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奖(4名)
银奖(8名)
铜奖(12名)
佳作奖(20名)
创意奖(30名)
入围奖(50名)

以下为部分获奖作品介绍
(排名不分先后)
金奖作品
《联觉器》
创作者:胡帅
类别:实时交互影像艺术组
学校:中央美术学院



《探求者-Seeker》
创作者:章晟珑
类别:虚拟现实艺术组
学校:纽约视觉艺术学院
疫情之后一直身处美国并制作了这个短片,制作时长六个月,经历了很多,成长了很多。因为学校没有开设UE4的课程,几乎全由自己慢慢摸索。希望大家喜欢!:D
配乐由Zhun Zhang制作。
《秘境云南 发现之旅》
创作者:陈钧 赵力瑶 曹雯钧 刘晔华
类别:数字美术与设计组
学校:云南艺术学院

《云南树蛙小战士》
创作者:陈国威
类别:生物多样性潮流玩具设计组
学校:广州美术学院


他是一只来自于云南的脊椎动物·缅甸树蛙,两栖纲,无尾目,树蛙科,张氏树蛙属。他呢!是一只安守本分、平平无奇的蛙!但由于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导致蛙们生存的环境日渐减少,偶尔还会遭遇残害;胆小的他,犹豫了几年了,今日他第一次的决定穿上作战的装备,前往与人类的战场中去............我利用了云南树蛙为原型,加入现代化的元素,原创设计和塑造云南树蛙的形象!
银奖作品
《一》动态机械装置
许毅博 X 白·科技 X 多巴胺
创作者:许毅博·工作室
类别:实时交互影像艺术组
学校:鲁迅美术学院
纽约艾尔弗雷德艺术与设计学院



《氚流不息》
国际象棋·新媒体线下交互装置展示视频
创作者:王博珩、郭嘉、胡阳、傅天宇、
陈帝傲、江玉欣
类别:实时交互影像艺术组
学校:广州美术学院


众所周知,氚是核废水的主要成分。如果向太平洋中倾倒核废水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基于这一出发点我们将国际象棋棋盘与核污染视觉化mapping进行了交互式结合,意图探讨污染与博弈战争之间甚至于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在此弈局之下,人类仅有一次塑造这千疮百孔的世界的机会。博弈之后,真的会有赢家吗?而重开棋局的代价人类又能否承受呢?


《遗落》
创作者:杨钰龙、陈翔、饶隽禅、
陈浩俊、杨萌、肖雨晨
类别:生物多样性潮流玩具设计组
学校:云南艺术学院

作品链接:
https://www.sevengames.cn/detail.html?id=23413
《流通者》
创作者:章哲钧、蔡鸿鹏、俞成峰
类别:虚拟现实艺术组
学校:中国美术学院


自Manuel Castells于1996年正式提出网络社会学,在互联网经济的推动下,区块链、数字货币概念逐渐完善,国家为了追求最安全便捷的交易方式,构建了世界的另一面,一个网络国度,而这个国度更像是将交易具现化的公共平台,对现实世界的影响日益明显。许多的人们涌入网络国度,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人工智能、脑机接口等技术的成熟,这群人里,有的直接将意识剥离肉体,永久的呆在了网络国度,成为避免精神死亡获得永恒的方式,但更多的人的选择在两者之间穿梭,网络世界的建设侧面上消耗了现实世界的人力物力,更重要的是,这里就像后期古罗马浴场一样,成为人们的生活侧重点,导致现实世界的发展逐步停滞不前,在2137年,政府、民众代表、资本力量进行了和谈,决定关闭公共出入口。自此两个世界相对独立,人类也分为线上人与线下人,彼此不能进入对方世界,并达成共识互相为对方提供基本服务互利互惠。不久之后,双方便意识到彼此之间需要流通的智慧体来解决一些突发的问题,例如设备损坏、犯罪行为、危机预警等等,这些问题双方都无法能够独立解决。于是一个全新的职业,或说是一个智慧体的出现,它介于线上人与线下人、机械与人类之间,有着机器般缜密的逻辑,也有着人类的感情,他可以随意穿梭在两个世界,他就是Circulator流通者。同年6月某日,接到安全系统警报,某区块受到线上人与线下人联合破坏,需要Ciculator前往现场,这也是它的第一次工作。
作品前半部分视频部分使用AE和PR制作完成,意在阐述世界架构与背景,后半部分使用Unreal Engine制作VR部分,借助蓝图制作交互部分,表现对世界的视觉呈现以及叙事。
《鸻鳄纪元》
创作者:吴润曦、刘靖萱、邓祎蕾
类别:虚拟现实艺术组
学校:中国美术学院



