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定路严公馆轴测图,图片来自网络。
建筑可以阅读,
思考可以感知。
当下的居家生活让我们的目光落向自己的居所,再次凝视这早已谙熟于心的空间。住宅作为建筑师的答卷,以极微的尺度最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建造者们对身体、对人与城市等问题的审慎思考,呈现了他们心中的居所。PSA截取过往psD建筑展览中建筑师的自宅与住宅项目,通过“家+”系列线上栏目分享他们最核心的建筑思想。让我们在宅家期间,跟随建筑师们的家宅项目,在城市间重新发现构筑实践的活力与温度。
严公馆
🏠

武定路严公馆外景,图片来自《中国建筑》,1936年,第25期,第46页。
严公馆位于武定路,建筑坐落在纵向的长地块上,1934年竣工,由建筑师李锦沛设计,沈川记营造厂承造。
严公馆前部为二层职工宿舍,同时设有办公与生活区域。前部与中部之间用花园隔开,中部是三层钢筋混凝土建筑,为自用住宅。住宅整体设计注重功能,设施先进,布局通透,底层设有前厅、餐厅、会客室、书房等公共区域,上两层多为卧室、浴室。后部的二层建筑供仆役使用。全部工程建筑费逾三万元。

武定路严公馆一层平面图,图片来自《中国建筑》,1936年,第25期,第47页。
长阳台、轻盈的钢窗,以及局部采用的新建筑材料贴面砖营造出建筑立面纵向与水平向的简洁划分,取代了建筑师李锦沛以往使用的山花、线脚等古典元素。此外,墙面的竖线条与阳台的横线条被斜向的楼梯打破,构成不对称排列。突出功能的简洁造型,新建筑材料以及不对称元素的运用……这些出现在严公馆的现代建筑语言也在同时代的其他国际式建筑作品中有所使用。
而从建筑师个人的作品来看,国际式并非李锦沛在设计中一以贯之的建筑形式。在实际项目中,李锦沛根据具体情况和业主要求进行设计,作品体现出灵活多变的风格。总体而言,作为早期移民后代,在海外成长的李锦沛接受西方的建筑学训练,在早期很快找到“中西合璧”的方向——将中国传统建筑式样与西方古典建筑的比例和尺度融合。此后,受现代建筑风格影响,李锦沛的设计逐渐向形式简化、注重功能的方向演进。


滑动查看武定路严公馆前立面图与后立面图,图片来自《中国建筑》,1936年,第25期,第50-51页。
本期建筑师
👷

李锦沛坐在绘图桌旁,李锦沛家族捐赠,美国华人博物馆(MOCA)馆藏。图片来自网络。
李锦沛
(Lee Gum Poy,1900-1968)
字世楼,原籍广东台山,1900年1月14日生于美国纽约。1920年毕业于纽约普莱特学院建筑系,1921年至1922年先后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建筑学,1923年获纽约州立大学颁发的注册建筑师证书。同年11月,李锦沛受基督教青年会委派,到上海任驻华办事处副建筑师,在中国各大城市设计了青年会建筑,1927年4月在上海开始自营建筑师事务所。1929年,建筑师吕彦直因病去世,李锦沛受托接替吕彦直设计和督造南京中山陵和广州中山纪念堂,两个最重要的“中国固有形式”工程。李锦沛于20世纪40年代后期返回美国并加入美国籍。
建筑师的谱系
🧬

亨利·墨菲肖像,图片来自网络。
亨利·墨菲
(Henry Killam Murphy,1877-1954)
墨菲在1914年至1935年间在中国设计规划了包括燕京大学、金陵女子大学等在内的多处建筑。墨菲接受西方建筑教育,喜爱中国文化,在自己的建筑实践中试图在西方现代与中国传统建筑取得平衡。1928年,他受到国民政府的礼遇,应邀出任同时期的“首都计划”顾问。
1918年,墨菲在美国的事务所首次吸纳中国籍员工。李锦沛曾于1923年至1927年间在墨菲的事务所工作,期间参与燕京大学的设计工作。
相关展览
📷

市民都会——上海:现代城市主义的样本
策展人:张梁
展期:2016年7月9日 - 10月9日
地点: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三楼展厅
主办机构: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协办机构:上海图书馆(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上海市普陀区曹杨新村街道办事处、上海电影博物馆
上海,是21世纪现代化的传奇。这个城市,充满着许诺、舒展着诱惑,也一直关注着自己的身份与他性。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于2016年7月9日至10月9日举办的 “市民都会——上海:现代城市主义的样本”展览,探源上海现代建筑,追踪上海现代城市主义思想的肇始,对现代、现代性、现代主义的不同语境,揭示其不同释义的本土特性。展览不仅仅关涉现代建筑和城市建设,也提供一个更广阔的视野——包括文学、电影、日常生活等诸多方面。策展人、旅法建筑师张梁透过多元现代性的历史视角,为上海的现代城市主义作了一次独到的阐述。展览分为四个部分:1.大上海计划——一个现代都市计划的范例;2. 孤岛——现代生活的样本;3. 工人新村——中国现代主义;4.市民大都市——居住“乌托邦”。
相关阅读
📖

《市民都会:上海——现代城市主义的样本》
Ordinary Metropolis – Shanghai: a Model of Urbanism
编著:张梁、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书号:ISBN 9787558601644
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
定价:318.00元
现代性,或者现代主义经验,是否只局限于经典的、或者欧美的范式?现代主义,是否只是本土接受外来的模式?如果现代性不止于外来的传播,该如何演绎上海的现代城市主义这一具有宣言色彩的自主特征?对这个问题预设的答案,不仅仅关涉现代建筑和城市,也提出一个更广阔的视野:文学、电影、日常生活诸多方面。展览画册《市民都会:上海现代城市主义的样本》分为展览和文章两个版块,全面呈现了由张梁策划的这一展览以及在现代建筑和城市背景下的延展研究和讨论。来自不同作者对“大上海计划——现代都市计划的范例”“孤岛——现代生活的样本”“工人新村——中国现代主义”“市民大都市——居住“乌托邦”专题研究构成了本书的主体。
往期回顾
📺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