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皮肤之下,机器之间”系列论坛 | 感知探究:超越生命/机器二元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皮肤之下,机器之间”系列论坛 | 感知探究:超越生命/机器二元 皮肤 机器 之间 系列 论坛 生命 昊美术馆 瑞士 文化 基金会 崇真艺客


“皮肤之下,机器之间”系列论坛

感知探究:超越生命/机器二元


发起:昊美术馆、瑞士文化基金会上海办公室

日期:2022年03月19日(周六)

时间:15:00 - 16:30 (CST)

主持:龙星如

嘉宾:陈玺安、Geocinema (Solveig Qu Suess, Asia Bazdyrieva)、Marc R. Dusseiller

语言:中文,英文(配以中文翻译)

活动形式:线上(Zoom、在艺直播)

活动入口:(Zoom,限定500人)

https://zoom.us/j/92512967837


(在艺同步直播)

扫描以下二维码

“皮肤之下,机器之间”系列论坛 | 感知探究:超越生命/机器二元 皮肤 机器 之间 系列 论坛 生命 昊美术馆 瑞士 文化 基金会 崇真艺客



关于论坛
感知探究:超越生命/机器二元 

本周六下午15:00-16:30,昊美术馆联合瑞士文化基金会上海办公室,由策展人和写作者龙星如主持,邀请作家和策展人陈玺安、瑞士艺术小组Geocinema、瑞士跨学科学者和艺术家Marc R. Dusseiller结合自身实践/创作经验,对正在进行的展览“皮肤之下,机器之间”进行回应及讨论。

这场讨论最初由几位参与者对于展览标题“皮肤之下,机器之间”的种种反馈而展开……在大地皮肤之下,介于不同机器之间的,也许可以是传感器之间的信号。Geocinema(地理电影)小组系列关于“一带一路”的研究,探索大地如何作为电影,直接涉及这一关注;Marc R. Dusseiller作为长期跨学科组织者的角色,促使他在简短的对话里将我们的注意力拉回到皮肤/机器可能产生的种种跨越有机/无机二元论理解的途径;陈玺安近期的研究则尝试将这些媒介化的探索拉回至我们现实的生存处境中,他将以实际的社会新闻作为案例,向大家介绍这些媒介化的探索何以是非常具身的体验。

*本场论坛因疫情原因将在线上进行,后续论坛录像将在fabric | ch为展览特别创作的“论坛装置”——《未来过去式平台》(2022)上播放。


论坛主持

“皮肤之下,机器之间”系列论坛 | 感知探究:超越生命/机器二元 皮肤 机器 之间 系列 论坛 生命 昊美术馆 瑞士 文化 基金会 崇真艺客

 龙星如丨Iris Long 

龙星如,策展⼈,写作者。研究⽅向为艺术创作与数据环境及技术的关系, 以及科技的⼼理地理和基础设施建设。译《重思策展:新媒体后的艺术》并获第⼗⼀届AAC艺术中国年度艺术出版物提名;第⼀届IAAC国际艺术评论奖英⽂入围评论者;策划展览包括《撒谎的索菲亚和嘲讽的艾莉克莎》(Hyundai Blue Prize策展⼈奖),《他⼭之⽯新代理⼈》(2020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青策计划⼤奖),今⽇美术馆第三届未来馆《机器⼈间》等;并为艺术家刘昕、Lauren Lee McCarthy策划国内首个个展。2019年担任ISEA电⼦艺术研讨会国际评委。2020年担任计算机图形学会议SIGGRAPH ASIA艺术板块国际评委。

她的研究⼯作发表于德国ZKM媒体艺术中⼼“艺术与⼈⼯智能”会议,香港城市⼤学运算媒体艺术国际论坛(ISCMA),英国格林威治⼤学数字⼈⽂与艺术研究国际论坛,ISEA电⼦艺术研讨会等。

2021年,她发起了“端⼝:云下贵州”项⽬,这是⼀个关于中国科技基础设施的⻓期调研和策展项⽬。


论坛嘉宾

“皮肤之下,机器之间”系列论坛 | 感知探究:超越生命/机器二元 皮肤 机器 之间 系列 论坛 生命 昊美术馆 瑞士 文化 基金会 崇真艺客

陈玺安丨Zien Chen 

陈玺安是居住在上海的作家和策展人,他也是《黑齿》杂志的共同编辑。他最近曾编辑《箭厂空间五年书》(2020)以及《平行奥运》(2021)。他进行中的系列写作“速溶回顾展”散见于《黑齿》杂志与《艺术界》。