《鸻鳄纪元》是基于未来环境生存叙事语境,设计出的一组附着于人体以”共生“的新物种生命体。
作品挪用《山海经》中“人兽结合体”经典的基因重组逻辑,试图探索可能性的未来物种存在,并结合相应的世界观建构,创造出一部基于当下,存在于未来的“山海经”——《鸻鳄纪元》。
其中以“不同时期核辐射污染下发生的社会事件”为原型,设计了一组能够适应不同地域极端环境、习性各异的机械生命体;在虚拟的叙事语境下,生命体寄生于人体之上以填补人类器官功能进化空白,给予人类极端环境下的生存保护;而人体作为寄生对象也为生命体提供了更为稳定的生存居所。通过生命体“附着——共生——逃离”的交互路径模拟叙事下“人与新物种生命体”的共生体验,引发对于“人与自然共生关系”的批判性思考。
《濒危动物保护:徘徊在灭绝边缘丨信息艺术图表设计》
创作者:吴亚楠 郭文琛 罗晓嘉 王瀚瑶 冯泽
类别:数字美术与设计组
学校:中国传媒大学
《族》
创作者:冯子墨
类别:数字美术与设计组
学校:云南艺术学院


作品链接:
https://www.sevengames.cn/works-details?id=27192
《“白族NINAZ”系列盲盒设计》
创作者:臧璐
类别:生物多样性潮流玩具设计组
学校:西安翻译学院
在当今时代,盲盒作为火热的潮流文化产品,在很多省市已经有针对地域文化开发设计的盲盒产品。而大理作为云南的旅游圣地,其最具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文化就是大理的白族。本设计聚焦大理白族,以各地区不同的白族女性形象为设计来源,结合了独具特色的白族文化风俗,设计出一套既符合传统白族文化与民俗,又带有观赏性,趣味性的白族盲盒产品。本设计为系列产品,整体名称为《白族NINAZ》系列盲盒。“NINAZ”取自白语中“女孩”发音的音译“ninazi”。既传递主题信息又带有当地文化特色。系列分为十一个盲盒人偶。分别名称为:劳作时光,绒球俏俏,少女心事,三月舞者,麦霸兔兔,干饭小妞,蓝色织娘,一禅咚咚,执子之手,仲夏午后,稻田阿妹。在名称中融入了设计主体,风俗习惯和现代潮流用语等。该系列设计分为三个阶段完成,前期运用平面绘图软件进行草图和设计图绘制。中期运用3D软件根据设计图进行建模。后期将模型渲染,并运用3D打印技术和PVC材质进行实物制作,最后进行外包装产品设计。
铜奖作品
《四季·勒巴》
创作者:郭开印、杨玉霞、周妤、
杨慧娜、韦梦姗
类别:实时交互影像艺术组
学校:云南艺术学院


