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这篇文字是2021年年底为策划罗旦个展“是云,是雪,是春山”所撰写的文字之一。
当罗旦在深圳的个展“是云,是雪,是春山”在深圳开幕时,恰好在北京的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了雕塑系老一辈雕塑家滑田友先生的120周年纪念展,滑田友先生无疑代表着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精神和传统的形成,而罗旦作为从学院走出来的年轻一代艺术家,无疑又是学院精神和传统文脉薪火相传的接力者。2016年罗旦因为其在毕业展的亮相而被人熟知,五年的时间内罗旦从新锐走向成熟,同时从中国走向国际,以往罗旦多出现于大型的国内外展览项目,“是云,是雪,是春山”是罗旦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个展,如果说群展中的艺术家是样本与切片,那么本次个展我们可以纵览出罗旦近些年的创作历程。
罗旦在深圳湾人才公园展览现场
罗旦的作品以《平衡》为题持续推进,而在作品之外艺术家的创作生活也体现出“平衡”。首先罗旦作为年轻艺术家成长的个案,在毕业之后经历了多次工作室的搬迁,他的生活显然不是安逸的,超越于以往我们对于艺术家散漫惬意生活的想象,在北京顺义的罗马湖艺术区罗旦度过了最初几年的艺术家生活,“罗马湖”这一颇具诗意的名字实则是北京城乡结合部的两个村庄交汇处,艺术家工作室坐落其中,在焦灼和艰辛的创作环境中罗旦创造出了早期系列的《平衡》作品,这种生活与艺术的关系恰如“生如蚁而美如神”,现实与艺术在转换中得以平衡。罗旦的创作手段工写结合,借用李零先生一书名可谓“大刀阔斧绣花针”,或写或工本身也是一种平衡方式,而最终呈现出的作品形态如展览名可谓“是云,是雪,是春山”,从云至雪,再至春山的过程是区域厚重的过程,罗旦雕塑所呈现出的安静和婉转,轻盈与灵动与其厚重的材质形成第三种平衡。
蓝岸画廊罗旦个展《是云,是雪,是春山》展品图
蓝岸画廊罗旦个展《是云,是雪,是春山》展品图
回到作品自身所包含的“平衡”理念,具体可以归结为,首先是中国传统与当代生活的平衡,罗旦的雕塑传统前文所述的学院传承和线索与其公共艺术实践的当代生活相辉映,其次是从“大刀阔斧绣花针”所出发的写工形式上的平衡,看似寥寥数笔其中确实艺术家与材料的较量和磨合,再次是二维与三维的平衡,罗旦的雕塑单纯使其在图像中极具平面属性,二他近年来转入平面尝试,也体现出这种平衡互补,第四是作品自身与周围环境的平衡,罗旦的雕塑出现在绿草地上,掩映在城市环境中,是人与自然的平衡,第五是作品形态表现出的动静平衡,这些作品极具动态却又呈现出安静气象,动静平衡中彰显出罗旦作品的特殊气质。
蓝岸画廊罗旦个展《是云,是雪,是春山》展品图
此外,我们借助“平衡”追溯罗旦雕塑的创作来源,罗旦的雕塑作品有三个来源,一者是承接了中国汉唐雕塑的传统,尤其是石窟寺造像的传统,所以在罗旦雄然浑厚的雕塑作品中看到敦煌与龙门石窟的影子,汉唐气度在罗旦的作品中彰显出独特的东方性,这无疑又与罗旦自身的学院背景有关系,正是美术学院下乡写生的经历中罗旦接触到了石窟寺造像,而学院精神的传承无疑又构成了罗旦雕塑的第二个线索来源,罗旦的本科与研究生阶段皆在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度过,而雕塑系的学习研究实践的广度从观念艺术跨越到古典传统,因此罗旦的学院背景使其在创作研究的事业上极具张力,从作品外在形式的审美形式到作品所包含的多层次的“平衡”理念,罗旦的作品构建出的是超越于审美的雕塑作品,“平衡”恰如其分的揭示出他对于当代生活的思考,这一理念在2020年以来的世界尤为可贵和让人深思。
罗旦作品于广州瑰丽酒店
罗旦作品于广州瑰丽酒店
上海中心大厦 J.Hotel
罗旦的雕塑的第三个来源无疑是现实主义,古典主义,浪漫主义,这一来源与前两者紧密相关,罗旦在自己的雕塑中看似与现实生活拉开距离,但其形象和寓意皆与现实有关,从当代生活出发呈现出独具面貌的新古典主义和新浪漫主义的审美趣味。
蓝岸画廊罗旦个展《是云,是雪,是春山》展品图
本次展览系统的呈现了罗旦2019年以来的新作,“是云,是雪,是春山”从形式上描绘出罗旦雕塑的延展和象征,用文学意味的意象勾勒出罗旦雕塑的场景,罗旦的雕塑给人以安静祥和,柔和如云如雪的美感,而美与内心的和谐在今天艺术与生活不断融合的时代无疑是成为了潮流。
罗旦的“是云,是雪,是春山”是一次小的总结呈现,亦是一个全新的开始,五年余的时光历炼,罗旦逐渐进入到自己创作的成熟期和黄金期,从北京到深圳,从中国到世界,罗旦的下一站和下一个五年又会什么什么样?让我们期待吧!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