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座回顾
本次论坛“国际影像艺术展的策划与运营"是华侨大学当代艺术研究中心和鲤城文投集团联合主办的泉州当代艺术生态发展论坛系列讲座。
本场论坛荣幸地邀请到滕青云(三影堂厦门摄影艺术中心副馆长)分享讲座,苏上舟(当代艺术家、华侨大学当代艺术研究中心主任)、林克珊(江南2号艺术文创园区负责人)、傅颖(策展人、集雅文化展览总监)、吴少鹏(策展人、上海里美画廊展览总监)、黄韵璇(三影堂厦门摄影艺术中心驻地艺术家)、庄麒麒(麒麒艺术商店的主理人)担任对谈嘉宾,陈荣鑫(华侨大学当代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主持论坛。论坛围绕国际影像艺术展的策划与运营,探讨如何将其置于一个更广阔的政治、经济及文化语境之内去审视,并对策展相关议题的切入与讨论来拓展其带给在地艺术生态发展的更多可能性。

主持人发言
展览策划与运营实际上也是对艺术发展现实状况的独特考察、理解和总结。如何通过大型展览活动,比如我们所熟知的威尼斯双年展将策展人与艺术家放在同样的高度、卡塞尔文献展也极其注重策展的学术性等等,其都是在向公众展示艺术世界多元的表达方式,以及各种各样来自民间的努力和尝试,当然这些展览在促进艺术交流的同时也带来经济和文化发展的效应。
当今的策展已不再是八九十年代由批评家写篇文字和组织一帮艺术家开办起展览那么简单。观察当下艺术界的发展,我们必须要对艺术史和艺术现状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观察和把握,并能据此推演出什么样的艺术表达方式、机构组织方式以及媒介传达方式是合适而有效的。实际上,合适、有效不是简单的问题。另外,策展人应该如何策划一场具有当代性的展览?每一场大型活动给艺术界带来什么样的信号?让我们思考什么样的问题?如何通过活动来促进艺术本身,特别是艺术生态的发展?这些也都是展览策展工作和责任的一部分,我们应该要在大的全球艺术图景脉络当中洞察这些展览活动的意义。如果在未来的十年我们将迎来泉州当代艺术发展的迸发期,那我们为此准备了什么?我们现在应该做些什么?关于这些问题都和展览的策划与运营这一重要的环节息息相关。
此次论坛的第一部分将有请三影堂厦门摄影艺术中心的副馆长滕青云女士分享关于集美·阿尔勒的展览策划与运营的经验和思考;第二部分将邀请嘉宾对展览策划运营之于艺术生态进行讨论。

主讲人发言

滕青云
三影堂厦门摄影艺术中心
副馆长
首先滕青云女士为大家讲述了整个集美·阿尔勒的统筹发起发展至今的重要过程。阿尔勒摄影节是世界上最具有影响⼒的摄影节之⼀,阿尔勒摄影节其最⼤特点是展览展出⼀系列从未公开过的⾼质量艺术摄影作品。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的策划思路是从法国阿尔勒精选当年最重要的摄影展组成“年度阿尔勒”单元、“亚洲影汇”——以亚洲国家为主题的摄影展、“发现奖”入围艺术家个展、集美·阿尔勒“影像策展人奖”入围展览、“中国律动”展览、“藏家故事”、“无界影像”以及“在地行动”单元为主的展览构成。随后滕青云重点介绍了今年集美·阿尔勒摄影季部分作品,带大家“走进”展厅(东方快车/瓦迪凯尔特/新加坡影汇/发现奖/藏家故事等展览作品),并且分享了两个重要奖项的设置及得主作品。



