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经典萌生创意
迪拜未来博物馆推出
一个互动的、多彩的地球生命「图书馆」
在最近开放的迪拜未来博物馆中,伦敦设计工作室Superflux的一个互动的、多彩的地球生命纲要图书馆「More-than-Human」将美丽的生物封装在一系列装置中,展示了一个巨大的装置呈现星球生物多样性的沉浸式生态档案。


装置展览空间:375平方米的面积
「这一年是 2071 年,世界上大部分的生态系统都被浪费了,这是不可挽回的,而人类则以我们截然不同认识的方式生活。」
展览由 2400 个水晶标本罐组成,每一个悬浮在同心圆中的标本馆都刻有一个现存甚至灭绝的生命形式的独特形象,Superflux 讲述了一个在绝望的场景中充满希望的场景:人类在发人深省、怀着崇敬之情集体合作“修复、恢复和更新”曾经的事物之中,找到了共存的方式。


展出标本特写© Sandra Ciampone
装置展览以一个视觉百科全书的形式展示地球“物种”的绝对规模、范围和数量,提醒人类在地球上广阔的生态系统中的位置,加深对自然秩序的理解。
© Sandra Ciampone
敦促参观这个身临其境的装置的游客立即采取行动以及我们对涉及人类物种与地球上其他生命形式的相互联系的责任。
文化力延伸
▽
图书馆位于博物馆大楼的第四层,除了作为一个身临其境的装置外,图书馆的交互装置允许参观者使用由英国Marshmallow Laser Feast 设计和生产的手持扫描设备,以了解有关每个标本的更多信息,并了解它如何与过去和现在的生态系统联系起来,允许游客“设计”新的生命形式,以修复或重建受损的生态系统
设计团队在谈到数字干预背后的意图时表示,“我们希望这次参与能鼓励参观者到图书馆思考如何保护我们复杂、脆弱的生态系统,以及他们可以做出哪些个人贡献,”
信息来源:stirworld
草间弥生的无限镜室「one with eternity」
在赫希洪展览中开放
日本艺术家草间弥生「One with Eternity:Hirshhorn Collection中的草间弥生」的展览将于 2022年4月1日——11月27日在Hirshhorn赫希洪展览博物馆和雕塑园开幕。
Infinity Mirror Room—Phalli's Field 法莉的领域 1965/2017
展览将呈现两个无限镜室:「法莉的领域(1965)」和「我的心在宇宙中跳舞(2018)」以及hirshhorn收藏中的五件艺术品,探索了艺术家的职业生涯。
My Heart Is Dancing into the Universe 我的心在宇宙中起舞 ,2018
Infinity Mirrored Room 是一间完全由镜子打造的空间,无尽的反射和发光的灯泡,营造出无限宇宙的错觉。草间弥生对无尽空间的看法,以及她标志性的波尔卡圆点,很大程度上受到她的焦虑和幻觉的影响,这些情节通常以网或斑点的形式出现。
空间还呈现了她一幅早期的绘画、雕塑——包括南瓜(2016 年)和花卉大衣(1964 年)以及艺术家的照片。
草间弥生,南瓜 2016©yayoi kusama


“我们的地球只是宇宙中一百万颗星星中的一个圆点/圆点是通往无限的道路。”
Longing for Eternity (渴望永恒)在 The Broad 的三层展出
© 草间弥生
The Obliteration Room,2017 © 草间弥生
自 1996 年以来,Hirshhorn 一直在收集草间弥生的作品。2017年的展览「草间弥生:无限镜子的五站之旅」帮助 DC 博物馆吸引了 475,000 名游客,这是该博物馆自 1974 年开放以来春季参观人数最多的一次。
文化力延伸
▽
艺术家
草间弥生于 1929 年出生于长野县松本市。日本NFT文化协会(JNCA)近期日本 NFT 文化协会(JNCA)将在草间弥生的生日当天,即3月22日作为草间弥生画作《HANDBAG》NFT 的首次公开发售日。


此次《HANDBAG》NFT共创作10,000个,首次发售将在市场流通7,000个,其中包含唯一1张与原作色调相同的图像和6,999件艺术滤镜NFT数字作品。
信息来源:Jnca、The Broad

