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滩31青年创艺计划」是由“前滩31文化演艺中心“与”爱丁堡前沿剧展“联合发起的一项青年艺术家扶持计划,旨在挖掘、培育、孵化中国表演艺术领域的青年艺术家。2022年度以「从心而动 MOVE TO YOUR BEAT」 为主题,鼓励青年创作者们以自身的热情为驱动力展开艺术创作。
彼得·塞拉斯|美国
歌剧、戏剧导演和艺术节总监
2022世界戏剧日献辞
向上滑动阅览全文
编者按
自从1962年以来,国际戏剧协会将3月27日定为“世界戏剧日”(World Theatre Day)。每年国际剧协都会邀请一位享誉世界的戏剧工作者发表一篇献辞,译成多国语言通过国际剧协网络传播。借此引起人们对戏剧艺术的重视,共享戏剧艺术给人类带来的精神财富。
今年,世界戏剧日迎来了它的60周年,线上庆典将在北京时间晚8点,由来自全球各国37位青年新晋艺术家特别呈现。
不谋而合的是,「前滩31青年创艺计划」也与国际戏剧协会一样,关注青年新晋艺术家发展与成长,希望通过自身平台,为更多青年一代的艺术家和艺术专业人士提供一个交流思想和展示自己的舞台。
本期推文,我们也特别邀请了「前滩31青年创艺计划」的评委老师们,分享在他们各自的艺术启蒙时代,被哪些作品震撼了,受哪些作品鼓舞了,又感动了……

打开胸怀接受未知
因为认知是有限的

作品推荐语
在我个人的经历当中,给我印象很深的一次是在我刚刚加入广东现代舞团也就是刚刚开始接触和了解现代舞的时候,有一年,我们看了一个演出,是韩国舞蹈艺术家洪信子来广东现代舞团做的一个表演。
当时给我最大的一个触动和震撼是,当我们非常期待看到(或者说想象中)一个卓越的艺术家会跳很多的、惊艳的动作来给我们表演的时候,她竟然只是拿着一个骷髅,在舞台上足足站了二十多分钟。只有一个动作,就是她的手,抚摸着骷髅,然后向旁打开。

国际最负盛名的当代韩国舞蹈家洪信子
这样的一个作品在我们很年轻的时候看到,带来的巨大反差,甚至是当时所不能够接受的。也就是说,在一个创作的历程当中,当你遇见不能够接受的作品时,我建议和希望年轻的朋友们要打开胸怀,接受这样的一种未知,甚至接受一个你不曾习惯看到的东西。因为艺术和创作的海洋它是无边无际的。所有的艺术有非常丰富和多元的种类,所以在我们的脑海里,很重要的就是要迫切摆脱开所有固有的、所谓我们认知的艺术,因为我们的认知是有限的。
那一次的观演,给了我很大的震动,思考艺术的边界到底有多少?探索艺术的过程如此丰富和多元,我们该怎样找到自己的语言,找到属于自己的表达方式?几十年以后我才深刻的理解到,当时洪信子的举动和那个情景给我留下了如此深厚的记忆,让我重新来理解和看待艺术。

文化自信来自
对自身理解与美的感知

作品推荐语
文学家白先勇,偕同两岸三地的文化人才,以及苏州昆剧院制作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是令我难忘的作品。当时我刚从纽约大学毕业,来到北京国际音乐节工作,很幸运地接待了《牡丹亭》的2004年北京首演。
三个晚上,上中下本的演出,从唱词,舞美,音乐,服装到灯光,都给予了我一次“美感”的洗礼。而这份对于“美”的多维度追求,透过戏曲传达了剧场艺术对人,对感情,对大自然的一种呈现,以及一分尊重。