“皮肤之下,机器之间”系列论坛 | 感知探究:超越生命/机器二元 皮肤 机器 之间 系列 论坛 生命 昊美术馆 瑞士 文化 基金会 崇真艺客

 Geocinema 

曲若汐(Solveig Suess)和艾莎·巴兹列娃(Asia Bazdyrieva)二人组成了艺术小组Geocinema(地理电影),共同探索电影与星球之间的关联。他们的实践涉及到对地球的理解和感知,并融入了广泛分布的图像和意义生成过程。他们的作品已经在国际上展出,包括个展《地球的形成》(Making of Earths, Kunsthall Trondheim, 2020),以及群展,如《关键地带》(Critical Zones, ZKM Karlsruhe, 2020-21)和《重思集体》(Re-thinking Collectivity, 广州影像三年展, 2021)。2020年,他们被提名为Schering Stiftung艺术研究奖,以及Kassel Dokfest的金钥匙奖。


“皮肤之下,机器之间”系列论坛 | 感知探究:超越生命/机器二元 皮肤 机器 之间 系列 论坛 生命 昊美术馆 瑞士 文化 基金会 崇真艺客

 Marc R. Dusseiller 

Marc R. Dusseiller博士是一位跨学科学者,微观和纳米技术的讲师,文化促进者和艺术家。他举办DIY讲习班,内容涉及低保真电子和合成器、用于公民科学和DIY显微镜的硬件黑客技术。他作为瑞士机电艺术协会(Swiss Mechatronic Art Society)的前主席(2008-12),曾共同组织Dock18、Room for Mediacultures、diy* Festival(苏黎世,瑞士)、KIBLIX 2011(马里博尔,斯洛文尼亚)为艺术家、学校和儿童举办研讨会。Marc同时也是苏黎世新黑客空间集体Bitwäscherei(2020)的共同创始人。他曾在多个学校担任客座教师和导师,如: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以及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等。在与Kapelica画廊的合作中,他在卢布尔雅那创办了BioTehna实验室(2012-2013),一个关于生命科学的跨学科和艺术研究的开放平台。目前,他正在开发执行生物和纳米技术研究和传播的手段,即Hackteria - 开放源码生物艺术,以DIY/DIWO的方式在厨房、工作室和Majority中进行。他是2010-2020年苏黎世、罗曼莫蒂尔、班加罗尔、日惹和冲绳等不同版本的HackteriaLab的共同组织者,并合作组织了2017年日内瓦的BioFabbing Convergence、2016年日内瓦和2018年深圳的GOSH!开放科学硬件的聚会。


论坛装置
「fabric | ch,《未来过去式平台》」

“皮肤之下,机器之间”系列论坛 | 感知探究:超越生命/机器二元 皮肤 机器 之间 系列 论坛 生命 昊美术馆 瑞士 文化 基金会 崇真艺客
fabric | ch《未来过去式平台》(2022)展览现场
论坛装置由瑞⼠⽂化基⾦会⽀持,图片©昊美术馆

fabric | ch为展览特别创作的《未来过去式平台》(2022),尝试回答如何为展览提供一个非中心化观察或参与的场合与空间,装置本身亦可以看做是基于环境中产生的海量数据的建筑提案。

这个可以俯瞰展厅的平台将入口和出口直接相连——这意味着平台提供了可穿越空间而无需真正进入其中并成为一名观察者的可能性。《未来过去式平台》同时配备了环境监测设备。随着时间的推移,传感器尽可能多地记录下由持续变化的展厅条件、存在和用途所产生的数据。数据储存在“未来式过去平台”的服务器上,并在计算机上循环播放。这是“被记录的时刻”,“凝固”在数据服务器上,能够不断重复播放,同时也等待着有人重新激活它。平台上的“数据中心”和其界面与可视化屏幕一起,让参观者/观察者得以跟上正在进行中的记录过程。


