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李清照集笺注》(典藏版)
婉约词“一代宗师”李清照作品权威整理
笺注者徐培均师从民国三大词学家之一龙榆生,平生致力于李清照研究。本书以日本东京大仓文化财团所藏汲古阁未刻词本《漱玉词》为底本,在充分吸收前人校注成果的基础上,参校海内外珍本,将题名与碑刻材料的使用和以词证史的方法相结合,在考证上别开生面。
李清照现存所有的诗、词、文汇成一书,收罗完备,笺证有据,资料丰富。典藏版采用布面精装,配有函套,设计用心、装帧精美,翻阅收藏皆宜。
2
《才女之累:李清照及其接受史》
海外汉学家艾朗诺带你重新认识李清照,
没有故作惊人之语,却颇具颠覆性
作者试图从重重的流言与遮蔽中还原词坛翘楚李清照的生平与写作。读懂这些“灵魂之问”或许会有助于一代才女的精神世界:
“署名李清照的词是否都出自她一人之手?”作者列表爬梳了李清照集中词作的初始出处,对其真伪进行了简单的辨析,于是建立在这些词作之上的李清照生平也变得意味深长。
“李清照的丈夫为什么总是不回家?”此处要探讨的是词作为一种“代言体”(代他人抒情)文学,女性词作家的身份会不会带来错误预设与先入之见?
“李清照是否再嫁?”这个问题如何与明清两代对李清照的作品接受纠结在一起,乃至引起当代的论战。
此书兼具汉学家的“他者”视角与理论工具,又有着相对扎实的文献基础,堪称不可不读的海外汉学重磅力作。
3
《诗经译注》(彩图珍藏本)(全2册)
50万册经典畅销,许渊冲英译《诗经》底本,
新中国第一代女教授程俊英权威译注
《诗经译注》自1982年问世以来深受读者欢迎,哺育了无数海内外学子,也是《诗经》英译本的工作底本。此次推出的“彩图珍藏本”包括题解、原诗、译诗、注释、注音、图释、地图、音频八大版块,图文结合,内容丰富。
程俊英先生笔下的《诗经》白话译诗清丽隽永,诗味浓郁,具有女学者独有的浪漫韵味,不论是国风中家喻户晓的诗句,还是雅颂中语言艰涩的诗篇,通过程俊英先生富有节奏的白话诗翻译,《诗经》时代先民的真实生活与朴素情感都得以生动呈现,读来具有清新隽永、平实自然之美。
4
《唐代妇女的生命历程》
细数唐代女性的一生,走进古代女性的生活世界,
华盛顿大学历史系教授伊沛霞推荐!
全书从及笈、谈婚论嫁开始谈起,乃至生育、衰老、死去……缓缓展现一个唐代女子的一生,旨在对唐代妇女的生活作多方位的观察,丰富人们对唐代社会的理解。着重阐述了以下几个方面:唐代规范性观念对妇女生活的界定;妇女生活与唐代政治、社会、经济制度的关系;唐代妇女的自我标识以及影响她们角色认同的因素;唐代妇女生活与唐代社会变迁的互动关系;等等。
除了史书、诗文集、笔记小说和敦煌文献之外,本书采用了大量唐代墓志文献,取材广泛,内容翔实,论述谨严。
5
《跨越门闾:宋代福建女性的日常生活》
多维度探寻宋代社会的“女性空间”,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邓小南推荐!