“四季·勒巴”是一个以纳西族非遗文化勒巴舞作为支撑,并在该民族舞蹈上做出创新推广的作品。
围绕动态捕捉仪器和Notch软件的运用,结合云南传统民族舞蹈“勒巴舞”建设一个可实时互动的三维交互装置场景,通过虚拟与现实的同步结合,加大人与艺术、民族文化的互动性,让珍贵的民族文化拥有新的的传播方式并得到更多人的欣赏,让非遗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作品不仅在二维的视觉效果上得到新的突破,在三维上也实现了实时互动的新技术突破。
我们想通过勒巴舞的展示让浓厚的民族舞蹈文化得到一个更广泛并且大众都较为感兴趣的一个表现方式,同时也让人认可三维技术的表现形式,使技术得到一个更广泛的推广,了解其价值附载的技术知识储备,提升软件的知名度,使视频价值得到提升。
在勒巴舞这个项目的技术逐步成熟后,我们打算将这个技术与其他民族舞蹈结合,面向更多的少数民族舞蹈而不是局限于纳西族的勒巴舞,给其他的民族舞蹈也做出创新,让民族文化更好的传承下来,更好的向大众传播民族文化。
《风之归宿》
创作者:申佳君、包忆杭
类别:实时交互影像艺术组
学校:浙江音乐学院、中国美术学院

1、作品定位
《风之归宿》是一个将实时和历史气候数据转化生成为声音与光的交互景观。
2、设计创新点
数据来自当地气候演变的轨迹,这些数据经过一种富有生机的算法被转换为多种音色的序列,制造一个听觉的气候交响系统,以实现场地中与气候相关的听觉体验。音高受气温指数影响,音量受到实时气温指数与历史气温指数的差异影响。马林巴的音高不是每个指数驱动一次,而是不断在前后两个指数之前游走,打破数据的表象连接,增强其诗意化。除此之外,《风之归宿》拥有众多的“风管”,每次起风时,它都会产生永不重复的声音与光的组合。
3、痛点分析
气候传递出人类活动、生物过程和自然现象的日常循环,但在传统的公共景观设计中,当地的气候条件与场地的相互作用难以传达。《风之归宿》将某一场地的气候特质转化为声音植入场地,让气候信息转化为听觉经验与场地呼应,使人们通过声音感受和反省气候与他们之间的关系。同时,交互景观随着季节变迁和时间推移而不断变化,是对诸多永久性视觉传统景观的扬弃。
4、潜力与拓展性
《风之归宿》给出了一种将大自然和人类活动相关数据融入到景观设计中的范例,可以为营造城市、乡村和混合型景观提供新的类型学参考,它在自然、功能,偶尔也包括艺术等领域之间产生了协同效应。
《景观闹剧》
创作者:陈嘉梓、林煜肯、王嘉平、周逸涵
类别:实时交互影像艺术组
学校:中国美术学院


《野餐日》
创作者:扈奕飞、方含冰、李菁菁、
郁佳欣、卓英杰、朗佳宏
类别:虚拟现实艺术组
学校:中国美术学院


“屏幕是否可以被打破?”
“真实人类脑神经元的开闭与二进制的数据在本质上是否有沟通的可能?”
“数字人类如何理解世界,理解人类,理解自己?”
在野餐日的线下展演中,透过“被打破”的屏幕,真实人类和数字人类可以互相观测,并尝试互相理解另一个世界。
《归林》
创作者:林俏跃、林煜肯、陈艺萩
类别:虚拟现实艺术组
学校:中国美术学院


我们的装置由影像与红外与声音传感器构成,前面的方形盒子里的气球俩端都接了气泵,一个抽气一个放气,影像画面由投影机投影到画框中,影像的画面内容是绿地到工厂建立再到荒漠的过程,当观众进入红外线传感器所探测的位置,观众与画面的距离越近时影像的画面逐渐拉近画面的环境会逐渐恶化,反之当观众远离画面时呈现的画面内容会停止继续恶化往回播放,当方形盒子中的气球抽气放气时,绿洲的画面上会出现飘浮的蒲公英,荒漠的画面上会出现飘扬的沙粒。
作品链接:
https://www.manamana.net/video/detail?id=1578959
《Pandora Cub》
创作者:许毅博·工作室
类别:虚拟现实艺术组
学校:鲁迅美术学院
纽约艾尔弗雷德艺术与设计学院

