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艺术家斯蒂芬·索普在工作室 Stephen Thorpe in Studio
斯蒂芬·索普再次从法国哲学家加斯东·巴舍拉(Gaston Bachelard)那里获得了灵感。巴舍拉在1958年出版的《空间诗学》是索普理解建筑现象学的一个持续的参考来源,在这里,索普转向参考巴舍拉在1971年出版的《论诗意的想象和遐想》。巴舍拉认为,「遐想」是「调和世界与主体、现在与过去、孤独与交流」。这里只有一个要求:它寻求书面表达,无论是透过原始创作还是透过遇到已经存在的诗歌──又或者这里的艺术作品。这个重要的荣誉使巴舍拉不仅是一位精神导师,也是一位为文化批判开拓更广阔观点的哲学家。《论诗意的想象和遐想》特别谈到了诗歌,但也纳入了对图像的回响、诗意的物质主义和想象力的动态分析──这是一个切入点去了解索普展示的作品中存在更深层次的灵性和多种视觉语言。


▲ 艺术家三宅 麻衣的工作室 Mai Miyake's Studio
三宅 麻衣的作品具备艺术家对于传统艺术的独到见解。在媒介的选择上,三宅 麻衣独具匠心,选择极多。其可用精緻的金叶日本和纸、昂贵的掩埋古木、唐纸等进行创作,也会选用石头、玻璃、云母壳这一类材质加以雕琢。因此,她的作品显得尤为丰富与多元。她的表达自由地跨越了各种媒介,克服了古物、工艺、当代艺术和设计的狭隘界限,凭藉她的幽默和对日本艺术的独特诠释,其作品完美地在传统和创新之间穿行。

▲ 艺术家朱里·馬庫拉的工作室 Juri Markkula's Studio
朱里·马库拉在不变的化学和工业法则合谋形成了一个具有自身生命的物体。这种创作既坦白又隐蔽,转而呈现出它那张充满玩味的渴望和认真的强度的脸,以持续的快乐的放弃来创造和再创造自己,向它周围不同的光线和情绪的光芒致敬。

▲ 艺术家彭剑在工作室 Peng Jian in his Studio
彭剑的作品设色明快大胆,线条棱角分明,引导出传统中国界画中的建筑精髓。他更在创作中运用曾在古代测绘建筑的界尺工具。
通过更为简洁的画面和更为直接的几何化的对象和更为明确的色彩,很明显我们能够感受到这样的情感和体会到作品“文质彬彬”的艺术气质,画面当中各种不同的因素仿佛在一起嬉戏,大家最后同时汇合到一个温暖而安然的美好氛围之中。

▲ 艺术家黃丹的工作室 Huang Dan in his Studio
黄丹继续倚背着她的印象主义本能,剥离异端,继续探索「少即是多」的哲学,进一步减少颜色和形式。在她最新的作品中,墨水被替换成金箔。虽然金箔在传统上用于装饰品和背景的镀金,但黄丹却用它来描绘她的主题。

▲ 艺术家肖旭的工作室 Xiao Xu'sin his Studio
肖旭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指出,在过去的30年里,社会变革的快速发展,影响并创造了一种荒谬的、超凡脱俗的氛围,类似于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对社会的描述。当我们已经置身于现实和幻想之中时,我们将如何才能转向未来?

2006年,方由成立于香港,并迅速成为推动创新和开放表达的促进者。我们的艺术家不仅具备严谨的学术态度和哲学思维,还富于持久的探索精神。艺术家通过阐释和重新检视已有的思想框架,力求以非同寻常的视角观察周遭世界。方由相信跨界的力量,既尊重古老的传统,又怀有对最当代、最新颖的艺术媒介的热情。我们长期培养亚洲创意人才,饱受赞誉,并逐渐发展壮大,代理艺术家来自亚洲、欧洲和美国。我们不断拓宽视野,与世界各地的机构建立联盟和伙伴关系,将我们的艺术家推广至全球各地。

扫码关注我们
网站|www.ora-ora.com
新浪微博|Ora-Ora
脸书|Galerie Ora-Ora
在艺号|27862806
Instagram|galerieoraora
Twitter|GalerieOraOra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