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省美育村是在党中央提出共同富裕的号召下,由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提出并指导、浙江美术馆策划并实施的一个探索性实践项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2019年,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以深化“千万工程”为牵引,以共建共享“诗画浙江”全域美丽大花园为总目标,创新提出“艺术赋能乡村,美育共同富裕”总思路,开展对美育村试点单位扶持和培育工作,用各类美术项目助力乡村振兴,2022年1月公布了首批浙江省美育村验收合格单位86 个村(社区)。为深入践行美术赋能乡村振兴,浙江美术馆组织专家团队对首批美育村合格单位进行为期1个月的实地指导和复检。
3月8日至10日,由浙江美术馆副馆长、党总支书记杜群带领的浙江省美育村专家组来到了金华礼张村、嵩溪村、大皿村,衢州余东村、廿八都镇浔里村等进行调研复检。
浦江县岩头镇
礼张村

礼张村书画人才辈出,文化底蕴深厚,历史上就有张书㫅、张振铎、张世简等著名画家。自创建美育村以来,该村十分重视书画人才培养,凡考上美院的年轻学子,村委会都会给予奖励。在礼张,几乎人人会动笔书画,书画不仅是村民陶冶情操的一种生活方式,同时也为村民带来了经济创收。疫情期间,村委会组建了8个微信群,吸纳了近4000余名粉丝,通过线上拍卖书画的形式,拓宽了作品销售渠道。礼张村以“书画品牌+历史文化+产业延伸”为主线,创建一个集书画交流、美景欣赏、美食品鉴、农业观光、民宿养生为一体的立体式多样化文旅基地,年均吸引游客5万余人,为村集体创收50万元。
礼张村书画活动现场
浦江县白马镇
嵩溪村

嵩溪古村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有“民俗、诗词、书画、家族、建筑、石灰、生态、廉政、农耕、饮食”十大文化元素。自创建美育村始,一直努力探索将美术元素注入古村旅游,建立浦江美术馆嵩溪分馆,应游客要求,全年无休免费开放,引入八家美术学院和机构挂牌写生基地,年接待写生游客3万多人次。邀请INSEA亚洲理事会主席、杭师大艺游学研究院院长、美术史博士胡俊先生,为当地文化如板凳龙、土法织布、木雕等解码形成美术基因,创新性地开设跨代美育研学课程,以老人与孩子共同研学的形式,将中国传统文化深深植入村民心中,形成嵩溪村美育文化产业内循环。
第七届海外学子走进嵩溪
磐安县双峰乡
大皿村

大皿村始建于唐武宗年间,是一个居住着3000多原住民的国家3A级旅游景区,文化底蕴深厚。村内古建鳞次栉比,颇有规模,十二字家风家训古今传承,各种节庆民俗精彩纷呈,其中炼火神技中外闻名,生活气息浓郁。自创建美育村以来,引进美术爱好者创办双峰美术馆,利用村内闲置农屋资源,统一规划,创建写生基地,目前已与35所院校达成合作,成功打造出“共享农屋·写生基地”的品牌项目,并带动村民增收700余万元/年。在这座大山坳的村庄里,设有一所乡村小学,77位小学生配备了2名美术教师,每周有2堂美术必修课,还有一些美术选修课,孩子们学会了用绘画语言讲述身边的故事。
在双峰美术馆举办写生画展
衢州市沟溪乡
余东村

余东村的农民画是它的金字招牌,独特的美育文化积淀滋养了一批土生土长的农民画艺术爱好者。800多人的小村庄有300多农民能够“白天拿锄头,晚上拿画笔。”自2019年开展美育村培育以来,以农民画为中心,探索着用“美育”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用农民画提升村庄的整体吸引力,成功带动了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实现了从农民学画画提升到农民画的版权销售、文创开发、研学产业、旅游融合的转变。抓住未来乡村建设的机遇,将美育村建设融入到未来乡村建设当中,通过农民画,村集体经济从2019年的6万元提升到2021年的150万元。余东村还积极打造集展览、典藏、休闲为一体的中国乡村美术馆,占地5000余平,全年无休,开馆至今已成功举办15场具有一定规模的展览。引进10多名专业画家,建立名家工作室,他们免费为村民进行美育培训,提升村民美育素养。余东村的发展带动了整个沟溪乡的发展,2021年还建立了以余东为核心的共富联盟,国庆期间吸引游客超8万人次,农民画及相关文创产品、旅游等产业收入超600万元。
沟溪乡余东村农民画墙绘
江山市廿八都镇
浔里村

浔里村是一座千年古村,位于国家5A级景区廿八都古镇核心区。木偶戏、旱船、高跷、剪纸、廿八都山歌民舞等传统风俗民情也极具特色。自开展美育村培育以来,浔里村努力将多样的风俗民情转化为美育赋能,依托独特的生态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从美丽风貌提升、乡村资源活化、美育人才培育、文创产业构建等方面为主攻方向,致力于打造人美、环境美,文化兴,经济强的“两美一兴一强”省级美育村标杆。创建研学写生基地,2021年接待各类院校写生28批次,中小学研学团队21批次,接待游客35.4万多人次,文旅融合年收入达2300余万元。美育村建设助推了全村旅游业消费增长,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浔里村美育员在教小朋友绘画
专家组在调研中发现,美育村建设不但使乡村邻里关系更和谐、融洽,还可以助力未来乡村的打造,为未来乡村建设注入更有生活气息、文化氛围的内容和活力。在乡村基本建设完成的条件下,如何挖掘本土文化,将本土文化转化为美术语言、艺术符号,并赋予新的生命重新融入到乡民的生活中,成为振兴乡村建设的新鲜血液,已经有了成功的案例,这也是社会各界专家们可以总结并研究的一项有意义的课题。
专家组与浔里村美育村建设者们在成功亭合影
供稿:张丹阳
编辑:张湃
责编:美术创作中心
参观注意事项
浙江美术馆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南山路138号
电话:0571-87078700
开馆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7:00
周一休馆(遇法定节假日照常开放)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