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市民终身学习文化艺术体验基地
刘海粟美术馆体验站点
上海这所都市和中国现代视觉文化有着特殊关联性,在作为中国现代视觉文化教育重镇——上海美专创立110周年之际,刘海粟美术馆特举办“现代视觉文化”主题系列讲座,约请多位著名专家学者,与公众分享他们在此一领域的研究心得。

第八讲#
“看不见”的江南
中国近现代美术资源的保护与转化
/ 讲座时间 /
3月26日
/ 主讲人 /
/ 参与方式 /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收看直播

/ 讲座内容 /
随着近现代美术的发展,江南文化在中国近现代美术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历史上也留下了很多重要的江南文化遗产,包括作品、文献等等。
本次讲座,李超先生将与我们分享如何让"江南"这个文化资源,不局限在一个历史地理空间概念,而是从文化资源的角度得到保护、转化和再生。
关于主讲人
ABOUT THE SPEAKER

李 超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上海大学伟长学者、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理论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造型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油画学会理事。
海粟讲堂×现代视觉文化

“视远惟明”:从1890年的一幅图画重读上海视觉现代性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
1890年,《飞影阁画报》刊载了一幅题作“视远惟明”的仕女行乐图,绘者周慕桥。图中,几位盛装华服的女子簇拥在高阁窗前,其中一位手持一架望远镜,向远处探望,由近及远的配景中,市井、楼阁、深院、街巷、郊野、花木,更有一座危然高耸,塔楼尖顶竖起十字架的西式教堂建筑……这一让人惊奇的都市景象组合,无形中勾勒了一张上海近现代视觉文化的地形图。

十九世纪四〇年代始,随着上海的开埠,不仅有油画、水彩画、水粉画、粉画、雕塑等西方美术创作类型进入,形成与本土原有的中国传统书画篆刻甚或年画等美术种类并驾齐驱之势,并且,上述各具源流的中西艺术也产生了相互间的影响与渗透,《视远惟明》中的人物、面貌乃至屋宇建筑的布局与呈现,也已不复纯粹中国画的格局。
仕女手中的那架舶来的望远镜,几乎成了一个象征,暗示着海禁大开之后,从物质、技术诸方面,视觉文化在以上海为代表的中国沿海地区已渐渐形成了新的面貌。
十九世纪中期的照相术、晚期的电影,都纷纷在上海登场,这些崭新的视觉技术,诚如本雅明所指出的,以机械复制的特性改写了以往伴随着“灵光(Aura)”的艺术理念。在上海,中国民众也同样拥抱了这些新到的“物事”。
在上海,新兴的都市带来了新的日常生活场景,也塑造了新的视觉环境,新的街道、新的水岸布局和游乐空间(公园、剧场、音乐厅和电影院),新的建筑、室内陈设、照明灯具,新的商铺、橱窗布置和招贴广告,新的交通工具,由马车到火车、汽车和蒸汽船只,这些日益变化的生活内容,也全然是视觉文化再现的新素材。《视远惟明》画中,不仅有远处的教堂建筑,而仕女们的楼下,窗子透出的房间一侧,墙上那一具新式壁灯也隐隐地提示了我们此点。
更有意思的,是《视远惟明》一画所刊载的《飞影阁画报》,它跟之前的以时事新闻画为主体的《点石斋画报》有重要关联,绘者团队也有很大重合,更重要的是,它揭橥了上海现代视觉文化的载体形态的重要变化——现代新闻、出版机制的形成和印刷技术的不断跃升,以及现代视觉文化受众群体——都市大众影响的不断强化。
由此,我们还会注意到现代视觉机制的另一个重要面向,即现代教育—培训体制,从1864年创办的土山湾工艺厂的图画间(即“土山湾画馆”)到1912年宣告成立的上海美术图画院(上海美专前身),代表了这一体制在不同年代的不同形态与面貌,确立了现代视觉领域人才的主流培育方式。
而《视远惟明》一图还悄悄地指明了一点,那就是画中的女性,她不复传统仕女图中悠然娴静之态,而是以略略前倾的身姿和兴趣盎然的神情,表达了对周遭这一切的参与热情和欲望。周慕桥的这一幅画,似乎有意无意地透露了,中国女性即将浮出现代历史地表,展示她们卓绝的能力和巨大的社会能量, 而上海现代视觉文化领域,也将是她们一显身手的绚烂舞台。

1.谈谈海派文学作品的插图
主讲人:陈子善
扫描下方二维码收看讲座回放

2.杨贵妃的摩登传奇
以民国时期上海报刊视觉传播为中心
主讲人:陈建华
扫描下方二维码收看讲座回放

主讲人:顾铮
扫描下方二维码收看讲座回放

4.影像视野里的近代中国——以上海为中心
主讲人:张伟
扫描下方二维码收看讲座回放

5.外滩的形成与上海都市风貌
主讲人:邢建榕
扫描下方二维码收看讲座回放

主讲人:姜庆共
扫描下方二维码收看讲座回放

7. 忆江南——早期影片上的江南与上海影像
主讲人:龚伟强
扫描下方二维码收看讲座回放

8. "看不见"的江南
中国近现代美术资源的保护与转化
9. 摩登风尚:民国上海服饰
10. 从纸面到胶片
跨媒体视野下上海都市形象的呈现
11. “超现代主义建筑师”鸿达在上海的实践
12. 上海建筑的江南底色
13. 建筑映射的海派生活:以南京路和武康路为例
14. 周湘与上海早期美术教育
15. 流淌在画布上的绚烂:
1910-1940年代上海美专女子肖像
主讲人:毛毅静
⭐ 每场讲座的内容,将在后续滚动推出 ⭐
敬请关注

海粟讲堂
海粟讲堂内容包括普及性艺术讲座及高端的学术性讲座,满足不同层面观众的需求。我馆邀请知名艺术家、学者、院校专职教师等在馆内推出系列艺术讲座,并同时开设线上直播,拓宽活动辐射范围,为大家普及艺术理念和知识、提升艺术素养。
📚
观展小贴士💌
尊敬的观众朋友:
感谢您对刘海粟美术馆的关注与支持,由此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刘海粟美术馆
2022年3月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