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RTIST|艺术家
林春
OPEN|开幕
CLOSE|闭幕
VENUE|展厅
序
文/林春
《白灼〈尤利西斯〉》,也就是厦门人吃虾用沸水焯一下的方法,用意是为该书去有毒,去黄,去危险,去空虚。当然,能否去空虚还有待验证。
《尤利西斯》自作者乔伊斯四十岁一九二二年二月二日在巴黎首发以来,至今正好满百岁。官司、骂声、纠纷不断,由禁书变成畅销书,继而又成“二十世纪百大英文小说之首”。其书中主人公布卢姆自一九五四年起,每逢6月16日全球60多个国家的乔伊斯迷会聚在一起庆祝“布卢姆日”Bloom’s Day。在爱尔兰是仅次于国庆的第二大节日。这个当年被爱尔兰都柏林逐出唾面自干的弃子,如今成为宠儿。
乔的《尤》书,记述了一个一九零四年六月十六日发生在爱尔兰都柏林从早晨八点,到是日凌晨两点,18个小时的故事。分三部十八章共计二十七万字。写作除英语、法语、意大利语、德语、西班牙语,还使用希腊、拉丁、希伯来等古语,共计三十几种文字。同时自行拼凑组合新字,无其弗用其极。所以《尤》又被喻为是一本“天书”,正如乔预言的“我在这本书里设置那么多迷津,它将迫使几个世纪的教授学者争论我的原意……这就是确保不朽的唯一途径。”
我对乔的关注与兴趣来自他偏执的创造性。把文字作为一种媒材,信手拈来,看似随兴随意,却时刻潜藏心机与妙算。如此,他更应被认为是艺术家而非文学家,应是达达主义的同路人。
虽然《尤》书里乔用了他熟知或未必熟知的三十几种文字。但,可以肯定的是中文是他力所不逮的。为了补全这本奇书,我为他添置中文,使其奇上加奇。
作品的副标题是《——或为〈尤利西斯〉添置某种物什》。这些添置点把他们新植在《尤》小说的十八章中。
《尤》书十八章,是莫莉躺在床上,让思绪毫无边际地漫游,全章文字无标点(仅有句中与章尾两个句号)。文句跳跃,无逻辑。心里学家荣格读后感言:全书最后那没有标点的四十页,真是心理学的精华,我想只有魔鬼的祖母才会把一个女人的心里捉摸得那么透。
手段一:我把十八章文字按一句话一条裁成纸条
手段二:置入新句内容。A.俄乌之战 B. 全球疫情(与当下有关) C.厦门地方方言D.萨满教符咒 E.佛教道教……
手段三:观众参与(在空白纸条上随取随写)
而后,把手段一、二、三类纸条混搭,在6月16日“布卢姆日”随机取纸条排列成新的十八章。
《尤》书十八章开头与结尾均为Yes,我得改掉换成no(小写)开头和No(大写)结尾。
可能的话,莫莉会变得像诺查丹玛斯一样赋有预言性和先知先觉道姑一般。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