青春版昆曲《牡丹亭》
当时我看到白老师,如何将自己对昆曲之美的热爱与理解,传承给青年昆曲演员,非常感动,也对于自己作为艺术行政者的使命油然而生。回顾这20年的艺术交流工作,我更相信了,将“美”的事物分享给前来剧场的观众,将“美”的记忆与触动留给观众回味,就是我一辈子想做的事情。
文化自信,来自于对自身的理解,对美的感知。无论我们在人生的青年,中年还是老年阶段,对于美的追求,都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我谢谢《牡丹亭》给与我的启发及力量,让我在追求与分享“美感”的道路上,一路前行。

反省和反思人生
同时也被它点燃

作品推荐语
我是做摇滚音乐和现代音乐的,在我初入行的时候,受老崔(崔健)的作品影响很深,比如他的《从头再来》会促使你去反省和反思人生,令你思考的同时,它也会点燃你。

《从头再来》收录于崔健1989年的专辑
《新长征路上的摇滚》
我不愿离开 我不愿存在
我不愿活得过分实实在在
我想要离开 我想要存在
我想要死去之后从头再来
——《从头再来》崔健

我要成为那样的演员
我要获得那样的掌声

作品推荐语
在差不多三十多年前,我刚接触京剧的时候,对《搜孤救孤》那出戏情有独钟。我那时候买了一盒精装版的磁带,封面上写着京剧《搜孤救孤》,主演孟小冬、裘盛戎、魏连芳,现在看,这么大牌,但当时的我其实也并不清楚他们是谁,一直拿着那盘磁带反反复复的听。后来就知道了,里面的第一主演叫孟小冬,是余叔岩先生的嫡传弟子,一位女老生。
这出戏严格来说,是对我京剧审美的启发和启蒙。这种启蒙对于一个刚刚十岁出头,刚刚接触京剧的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直到现在,我对于《搜孤救孤》、《赵氏孤儿》依旧情有独钟,是一个非常凄美的故事。

《搜孤救孤》 孟小冬 饰 程婴、赵培鑫饰公孙杵臼
同时,这里面不得不说到,“角儿”的力量,包括孟小冬、裘盛戎、魏连芳、赵培鑫等等,这些角儿在那个时候都是正当年的。虽然当时的录制技术存在很多瑕疵,但即使透过磁带,也完全无法掩盖表演现场那种让人觉得欲罢不能,让人迷恋到很想去追随的氛围。
这个氛围对于一个小戏迷,一个即将要走上戏曲这条路的小孩来说,那种启蒙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当听到传出的喝彩声,满堂叫好声时,我就在想,我将来就要成为那样的一个演员,我要获得那样的掌声!对于这样的舞台有着无限的渴望,非常让人神往。
于是后来,我也就沿着这条艺术道路,一直追随到现在。所以《搜孤救孤》这出戏对我来说是刻骨铭心的。

《搜孤救孤》剧终谢幕(1947年9月8日)

商业主流以外
探寻艺术风貌

作品推荐语
我推荐大家可以多看一看一些欧洲剧场、英国剧场没有受到商业主流关注的一些作品。像我很喜欢的英国壁虎剧团的一系列作品,以及现在在欧洲剧场非常受关注的罗伯特·艾克的作品。我希望大家有机会都去看到。

英国壁虎剧团《迷失》
《迷失》融合了舞蹈、搞笑和哑剧元素,展现了英国当代戏剧最迷人与前卫的风貌,在2013年爱丁堡艺穗节期间倍受好评,在伦敦皇家歌剧院一票难求,堪称最“前沿”的戏剧作品!编剧将个人经历、人际关系和情感反应作为创作灵感,用作品探寻戏剧人物的内心深处。当剧中人莉莉重拾旧忘,一切都被真相颠覆,观众从此走进了一个世界,迥异却又迷人,充满丰富的意象、多样的语言和美妙的音符。

