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云龙:
关注当下题材”
无论艺术家是要表达
自己对艺术的理解也好
对自然的解读也罢
都需要通过自己熟悉的景物
进行嫁接
把对艺术的理解
通过嫁接的形式表达出来
——赵云龙《美术报专访》
赵云龙,黑龙江省文联副主席,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二级教授、博导,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龙江学者、黑龙江省中青年优秀专家、省级重点学科“美术学”梯队带头人。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粉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美术馆学术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全国艺术专业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深圳美术馆、世博会中国馆、黑龙江省美术馆、湖南省美术馆等收藏。
赵云龙先生自十五岁起就学习水彩画,他数十年对水彩创作的沉浸研究,向外呈现出洒脱与优雅并存的艺术修养,观赏过他的画作都会被其中流露出的深远意味和空灵的美感所感动。
探讨他的水彩画世界,必然要从技法和主观精神进行讨论,走进赵云龙先生的水彩画心路,便是走进他继承了西方绘画造型和空间表现手法与中国传统意韵完美融合的水彩世界。
#01
"
赵云龙十五岁始习水彩画,对水彩艺术的热爱流淌在他的血液中,早已融入了他的生命。数十年沉潜于艺海笔耕不辍,他的画渐入佳境,成为中国水彩画坛一道亮丽的风景。

赵云龙先生的水彩画作品深得学院派绘画的精髓,不计其数的创作积累,使他在处理画面时游刃有余,既具备了扎实严谨的造型功力,又深谙水彩自身的特点,把“水” 和“彩”拿捏把握得恰到好处。无论是丰富繁杂的大场景,还是言简意赅的海边一隅,无论是景物、静物还是人物,赵云龙都能驾轻就熟地把握画面的空间构图和颜色层次,让水彩的材料属性得以充分显现,使轻薄明快的水性材料成为承载情感与观念的丰厚载体。下笔之运筹帷幄、大气洒脱,有着东北汉子的阳刚与率性的一面,体现了他深厚的绘画修养和对画面的自信;而画中不经意间流露的优雅抒情又散发着画家诗性的情怀,水痕、笔痕、心痕在纸面上自由交错。
赵云龙的水彩画作品以风景写生为主要题材。对于风景画的喜爱既源自他对大自然和故乡黑土地的热爱,也基于他对写生这一传统创作方式的重视,以及零距离触摸生活,直抒胸臆的创作态度。艺术需要专注,需要耐得住寂寞,需要抵御潮流的坚守。尽管风景画在艺术观念更迭频仍的今天不再“时髦”,写生这种方式也被很多画家所摈弃和曲解,但赵云龙始终坚持着自己的艺术信仰,以超然平和的心态跋涉于艺海,不懈挖掘着自然之美,将写生作为连接艺术表达与现实生活的纽带。车尔尼雪夫斯基曾在《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中提出“美就是生活”的论断。
赵云龙就是在对客观物象的提炼与概括中,在光与色的认识与表现中,在对水彩材料的娴熟运用中,将自然界中具有偶然性、时限性和无意图性的自然美,提升为具有感人力量的艺术美。与很多被动描摹照片的画家不同,他的户外写生有感而发,寄情于景,为平凡景物赋予了生动的气韵和鲜活的生命。虽然醉心于自然,但他从不囿于自然主义的巢臼,在用水彩体现生活和自然实质的同时,探索着水彩艺术的精神内核,不断深化着对画面形式和绘画语言的认识。

▲无风的夏日-45 100cmx150cm 2021年

▲无风的夏日46 100cmx150cm 2021年

▲无风的夏日47 100cmx150cm 2021年
我始终是认为水彩画
是可以表现这种题材(重大历史题材)的
可以描绘反映
众多历史人物的宏大历史瞬间
——赵云龙《美术报专访》
#02
"
在赵云龙的视野中,无论是日光映照下天水一色的调性之美,还是自由地游荡于建筑、林木上的绰绰灵光;无论是光影流动所带来的微茫飘渺,还是踯躅于大地余晖所赋予的烟霞明灭,均若有若无地暗示着太虚的寥廓与宇宙之谜;而且,其转瞬即逝的踪迹,又无不隐喻着生命存在的特性。

