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今日 2022年5月4日
五四青年节
受疫情影响,剧场按下暂停键以来,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积极探索线上模式,架起剧场与观众之间的桥梁。3月12日起,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在官方微博号陆续推出39部剧目,共计51场线上戏剧高清录像播放,观看人次超1800万。

除了“艺起前行”线上播放戏剧录像之外,上话还推出了聆听有声讲座“口袋抓马”、有声书籍片段的“剧场的耳朵”、分享读物的“剧场人的年度书单”等,用声音和文字治愈心灵。
把专业戏剧讲座装进你的口袋,精华版讲座随时随地免费听。(点击图片查看最新一期)
特邀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演员演绎重现经典,用声音传递文字的力量。(点击图片查看最新一期)
从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剧场人闲暇之余所阅读的书籍着手,推介进入他们阅读视野的作品,关注剧场人不为人知的精神世界。(点击图片查看最新一期)
另外,积极策划推出“戏剧云对话”、“上海小剧场戏剧40周年”、戏剧教育“云创培”小课堂等线上系列专题,为剧场和观众提供更多交互和连接,传递戏剧的力量。

戏剧云对话·对话导演何念
与此同时,上话也一直在尽最大努力地推进未来即将上演的剧目,其中就包括根据同名电视连续剧改编的舞台剧《觉醒年代》。在特殊的时期,舞台剧《觉醒年代》的主创们也从未停下创作的脚步。
舞台剧《觉醒年代》剧组自3月21日起,已组织了两场线上剧本围读会。今晚,在五四青年节这个特别的日子里,还将开展第三次围读会。每一次“线上见”,主创们都很期待,并全身心地参与其中。在编剧喻荣军和导演何念的带领下,通常剧本围读会从晚上6点半开始一直工作到深夜,有时甚至到凌晨,围读之后大家总是感慨万千并畅所欲言,纷纷对剧本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帮助剧本更好地打磨。
今年立春之时,我们还通过问卷的形式,聆听了观众们对舞台剧《觉醒年代》的期待和建议,不到三天就收到了近700份答卷,其中18岁以下及18~35岁的青年观众占到了86.6%。我们认真地读完了观众朋友们写下的所有留言:
很喜欢《觉醒年代》,希望通过话剧这一表演形式将这段传奇故事表现得更加生动,真实。
希望体现出青年革命者的风采,把他们的温暖与坚定表现出来。
相信上话,相信舞台剧版也会成为令人动容的经典!期待现场带来的震撼!
革命先烈们不再是书本中冷冰冰的名字,而是有烟火气的,贴近我们普通百姓生活的,活生生的有喜怒哀乐的人。作为上话的观众,期待着上话交出一份高质量的答卷!上话出品,必属精品!
点击图片,参与问卷
《觉醒年代》以1915年《青年杂志》问世,到1921年《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为贯穿,通过对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周恩来、蔡元培、鲁迅、陈延年、陈乔年等众多历史风云人物为中国寻找出路的种种探索和思想交锋,以及思想文化界的一系列重大事件的展现,艺术化地再现了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历史。

剧中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人物,在正值青春的岁月,满怀舍小我为大我的爱国之情,将自身命运和国家命运相联系,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青春之歌,无不让如今新时代的青年人为之动容。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也有一代人的担当。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

今年是革命先驱李大钊英勇就义95周年。守常先生的豪迈语句言犹在耳:“地球即成白首,吾人尚在青春,以吾人之青春,柔化地球之白首,虽老犹未老也。”
吾愿吾亲爱之青年,
生于青春死于青春,
生于少年死于少年也。
进前而勿顾后,
背黑暗而向光明,
为世界进文明,
为人类造幸福。
以青春之我,
创建青春之家庭,
青春之国家,
青春之民族,
青春之人类,
青春之地球,
青春之宇宙,
资以乐其无涯之生。
——李大钊
上话一直在为重启大幕做着积极的准备,期待与观众重新在剧场相见。
|猜你感兴趣|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舞台剧《觉醒年代》主创阵容
舞台剧《觉醒年代》剧本工作坊正式启动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