在既有中寻找创新
思考与观众的共鸣

作品推荐语
1996年,我看我们剧院的历史剧《商鞅》,首演的时候演了7场,我全部都看了,包括彩排,我也全部看了,我就觉得,舞台竟然是那么的有魅力,能把一个沉重的话题,让我产生很多思考。从表演、剧本到立意,到舞台呈现,都给了我很大的冲击。那部戏,在那一段时间里,对我影响非常大。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 大型历史剧《商鞅》
但同时因为这个戏在当时演出的时候观众并不多,观众跟这个戏之间的互动也不是那么强烈。于是让我思考,一部好的作品出来,到底能与哪些人产生共鸣?在当时甚至令我对自己从事的职业产生了一些怀疑。我有那么好的作品,我理所当然地觉得应该是满场的,应该是有很多观众会喜欢的。
我觉得对于我们从事艺术的人来说,创新是非常可贵的。我们经常会面对传统,面对习惯,但是我们的艺术创作有时候就是要对抗这种习惯,对抗我们既有的东西。在既有的东西当中,我们要去寻找创新,其实是非常困难,但是这也是最最珍贵的。

用最简单的语言
创造深刻的感动

作品推荐语
在我年轻的时候,有一个印象深刻的作品,这个作品我都不太确定它叫什么名字。可是我记得是一个香港演员依照二十四节气为主题创作的一部独角戏。
只有一个演员在舞台中央,也没有任何的布景,非常少的台词,全部就依靠演员的肢体,和一点点的投影,一点点的道具跟观众互动,但是却留给了我非常深刻的印象,所以我相信,在很少的东西,很简单的架构之下,其实是可以发展出一个非常好的作品,可以达到一个非常深刻的感动。我也鼓励青年艺术家们,能够用简单的语言,创造一个深刻的感动。

完全地承认自己
和一切最纯粹的东西做交流

作品推荐语
如果从文学作品来讲,我觉得《红楼梦》可能是我小的时候就开始读,并且是常读常新的这样一个作品。虽然这个已经都说烂了,但是真正的《红楼梦》的好处也不见得每个人都能从中读出来。但是我觉得,哪怕你读过一遍,或者说你看了之后,你也没有觉得它好。那么你可以再多次的重复的读,真正的去感受一下它里面到底写的是什么,而不要被别人左右。

人民文学出版社《红楼梦》
如果是哲学类的作品的话,在十几岁的时候,给我比较大震撼的,是我19-20岁左右读的尼采的《查拉斯图拉如是说》,我觉得尼采一个非常有艺术个性的,非常有狂野想法的哲学家。以及他完全地承认了自己,完全用自己和世界,和他的时代,和一切最纯粹的东西做交流。我看了之后也是备受鼓舞,也觉得原来一个人是可以这个样子成为有独立思想的,有意义的一个生命存在。

德国哲学家 尼采
31 Young Creator Program
「前滩31青年创艺计划」

本计划(简称31YCP)将面向全国的青年艺术创作者,公开征集创作方案,以表演艺术为核心形态,包括但不限于音乐、戏剧、戏曲、舞蹈、影像等,特别鼓励融合科技、当代艺术、装置、户外艺术等多种表现手段。
为优秀的创作方案提供分阶段的创作资金支持,为青年艺术家多元化的艺术手段提供“创意、包容、联结、相遇”的实践机遇,展现当代青年艺术家的创作力与想象力。
同时邀请了表演艺术领域的资深专业人士组成评委会,就作品的艺术性、创造性、视野等多方面进行评估及甄选扶持对象,并以自身的专业经验拓展青年艺术家的潜能及提供创作建议。
联合发起
前滩31x爱丁堡前沿剧展
以“爱丁堡前沿剧展”团队在表演艺术领域的专业经验,为青年艺术家提供创作扶持和引导;以“前滩31文化演艺中心”的剧场和其他空间为作品提供呈现平台;双方共同为青年艺术家提供分阶段的创作资金支持和一个全新的成长机会。
31YCP |联合发起人
何超琼 女士
信德集团行政主席兼董事总经理
水 晶 女士
爱丁堡前沿剧展艺术总监
31YCP |评委会成员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