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次隔离,两个月,一个人,一间房,这些元素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艺术家孙逊给出的答案是,他在酒店房间里画“上头”了。
为了筹备香格纳画廊最新个展而抵沪的他,阴差阳错地被关在了隔离酒店里。这一隔离,就是整整两个月。
既然在房间里闲着也是闲着,还不如继续进行创作!
于是,酒店里信手拈来的现成物,都变成了孙逊的创作材料;酒店里能画上画的地方,都变成了他笔下的画布。
国家美术有幸连线到了隔离中的孙逊,他以笔墨的形式回答了我们关心的诸多问题,并笑称“苦难只会激发我的斗志”,而行动可以战胜一切。
国家美术(以下简称“N”):您大概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被隔离在酒店里的?
孙逊(以下简称“孙”):我是三月中旬就来上海布展了,酒店隔离后,从四月一日开始一直到现在。
N:隔离期间,您如何保障自己的生活?物资是否充沛?
孙:于酒店隔离期间,多亏了朋友的帮助才挺过最初的艰难阶段,因为政府发的物质只有泡面和饼干之类的东西。好在十六岁时就到杭州读书独立生活,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故对生活要求并不高。关键是烟和酒,但这些都在朋友的帮助下搞到了。


N:各种疫情相关的报道有影响到您的创作思路吗?
孙:这期间新闻特别多,估计网警也特别累吧。吃皇粮很遭罪,这个现实太魔幻了。感觉艺术远远的被甩在了后面,看来以后得做一些预言性的作品了。



N:您为什么会想到在酒店房间的各处进行创作?
孙:酒店的空间不大。对于创作而言,几乎找不到可用的材料。我想如果我要在这隔离一辈子,难道我就不做艺术了么?艺术最根本的表达是自由。艺术的发生是不应该设有前提的。酒店确实条件是够极端,但是只要敢想敢做,没有什么是不可以挑战的。凡所有事,没有能不能,只有想不想。现实越残酷,我们越要揶揄这个现实。


本来我想可以画画,但画画还无法对抗这种极端。动画需要的东西在酒店几乎都找不到,那就挑战一下现实,也看看自己有什么样的潜力。结果一试,惊喜连连。比如浴池内的画是用墨画的,但墨汁上墙之后用水冲不掉,很难做动画,只能先把墙打湿,并且要在墨中掺洗手液。这个感觉非常好,觉得画好的部分和正在画的部分都在动。在这种流淌中画画会上瘾。
N:我们看到您连水池和马桶里都画上了,但它们不是一冲水就消失了吗?
孙:酒店中的创作,我选择的是那些可以恢复原样的地方画。所以最后都清理干净了。
▲ 孙逊的笔墨创作
N:酒店方是如何看待您的创作的?
孙:酒店的品牌部意外从网上看到了我在酒店工作的情况,他们前些天做了个采访,希望已经清理干净的马桶盖上再画一遍。
孙:对于网上的评论,我和我的助手乐了两天。世界太大,什么奇人都有,从而显得这个世界特别可爱。感谢这些评论,让目前的创作充满了乐趣。


