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东丰雄 曲水流思”展厅,2017年,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建筑可以阅读,
思考可以感知。
当下的居家生活让我们的目光落向自己的居所,再次凝视这早已谙熟于心的空间。住宅作为建筑师的答卷,以极微的尺度最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建造者们对身体、对人与城市等问题的审慎思考,呈现了他们心中的居所。PSA截取过往psD建筑展览中建筑师的自宅与住宅项目,通过“家+”系列线上栏目分享他们最核心的建筑思想。让我们在宅家期间,跟随建筑师们的家宅项目,在城市间重新发现构筑实践的活力与温度。
铝之家
🏠

“铝之家”,东京,图片来自网络。
“铝之家”是伊东丰雄成立自己的事务所后的第一个项目(1970-1971),既包含了对未来科技社会憧憬,又体现了对新陈代谢派的批判。
“铝之家”,是一栋由铝材覆盖整体外观的住宅。正是这栋建筑,让伊东之后不断采用“铝”这种轻盈、自然的材料。“铝之家”的顶部是两支朝向天空的烟囱形长筒,可以让自然的光线通过,并穿梭入这栋建筑的木结构内部。
伊东丰雄后续还将“铝之家”进行了延伸,提出“无用胶囊之家”的方案。通过照片拼贴的方式,呈现“无用胶囊之家”融入进东京银座四丁目路口的风景。在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之中,胶囊之家顶部的长筒变成了光源长筒,让居住者在屋内配置信息和能源的终端,在未来的大都会里得以生存,并与外界交流。


左:“铝之家”手稿,1970-1971年,墨水绘制于透明纸上,54 x 41 cm,图片©François Lauginie。
右:“无用胶囊之家”之URBOT-003,照片拼贴制作:铃木悠,图片来自日本日经BP社日经建筑。
本期建筑师
👷

伊东丰雄肖像照,图片来自伊东丰雄建筑设计事务所。
伊东丰雄
(Toyo Ito, 1941-)
生于1941年,1965年毕业于东京大学工学部建筑学,1965年至1969年期间在菊竹清训建筑设计事务所工作。1971年,他设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原先称为“URBOT”(Urban Robot:意为“城市机器人”),1979年正式改名为伊东丰雄建筑设计事务所。
伊东丰雄是一位关心社会的建筑师,在东日本大地震后,始终致力于灾区重建活动。他也是位重要的教育者,于2011年设立一个小型建筑私塾“伊东建筑塾”,以培养这个时代的年轻建筑师为目标。
主要作品:仙台媒体中心、多摩美术大学图书馆(八王子校区)、今治市伊东丰雄建筑博物馆、“大家的森林”岐阜媒体中心、台中歌剧院等。曾获得的荣誉和奖项:第8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未来”的金狮奖——终身成就奖,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皇家金牌,第13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日本馆获得最佳国家馆金狮奖(作为委员),普利兹克建筑奖等。
建筑师的谱系
🧬

新陈代谢派成员,图中从左至右:菊竹清训、浅田孝、川添登、黑川纪章,图片来自网络。
大学四年级时,伊东丰雄参观了建筑师丹下健三为1964年东京奥运会设计的“国立代代木竞技场”施工地,这个经历让他对建筑设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所以,大学毕业后的他前往了菊竹清训的事务所工作。
丹下健三、菊竹清训同属日本新陈代谢派,而大阪世博会的会场正是日本新陈代谢建筑学派的创作舞台。1970年大阪世界博览会是日本政府用以刺激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举措,以“人类的进步与和谐”为主题的博览会,呈现的是人们对未来都市的想象。为此,丹下健三设计了祭典广场,菊竹清训创作了Expo Tower,矶崎新甚至打造了机器人,希望向大众传达未来都市的意向。工作于菊竹清训的事务所的伊东丰雄,借此机会接触到了大阪世博会的制作。

1970年大阪世界博览会,图片来自网络。
然而,大阪世博会也被后世认为是“政治时代最后的庆典”。随着日本经济衰败、学生运动导致的政治不稳定以及环境问题等,新陈代谢派的未来都市景象让年轻的建筑学者们感到失望,其中就包括了伊东丰雄。所以在这一年,他离开了菊竹清训的事务所,并成立了自己的事务所。
相关展览
📷

伊东丰雄 曲水流思
展期:2017年4月22日-7月23日
地点: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七楼10号展厅
继“篠原一男”、“反高潮的诗学:坂本一成的建筑”及“藤本壮介 未来之未来”展览之后,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再次推出普利兹克奖得主,日本建筑师伊东丰雄全球首次回顾展“曲水流思”。通过对日本现代建筑师的个案研究,反观中国建筑和社会和人文的关系,提供积极的交流和应对之道。本次展览于2017年4月22日至7月23日,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7楼举行,展出伊东丰雄建筑设计事务所(ToyoIto & Associates, Architects)自1971年成立以来所有重要作品。
相关阅读
📖

《伊东丰雄:曲水流思》
Toyo Ito: On the Stream
编者:伊东丰雄,日本伊东丰雄建筑设计事务所,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书号:ISBN 978-7-5586-0359-4
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4月
定价:258.00元
“曲水流思”一名来源于中国古代习俗“曲水流觞”,即文人们从河中取酒,分享哲思,举觞相庆。伊东丰雄的创作过程就像不断地从河流中掬取思想之水,其富于流变的作品若河流的漩涡,各具独立空间,又交融于河流的水波。伊东丰雄先生说自己的设计轨迹如同一条蜿蜒曲折的河流。本书分成7个精解项目与一份目录手册,7个项目分别为:媒体中心S(158)、歌剧院T(294)、大学图书馆T(263)、大学校舍·图书馆T(310)、媒体中心G(365)、宁波华茂国际教育图书馆(433)、展亭S(224)以及商业大楼T(228)。沿着画册为读者设计的作品思想流,读者们将进入伊东丰雄灵动、感性、开放的建筑视野。
往期回顾
📺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