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读者来稿VOL.5 | 记忆中的童年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读者来稿VOL.5 | 记忆中的童年 崇真艺客

读者来稿VOL.5 | 记忆中的童年 崇真艺客


读者来稿VOL.5 | 记忆中的童年 崇真艺客



“具体的细节”系列征集活动现已分享到第五期啦,在前几期我们和读者们一起对曾经生活过的地方进行了回溯,那些鲜活的画面和具体的细节带给了我们很多思考和感动。而这一期,我们将看到来自黄河岸边的一家人关于他们的故乡和童年的讲述,毛先生和纶纶妈用他们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一副副独特的生活画面。

 


 

01 那河,那堤,那夜,那风


作者:毛永立

 

那河,那堤,那夜,那风,那纷飞的落叶,那暖暖的清晰而又朦胧的记忆……


大风,是带着寒意的甜


冬至前的晚上,我暴走完后,从火车站广场向家走去。走在宽敞的林荫道上,迎着刚刮起的北风,感觉脸上凉凉的,刚刚出过汗的身子也感觉到了寒意,树上的叶子随风哗哗落下。“起北风了,快回家了,天要冷了。”路上一对年轻的夫妻一边说着一边加快了步伐。望着纷飞的落叶,听着飒飒的风声,走在甬道上,一种悠远的甜甜的亲情在我心中升起。


“北风刮,槐叶下,雪霜到,桐子抛,冬至一到光叉叉。”这是我小时候母亲带我到黄河大堤上扫树叶时常念叨的俗语。那时黄河滩区的冬天很冷,大堤洼处都是水坑,结着厚厚的冰。天空灰蒙蒙的,河水也是灰蒙蒙的。黄河大堤,和大堤两边的树林像两条舞动的绿龙蜿蜒前行,柳树环绕的村庄,时不时传出鸡鸣狗叫声。为了六个孩子的吃饭和上学,为了给两个老人看病,勤劳俭朴的父母一年四季都是夜以继日的忙碌着,种着十几亩的田,家里还养着猪、牛、羊、鸡。冬季的白天,父亲不是在家推土就是出门给人家盖房子,母亲白天是浆纱织布,晚上还要纺线,下半夜就要到大堤上扫落叶。


常常是夜半时分,当明澈的月光无遮拦照在床头时,我都被摆动的门搭拉声惊醒,外边起大风了,从门缝进来的冷气打在脸上又冷又困,这时就能听见外边“嗦嗦”的落叶声。起风时,人家都是匆匆地往家里跑,避风避寒,而母亲却是惊喜地要往外去,去占树,占地盘。她给我们兄妹几个盖一遍被子,又给朦胧中的大姐简单叮咛几声,然后从外边把门反搭上,就一手挽着篮子一手挟着扫帚,肩上还扛着一耙子,头上裹着一蓝色毛巾,喊着邻门的二奶奶,一起迎着大风,大步流星地朝大堤奔去。


 

读者来稿VOL.5 | 记忆中的童年 崇真艺客

图片来自毛先生一家

                                          


落叶,是上天给穷人的恩赐


穷人用落叶来喂羊、喂猪、喂牛、沤粪。我也跟着母亲去过几次。风特别大,下重霜的夜里,皎洁的月光如水银似的照亮着大地,大堤的两坡沿上铺满了硕大的梧桐叶、金黄色的槐树叶,冷风中还能闻到落叶的清香味道。东边的黄河水哗哗的响,站在堤顶上可看到那泛着白光的水波,西边的村庄像玩累的孩子一样依偎在大堤的怀抱。在这样明净的夜里,在这样广袤的空间里,在这样清香的落叶里,母亲和二奶奶的身影和呼唤声,上下舞动,一唱一合,此消彼长,沉寂的大地,深邃的夜空,跃动着最热烈的生命。累了,她们会坐在扫帚上,依偎着树叶堆拉家常,眯上眼打个顿;冷了,她们就在护堤员屋的南墙根避风,有时会生起一堆火,烤着馍吃。最忙最累的时候也是最高兴的时候。早早吃过午饭,母亲就开始打扫“战场”,收获“战果”。先是用大扫帚一点一点地圈扫着地上的落叶,有时还先把树枝、树皮捡出来,再用耙子慢慢地归拢成小堆,然后再用扫帚一圈一圈地再扫,这样一点点地缩小地盘,归成一大堆,泥土多时还得用木叉扬扬风,最后形成一个个大堆,有的是槐树叶,是喂家里七只山羊的,有的是桐树叶是来喂母猪的,更多的是柳树叶,这是家里两头牛冬天的主要干粮。最高兴的是,太阳落山的时候,母亲一边看着路上拉着一车满满树叶得意的父亲,一边回头望着干净如洗的地面,长长地出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一丝得意,临走时把破扫帚头丢在明显的地方,表示此地我占了,今夜还会来。