论坛装置艺术家

“皮肤之下,机器之间”系列论坛 | 感知探究:超越生命/机器二元 皮肤 机器 之间 系列 论坛 生命 昊美术馆 瑞士 文化 基金会 崇真艺客

 fabric | ch 

fabric | ch结合实验、展览和生产制定了新的建筑方案,并产生了独特的宜居空间,将局部和分布式景观、算法行为、气氛和技术结合起来。

自工作室成立以来,fabric | ch的建筑师和科学家们一直在研究当代空间领域,从与网络有关的环境,混合物理和数字属性,到各维度的相互作用,例如他们最近关于“空间干扰(spatial interferences)”和 “moirés空间(moirés spaces)”的研究。

因此,fabric | ch的工作通过克里奥化(creolization:全球“美国化”)、空间交错和可持续性的⻆度,涉及关于调解我们与地方和距离的关系的问题,涉及自动化的气候、信息和能源交流、流动性和全球化。


关于展览

“皮肤之下,机器之间”系列论坛 | 感知探究:超越生命/机器二元 皮肤 机器 之间 系列 论坛 生命 昊美术馆 瑞士 文化 基金会 崇真艺客


皮肤之下,机器之间


展期:2022年01月15日 - 2022年04月24日

艺术家:雷维托·科恩与图尔·范·巴伦(Revital Cohen and Tuur Van Balen)、 西蒙·丹尼(Simon Denny)、 fabric | ch、哈伦·法罗基(Harun Farocki)、尼古拉斯·拉马斯(Nicolás Lamas)、琳恩·赫什曼·李森(Lynn Hershman Leeson)、陆扬、林博彦、大卫·奥赖利(David OReilly)、帕奎硬件(Pakui Hardware)、乔恩·拉夫曼(Jon Rafman)、黑特·史德耶尔(Hito Steyerl)、施政、郑金亨(Geumhyung Jeong)

策展人:付了了

策展助理:孙明东、李心仪
地址:昊美术馆(上海)一楼,上海市浦东新区祖冲之路2277弄1号
主办:昊美术馆
首席赞助:APENFT基金会

昊美术馆新展“皮肤之下,机器之间”于2022年1月15日起面向公众呈现。

作为身处中国最重要的科技园区——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艺术机构,昊美术馆希望通过“皮肤之下,机器之间”回应其所身处的环境;同时,作为2019年展览“严肃游戏”的延续性思考,本次展览将继续探索如何创造技术性的公共空间以及将技术议题纳入公共讨论的多样化途径,美术馆亦将在展期中开启一系列与展览相关的对话与辩论。系列论坛将发生在由fabric | ch为展览特别创作的“论坛装置”——《未来过去式平台》(2022)之上,这些对话和行动在展厅内被激活的同时也将被捕捉、观察和存档。

“皮肤之下,机器之间”系列论坛 | 感知探究:超越生命/机器二元 皮肤 机器 之间 系列 论坛 生命 昊美术馆 瑞士 文化 基金会 崇真艺客
"皮肤之下,机器之间"展览现场,2022
图片©昊美术馆


🔗 “皮肤之下,机器之间”相关阅读:
HOW 皮肤之下,机器之间 | 论坛计划
HOW 系列论坛⑴ | AI与技艺:艺术、算法和自动化
HOW 新展预告 | 皮肤之下,机器之间
HOW 新展 | 在“皮肤之下,机器之间”
HOW 皮肤之下,机器之间 | 新展终极剧透已来!
HOW 新展 | “皮肤之下,机器之间”今日正式开幕


策展人

“皮肤之下,机器之间”系列论坛 | 感知探究:超越生命/机器二元 皮肤 机器 之间 系列 论坛 生命 昊美术馆 瑞士 文化 基金会 崇真艺客

 付了了丨Fu Liaoliao 

付了了是一位策展人、写作者。她的策展研究围绕历史、经济、技术语境下的艺术实践和理论批判而展开,涉及技术发展与人类处境、公共空间的功能及其边界、参与式艺术实践等。她近期策划的展览包括“暗光”(2020/2021)、“被打断的饭局”(2020)、“严肃游戏”(2019)、“流动者会议”(2017)等。她亦为Thomas Hirschhorn、何子彦、厉槟源等艺术家策划个展。她目前担任昊美术馆展览总监。

论坛策划 / Mengyi
编辑 / Jenny Zhang

“皮肤之下,机器之间”系列论坛 | 感知探究:超越生命/机器二元 皮肤 机器 之间 系列 论坛 生命 昊美术馆 瑞士 文化 基金会 崇真艺客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