三藩市亚洲艺术博物馆藏品,见He Li编著,《Chinese Ceramics》,伦敦,1996年,编号162。一例曾售于1992年3月31日于香港佳士得拍卖,编号626号,其流及连珠纹等处有修复。另有两例壶流造形与本品相异,其上未绘制缠枝莲纹样,参考香港苏富比2019年秋拍售出一对斗彩番莲八宝纹贲巴壶,编号3620,及中国嘉德2018年秋拍,编号2317,当时成交价为437万人民币。相类纹样装饰其他色釉者,可参考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四件原存热河行宫,釉彩各异的瓷贲巴壶,录于《金铜佛教供具特展》,台北,1998年,图95。伦敦维多利亚与亚伯特博物馆收藏一件绿地粉彩贲巴壶,刊于柯玫瑰,《Chinese Ceramics. Porcelain of the Qing Dynasty 1644-1911》,伦敦,1986年,图版101。法国吉美博物馆藏有一件白地粉彩描金贲巴壶。西藏博物馆藏有一件粉地粉彩八宝纹贲巴壶,著录于《西藏博物馆藏明清瓷器精品》,页130-131。罗桂祥旧藏一例金地粉彩贲巴壶,现藏香港茶具文物馆,载于《清瓷荟萃:香港艺术馆藏清代陶瓷》,香港,1984年,编号68。除用作宫中佛堂的法器外,景德镇御窑厂制作的各种瓷质佛教用具,也用于皇帝赏赐西藏、青海等地的宗教领袖和佛教寺院。干、嘉时期,贲巴壶曾作为皇帝出巡时向内地寺庙的进献之物。现泰山岱庙就藏有乾隆帝御赐的五件贲巴壶,清政府也曾将贲巴壶赠予曲阜的孔庙,以示尊敬。清王朝建立后,尊崇藏传佛教中的喇嘛教为国教。喇嘛教也称黄教,它是明代宗喀巴在西藏进行宗教改革后,创立的黄教格鲁派。清太宗将「兴黄安蒙」定为基本国策,为以后历代所恪守。清宫中由于历代帝王尊奉喇嘛教,朝廷还曾设有专门管理藏传佛教活动的机构 「中正殿念经处 」,主管宫内喇嘛念经与办造佛像等事。据《大清会典》记载,每年有喇嘛400余人在宫中各处念经,为皇室消灾免难、祈福延寿。在之后长达200多年的时间里,宫中佛事活动形成固定制度,并载入会典,成为清代典章制度中的重要一项。弘历礼佛虔诚,大举翻修建设京司、圆明园、承德避暑山庄之佛寺庙宇,效仿拉萨布达拉宫,于承德建普陀宗乘庙,雄伟辉煌。故宫博物院藏「乾隆普宁寺佛装像轴」曾一度存于承德外八庙之一普宁寺,录于《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清代宫廷绘画》,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1999年,页202,图46。画中郎世宁所绘乾隆皇帝像替代佛像端坐画心,众神环绕,弘历着僧衣,带班智达帽,左手托法轮,右手结说法印,双肩上莲华托慧剑、般若经,皆为文殊菩萨之法器。可见乾隆对藏传佛教的笃信程度。六世班禅在给皇帝的奏书中,曾用佛教用语,热情歌颂了作为文殊菩萨化身的乾隆皇帝,衷心感谢乾隆对藏传佛教的扶植和弘扬,字里行间表达了对皇帝的美好祝愿。
程金城在《中国陶瓷艺术论》所说:「明清官窑瓷器的文化一般反映出统治者祈望『天下太平』的世界和『富寿康宁』的人生境界, 而采取的形式则是造型上的新奇巧制,纹饰上的华美繁盛。而藏蒙文化因多以藏传佛教的形式表现在瓷器上,因此多表现出『吉祥如意』的意味,采取的形式是细腻规矩,繁盛不拘。两种文化交织在一起,便成为一种内容反映吉祥无边,形式繁琐的文化境界。藏传佛教对明清瓷器的影响,对清代瓷器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这种推动作用表现为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清代瓷器的制瓷风格由简洁疏朗,向繁盛华美转变,从而刺激了制瓷工艺走向一个又一个高峰。」拍品此类贲巴壶瓷器是藏文化与内地工艺文化融合而结出的硕果,虽具有强烈的地方特色,但装饰精巧秀雅,胎釉精润,制作考究,与藏传佛教器物雄浑豪放的气质相去甚远,拥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是中国艺术宝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汉藏文化交流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以上内容根据官网资料整理,仅限于参考学习。



   精品推荐    |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朝代之一

也是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

也是我们最向往的时代

这一次

大唐之美

由齐东方等一线学者名师领衔

特邀服饰、书法、瓷器等方面术业专攻的杰出代表

从多方面给您展示唐代之美

为我们带来精彩的唐代艺术史


拍卖回顾:西泠2021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南山供秀 崇真艺客




南山供秀与行谈艺术沙龙

倾力打造

般般老师

围绕敦煌石窟全心投入整理的弘篇大作

敦煌石窟艺术详解

是一套较全面的佛教艺术课程


内容以全图像深入解读

从佛教的发展背景

图像产生原因

到大量早期人物和代表观念

以及壁画背后的艺术风格追溯等


第一讲免费

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进入专辑点击目录试看即可观看


拍卖回顾:西泠2021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南山供秀 崇真艺客




可能热爱佛教艺术的你
已经听过市面上各类佛教艺术课程
但是走进寺院与博物馆时
依然觉得无所适从

般般老师

各代佛教造像的发展历程

将以4个课时的课程
用最简洁明了的干货使你豁然开朗
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马上加入

拍卖回顾:西泠2021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南山供秀 崇真艺客




故宫博物院敦煌大展广受瞩目

而很多人因疫情没能参观

为此

我们特邀王般般老师给大家做一次展览的

公益讲座

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

即可免费观看


拍卖回顾:西泠2021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南山供秀 崇真艺客




《中国敦煌壁画全集》

绝版再现!

一幅幅高清彩图、

完美复刻了一座千佛神奇的宝藏,

一段段饱含深情的文字,

忠实而热情地记录了一个伟大而浪漫的人文奇迹!


拍卖回顾:西泠2021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南山供秀 崇真艺客

拍卖回顾:西泠2021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南山供秀 崇真艺客



《敦煌遗珍》

流失海外绘画珍品

不仅收录了大英博物馆所藏敦煌艺术中的珍品

并特邀马炜老师、蒙中老师撰写了解说文字

对作品中的形象、风格做了详细的讲解

为读者提供进阶的阅读体验

同时,也特别选取画中人物进行了

局部放大,材质、笔触均清晰可见,以原色精印的方式呈现

利于读者临摹教学、鉴赏研究


拍卖回顾:西泠2021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南山供秀 崇真艺客拍卖回顾:西泠2021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南山供秀 崇真艺客


本平台收集甄选了近

2T

高清版古代书画资料

会在本平台陆续刊发一些

并在每篇后提供当篇的免费下载链接

您也可以

一次性将这些资料打包收入囊中


拍卖回顾:西泠2021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南山供秀 崇真艺客



本平台收集整理了

百余部

晚清民国时的摄影图片及相关资料

会在本平台陆续刊发一些

并在每篇后提供当篇的免费下载链接

您也可以

一次性将这些资料打包收入囊中


拍卖回顾:西泠2021年春拍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南山供秀 崇真艺客


——————————  END  ——————————

转发分享是对本平台的最大支持与鼓励!


感谢关注

【 南山供秀 】

所有圈内大咖都在关注的平台

关注你所关注的,分享你所需要的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