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相,所谓事实的全方位展现,永远只有一个。可事实如何才会被相信是事实,了解真相怎样才能令人信服?人们常寻找真相来解决疑惑,也常掩盖真相来隐藏罪行。人们总会被真相支配,却常常努力改变事实来支配真相。
警察局里,局长和部下在审讯期间失手打死了一名无政府主义的囚犯。他们要怎样遮掩事实,才能逃过长官的责问?

自杀还是他杀?
畏罪自杀还是未罪自杀?
服从真相还是编造真相?
依靠自己还是依赖疯子?
宝藏剧组好戏不断!《红与黑》北京站之后,空花组另一作品《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本周将在蜂巢剧场上演。
继续感受来自空花组的魅力吧!
一个无法终场的谎言/
在真相边缘疯狂试探
为了掩盖真相,人们喜欢编造谎言,更喜欢用看似非信不可的物证来验证谎言的说服力。可是,只有证据的真实性居高,谎言才能具有底气。而要寻找一个坚实的证据,往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莫泊桑的《项链》中,小公务员的妻子玛蒂尔德为参加一次晚会,向朋友借了一串钻石项链,来炫耀自己的美丽,项链却在回家途中不慎丢失,她只得借钱买了新项链还给朋友。为了偿还债务,她节衣缩食,为别人打短工,整整劳苦了十年。最后,得知所借的项链原是一串假钻石项链。

绘/August Macke
用十年时间隐藏一个真相,圆满一个谎言。一个女人仅为了一次美貌的炫耀,便付出了十年辛苦劳作的日夜,最终却换来一语笑话终场。如果警察局里发生一场意外,在审讯期间将一个在押的无政府主义者刑讯致死。长官为了逃避责罚,要如何制造一个假象?他会付出怎样的代价?
一个难以言说的真相/
再无逻辑也变得合理
舆论惑众。1965年,美国传播学者哈伍德在《公共舆论》中总结出了一个普遍的定义:舆论,是一种关注。舆论世界遵循着四个规则:弱者优势,情感强势,轻者为重,次者为主。其中,弱者优势表明,在现实中的弱者,在舆论中却是强者。
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的著名短篇小说《竹林中》讲述了一个武士带妻子真砂前往若狭的途中,真砂被强盗凌辱,武士被杀的案件审理过程。真砂在众人面前忏悔,称自己无法忍受被辱和丈夫的冷眼,便亲手杀了武士。而武士的冥魂却借世人之口称真砂要跟强盗私奔,并要求强盗杀死武士。

绘/August Macke
人人都爱扮演弱者。因为舆论是人性作用下的发酵,会将弱者的态度放在首位。看似处于弱势,实则引领了舆论的导向。而显然,一个无政府主义者在被捕后因严刑拷打下身亡,不仅是警局的失责,更是当局对人民的不善,必然会引发骚乱。排除警局的责任,让众人相信是自杀造成,当然是息事宁人的好办法。
一场疯子导演的闹剧/
荒诞中能否残存清醒
哲学家尼采曾说:“客观的事实真相根本就不存在,我们有的只是视角。”也许这个世界的众多真相只能出自活人之口,通过强有说服力的视角和观点来论述事实,引证真相。而人类固有的“因果思维”的本能,也影响了人们对于逻辑的重视和遵从。

绘/Charlotte Ager
“人死了,是事实。他自己跳下去的,也是事实。不是咱们干的,不就更是事实。”
如何将一场误杀刑犯的意外转变为自杀的结局?警察局局长请来了一位患有演员妄想症的“疯子”犯人一同设计。疯子不负所托,想出了多个“无先生”的自杀动机。制造一个畏罪自杀的假象,通过一个疯子的嘴,竟然逐渐让众人相信是天衣无缝的妙计。

死者无法自白,活人空口便能成为有力的凭据。一出闹剧的背后,是怒不可遏的痛斥。荒诞中的人们啼笑皆非,疯子掌控着正常人。而那荒诞中残存仅有的清醒,却在思考过后重新审视。
改编戏剧大师达里奥·福同名作品,用讽刺来揭露一个时代的悲剧。空花组放纵演绎荒诞颠覆舞台,《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上演一场狂喜怒笑中的讽刺戏剧。一年仅演一轮,这次孟京辉不谈爱情。
情况太复杂了
现实太残酷了
理想都破灭了
我也不想活了
「演出信息」
▼
《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

2022.3.16-3.27 | 北京·蜂巢剧场
2022.3.30-4.3 | 上海·上海大剧院-别克中剧场
2022.4.7-4.10 | 杭州·杭州蜂巢剧场
2022.4.14-4.17 | 深圳·福田文体中心-戏剧主题馆
《红与黑》

2022.4.29-5.1 | 天津·天津大剧院
2022.05.06 - 05.08|苏州·苏州湾大剧院-歌剧厅
2022.5.13-5.15 | 成都·四川大剧院
2022.5.20-5.22 | 西安·陕西大剧院-歌剧厅
2022.5.27-5.29 | 宁波·宁波文化广场大剧院
2022.6.10-6.12 | 青岛·青岛大剧院歌剧厅
武汉、广州、深圳
开票敬请期待! 我们马上安排!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