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织让我能够像绘画中的线条一样去探索时间和空间。线逐渐累积构成一个面;我创造了无限的空间,逐渐延展,好似形成一个宇宙。
——盐田千春(Chiharu Shiota)
在日本的女性前卫艺术家中,除了以波点符号著称的草间弥生,还有一位以线条做装置艺术的艺术家盐田千春(Chiharu Shiota)。她创造出庞大复杂如同神经脉络般的网状装置,引发人们思考存在的意义。

盐田千春,未知的旅程,2016/2019,金属框架、红色线,展览现场图:“盐田千春:颤动的灵魂”,森美术馆,东京,2019,摄影:Suhni Mang,图片由森美术馆提供 ©德国波恩VG Bild-Kunst图片和盐田千春
盐田千春1972年出生于大阪,过去二十多年一直生活和工作在柏林。求学时,她在京都精华大学洋画科学习油画,自1993年起,她便师从玛莉娜・阿布拉莫维奇(Marina Abramovic)和瑞贝卡・霍恩(Rebecca Horn)等行为艺术大师。

2020年盐田千春在其工作室内,图片由盐田千春工作室提供。摄影:Sunhi Mang
线是盐田千春装置作品最常用的一种媒介,也是一种具有象征意味的材料,盐田认为,丝线,意味着羁绊和联系,反映出艺术家的内心世界,同时也表达着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种种状态;
她的作品包括装置、行为、录像,经常用日常物件在作品中实施,包括床、窗和鞋子,介入到这些物件中寻到记忆和经历,去探讨生存和死亡的关系。通常她的装置会填满整个房间,但保持一种微妙的细腻和诗意。

盐田千春,我们将去往何方?2017/2021,白色羊毛、金属线、绳,展览现场图:“盐田千春:颤动的灵魂”,台北市立美术馆,中国台湾,2021,摄影:Guan-Ming Lin © 德国波恩VG Bild-Kunst图片和盐田千春
盐田千春创作通常与童年受到的创伤、记忆有关。早期的作品中,出现过最多的场景就是焚烧。那是源于艺术家小的时候,曾目睹了邻居家的一场火灾,钢琴在大火中烧垮的声音让她“念念不忘”。

盐田千春,State of Being,2008
2000年,在她的作品中第一次出现被焚烧的钢琴,在后来的创作中,把这种对她来说刻骨铭心的记忆转换成相对安全的可见的形式,这是对记忆和遗忘的迷恋。

盐田千春,沉默中,2002/2019,烧焦的钢琴和椅子、黑线,展览现场图:“盐田千春:颤动的灵魂”,森美术馆,东京,2019,作品由Kenji Taki画廊提供,摄影:Sunhi Mang,图片由森美术馆提供 ©德国波恩VG Bild-Kunst图片和盐田千春
一根丝线,由线到面,再到空间,其背后正是数量的积累形成的。纠缠交织的丝线包裹着空间,又在空间中延伸出新的空间——艺术家个人的情绪与思想被无限放大,为观众带来了极大的震撼。
丝线是她在三维空间中创作的最重要的介质,盐田千春说,想要表达的情绪是忧愁和不安时,她选择是红线。但是当面对恐惧时,她则选择黑线。她的艺术世界仿佛就是用丝线绕成的温柔与张力并存的空间,满满都是情绪的线索。

盐田千春,聚集—追寻归宿,2014/2021,行李箱、马达、红色线,展览现场图:“盐田千春:颤动的灵魂”,台北市立美术馆,中国台湾,2021,作品由坦普隆画廊提供,摄影:Guan-Ming Lin © 德国波恩VG Bild-Kunst图片和盐田千春
在2008年,她的作品中出现了鞋子;2010年,她作品中第一次出现了行李箱;2013年作品中有了门;2014年作品中出现了书信;2015年的作品中出现了船和钥匙……

手中的钥匙,2015,日本馆,第56届威尼斯艺术双年展
2015年,她代表日本参加威尼斯双年展,由神奈川艺术基金会的Hitoshi Nakano策展,参展作品为《手中的钥匙》,这件作品指向的记忆来自组成的材料本身,从世界各地成千上万的人们手中收集而来的钥匙。每一把钥匙都握着每一个之前他们日常使用时的记忆,就仿如和其他所有记忆的法宝一样悬挂在游客的头上。