创作团队:白·科技
团队成员:肖旬,郭长明,肖茜芸,沙良晟
创作年代:2021
项目场地:深圳
联合品牌:白·科技 X 多巴胺 White·Tech X Dopamine
《绿野》
创作者:黄泽宇
类别:数字美术与设计组
作品链接:
https://www.sevengames.cn/works-details?id=21875
《伪岩彩 生物多样性 民族少女》
创作者:张文鑫
类别:数字美术与设计组
学校:云南艺术学院
本作品围绕生物多样性为线索,结合中国少数名族(苗族)所处的生活环境和所信奉的动物等元素进行组合,利用板绘形式仿照岩彩的技法进行创作,表达对华夏儿女、人与自然、生物多样性协调统一、百花齐放的美好愿望。
《彩云瑞兽》
创作者:严佳荟
类别:数字美术与设计组
学校:玉溪师范学院
作品链接:
https://www.sevengames.cn/works-details?id=25504
《平行宇宙考古潮流玩具》
创作者:赵天宇
类别:生物多样性潮流玩具设计组
学校: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作品链接:
https://www.sevengames.cn/detail.html?id=20539
《牙齿》
创作者:黎敏怡
类别:生物多样性潮流玩具设计组
学校:华侨大学

《Island of Fantasy animal》
创作者:赵思怡
类别:生物多样性潮流玩具设计组
学校:云南艺术学院
作品链接:
https://www.sevengames.cn/detail.html?id=25032