此外,滕青云女士分享的第二个重点是关于大型艺术展览在运营落地上的流程和细节。一个展览的运营包括展览前期的筹备、布展搭建、活动统筹、媒体联络、空间设计、物料设计、展览维护等,这是很系统性的庞大的工程。单从“布展搭建”经验而言,就需要非常细致的安排,不仅需要专业的场地报告、明确的展陈设计、还包括作品制作、运输物流、作品接收检查、设备物料清单、布展人员的统筹,以及布展进度安排等等一些列繁复的细节工作,这都是作为一个专业策展所需要考虑到的问题。
泉州的艺术生态是既能保持深厚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也是开放、多元的当代艺术进行时。希望在未来,泉州的艺术生态在更多的高品质艺术展览的交流和碰撞中能有更多发展的可能。




嘉宾对谈

苏上舟
当代艺术家、华侨大学当代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华侨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

提到泉州,首先引以自豪的是经济体量和经济活跃度,此外就优秀的传统文化基础,但是在当代艺术上而言是相对稀缺的。当下,泉州当代艺术的未来和发展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泉州作为东亚文化之都,又于今年荣获非遗城市,在这样一个良好的契机下,为泉州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作用。但这样的荣誉不仅是加持,更是一种警示,当机会来临时在地艺术生态如何应对,在当代艺术不断地发展的同时,我们如何发挥传统的优势,让传统成为当代艺术生态发展的养料和动力。今天滕馆长分享的关于艺术展览策划的运营当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去思考和借鉴的。


滕青云
三影堂厦门摄影艺术中心
副馆长

在集美阿尔勒展览期间,让公众更多的参与进来,这是我们前期一直想要调整和突破的地方。早期的集美·阿尔勒是相对小众的,到近几届集美阿尔勒真正的触达到观众为大家熟知,这当中媒体发挥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各种媒体的宣传才能拓宽观众,然后让他们参与到展览和活动当中。每年展期内的公众活动,我们也会根据展览内容不断地调整和丰富。
另外,在对于集美·阿尔勒与泉州互动的想法上,我相信在泉州未来也会有很多很好的美术馆出现,无论是在集美·阿尔勒输出落地到泉州土地上,还是在内容上泉州的策展人/艺术家为主策划,然后纳入集美·阿尔勒的范围内做一个联动,都是可行的,在方式是多元并且开放的。


林克珊
江南2号艺术文创园区负责人

泉州GDP二十一年来连续在福建省排在第一位,中国只有三座城市的GDP超过省会城市,一个是苏州,一个是青岛,一个是泉州。而前两座城市是省级城市,可见,我们泉州经济的发展没得说,但我们不能让人家在背后说我们是土豪。关键是这些成功企业的二代已经粉墨登场,他们都是留学归来,受过高等教育,对现代艺术有一定的认知和了解,再结合申遗成功,美术馆和艺术园区是这个时代最好的产物!
泉州作为当代艺术重镇,我们有蔡国强、陈世哲、陈立德、陈文令、郭宁、薛君宁、吕山川、吴达新、蔡永辉、苏上舟、周雄波等等艺术家,却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园区,真的非常可惜!一个成功的艺术园区、美术馆、艺术馆是一座城市的载体,也是这座城市的形象,更是一张耀眼的名片。后申造时代的泉州,应该是让更多的艺术空间百花齐放,这样才更能彰显我们泉州人民的文化自信。
物联网时代,艺术园区经营的将是生态。我会把江南2号打造成一个平台,对接社会各方资源,形成一种生态链,把里面的业态链接在一起,为商家提供方便,扩大流量,提高影响力。同时,关注用户体验,满足用户需求,与各方资源共享创造的价值。


傅颖
策展人
集雅文化展览总监

很荣幸能受邀参加今天的讲座。在泉州能听到这样一场专业化的讲座是很荣幸的事情。其实在福建很少有像三影堂这样标准化的展览,今天的分享能给从业者很多启发和借鉴,我自己布展过程中也常常遇到的很多困难,所以很佩服三影堂的标准化执行,很值得我们学习。
除此之外,集美·阿尔勒的在地行动单元也给我很大的震撼,一个展览要在福建深根发芽,需要一座座城市的联动,泉州更多的重点在于传统艺术上,摄影艺术展还是比较少见的,希望集美·阿尔勒能进驻泉州,众多艺术空间上能有更多联动,推动泉州当代艺术的发展。


