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览时间 | TIME
2022.01.05 - 2022.01.20
展览地点 | SITE
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 8、9 号厅
Art Museum of Sichuan Fine Arts Institute No 8、9
主办单位 | ORGANIZER
四川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
The school of Fine Arts of SCFAI
承办单位 | Co-ORGANIZER
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
Art Museum of Sichuan Fine Art Institute
独家赞助 | SPONSOR
easyart 艺直购
2022年1月5日16:00,第三届“礼物提名奖”在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由四川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主办,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承办,Easyart独家赞助,在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8、9号厅展出。展览将持续至2022年1月20日。
本次展览于2021年7月15至9月25日启动征集工作,共收到100余件学生投稿。组委会邀请7位评委进行初评,共评选出15位入围艺术家,分别是卞疆、陈昱辰、程曦、李非凡、李关帅、李好、廖丹、刘唯一、孙兆兵、王康、武艺凡、徐大全、张琪炜、张翔宇、周康(以拼音排序)。2022年1月5日,组委会邀请庞茂琨、张杰、焦兴涛、何桂彦、王天祥5位评委进行提名奖的终评工作,评选出卞疆、陈昱辰、李好、李关帅、周康(以拼音排序)5位艺术家,荣获第三届“礼物提名奖”。
当下,当代艺术呈现出多元发展新态势。新情境、新媒介的发展对教学有何意义,对学生的艺术观点有何影响?这是本次展览探讨的问题。在高校艺术教育体系中,艺术展览应注重引导学生关注自我和受众等诸多问题,培养学生对社会的关照。
礼物展是面向造型艺术学院在校生的展览,已举办3届。“礼物提名奖”具有以下三个特征。第一,开放性。活动旨在鼓励学生对艺术语言和创作方式的探索,给予学生继续发展的空间,探寻在属于这一代人特有的“艺术方式”。第二,实验性。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自主思考的能力。征集-评选-布展-系列活动-出版都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过程。第三,人文关怀。不同形式的作品展现出学生对于真实社会现场的观察,培养一个温暖的人。
艺术创作不仅是自我存在的彰显,也是自我安放的所在。在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持续关注学生发展状态、建构四川美术学院青年艺术家发展的生态网络,将是“礼物提名奖”不懈的追求。
开幕式现场参展艺术家与嘉宾合影
【 卞 疆 】
BIAN JIANG
这组雕塑和我在新疆的生活经历有关。其中动物和人物部分以松木组合拼接进行雕刻,表现卷曲的头发一样厚重的河流、晦暗柔软的荒野、锃亮的金属与昔日所梦。马雕塑与人物雕塑都被放置在河流中,马群接受来自沉默的河与来自异乡之火的洗礼。草原上的生命自己会寻找出路,在无际的岁月长河中;在平凡孤独的弯路中,还是要继续前进,探寻世界的真实之处。寻求自由和宁静,寻找白天黑夜不落的星。

《过河》
卞疆
木雕 尺寸可变
2021

《过河》
卞疆
木雕 尺寸可变
2021

《过河》
卞疆
木雕 尺寸可变
2021
【 陈昱辰 】
CHEN YUCHEN
在现实中模拟一种异质化超现实动态的可能,我们用机器去运动探索、共同完成目标,强调机电原素在个体经验叙事下的作用。试图描述某种未来社会生态与现实风景,观看者的激光人形被设定为这一超现实真实场景里变异元素之一,图像抽离出的声音传达信息,形成复杂混沌的各种异变现象。以此转化记忆深处家园的未来“家原”。

《实验原-家园计划》
陈昱辰 技术支持:梁莹林、汤振坤
综合媒材 尺寸可变
2021

《实验原-家园计划》
陈昱辰 技术支持:梁莹林、汤振坤
综合媒材 尺寸可变
2021

《实验原-家园计划》
陈昱辰 技术支持:梁莹林、汤振坤
综合媒材 尺寸可变
2021
【 李 好 】
LI HAO
创作对我来说是一个自己内心世界的延伸,我更倾向于从微观历史的角度介入,以个人感受为出发点,通过创作的方式构建一个自己的小宇宙。作品中包含了人和动植物之间的某种共生关系,画面看似比较甜美,实际上是刺痛的,但这种颓唐、伤感的情绪与画面中的一些柔软、治愈的元素并置在一起就被消解了,从而达到平衡。

