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9月,我馆策划了“天才纵横——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任伯年作品专题展”, 近年来首次集中曝光了中央美术学院的古代收藏精品89套,围绕展览还举办了系列讲座、临摹活动。在展出期间和展出之后,均获得了社会和学界的广泛好评,并在2021年的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活动中获评优秀项目。
本着推广优秀展览项目、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目标,我馆与八大山人纪念馆合作,将部分展出精品带入南昌,于2021年底在八大山人纪念馆联合举办了“天才纵横——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任伯年作品专题展(南昌站)”,该展事也成为了首届南昌艺术季系列活动之一。这批首次到达南昌的央美藏品,为当地的文艺爱好者带来了别样的“新春贺礼”,展期人流络绎,在春节假期期间,参观人数达到2.7万人次。


任伯年是推动中国画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代表性画家之一,在中国绘画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薛永年先生曾评价任伯年“学古而变,取洋而化”,认为他能敏锐地洞察新的艺术观念和艺术趣味,用长舍短地寻求有新意的艺术语言。同时,他的作品题材全面广泛,笔法自然奔放,画面造型生动,色彩明快活泼,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


“任伯年作品专题”亦是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的重要个案收藏,此项收藏得益于以徐悲鸿为代表的美院老一辈艺术家,在思考中国近代美术史发展的维度上,重新挖掘任伯年艺术的人民性与开创性,重视其在美术史中的转折性地位及其对于中国画教学的现实意义。美术馆现已累计收藏任伯年藏品五十余套、海派(任薰、任熊、虚谷、吴昌硕等)及相关作品数十套。

在南昌的巡展共计展出作品50件(29套),其中任伯年作品16套,相关12位艺术家作品13套。展览不仅展示了任伯年的天才成就,如其代表作《以诚小像》《钟馗图》《花鸟四条屏》等;也展现了对其产生影响的华喦、二任等名家作品,以及受其影响的近现代绘画大师吴昌硕、徐悲鸿等人的作品,如费丹旭的《红妆素裹图》、徐悲鸿的《三鸡图》等。

任伯年 《以诚小像》轴 1877 年 纸本设色 纵 102 厘米,横 45 厘米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任伯年 《钟馗图》轴 1874 年 纸本设色 纵 135 厘米,横 64 厘米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任伯年 《花鸟》四条屏 1881 年 纸本设色 各纵 180 厘米,横 46.5 厘米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徐悲鸿 《三鸡图》轴 1937 年 纸本设色 纵 84 厘米,横 50.5 厘米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展览即以三个篇章“艺法古今”“韵胜恒蹊”和“润泽百年”铺陈开来,理清他的师法来源、串联起近现代美术的面貌、梳理他对艺术变革带来的影响,尝试引动观众从任伯年这一个案入手,回视中国绘画发展的变化。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中国文人画和写意画高峰的八大山人,亦对任伯年的笔墨造诣影响颇深,任氏“悬腕中锋”的绘画技巧即从八大山人处领会,并使其渐成磊落爽利的画风。此次展览也特别纳入八大山人纪念馆收藏的八大山人等作品,尽可能第完整呈现了策展的思路。



这一在南昌的巡展为当地公众提供了近距离观摩大师原作的机会,当地观众也反响热烈,在展览的留言簿上可见一斑。有不少观众留言:“喜欢近期来的北京展览”“体会到了字的优美、画的风雅”“希望今后能够再度举办更多优秀的书画展览!”“八大山人纪念馆让热爱艺术的人受益匪浅”“展览质量很高,展馆环境好,工作人员热情,不虚此行!”“今天跟朋友们来观展,作品非常的棒”……展览目前在展出中,展览还将持续至3月20日。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是艺术作品的汇集之地,是思想碰撞和学术研究的开放场域。以展览作为桥梁,向公众推介藏品、分享研究,亦是美术馆的重要职能。近年来,我馆坚持以具有深度和学院特色的展览与海内外各机构展开学术交流,有众多展览和学术成果走出美术馆,走进一扇扇文化大门。如任伯年作品所探讨的一样,如何继承传统又不断创新,如何在我们的藏品和我们既有的学术资源中开辟出自己的“生面”,是我们始终的努力方向。
文/刘希言、潘逸萍
现场图/八大山人纪念馆

文化和旅游部2021年全国美术馆馆藏
精品展出季入选项目
天才纵横——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任伯年作品专题展(南昌站)
| 展览时间 |
2021/12/30—2022/03/20
| 展览地点 |
八大山人纪念馆真迹馆二楼
| 指导单位 |
中共南昌市委宣传部
南昌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
中共青云谱区委
青云谱区人民政府
| 主办单位 |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八大山人纪念馆
| 协办单位 |
青云谱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
| 艺术家 |
任伯年
费丹旭 陈淳 朱耷
华嵒 任熊 任薰
吴昌硕 任预 任霞
倪田 徐悲鸿
主编:何一沙
责编:吴靖

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