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已获授权文章来自公众号:Offset建筑偏移(ID:offsetoffset)
欧洲被害犹太人纪念碑(Denkmal für die ermordeten Juden Europas),又称大屠杀纪念馆(Holocaust-Mahnmal),是柏林为纪念大屠杀中犹太遇难者而设计的一座纪念碑。由建筑师Peter Eisenman和工程师Buro Happold 设计。场地约19,000 平方米(200,000 平方英尺),上面覆盖着 2,711块石碑状混凝土板,在倾斜的坡地上以网格图案排列。一个附属的地下“信息场所”( Ort der Information)保存着大约 300 万犹太人大屠杀受害者的姓名,这些名字来自以色列博物馆Yad Vashem。



该设计从一个由 2,711 根混凝土柱或石柱组成的刚性网格结构开始,每根石柱宽 95 厘米,长 2.375 米,高度从0 到 4 米不等,柱子间隔 95 厘米,仅允许单人通过。它们排列成行,略微倾斜,其中 54 个呈南北走向,87 个呈东西走向。
每个平面都是由柱状网格的空隙和柏林更大范围内的网格线的交叉点决定的。网格结构中发生交叉错动,导致不确定的空间延伸。这些空间缩小和加深,从不同的角度给参观者提供多层次的体验。
©Eisenman Architects
©Eisenman Architects
©Eisenman Architects
©Eisenman Architects
柱子在两个起伏的网格之间延伸,这两个系统相互作用形成了它们之间的不稳定区域,这些不稳定性或不规则性叠加在场地的地形和混凝土柱场的顶部平面上。
因此,在地面地形和石碑顶部平面之间产生了感知和概念上的分歧,以表示时间上的差异。这种差异的记录形成了一个失落和沉思的地方——表达哀悼的纪念碑。
©Eisenman Architects
©Eisenman Architects
©Eisenman Architects
©Eisenman Architects
在这座纪念碑中,没有目标,没有终点,没有进出的路。每个人在其中的经历,无法带来更深的理解,因为理解大屠杀是不可能的。纪念碑的时间,它从顶面到地面的持续时间,与体验的时间脱节。在这种背景下,没有怀旧,没有过去的记忆,只有每个人心情的写照和当下的记忆。
©Eisenman Architects
©Eisenman Architects
©Eisenman Architects
©Eisenman Architects
©Eisenman Architects
©Eisenman Architects
©Eisenman Architects
©Eisenman Architects
©Eisenman Architects
本公众号发布的文章,仅做分享使用,不做商业用途,文章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如果分享内容在版权上存在争议,请留言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
责编:雪祺
一键5连击:点赞+分享+在看+留言+星标
总有一款适合您→→→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