完整获奖名单
2021第二届中国高校数字交互艺术大赛“彩焕南云探索计划”——实时交互影像艺术组 | ||||
奖项 | 院校 | 作品名称 | 参赛者 | 指导教师 |
金 | 中央美术学院 | 联觉器 | 胡帅 | - |
银 | 广州美术学院 | 【氚流不息】| 国际象棋·新媒体线下交互装置展示视频 | 王博珩、郭嘉、胡阳、傅天宇、陈帝傲、江玉欣 | - |
纽约艾尔弗雷德艺术与设计学院、鲁迅美术学院 | 《一》动态机械装置 许毅博 X 白·科技 X 多巴胺 | 许毅博·工作室 | - | |
铜 | 云南艺术学院 | 《四季·勒巴》 | 郭开印、杨玉霞、周妤、杨慧娜、韦梦姗 | 夏飞 |
中国美术学院 浙江音乐学院 | 风之归宿 | 申佳君、包忆杭 | - | |
中国美术学院 | 景观闹剧 | 陈嘉梓、林煜肯、王嘉平、周逸涵 | 武子扬 | |
佳作 | 云南艺术学院 | Split-绽 | 杨冉 | 刘恩鹏 |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 《意识消融》 | V^艺术小组 | - | |
东京工艺大学 | Tank.1183 | 杜鹏程、沈子安、侯新宇、张鸣笛 | 近藤哲也 | |
创意 | 吉林艺术学院 | 交互沉浸式空间设计作品《熵遇》 | 石严 | - |
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 | TUNE IN [ ] | 金希尧 | 孙国玉 李海燕 | |
云南艺术学院 | empathy | 共感 | 吕颖 | 刘恩鹏 | |
中央美术学院 | POST-CYANOBACTERIA 后蓝藻 | 富裕 | 陈小文、费俊、Ken Rinaldo | |
入围 | 中国美术学院 | 生命·跃动 ——运动体态交互音画演出 | 申佳君 | - |
中国美术学院 | 空境·江南园林——体感交互声音剧场 | 申佳君 | - | |
中国传媒大学 | 自然之息 | 王倩怡 | - | |
中国传媒大学 | 数字净土丨新媒体交互沉浸空间设计 | 郭文琛 | 孙国玉、李颜妮 | |
厦门理工学院 | 未与末艺术交互装置 | 李佳璇 | 苏彦聪 | |
中央美术学院 | 2.5 Billion Heartbeats 25亿次心跳 | 富裕 | 陈小文、费俊、Ken Rinaldo | |
中国美术学院创新设计学院 | 海哮·感官实验2 | 俞天韵、赵家辉、梁家瑄、吴佳慧、钱佳楣 | - | |
中国美术学院 | 共生 | 辛若语 | 高路 | |
- | 凝固的时光 | 刘志成 | - | |
云南艺术学院 | 芭比的小屋 | 李凤华 | 夏飞 | |
南京艺术学院 | 蒸汽浪潮 | CHARLOTTE- | - | |
中央美术学院 | 《藻井·藻景——生态乐园》 | 任庆齐 | 费俊 | |
云南艺术学院 | 《罂饵》 | 费丹妍、刘静文 | 夏飞、杨雪果、刘恩鹏 | |
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 | 多姿多彩的生态 | 李沁泽 | - | |
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 | 滇-未来 | StarshineCat | - |
2021第二届中国高校数字交互艺术大赛“彩焕南云探索计划”——数字美术与设计组 | ||||
奖项 | 院校 | 作品名称 | 参赛者 | 指导老师 |
金 | 云南艺术学院 | 秘境云南。发现之旅 | 陈钧 赵力瑶 曹雯钧 刘晔华 | 陈钧 |
银 | 云南艺术学院 | 《族》 | 冯子墨 | 杨雪果 |
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 | 《濒危动物保护,徘徊在灭绝边缘》 | 吴亚楠 郭文琛 罗晓嘉 王瀚瑶 冯泽 | - | |
铜 | - | 《绿野》 | 黄泽宇 | - |
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 | 《伪岩彩。生物多样性。民族少女》 | 张文鑫 | - | |
玉溪师范学院 | 《彩云瑞兽》 | 严佳荟 | - | |
佳作 | 云南艺术学院 | ON THE RUN | 鲁一澄 | 杨雪果 |
西安美术学院 | 《地球大炮》 | 陈方伟,梁锦瑜,刘浩宇,钟镇国,郭金成,林奕瑾,郑森泽 | - | |