手中的钥匙,2015,日本馆,第56届威尼斯艺术双年展
盐田募集了5万把普通市民日常使用的钥匙,用丝线将其串联起来——属于5万人的个人生活与记忆也被红色的丝线在一个全新的空间内得到了联结。她认为,钥匙是非常重要而又让人熟知的,它们激发了我们要去探索另一个未知世界的灵感。

手中的钥匙,2015,日本馆,第56届威尼斯艺术双年展
2017年,盐田的艺术创作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装置《我们将去往何方?》由300000 码的白纱编织而成,将法国乐蓬马歇百货中心的地面和十层窗户全部覆盖。一共有150艘小船悬挂在这法国百货中心,在地面的展览由丝线巨浪缠绕而成房间,游客可以在其中穿行。

我们将去往何方? 2017,乐蓬马歇百货公司,巴黎,法国
尽管船只是盐田作品中一贯共同的主题,但此次的装置标志着她第一次使用白纱,以前只有黑色或红色的纱线来创作装置。

我们将去往何方? 2017,乐蓬马歇百货公司,巴黎,法国
盐田千春的作品引导观众思考生命的意义,我们所求为何,我们走向何方?


语言失传,2017,不同语言的圣经页,黑色线
“盐田是一位‘私性’很强的艺术家,但一直在追求诸如生死和存在等普遍的、根源性问题。她的原动力在于不可预见的世界和无法掌控的不安。”
——东京森美术馆馆长、《颤动的灵魂》策展人片冈真美(Mami Kataoka)
盐田千春的个人展览《颤动的灵魂》由东京森美术馆馆长片冈真美(Mami Kataoka)策划,是国际知名艺术家盐田千春职业生涯中规模最大、内容最全面的回顾展,从90年代的早期创作直到近期,除了大型装置之外,另外包括雕塑、行为艺术录像、摄影、素描,以及舞台设计相关图稿,全面性介绍她横跨二十五年的艺术生涯。

盐田千春,外在化的身体(局部),2019,牛皮、青铜,展览现场图:“盐田千春:颤动的灵魂”,森美术馆,东京,2019,摄影:Sunhi Mang,图片由森美术馆提供
2017年,艺术家盐田千春收到东京森美术馆展览邀约。然而就在次日,她12年前的癌症又复发了。
“我真的没有办法形容自己那个时候的惶恐、不安。
我甚至都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撑到展览的开幕?”
“如果我不在了,我12岁的女儿、我的先生怎么办?
他们没有我,日子又怎么过?”
感觉时日不多的盐田,却更明确展览的主题——对于生死的看法。与死神近距离搏斗的盐田,两次幸运脱身。“可是,这样近距离的接触死亡,不仅是身体上的痛楚,更是灵魂本身所受到的重击。”


未知的旅程,2016/2021,金属框架、红色线,展览现场图:“盐田千春:颤动的灵魂”,龙美术馆(西岸馆),上海,2021,摄影:Shaunley © 德国波恩VG Bild-Kunst图片和盐田千春
在与死亡相伴的过程中,盐田千春完成了展览《颤动的灵魂》。“颤动的灵魂”表现艺术家由于一些难以形容的情感,从而引发内心触动的亲身经历。盐田千春将与自己灵魂的坦诚对话,通过作品呈现给观众。通过艺术,“我想与观众联系在一起。”


内与外,2009/2021,旧木窗,展览现场图:“盐田千春:颤动的灵魂”,龙美术馆(西岸馆),上海,2021,摄影:Shaunley © 德国波恩VG Bild-Kunst图片和盐田千春
盐田相信,艺术来源于自由的思想,也是情感的纽带与表达,她渴望将这份震撼人心的感受传递给观众,激发观众思考生命的意义。

展览现场图:“盐田千春:颤动的灵魂”,森美术馆,东京,2019,摄影:Sunhi Mang,图片由森美术馆提供
文字、图片 | 龙美术馆、库艺术、新美学100人


扫码关注我们
微信视频号
AMNUA视野

扫码关注我们
新浪微博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

扫码关注我们
抖音官方账号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

干杯~~~
bilibili官方账号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AMNUA数字展厅;
为保证流畅体验,建议在wifi环境中观看;
投稿信箱:amnuamedia@163.com;
文章版权归AMNUA视野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