N:从您的创作中,我们看到您并未把这次隔离放在心上,您是如何保持这种豁达的?
孙:面对疫情和封城,我个人比较无所谓,甚至有些渺视这一切。苦难只会激发我的斗志,学生时期比现在苦多了。封控造成的悲剧令人刻骨铭心、悲愤交加,但我仍然强调以心转境,只要守住内心的平静。心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只要心变了,一切都会变的。
▲ 老子到哪,哪就是仙境。
N:人们经常能从您的作品中感受到一种“狂”劲,您自己是怎么想的?
孙:狂不狂,我自己其实没有什么感觉。对我而言,“行动”可以战胜一切吧。我信这个。
▲ 《“魔法星图”—螺刹群像》(局部) 183×732cm 木刻画 2020
N:自由、奇幻、诡谲,这些字眼是我看到您作品的第一印象,您的这种创作风格是如何成型的?
孙:这可能与动画这一媒介有关系吧,图像开发对于影像艺术至关重要。
N:动画在您的创作中占有很大的比例,那么您有打算把这次隔离的经历做成动画吗?
孙:我现在于酒店中创作的就是动画。我是比较喜欢这样的方式,可以与任何材料结合。在做手上这部电影长片之前,我经常做很多驻留项目,都是根据项目预算和国家地区来决定的,比如在日本就用墨,在欧洲就使用矿物粉,比较随机。在荷兰还捡过垃圾。
N:能谈谈您这次上海之行的原计划,即香格纳画廊的最新个展「千江有水千江月」吗?
孙:这次在香格纳画廊展出的作品来自于最新作品《魔法星图》。这是部长篇动画电影,目前在画廊展出的是已经完成的部分,以木刻部分为主。
在这部电影中使用了很多种材料和绘制风格,这与电影的剧情有联系。片中有六个国家,分别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所以风格材料会改变,比如汉书像砖、中国宋代绘画、木刻、青花斗彩,波丝细密画、油画等等。



N:您想对同样被隔离在家的人们说些什么?
孙:我会对父亲说今天依然是你的时代,在一个说谎司空见惯的时代,他们的话尤其不能信。



向下滑动查看所有内容
▲「千江有水千江月」展览现场,香格纳上海,2022
N:隔着一扇窗,您能感受到上海的春天吗?
孙:我所在的酒店前面是上海京剧院,后面是龙华烈士陵园,所以我不但感受到了上海的春天,还感受到了戏剧性和死亡的气息。而且是个白色的春天,白的耀眼。
▲ 孙逊与“上海之春”
_关于艺术家

孙逊 | Sun Xu
1980年出生于中国辽宁省阜新。2005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次年,成立π格动画工作室。现生活并工作于北京。孙逊的作品通常为手绘而成的动画影片。因此除动画影片本身外,同时可以看到与其动画相关的手稿或运用其他媒介制作一些作品。饱含隐喻的画面细节、暗黑张力的手绘风格、梦幻跳跃的情节设计是孙逊颇具个人特色的视觉语言。近年来,孙逊以新媒体艺术为原点,在更为广阔的视觉艺术领域做出了诸多尝试:探索在报纸、书籍、木刻版画、水墨、色粉等不同创作媒介中的叙事效果,探讨如何展现非线性的时间与空间观念,并结合自身对于社会与社会学理论的理解,探究现实与幻想的表现形式。
孙逊的作品被众多艺术机构收藏,包括白兔中国当代艺术收藏、所罗门·R·古根海姆美术馆、大都会美术馆等。他于2018年获得亚洲协会未来艺术奖;2014年获得第八届AAC艺术中国·青年艺术家大奖;2010年获得CCAA中国当代艺术奖“最佳年轻艺术家”。近期主要个展包括:孙逊:通向大地的又一道闪电,温哥华美术馆,温哥华,加拿大(2021);孙逊:偷时间的人,约翰和梅布尔·林林艺术博物馆,佛罗里达,美国(2019);孙逊,当代艺术博物馆,澳大利亚(2018)。近期主要群展包括:夏威夷三年展,皇家夏威夷中心,美国(2022);亚洲协会三年展,我们并非独自做梦,亚洲协会博物馆,纽约,美国(2020);第13届哈瓦那双年展,国家艺术中心,哈瓦那,古巴(2019);古根海姆“何鸿毅家族基金会中国当代艺术计划”,故事新编,所罗门·R·古根海姆美术馆,纽约,美国(2016)。
在广泛参与艺术展览同时,孙逊先后在香港国际电影节、安纳西国际动画电影节、荷兰动画电影节等国际电影节进行专场影片放映,并于2010和2011年分别入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与柏林国际电影节。
经典回顾
And More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