塞尔维亚艺术家Endre Penovác绘画中
墨水和水彩渗入朦胧的生物

塞尔维亚艺术家Endre Penovác在他的猫咪和动物的阴影中用黑色墨水和色彩为作品渲染出水墨感。
有时,Penovác 会用细细的标记勾勒出爪子或耳朵,将猫变成梦幻般的幻影角色。


许多作品用负空间构筑了中央动物,并利用柔软、朦胧的边缘来描绘皮毛。


在生活和艺术方面,作家赫尔曼·黑塞(Herman Hesse)的哲学对艺术家Endre Penovác的意味着比看任何画家的画册更重要的基础。他把自己对艺术的审美形容为:“对比的统一与和谐。”
文化力延伸
▽
艺术家
Endre Penovác 居住在塞尔维亚,是匈牙利艺术家,作品所有的猫都是黑色的。“我在一个小村庄长大。我家没有人对艺术感兴趣,但是,出于某种原因,我对绘画的兴趣比通常在童年时期的任何其他孩子都更感兴趣。几年后,在我服兵役期间,一位马其顿朋友让我大开眼界:他比我大,毕业于美术学院。 实际上,这正是我决定下一步该做什么的时候。必须说我读了很多书,这对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寻找自己的道路,体验生活和阅读,加上我对绘画和绘画的热情,为我创造了环境。”
信息来源:Forbes
Eternal Seasons 春华秋实
二十及二十一世纪艺术家眼中的色彩美学
2022年“春华秋实”厉蔚阁亚洲首展涵括战后及当代大师,弗朗索瓦·吉洛、草间弥生、詹姆斯·罗森奎斯特等,还包括华人艺术家丁乙、梁缨、倪有鱼、唐永祥,以及首次展出艺术家胡玛·芭芭、玛丽莲·敏特、伊丽莎白·尼尔及贝蒂·伍德曼的作品,探索艺术家眼中的四季更迭、生命演变乃至宇宙万象。
草间弥生,无限-宇宙(NBCF),2014年作,丙烯,画布
161.9 x 130.2 厘米 (63 3/4 x 51 1/4 吋),图片:草间弥生工作室
草间弥生创作于2014年的作品《无限-宇宙(NBCF)》具有高度的先锋主义色彩,"我希望能从我自身所处的宇宙坐标,用点来预测及丈量宇宙的无限"。
它延承了艺术家自1958年移居纽约后开启的创作年限最长的系列“无限的网”中反复再现的标志性细点,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以多色碰撞、疏密有致的图象变化及有机图形,呈现出涌动的三维时空。
出自丁乙的作品《十示 2021-25》(2021年作)体现艺术家对消除界限的普世文化表达的追求及对更深层自我宇宙的不断求索。
艺术家自80 年代后期便以 “十”及其变体“X”进行创作,这类视觉符号对他而言代表结构与理性,以图像语言反映事物本质。
詹姆斯·罗森奎斯特,无题,1990年作,
丙烯 画布 面板152.4 x 152.4 厘米 (60 x 60 吋),詹姆斯·罗森奎斯特
已故美国普普艺术先驱詹姆斯·罗森奎斯特创作于1990年的作品《无题》是一件色彩丰富,情感丰沛的作品。
罗森奎斯特自20世纪60年代起作为普普运动的先驱蜚声国际,与安迪·沃霍尔、罗伊·利希滕斯坦等齐名。艺术家融合商业艺术技巧,以大胆的构图,对流行图像及日常物品作开创性重组,与同时代的艺术家一起改变了艺术史的面貌。在《无题》中,以花卉为主导的画面被覆盖上不规则的条状拼贴,若隐若现的女性嘴唇与眼眸神秘而诱惑,实现了对熟悉图像的超现实并置。
弗朗索瓦·吉洛,山脉,1991年作,油彩 画布
81 x 100 厘米 (31 7/8 x 39 3/8 吋),图片:弗朗索瓦·吉洛
而同样与艺术史有着不解之缘的法国艺术家弗朗索瓦·吉洛,在21岁时已是巴黎画派备受推崇的画家之一。抛却她曾是毕加索的缪思与爱人的身份,她丰富的人生阅历亦为艺术家树立起鲜明的个人风格。
吉洛拥抱人生的风云变幻,以七十载艺术生涯实验不同的可能性,捕捉游离在抽象与具象之间的创意与张力。展览中呈献的艺术家创作于1991年的作品《山脉》,以简约的风格、规整的构图及高饱和度的色彩捕捉吉洛对自然的热忱情感。
张子飘,花蕾01,2021年作,油彩,画布175 x 140 厘米 (68 7/8 x 55 1/8 吋),图片:张子飘
张子飘创作于2021年的作品《花蕾01》以暖色调及有机曲线表现了最本质的花朵。作为对社交媒体及当代全球化的回应,张子飘将生活日常及“再现政治”的思考融入绘画中,以女性型态唤起反思。作品中具象与抽象交织的弧线与延展式的态势笔触表现出既是花瓣又是肉体的画面,揭示两者纤巧而美丽,暴力而残忍的暧昧边界,体现艺术家对色彩的精进尝试及其对绘画作为身体性媒介所指向的肉体与精神的普遍关联的持续探索。
文化力延伸
▽
更多作品
倪有鱼的三件《艺术家卧室》(2021年作),通过致敬梵高及探索卧室中的常见摆设探索生命的循环往复,该作品随后亦将于艺术家在内地的重要美术馆个展中展出;
出自唐永详的题为《有一束花 一把香蕉 下面一条线上有个形象 小山一样的》(2022年作)新作,以抽象形式体现静物的再现表征;


