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SPURS艺术家】陈劭雄、张培力作品参展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重新聚焦媒介”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SPURS艺术家】陈劭雄、张培力作品参展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重新聚焦媒介” 媒介 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 SPURS 艺术家 陈劭雄 作品 张培力 东亚 录像 艺术 崇真艺客

重新聚焦媒介:东亚录像艺术的兴起

2022年3月5日-5月8日

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北京


SPURS艺术家陈劭雄作品《视力矫正器3》《改变电视频道便改变新娘的决定》、张培力作品《30X30》《水——辞海标准版》《焦距》正在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重新聚焦媒介:东亚录像艺术的兴起”展出。


展览由金曼(Kim Machan)策划,汇集来自日本、韩国和中国,开创了录像艺术实验之先河的重量级艺术家,旨在重新审视艺术家在东亚录像艺术兴起之时对于这一媒介的处理方式,并以期为跨国性当代艺术媒介的录像艺术在全球范围内的历史梳理做出贡献。


【SPURS艺术家】陈劭雄、张培力作品参展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重新聚焦媒介” 媒介 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 SPURS 艺术家 陈劭雄 作品 张培力 东亚 录像 艺术 崇真艺客

陈劭雄,《视力矫正器3》,1996,阴极射线管显示器固定于电视架、纸及双频录像(彩色、无声),尺寸可变,录像长度:7分50秒,“重新聚焦媒介:东亚录像艺术的兴起”展览现场,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北京,2022,图片致谢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


《视力矫正器3》是由两个视觉通道将观看者的双眼分开引向两个观看对象(电视),这两个屏幕图像的内容既相关又相悖,它们有时处于“连接”状态,有时又“断开”了彼此的关联,甚至出现相互矛盾的并置,而两眼由于各自获取不同信息,迫使大脑努力去拼合这些图像以寻找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眼与脑在处理这些信息中经历了“看”的困境,作品也就实现了对观看者的“视力矫正”。该装置的设计力求符合医疗器械的生理学要求,它的高度和距离都恰好容纳一个接受视力矫正的人。希望通过矫正视力以提高适应不断变化、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的能力。



【SPURS艺术家】陈劭雄、张培力作品参展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重新聚焦媒介” 媒介 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 SPURS 艺术家 陈劭雄 作品 张培力 东亚 录像 艺术 崇真艺客

陈劭雄,《改变电视频道便改变新娘的决定》(局部),1994,婚纱、裱框玻璃、电视,尺寸可变,“重新聚焦媒介:东亚录像艺术的兴起”展览现场,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北京,2022,图片致谢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


这件装置作品通过一件婚纱礼裙、一个支撑裙子的金属框架及其顶端的电视机对新娘身体进行了一次建构。作品中的电视机被自然而然地看作为这具新娘身体中的头部。通过对实时电视频道的画面切换,作品激发了电视画面和具有象征意味的新娘形象之间的动态互动。除了涉及官方电视频道下实时转播所连带的社会、政治语义,及新娘形象所潜藏的象征隐喻,艺术家对录像这种媒介的处理方式也是一次对不断变化的当下的提议和思考。(金曼)



【SPURS艺术家】陈劭雄、张培力作品参展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重新聚焦媒介” 媒介 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 SPURS 艺术家 陈劭雄 作品 张培力 东亚 录像 艺术 崇真艺客

中:张培力,《30X30》,1988,单频录像(PAL制式),彩色,有声,32分9秒,“重新聚焦媒介:东亚录像艺术的兴起”展览现场,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北京,2022,图片致谢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


《30X30》被认为是中国第一件录像艺术作品,展现了只有录像媒介才可达成的视觉效果。张培力在最初接触到录像设备时有机会进行实验,他在面对这种开放的可能性时,选择以录像机的长时间磁带记录之特征为切入点进行创作。在标准录像机磁带长达180分钟的录像时间里,不断重复着艺术家将一面30X30厘米的镜子打碎再重新粘合起来的画面。作品中的两个主要特征——重复和持续性——通过荒诞感激发了观众对理性和意图的思考。而这类实验性的持续性拍摄手法通常不会出现在电影拍摄中,因为后者需要考虑成本,并且遵循既有的拍摄规则。



【SPURS艺术家】陈劭雄、张培力作品参展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重新聚焦媒介” 媒介 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 SPURS 艺术家 陈劭雄 作品 张培力 东亚 录像 艺术 崇真艺客

张培力,《水——辞海标准版》(静帧),1991,单频录像(PAL制式),彩色,有声,9分35秒


在这件以录像为媒介的作品中,张培力让代表中国媒体形象的播音员邢质斌以标准语速播报《辞海》中以“水”字开头的条目,从而解构了电视、信息和媒体权威的形态。播音员用她标准和令人熟悉的专业新闻播报声线和行为来诠释这件事。这件作品捕捉和颠覆了我们对电视的感知,通过播报出“水”这个词的意义和用途的基本信息,将电视引入到一个令人惊讶的新事实中。



【SPURS艺术家】陈劭雄、张培力作品参展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重新聚焦媒介” 媒介 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 SPURS 艺术家 陈劭雄 作品 张培力 东亚 录像 艺术 崇真艺客

张培力,《焦距》,1996,八频录像(PAL制式),彩色,有声,15分钟,“重新聚焦媒介:东亚录像艺术的兴起”展览现场,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北京,2022,图片致谢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


《焦距》是一件8视频8画面录像装置作品,记录了一个城市十字路口的景象。艺术家将影像拍摄下来,再通过“翻拍”电视屏幕中的局部影像以进行系统化的解构,依此重复,直至影像中的图像完全模糊。在不同的显示器上同时播放原始和衍生的图像,造成了线性时间的断裂和均匀重复。当每个显示屏逐渐趋近于一种美学抽象,这种闭路电视监控式的屏幕影像与经过仔细检验的清晰逻辑便发生了背离。按照最初的设计,显示屏被摆放在8个基座上,每个基座之间间隔80厘米,这意味着观众可以在作品之间走动。





【SPURS艺术家】陈劭雄、张培力作品参展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重新聚焦媒介” 媒介 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 SPURS 艺术家 陈劭雄 作品 张培力 东亚 录像 艺术 崇真艺客


【SPURS艺术家】陈劭雄、张培力作品参展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重新聚焦媒介” 媒介 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 SPURS 艺术家 陈劭雄 作品 张培力 东亚 录像 艺术 崇真艺客


【SPURS艺术家】陈劭雄、张培力作品参展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重新聚焦媒介” 媒介 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 SPURS 艺术家 陈劭雄 作品 张培力 东亚 录像 艺术 崇真艺客

长按二维码关注



↓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SPURS Gallery官方网站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