《献给自己》
李好
陶土、丙烯、贝壳碎片、银丝、亚麻布 22.5x24x24cm
2021

《I do not know what I should do》
李好
布面油画 100x60cm
2021

《失乐园Ⅱ》
李好
布面坦培拉、丙烯、油画 160x160cm
2021
【 李 关 帅 】
LI GUANSHUAI
我将自身对游戏视觉图像的解读与个人感受,用个人视角较强的绘画性将其与原图像视觉拉开距离,对画面情绪的输出与理性控制的同时,也一步步寻找难度。
木炭、丙烯与木板刮刻的方式使我更有亲自介入画面的体验,我想这些简单但变化较丰富的材料与表现方式,能更契合我对游戏视觉图像在我个人绘画上的转换。

《万分之一冰力》
李关帅
木板综合 38×56cm
2021

《shaman 2》
李关帅
木板综合 170×75cm
2021

《如鹿切慕溪水》
李关帅
布面丙烯 180×120cm
2021
【 周 康 】
ZHOU KANG
我的创作更多的是关注自己内心成长和对于现状的一些思考。我希望这种个人思考和实验下形成的视觉图像能给观者带来某种陌生感的体验。我认为创作是一个自我认知的过程,是我内心精神和体力的相互博弈,直到精神和体力消耗殆尽之后与自我和解的一个过程。

《直到世界尽头》
周康
木版 120x160cm
2021

《小丑-2》
周康
木版 120x160cm
2021

《关于鸟的自画像-2》
周康
石版 228×171cm
2021
【 程 曦 】
CHENG XI
在磁场中通过纯粹的“点”,“线”,“面”之间的多维营造,表达对空间、时间、生命的思考。场域中的能量彰显一种动态平衡,而物质周围磁场的形态外化,又存在着不稳定性。整个系统中有一种无形的场,这种力量使得这个空间中的每一部分都存在着互相制约与平衡的场域,呈现某种神秘与未知的场景。

《界·湮灭》
程曦
金属 尺寸可变
2022

《界·湮灭》
程曦
金属 尺寸可变
2022

《界·湮灭》
程曦
金属 尺寸可变
2022
【 廖 丹 】
LIAO DAN
我以户外场景作为描绘对象,这种场景区别于单纯的风景,我将图像中的风景与个人记忆进行并置,将真实的存在与模糊的印象进行重构。这种亦真亦假、若即若离的的场景是我对周遭的一种距离之外的省察。

《逐梦·潜行》
廖丹
纸本综合 115×153cm
2021

《逐梦·潜行》
廖丹
凹版 49×64cm
2021

《逐梦·潜行》
廖丹
纸本综合 231×115cm
2021
【 李 非 凡 】
LI FEIFAN
创作对我来说是一个自己内心世界的延伸,我更倾向于从微观历史的角度介入,以个人感受为出发点,通过创作的方式构建一个自己的小宇宙。作品中包含了人和动植物之间的某种共生关系,画面看似比较甜美,实际上是刺痛的,但这种颓唐、伤感的情绪与画面中的一些柔软、治愈的元素并置在一起就被消解了,从而达到平衡。

《绘画游戏》
李非凡
布面综合 150x200cm
2021

《不确定的光-3》
李非凡
布面综合 180x150cm
2021

《博物馆奇妙夜》
李非凡
布面综合 160x200cm
2021
【 刘 唯 一 】
LIU WEIYI
我所画的都是我周围生长的语言,在我的作品中诉说着我与自己之间的关系,男性与女性之间以及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作品往往从自身出发又会将自己带入,从女性的角度柔软细腻的观察身体以及描绘女性生活与女性精神情感。我比较关注局部,许多作品也采用局部构图描绘,原因是并不想完全指向某一个具体的人而是交给当时我想诉说的一种感受。

《GUCCI女孩》
刘唯一
布面油画 150x150cm
2022

《时髦女孩》
刘唯一
布面油画 170x150cm
2021

《胖胖们和瘦瘦》
刘唯一
布面油画 120x90cm
2021
【 孙 兆 兵 】
SUN ZHAOBING
在社会空间场域下,通过对社会现场的体验,直观社会,面对现场,以社会现场和日常生活中丰富的肌理成为艺术创作的动力源。将社会景观生活化,将日常生活场景化,以社会风景中的人造景观进行创作,创作来源于一个现场到另一个现场,其内在的关注是空间的生产与人的政治权利本身,也是探讨通过影像为中介的人与人、物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和时代赋予人参与社会生产的权利。

《即逝景观系列2》
孙兆兵
布面丙烯、油画 150x120cm
2021

《重逢的孤岛》
孙兆兵
布面丙烯、油画 200x300cm
2021

《存在2020》
孙兆兵
卫生纸、水墨、不锈钢 尺寸可变
2020
【 王 康 】
WANG KANG
对个人来说,创作是一种自我观照,通过几个系列作品的探索,寻找,选择,见证自我的一种方式。每个人都是独立渺小的个体,但每个人都该为自己发声,当把注视的目光由外界投向内在时,自我显现出来,由外到内的变化、历程,在我看来是有价值的。我看到了世界,我也看到了自己。