陈世英的雕塑作品《星云入梦》(2022年作),蹁跹的蝴蝶以涌现之势直入苍穹,体现创作者对宇宙星河及时间维度的探索;胡玛·芭芭融合建筑与人形的彩绘青铜雕塑《探路者》(2021年作),彰显艺术家以废弃品引发对气候危机及材料循环利用的关注。
信息来源:厉蔚阁亚洲
灵蕴-卢斯的时节
艾伯哈德·卢斯(Eberhard Ross)个展
仓(06917) 88 x 80 cm
德国艺术家艾伯哈德·卢斯(Eberhard Ross)在南京个展《灵蕴-卢斯的时节》(The Aura of Changes-Eberhard Ross and His Time)已于2022年3月7日-3月27日在德基美术馆展出,共展出作品共40余件。
展览以“光(Aura)”、“飞行(Flight)”、“自然(Nature)” 三个版块综合叙述艺术家艾伯哈德·卢斯在禅宗哲理的影响下,色彩、光晕、声音、符号、自然界的动植物的启发,呈现艺术家的精神世界,对生命本质的着迷。
飞行 三联画 (03011) 共3幅,每幅100 x 150 x 3 cm
其中,“仓(Storehouse)” 可以通过肉眼观察彷如随着时间和空间变化而产生的细胞裂变。
“费马(Fermata)”及“曼多拉(Mandorla)” 通过极简主义结合东方艺术的“留白”释放单色的灵晕,四季的缤纷,大地的色彩。
费马 (10815) 40 x 30 cm
卢斯的作品呈现世间万物以动态的关系相互依存,阐释了自然界能量流动的原理,他从自然现象和音乐中汲取灵感,用线条和图案的网络覆盖画布和纸,这些线条和图案在重复和冥想的过程中有机地发展,他称之为“有机几何”。
2022年3月7日-3月27日
德基艺术空间
中国江苏省南京市中山路18号德基广场二期8楼
文化力延伸
▽
卢斯,1959年生于德国克雷菲尔德,现居法兰克福。他是2013年鲁尔艺术与科学奖获奖人,作品被德国埃森市,加拿大皇家银行等机构收藏。卢斯受东方哲学“空”的人生观及态度的影响,作品笔触细腻,通过极简主义结合东方艺术的“留白”释放单色的灵晕,探讨事物本质-万物之间的紧密联系。
罗斯用书法线条和图案覆盖了画布、铝和画纸,这些线条和图案在重复中有机地发展,他对自然界中的图案非常着迷,例如贝壳、叶子、蝴蝶翅膀、植物细胞的螺旋形式。当他试图解释自然界中发现的自然“线条和曲线”时,他也在探索色彩的色调和色调如何受到标记制作的影响。
信息来源:德基美术馆
👇
本周《文化力通讯》Newsstand新闻报道完毕,
还请大家多给小编留言提意见。
感兴趣的话,大家记得订阅本号,
期待下周的文化力世界。
🔍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