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民都会——上海:现代城市主义的样本”展览现场,2016年,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建筑可以阅读,
思考可以感知。
当下的居家生活让我们的目光落向自己的居所,再次凝视这早已谙熟于心的空间。住宅作为建筑师的答卷,以极微的尺度最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建造者们对身体、对人与城市等问题的审慎思考,呈现了他们心中的居所。PSA截取过往psD建筑展览中建筑师的自宅与住宅项目,通过“家+”系列线上栏目分享他们最核心的建筑思想。让我们在宅家期间,跟随建筑师们的家宅项目,在城市间重新发现构筑实践的活力与温度。
吴同文住宅
🏠

“吴同文住宅”西南角,图片来自《绿房子》,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编,同济大学出版社,2014年。
吴同文住宅地处铜仁路333号,于1938年建成,因建筑外墙贴绿色釉面砖,俗称“绿房子”,同时也被誉为“远东第一宅”。建筑是一栋4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花园别墅,面积逾1700平方米,占地3亩3分3厘(2221平方米,暗合333门牌号),地块原是苏州巨商贝润生家小姐的陪嫁。建筑的主人吴同文是上海著名的颜料商,从丰富考究的内部设计可以一窥当时上层的资本与实业富豪的最新生活样板。住宅内安装有上海首家私宅电梯,煤卫、冷暖空调等装置一应俱全,此外还设有弹簧地板的小舞厅,玻璃顶棚的日光室,酒吧间,弹子房和宴会厅等区域。


左:“吴同文住宅”轴测图;右:“吴同文住宅”区位图。
吴同文聘请了原籍奥匈帝国的建筑师邬达克设计这幢建筑。这也是邬达克在上海设计的最后几件作品之一。一战中逃亡到上海的邬达克,自1918年起为客户设计了各种混凝土材料的古典复兴和折衷主义的仿制品。1929年,邬达克游历美国回沪,转向正从欧陆向世界范围内传播的装饰艺术。由他设计的吴同文住宅是一座典型的现代建筑,具有简洁流畅又富有动感的外观线条。现代主义建筑的特征也在建筑的带形长窗,圆弧形空间,使起居、餐饮和社交空间充满光线的大片玻璃,宽大的室外旋梯等形式中有所体现。建筑内灯具,裙板,色彩,雕铸花饰种种装饰细节,是上海的建筑景观已经牢牢扎进“现代”的确证。


左:“吴同文住宅”四层平台;右:“吴同文住宅”化妆室,图片来自《绿房子》,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编,同济大学出版社,2014年。
本期建筑师
👷

邬达克肖像照,照片来自网络。
邬达克
(L.E.Hudec,1893-1958)
匈牙利籍斯洛伐克建筑师,1893年1月8日生于匈牙利王国,1914年毕业于匈牙利皇家约瑟夫理工大学(1949年后改称布达佩斯理工大学)建筑系,毕业后当选匈牙利皇家建筑学会会员。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他应征入伍,1919年在上海加入美国建筑师事务所克利洋行,1925年开设自己的建筑设计事务所——邬达克打样行。1947年离开上海后前往瑞士卢加诺定居,后去罗马。1950年移居到美国加州伯克利,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任教。
从1918年到1941年,邬达克在上海设计了六十余件作品,其中有国际饭店和大光明电影院等。期间他的建筑创作风格从早期的20世纪初流行的新古典主义,逐渐过渡到后期的装饰艺术风格和现代风格。
相关展览
📷

市民都会——上海:现代城市主义的样本
策展人:张梁
展期:2016年7月9日 - 10月9日
地点: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三楼展厅
主办机构: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协办机构:上海图书馆(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上海市普陀区曹杨新村街道办事处、上海电影博物馆
上海,是21世纪现代化的传奇。这个城市,充满着许诺、舒展着诱惑,也一直关注着自己的身份与他性。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于2016年7月9日至10月9日举办的 “市民都会——上海:现代城市主义的样本”展览,探源上海现代建筑,追踪上海现代城市主义思想的肇始,对现代、现代性、现代主义的不同语境,揭示其不同释义的本土特性。展览不仅仅关涉现代建筑和城市建设,也提供一个更广阔的视野——包括文学、电影、日常生活等诸多方面。策展人、旅法建筑师张梁透过多元现代性的历史视角,为上海的现代城市主义作了一次独到的阐述。展览分为四个部分:1.大上海计划——一个现代都市计划的范例;2. 孤岛——现代生活的样本;3. 工人新村——中国现代主义;4.市民大都市——居住“乌托邦”。
相关阅读
📖

《市民都会:上海——现代城市主义的样本》
Ordinary Metropolis – Shanghai: a Model of Urbanism
编著:张梁、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书号:ISBN 9787558601644
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
定价:318.00元
现代性,或者现代主义经验,是否只局限于经典的、或者欧美的范式?现代主义,是否只是本土接受外来的模式?如果现代性不止于外来的传播,该如何演绎上海的现代城市主义这一具有宣言色彩的自主特征?对这个问题预设的答案,不仅仅关涉现代建筑和城市,也提出一个更广阔的视野:文学、电影、日常生活诸多方面。展览画册《市民都会:上海现代城市主义的样本》分为展览和文章两个版块,全面呈现了由张梁策划的这一展览以及在现代建筑和城市背景下的延展研究和讨论。来自不同作者对“大上海计划——现代都市计划的范例”“孤岛——现代生活的样本”“工人新村——中国现代主义”“市民大都市——居住“乌托邦”专题研究构成了本书的主体。
往期回顾
📺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