庄麒麒
麒麟艺术商店主理人

这一场讲座对于我来说受益匪浅,像这么专业化,细致,负责的一个展览,在策划的设计以及故障流程上对于整个展览的呈现是非常重要的。没有这些基础工作,什么都不用谈,这点非常值得泉州未来的艺术空间发展的借鉴取经。当代艺术的现代性在于对当下世界、对人类群体共同的一些文化,它的困境,它面临的思考以及做出的回应。泉州目前不能仅仅还停留在“爱拼才会赢”,面对城市更新的契机,我们在地的艺术家、艺术空间应对于城市精神的重建发起新的把握,让泉州重新走向世界。


黄韵璇
三影堂驻地艺术家
影像艺术创作者

听了老师们的谈话,我反复想到“公共性”这个词。我在参与活动的时候可能比想的比较多或者是自己承担的角色是通过分享我自己的一些对作品或者是对图书,但是关于观众的一些感受和想法,还有如何引导或者帮助观众去从不同的角度去了解和欣赏展览这也是值得思考的。虽然艺术作品当然是没有标准的,但是公共活动还是能够发挥这样的一种作用。当我们谈到公共性的时候,还有一个层面可能是一个在艺术媒介上;然后另一个层面是在落地实施的时候公众如何参与,这两个角度也是很重要的。在集美阿尔勒摄影展上,不同的展览有不同的切入点,从每个国家的文化地域背景到个人私密家庭的关注上,我们能看到的视角和切入或者板块的划分非常多元,我们应该有更多的讨论在于公共性的拓展。


吴少鹏
策展人
艺术经纪人
上海里美画廊展览总监

这一场分享会在泉州是很难得的,因为泉州现在的艺术生态水平仍有许多问题,集美阿尔勒的策展的水平多泉州的策展发展有很大的参考意义。当下泉州的企业家、群众的力量都是不可小觑的,相信靠大家的力量能够带动泉州当代艺术的发展。

现场观众发言
阿梅
赤子空间主理人
我自己作为赤子空间跟巴浪鱼咖啡馆主理人也常在思考我们一个小空间还可以做什么,我在空间里发了很多艺术类的书籍,包括人文艺术类的书籍,包括影像这一方面也在做一些尝试,请了艺术家来做了很多艺术展览和图书展。我们在泉州的小巷子里用实际的做法来跟这个社区发生联系引起了很好的反响。三影堂的这场展览分享给了我一些思考和启发。
郭毓斌
泉州师范学院纺织与服装学院教师
作为教育事业者,我认为我们在讨论公共性的时候应该更好地推广到群众当中,泉州需要“时尚”,或者说是“当代”,像三影堂在做的一些公教的活动如果能够把艺术更好的融入到身边微小的事情,比如在大大小小的空间里有时尚影像的展览推广,这将是很好的艺术融合。
林晔琳
华侨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
当地和本土的情况就是我们所考虑的重点,我个人觉得传统的巡回项目可能有一个缺点,就是比较少去倾听和关注当地性与本土化,所以我们在谈公共性时,应该注重当地和本土的声音,并且展开针对性研究。
再者阿尔勒的摄影展给了我的课程很大的影响。在短期内教会学生学会一门摄影课程是比较困难的,阿尔勒多元的摄影单元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在一次课程上我们以一个故事性的作品作为结课内容,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想法,这期间常常带给我惊喜,这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主办|华侨大学当代艺术研究中心
鲤城文投集团
承办|鲤城文旅发展公司
协办|三影堂厦门摄影艺术中心
泉州江南2号艺术区
三影堂厦门正在展出

三影堂北京正在展出


合作展出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