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循环往复的时间
Time Loop
三尚系列收藏展
第一季
2021.03.18 — 2021.04.28
循环往复的时间
三十年,三分之一世纪。从印象画廊到三尚当代艺术馆。
2001年,印象画廊位于西湖边清波门一个印刷厂三楼的空间里,展出了一个题为《附体》的影像艺术展,第二天,杭州颇为时尚前沿的媒体“都市快报”用一个版面的篇幅刊登了一篇报道,时任快报编委朱建用笔名雨门激情四溢地还原了开幕式现场,这大概是杭城最早的当代艺术展。
2002年10月18日至10月21日,“现象学与艺术”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杭州召开。会议的学术策划人和组织者孙周兴教授在活动后记中写道:“本次会议在杭州印象画廊举行。在一个半地下画廊里搞一个艺术与哲学的学术会议,以后会不会有我不敢说,但至少在我们这里是前所未有的。会议主办者在画廊里做了一个名为“大地上•具象表现绘画艺术展”的展览。华裔法籍著名艺术家司徒立先生甚至专门从巴黎弄来了一批法国艺术家的作品予以展出,加上中国美术学院具象表现绘画工作室的几位艺术家的一此作品,形成一个规模不小的画展。置身于绘画艺术的背景里讨论艺术现象学的问题,味道自然有点特别。”
2004年,中国杭州·不完整世界之“纪念诗歌”活动,三十多位中国最重要的诗人出席了这次诗会,在诗歌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活动策划人之一黄石在会上致辞:“多年来,没有哪一次比今天的诗人聚会更让这个城市在此刻显得如此非同寻常。无论从哪一种角度上看,这都是一次诗歌界质朴、庄严、罕见的聚会。我宁可不把它看成是一次艺术策划事件。它不是一次类似官方举行的艺术双年展、不是一次对诗人论资排辈、树碑立传徒劳无益的声明或颁奖活动。这样类似的闹哄哄争先恐后的活动到头来被时间证明是自慰式的宣泄。当我被邀作为一个非诗歌界权威站在这里发表致辞,足可证明,今天的诗人聚会在其文化上的开放性和包容度与以往有着显著区别。同样,今天的活动的发起者并不是某个所谓权威机构、或者某个诗歌流派急于要向诗歌界或大众表明他们的一种姿态,或者作为一个社会政治对抗性游戏中的一个文化附庸,或者带有某种商业利益企图的时尚沙龙等等;今天诗人们到场----恰恰是因为在这个城市中热爱诗歌的两位名不经传女士的心愿,她们此举的理由非常简单:诗歌是重要的。”
“去了解哪些力量,使世界变成一个整体。”
----歌德《浮士德》
是这个活动的副标题,在今天依然具有如此的现实意义。
2006年,“意象武夷—中德艺术家首次面对面互动创作” 活动自11月20日开始,至11月29日结束,历时10天。共有100多位艺术家、批评家、翻译参加,规模空前。
中国艺术家:苏天赐、夏阳、沈行工、周长江、苏笑柏、黄阿忠、俞晓夫、郑在东、周一清、洪凌、曹力、王克举、于彭、谢东明、丁方、王辉、邓国源、王琨、朝戈、段正渠、施本铭、刘彦、夏小万、罗发辉、井士剑、段建伟、刘大鸿、刘曼文、殷雄、陈淑霞、任小林、王小松、杨述、李磊、马轲。
德国艺术家:戈特哈德∙格劳伯乐、马克斯∙伍里克、哈特维克∙艾伯斯巴哈、德特罗夫∙冯∙勃里斯伊士伯爵、杰瑞∙切柳客、吕笛格乐∙拉斯特、HD ∙司拉德。
中德两国学者:叶廷芳、龚云表、尚辉、陈嘉映、树才、克劳斯∙佳尔维茨。
特邀著名翻译家李逵六担任活动首席翻译。
……
……
三十年,三尚当代艺术馆深刻地介入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兴起和发展。我们无法在这里一一罗列所有的展览和发生的事件。此刻,2022年春天,世界战火纷飞、瘟疫肆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时间不是循环往复的,时间是更深的未知。回顾也许是一种最真实的存在,在这个非常时期,我们策划了这个系列收藏展,计划用二年时间,分十季来完成这个系列,根据我们的空间结构,每季由四位艺术家组成。
这是一个民营美术馆的成长史,也是二十一世纪当代艺术背景下这个城市的集体记忆。
展览现场
关于艺术家
马 轲
Ma Ke
《顶硬上之英雄》 | 2005 | 240×254厘米 | 布面油画
读书系列·海 | 2003 | 150×200厘米 | 布面油画
读书系列·浪花 | 2004 | 150×200厘米 | 布面油画
乌里克
Max Uhlig
Max Uhlig 是杰出的德国当代画家之一。 他的作品可以在世界上许多著名的博物馆找到,从伦敦的泰特美术馆到纽约的大都会博物馆,以及德国几乎所有的主要博物馆都有收藏。
他以其独特的风景画和肖像画闻名于世,他以富有表现力的、充满活力的节奏创作出黑色或彩色的点和笔触。他明确无误的线条和独特笔触以自发性和闪闪发光的色彩为特征。
这位1937年出生于德累斯顿的艺术家因其作品获得了许多国家和国际奖项,1987年获得了艺术学院(GDR)的科勒维茨奖(KäThe Kollwitz Prize),1998年获得了汉斯·西奥·里克特奖(Hans-Theo Richter Prize)和撒克逊功勋勋章。2003年获得州首府德累斯顿艺术奖,2005年获得杜塞尔多夫艺术家艺术奖。2020年Max Uhlig 荣获Karl Schmidt-Rottluff Chemnitz授予的艺术奖。
《武夷系列之八》 | 2005 | 100×180厘米 | 布面丙烯
《武夷系列之二》 | 2005 | 100×170厘米 | 布面丙烯
《男人头像F.L》 | 2003 | 102×71厘米 | 纸本水墨
陈淑霞
Chen Shuxia
1963年生于浙江温州,198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现任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美术教育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淑霞的艺术创作伴随着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一路走来。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陈淑霞的艺术实践可以分为几个段落。从“原色”、“虚实两境”、“山水间”到“忘形——超然物外”这几个重要时期,陈淑霞的作品始终是以敏感的表达和独特的视角,把个人的情怀映衬在大的时代背景之中。近期的新作,通过一系列看上去“空洞无物”的画面,陈淑霞意欲表现出自己经历过来的,与自身与这个时代,这个世界之间的对峙和协调甚至是妥协。试图走出一直以来不断坚持的形、色表达的规范,走出自己的过往,继而达到物我两忘的心态。
《面对》 | 1998 | 140×120厘米 | 布面油画
《皓》 | 2004 | 120×68厘米 | 布面油画
《五福》 | 2006 | 250×150厘米 | 布面油画
杨述
Yang Shu
《绘画2001NO.4》 | 2001 | 180×260厘米 | 布面油画
《无题》 | 2006 | 180×260厘米 | 布面油画
《无题》 | 2005 | 180×260厘米 | 布面油画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更多信息,关注我们
中国 ∙ 杭州市延安路52-2号 吴山综合楼
SANSHANG ART
NO.52-2,Yan’an Rd. Hangzhou.310002.China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