四川美术学院 | 《镜花缘》 | 刘源 | - | |
广西艺术学院 | 《三十块》 | 利国兴、李星雨、黄晨峰、石荣蓉、傅芷琦 | - | |
湖北美术学院 | 《FUTURE》 | 胡文强 | 靖亮 | |
西安美术学院 | 《回眸》 | 张轩瑞 | - | |
西安美术学院 | 《狮驼岭》 | 邓强、付景珊 | - | |
湖北美术学院 | 我朋友和我朋友的朋友的故事 | 蔡寅暄、程艺萌、喻瑶瑶 | - | |
广州美术学院 | 迁忆 | 王磊、周浩鹏、陈昱周、黄子杰 | - | |
广州美术学院 | 长香续 | 黄俐、陈汉涛、蔡可欣、翟沁童 | - | |
广州美术学院 | 红绸 | 何念民、郑小丽、井晓璇、黄弋峡 | - | |
云南艺术学院 | 《美丽龙胆----高山植物科普产品》 | 黄曦瑶 | 夏飞 | |
创意 | 云南艺术学院 | 《嘿!宝塔山》 | 代鹏 | 夏飞 |
云南艺术学院 | 《昇》 | 卢晓旭 | 杨雪果 | |
湖北美术学院 | 没有眼睛的人 | 柯 莹、莫志楠、刘奕宏 | - | |
广州美术学院 | 流 · 声 | 黄浩俊、陈浩境、陈权成 | - | |
云南艺术学院 | 消失的鸟 | 段玉平 | 郑莹 | |
- | 《成灵之夜》 | 郑塽 | - | |
云南艺术学院 | 《万物有灵》 | 卢春彤 | - | |
西安美术学院 | 《局外人OUTSIDER》 | 罗鑫宇,王朗晴 | - | |
西安美术学院 | 《新刻文人主义》 | 黄巧子 | - | |
广州美术学院 | 海之边境 | 陈敏荃、李思力、范贤美、姚玉婧、潘秀芬 | - | |
广州美术学院 | 太阳饲养记录 | 原尔汶、廖心宇、潘姗姗、司徒颖怡、 刘晓瑜、蒋思雨 | - | |
入围 | 云南艺术学院 | 《空间》 | 陈浏 | 唐建国 |
云南师范大学 | 《废墟之上—科技》 | 郭金 | - | |
天津美术学院 | 《伴我身边》 | 王童欣、刘莉娅、谢雪杨、熊茜、张莹 | - | |
南京艺术学院 | 《爸爸的魔法盒》 | 吴修文、俞煜 | - | |
成都大学 | 《最后一个》 | 韩静、闭家雯、冷婧雯 | - | |
成都大学 | 《现象级存在》 | 潘志航、汤璐阳、李小成、肖岳林 | - | |
玉溪师范学院 | 《千年变》 | 谭慧 | - | |
山东艺术学院 | 《围城》 | 于淼 | - | |
吉林艺术学院 | 《离别》 | 姜玉川 | - | |
玉溪师范学院 | 《古海细语》 | 刘丽 | 马静 | |
云南艺术学院 | 《朱鹮》 | 朱寻 | 马楠 | |
云南艺术学院 | 《生.灵》 | 董炳昊 | 何璞 | |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 | 高黎-日出 | 李龙灿 | - | |
云南艺术学院 | 《对峙》 | 冯兰迪 | 郑莹 | |
云南艺术学院 | 《雀》 | 姚金玲 | 唐建国 | |
西安美术学院 | 《1892号实验》 | 张 智 | - | |
西安美术学院 | 《人偶人》 | 谢颖慧,匡露露,张智 | - | |
天津美术学院 | 《干饭人》 | 徐婧、魏紫薇、王柔懿、张帅 | - | |
四川美术学院 | 《艾特莱斯的美丽传说》 | 曾大金 | - | |
南京艺术学院 | 《今日上映》 | 骆天、陈欣睿 | - | |
成都大学 | 《对一条狗的追忆》王润、林小东 | 王润、林小东 | - | |
成都大学 | 《梦境之旅》 | 李安阳 | - | |
广州美术学院 | 广彩纳须弥 | 薛宇、谢楠 曾鸿华 杨汝瑶 陈汉林 | - | |
云南艺术学院 | 动物分形艺术海报 | 吴呵呵 | - |
2021第二届中国高校数字交互艺术大赛“彩焕南云探索计划”——生物多样性潮流玩具设计组 | ||||
奖项 | 院校 | 作品名称 | 参赛者 | 指导教师 |
金 | 广州美术学院 | 《云南树蛙*小战士》 | 陈国威 | - |
银 | 云南艺术学院 | 《 遗 落 》 | 杨钰龙、陈翔、饶隽禅、陈浩俊、杨萌、肖雨晨 | 杨雪果 |
西安翻译学院 | 《“白族NINAZ”系列盲盒设计》 | 臧璐 | 陈劲松 | |
铜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 《平行宇宙考古潮流玩具》 | 赵天宇 | 戴晓玲 |