本书立足于“宋代福建女性”这样一个大小适中的切入口,关注其在地方社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通过跨越阶层、家庭内外的全方位、多角度考察,作者将女性置于广阔的社会环境与性别网络中,探索理念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关注其在性别建构中的自身能动性。由此,作者挑战了人们关于中古中国女性与性别角色的既定认知,并指出,以往研究中被认为属于晚期帝制中国明清女性的自主性与机动性,实际上可以追溯到宋代。
在史料运用方面,作者善于利用诸如地方志、法律文书、福建地区墓葬考古报告等新旧材料,并重新审视精英士大夫的文本,从中解读出了不少以往研究中被忽视的事实。
6
《大宋衣冠:图说宋人服饰》
从古代绘画切入,以图说史,领略大宋服饰文化
与以往通史式的服饰著作对宋代服饰点到为止的叙述相比,傅伯星先生的《大宋衣冠:图说宋人服饰》,正如浙江省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郑朝先生所评价的,可谓一部“画家演述的服装断代史”。
作者以近三十余年的形象资料搜集,从美术切入,用画家的视角,以画入史,以图说史。以大量详实形象的美术资料,独辟蹊径地对宋史的服饰史进行图解研究。
全书内容宏富,具体而微,不仅涉及帝后、官员、文人、武士、庶民、僧道、女子、小儿等的服饰,还细分为冬夏服饰、出行与居家之服、制服、便服、工作服等,更有相关的发式、鞋帽、带扣等诸多细节,搜罗之广、开掘之深由此可见。
7
《华夏衣冠:中国古代服饰文化》
历数中国古代服饰史上重大变革,
尽展华夏服饰之盛况
孙机先生治学,向来以严谨、精深著称。作者每考证一物,均旁征博引,细致解析,据此勾勒出整个时代的背景。
本书收录先生有关古代服饰文化的研究成果,通过对各个时代冕冠、服饰的梳理,透彻分析了古代服饰史上的若干重大变革,尽展华夏服饰之盛况。考究的措辞,雅致的文笔,再配以精美的手绘线图,向读者展现了一幅幅精巧华美的历史画卷。
8
《中国纹样》(典藏版)
19世纪最具影响力设计理论家欧文·琼斯致敬中国之作,
100幅独具风格的经典纹样和它们背后的故事
1867年印刷出版的《中国纹样》,是艺术史上的一本经典著作,作者是现代设计和色彩理论的先驱欧文·琼斯。在书中,琼斯绘制了100幅代表性的中国纹样,这些纹样都出自中国皇家明清陶瓷,包括青花、景泰蓝、粉彩和珐琅纹样,令19世纪中期之后的西方人对中国纹样之美充满了赞叹,作者更是称赞这些作品“前所未见”“色彩和谐”“通体完美”。
此次推出的中文典藏版,瘦长16开,保留了原图的比例,并参考了各种版本,力求按照青花瓷、景泰蓝、掐丝珐琅和清粉彩瓷的味道,还原图版本身的色彩,设计考究,印制精美,适合收藏或送人。
9
《红楼梦》(三家评本)
清代《红楼梦》评点派代表人物的评语集成之作,
250余幅人物绣像和回目插图
护花主人王希廉、大某山民姚燮、太平闲人张新之三家是清代评点派红学的代表人物,他们的评语收录在《红楼梦》(三家评本)中,正文以程高120回本为基础。
书中既有对《红楼梦》主旨内容和艺术特点的分析辩证,也有对全书整体概括与评价,既有对《红楼梦》各种艺术典型的褒贬剖析,也有对文学形象塑造得失的议论,价值丰厚,于今人极有启发。
10
《梦影红楼》
荣获2019年中国“最美的书”,
值得一生珍藏的清代全本《红楼梦》画册
《梦影红楼:旅顺博物馆藏孙温绘全本红楼梦》为清人孙温、孙允谟绘,共230幅,以绘画的形式表现了《红楼梦》的主要情节,并围绕原著的故事情节,将主要人物活动表现得细致入微,楚楚动人。
图中绘有山水人物、花卉树木、楼台亭阁、珍禽走兽、舟车轿舆、鬼怪神仙及博古杂项等,几近包括全部画科内容。仅各种人物就多达3000余人,主要人物采用“写真”技法,注重面部肤色肌纹之渲染、形神兼备。
其绘画技法高超娴熟,既继承中国画的优良传统,又吸收西洋画法,既有宫廷风格的华贵富丽和文人画的内涵气韵,又有民间绘画的色彩明艳生动,通雅通俗。该画册现藏旅顺博物馆,为国家一级文物。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