当赵云龙在天地万物间支起自己的画架时,一切随之改变。“喜欢写生现场感”本性的复活,让赵云龙更加笃信:“写生是我的一种生活方式”。所谓现场感,对赵云龙而言,不仅指他善于从万物中感受、捕捉形态、结构、光色变幻等视觉资源的天分,还指他在综合性心理感受中,将物象、结构、空间重构为心灵意象的能力。
回顾起来,从早期的乡土现实主义,到水彩画本体语言的重建,再到近期的综合性新体格的实验,赵云龙每一阶段的探索,都在紧紧拥抱时代中而成为时代的见证者。赵云龙的水彩画创作,不仅仅在于它为艺术史提供了新风格,更在于它为中国当代绘画带来了这样的启示:历经了摹写、移植、挪用、抄袭、反思和自我批判后,只有以自我为核心的原创性,才是当代绘画的拯救者,也是绘画在当代社会中拥有一个位置的前提。

▲五月丁香16 56cmx76cm 2017年

▲五月丁香17 56cmx76cm 2017年

▲五月丁香28 73cmx102cm 2018年
陈坚先生认为,赵云龙的水彩艺术,从语言上既秉承了西方绘画的造型和空间观念,在境界上又深得中国传统绘画“气韵生动”“得意忘形”的意蕴,于自如流畅的运笔描画间挥洒着中国画毛笔书写的独特笔墨韵味。他将客体的内在精神与主体的精神情感交融在水气氤氲的画面中,将“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融会在造化之中,在现实主义的情境中植入浪漫主义的情怀。借助西方水彩艺术语言的精妙运用,赵云龙引入了中国画写意的画法,以毛笔的勾勒点染,落笔留痕构建出一位中国水彩画家的个性化表达。让观者会沉醉于他的作品水迹笔墨的流淌之中,疏密得宜的韵律之中,浸淫在那种酣畅淋漓的率性挥洒的豪情中,在斑驳的光影下、静谧的晨雾中、绵长的细雨里,不知不觉被引入画面,通过艺术的观照达到心灵与自然的相通。
在赵云龙的水彩画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中西方绘画融合与碰撞的火花,在二者和谐的共生中,画家不随声附和,体现了“立乎其大”“和而不同”的中国智慧,使东西方绘画的对话更加精彩有趣。在汇集古今、多元融通的绘画语境中,体现了鲜明的文化身份和艺术视角,在认识情境与他者的同时逐渐实现艺术的自知与自觉。正是“立乎其大”,使云龙的绘画表现超越了笔墨点线的玩味,以“诗凭写意不写工”,笔随心意地写照着自然与生命。让我们在面对他的水彩作品时,即便是观赏小画,也觉得小中有大。可见,文化汇通、精神提升和艺术创造在云龙不懈的个人修为后得到了充分融合。
我觉得水彩应在
当代绘画题材领域进行拓展
包括当下人民的生活的作品
包括传统历史画
水彩画家都应该去介入
——赵云龙《美术报专访》
#03
"
赵云龙是一位艺术修养极好、生活经验和内心极为丰富的艺术家,他的作品反映了他的内心世界,展现出了意境深远、意味无穷、空灵的美感。