《孤岛》
王康
柏木 106×25×24cm
2020

《随风而逝》
王康
柏木 36×14×13cm
2021

《无人的欢愉—保安》
王康
柏木 14×15×43cm
2021
【 武 艺 凡 】
WU YIFAN
世界是个巨大的蜂窝,惩罚之后再给蜜糖。我就像蜜蜂一样穿梭在城市中。人生对我们的要求总是比高高伸起的双手更高一点。我们好像一直都是“不满足”,虽然一直在奔跑,但忘记了理由。
把今天压在肩膀上的重量暂时放下,放下那模糊不清的某种悲伤,安静下来,平静下来。在我描绘的氛围中,与我一起停留,再离开。站在画前静静地听着我的故事,葱葱茏茏地勾勒出你的记忆。

《我们游过无数夜晚 - 1》
武艺凡
布面油画 50×70cm
2021

《忧郁化作名为泪水的雨降临》
武艺凡
布面油画 90×150cm
2021

《重置灵魂》
武艺凡
布面油画 60×60cm
2021
【 徐 大 全 】
XU DAQUAN
福建惠安享有“世界石雕之都”的美誉,那里拥有国内最丰富的石材资源,我选择了一些自然青石和边角料创作。《门神》和《钟馗》是我想用雕塑本体语言来表现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人物,以彰显出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力量。《共生系列》是我对当下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我用人与建筑表示人类社会,用树木山川河流寓意自然,将两者并置,表现出现代社会与自然的紧密联系,试图引起人们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钟馗》
徐大全
青石 55x43x80cm
2021

《门神》
徐大全
红砂岩 55x46x60cm
2021

《熟睡的农民》
徐大全
青石 90x40x41cm
2021
【 张 琪 炜 】
ZHANG QIWEI
想找到一些与世界的维稳和连接。
绘画于我更像是思考分析事物的过程和空间,慢慢涂抹的间隙就是一点点把自己捋出来,放在别的地方梳理。在相互纠葛和模糊不清里谨小慎微地追求和抵抗,想更清晰清楚地知道明白我们的许多现实,你我之间的关系、与世界的关系、在息息相关中找寻一种最深刻的维稳。我们应该更真诚地对待彼此。

《雨夜》
张琪炜
新颜彩纸本 54×77.5cm
2021

《愿景》
张琪炜
铅笔纸本 53x76cm
2021

《蛾》
张琪炜
铅笔纸本 26×18cm
2020
【 张 翔 宇 】
ZHANG XIANGYU
这一系列作品是我的一个实验性作品,从架上绘画转向版画印刷并与直接性的绘画方式相结合,再到广泛的材料甚至装置等多种方式,以实现一个图层的“复合”创作逻辑,使版画和直接性绘画语言在视觉效果上得到一种平衡。

《出神了》
张翔宇
丝网、丙烯 外框 244×181cm 画布 190×144cm
2021

《围观》
张翔宇
布面亚克力颜料 100x100cm
2021

《喇叭上梨》
张翔宇
铝合金、尼龙绳、丝网印刷、绘画于亚麻布上 尺寸可变
2021












————————————————————————————————
展览组织结构
学术主持 | 王天祥 韦嘉
展览团队
展览执行 | 耿菊花 马赛 张念利 刘彦瑢 赵毅杰
空间改造 | 展锋文化
布展团队 | 川美艺速
视觉设计 | 汪宜康
摄录团队 | 丹诺影视
演讲团队
策划主持 | 赵毅杰
现场评议 | 韩晶 李庚坤 刘彦瑢
现场演讲 | 卞疆 陈昱辰 程曦 廖丹 李好 李非凡
刘唯一 李关帅 孙兆兵 王 康 武艺凡
徐大全 张琪炜 张翔宇 周康
媒体编辑
宣传审核 | 王天祥 耿菊花
责任编辑 | 于子倩 王钰婷
媒体支持 | 重庆日报 重庆晨报 雅昌艺术
在艺 当代美术家 艺术人人网

内 容:川美造型艺术学院

入 馆 指 南
友情提醒:
请关注四川美院美术馆公众号疫情期间参观须知,提前预约入馆观展。

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
参观入口:美术馆东门(四川美术学院东2门旁)
开放时间:9:30-17:00
16:30停止入馆,逢周一闭馆
地 址:重庆市高新区大学城南路56号
服务热线:17784080200
微信公众号:
四川美院美术馆

扫一扫即可关注我们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