云南艺术学院 | 《Island of Fantasy animal》 | 黄贻雯 | 杨雪果 | |
华侨大学 | 《牙齿》 | 黎敏怡 | 李诗芸 | |
佳作 | 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 | 《濒临的崛起》 | 陈家俊 | - |
玉溪师范学院 | 《澄幻·寒武》 | 刘彦君 | 马静 | |
- | 《G-WORD 义体商人》 | 李天宇 | - | |
创意 | 云南艺术学院 | 云猴 | 潘苏芳 | 夏飞 |
ACCD | 《绣》 | 金义 | - | |
- | 《生物多样性》 | 超级无敌天才奶瓶🍼 | - | |
云南艺术学院 | 《露露LOLO》 | 杨秋叶 | 夏飞 | |
云南艺术学院 | 《瓦猫夜》 | 梁宗港 | 杨雪果 | |
入围 | 云南艺术学院 | 《格桑花IP形象设计》 | 李原 | 孙衡 |
云南艺术学院 | 《炬象》 | 闫子祺 | - | |
云南艺术学院 | 《老倌》手办模玩设计 | 吴淏一 | 唐建国 | |
- | 《未来计划人》 | 王威 | - | |
云南师范大学 | 《异》 | 徐天然 | - | |
- | 《龙龙睡衣PAI》 | 庞漫漫 | - | |
云南艺术学院 | 《floating life浮生》 | 赵思怡 | 夏飞 |
2021第二届中国高校数字交互艺术大赛“彩焕南云探索计划”——虚拟现实艺术组 | ||||
奖项 | 院校 | 作品名称 | 参赛者 | 指导老师 |
金 | 纽约视觉艺术学院 | 【毕业设计】《探求者-Seeker》UE4独立制作 | 章晟珑 | - |
银 | 中国美术学院 | 流通者 | 章哲钧、蔡鸿鹏、俞成峰 | - |
中国美术学院 | 《鸻鳄纪元》 | 吴润曦、刘靖萱、邓祎蕾 | - | |
铜 | 中国美术学院 | 野餐日 | 扈奕飞、方含冰、李菁菁、郁佳欣、卓英杰、朗佳宏 | - |
纽约艾尔弗雷德艺术与设计学院、鲁迅美术学院 | 许毅博·工作室 | - | ||
中国美术学院创新设计学院 | 归林 | 林俏跃、林煜肯、陈艺萩 | - | |
佳作 | 云南大学 | 四大海王 | 宗蕊 | 郑鼎 |
玉溪师范学院 | THE DAY OF SLIME 游戏模拟视频 | 雷宇阗 周李芹 陈琳 赵敏 李梦菲 崔光兰 申滇锡 | 李抒燃 | |
创意 | 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 | 《此地·生涯》 | aowu | 李洋 |
云南艺术学院 | UI交互设计《憩鸟》 | 俨睿 | 马楠 | |
四川农业大学 | 失语碑林 | 黑糖力士 | 冯先强 | |
云南艺术学院 | 潜龙在渊 | 高子鉴 | 李耀辉 陈林鼎 | |
入围 | 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 | 异星歧途 | 初心、2021 | 李洋 马超 |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 等待定义 | 姚鹏飞 | - | |
西北大学 | living or dead | 苗旭 | - | |
- | lv_0_20210618172214 | 雒雅楠 | - | |
广州美术学院 | 虚拟舞台——笙声不熄 | 申奥 | 朱鼎亮,罗保全(广州美术学院) | |
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 | 滇之异 | 阿墨 | 康瑶 | |
中国美术学院 | 未来支付反馈设计 | AAAAApiao | - | |
中国美术学院 | 《异度》 | 周江毅 | - | |
- | 野生动物虚拟漫游博物馆 | 朱成东 | - | |
河南工程学院 | 虚拟航空公司 | 数媒石器 | - |
MANA | 全球新媒体艺术平台,MANA是全球新媒体艺术行业媒体与资源对接平台,致力于建立艺术、设计与科技协同创新的生态系统。MANA持续聚焦追踪行业热点,旨在提升优秀原创、艺术科技跨界的影响力,为相关领域人士提供交流互励平台,为优秀创作者赋能,为企业及品牌整合对接优质的行业资源,推动行业发展。/ 官 方 网 站 /www.manamana.net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