莎士比亚之所以被赞美,是因为他在很多最重要的场景中舍弃了矫揉造作的缛说繁词。在陈坚先生看来,赵云龙的画中看不到对自然机械的模仿,看不到为形式而形式的画面制作,看不到浮光掠影的苍白文饰,更看不到毫无生机的模式化陈述。物质性与技术性在艺术作品里起着载体的作用 , 艺术家的观念、认识和价值取向应该驾驭对媒材的使用,以观念和情感带动技术。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里所说的:“缀文者,情动而辞发”; 苏格拉底提倡的艺术应 " 现出生命”“ 现出心灵状态” ,即所谓“外师造化” 终需“中得心源”。正是赵云龙为人的虚怀若谷、豪爽大气和艺术根基的扎实厚重,使他对艺术的热爱与虔诚自然流淌在笔墨之间,使得朴实无华的抒情成为高尚而纯粹的抒情,让平凡的景物变得不平凡。
多年耕耘于水彩艺术的田野,云龙在不断完善自身的同时,也悉心培养了一大批卓有成绩的中青年水彩画家,让水彩艺术在他的手中得到传承和发展,使黑龙江的水彩队伍成为在中国水彩界颇有影响的先锋力量。我国的水彩画就是在他这样有着博大的时代胸怀和强烈的历史使命感的开拓者的推动下前行的。
赵云龙在描绘自然和生活的同时 , 也同样接受着自然和生活的丰厚馈赠 , 进而不断丰富和完善着自己的艺术创作。行走于艺术与自然之间,执着地坚持写生的现场感,心灵的在场感,让画家的艺术表现愈发成熟和深化。我相信,赵云龙的水彩人生会更加精彩多姿!
“他的一幅幅风景如同一盏盏味道迥异、飘香隽永的茶,值得我们细细品味。每张作品都张扬着自身的生命力量,渗透着画家真挚热烈的性情,引领观者解读的深入,让这种震撼由审美体验的感性层面渗透到我们心灵的深处。”

▲五月丁香32 102cmx73cm 2018年

▲五月丁香39 73cmx100cm 2018年

▲五月丁香43 56cmx76cm 2019年
当下所谓的水彩跨界
不应仅仅是材料的嫁接
更应该是一种
艺术观念的嫁接、审美的嫁接
——赵云龙《美术报专访》

▲五月丁香51 150cmx100cm 2020年
水彩画何以有更长远的发展?赵云龙先生在访谈中说到,他觉得水彩画未来发展应该更加关注当下题材,早年水彩画都是画一下风景,或是写意性的花花草草小品。水彩应在当代绘画题材领域进行拓展,包括当下人民的生活的作品,包括传统历史画,水彩画家都应该去介入,只有这样水彩这个画种的包容性、学术高度才会逐渐彰显出来。
赵云龙先生以为,如果绘画以原创性为内生的动力,那么,它就会被时代紧紧地抓住,而不是低三下四地去抓住时代——这或许是赵云龙及作品所馈赠给当代绘画的至理箴言。
“
# 参展详情 #

展览名称 | 首届中国水彩静物画展·邀请展
展览时间| 2021年11月23日 至 2022年2月20日
参观须知 | 武汉美术馆展览免费参观
1、在“武汉美术馆”官方微信公众号提前预约看展时间段;
2、测量体温异常(≥37.3℃),或有咳嗽、气促等症状者,谢绝入馆;
3、主动出示行程码及健康码,显示绿色方可入馆;
4、携带本人身份证、护照等相关证件原件,现场查验入馆;
5、入馆及参观时须全程佩戴口罩;
6、入馆观众排队和观展时请保持1.5米以上距离,工作人员将加强馆内巡查,发现有观众密集的情况,会及时劝导疏散,严控人员聚集。
防控疫情、人人有责!为确保您和身边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请您自觉遵守疫情防控有关规定,感谢您的理解和支持。
咨询电话 | 027-82602713
* 更多展讯可关注“武汉美术馆”官方微信查询
注:本文部分来源
陈坚:《赵云龙的水彩世界》
张晓凌:《精神的光感——赵云龙水彩艺术展前言》
葛易航:《赵云龙的水彩写生》
中国水彩画的当代性探索丨美术报独家专访赵云龙
END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