落叶,是母亲的安眠药


苦日子过去很多年了,父亲也走了十四个春秋了。记得母亲刚到城市时,常常婉惜街道两旁的落叶,多好的杨树叶,这是羊最喜欢吃的。有时实在看不过去,她就把最好的无损的大叶子收集起来用细线串成一圈,像我小时候用竹签串起来一样,得意放在床头。好几次叶子都干了碎了,她也不舍得扔,说是闻着树叶味睡的踏实,有老家的味道,像有父亲守着一样。随着年龄的增长,七十多岁的母亲常常闹着要回老家住。老家的房子实在破了,我们吊了房顶,支上炉子,安上了土暖器,拉来了电视,安上了卫星天线。本来要把内墙粉刷一遍,她说什么也不肯,是怕花儿子们更多的钱。


冬至了,我们回老家给母亲送肉馅,让她能吃上可口的冬至饺子。在老家,母亲忙里忙外,院子空地上长出母亲亲手种的青青的蒜苗。荔枝树、苹果树、桃树都修剪得整整齐齐,屋里虽然没有市里暖气屋里暖和,但我却感觉到含在骨子里的温馨。母亲忙着为我们煮了她包的饺子,白萝卜大肉馅饺子,吃起来如小时候吃的一样香。天快黑了,我们要回濮阳了,母亲像送我去县城上学时一样,又捎米又捎面捎菜,满满地一车厢。车上了柏油路,母亲还站在家门口远远望着,夕阳如血把大堤渲染得辉煌。如时光倒回三十年,母亲这时正扫着落叶,父亲拉着车,而我,在后边的大堤口跑上跑下。


风起了,夜来了,喧嚣的城市里,还有多少人心中存留故乡的记忆,那绵长的温暖的沁人心脾的味道。滩区,我永远的家,那河,那堤,那夜,那风,与父母的爱一样溶进了我的生命,成了我的记忆,一样温馨如故,伴存一生。


 

读者来稿VOL.5 | 记忆中的童年 崇真艺客

图片来自毛先生一家

 


02 生命中最香甜的味道 

               

工作了一天,坐班车回到家里,妻子高高兴兴地端上一盘油黄黄香喷喷冒着热气的粘糕。我急不可待地拿起一块往嘴里送——一股家乡粘米的醇香蜜甜沁入心脾。


“真好吃!”我一边吃一边说,“咱娘做的吧?”


妻子诡秘地说:“不是,我做的。”


我不信,但嘴上说:“你真巧,做粘糕的手艺赶上咱娘了。莫非今天二月二?”

 

妻子笑道:“可不是嘛,你忙得都不知道今天是阴历几号了。但是咱娘可没忘,这不,打电话让我去她那儿拿来做好的粘糕面,让我现炸了,你下班趁热吃。”

 

我的眼睛一热。是呀,我最爱吃粘糕,而母亲做的粘糕最好吃。我和妻子也在街上买过粘糕,但我总吃不出母亲的味道,吃不出家乡的味道。我的家乡在黄河岸边,我从小唱着“二月二龙抬头,大囤满小囤流,吃粘糕满脸油”的儿歌长大。乡亲们为祈求来前有个好收成,会在农历二月二的前一天晚上,在自己家院子里和大门口用草灰围成一个大圆圈和一个小圆圈,代表粮囤,在“囤”中心挖个坑埋些稻谷,象征来年五谷丰登。院子里的是个大“囤”,门外的是个小“囤”,意思是家里的粮食满了往外边流。家乡还有个说法:为防口舌之祸及无妄之灾,就吃粘糕。还说“吃粘糕灾不找没人告”。于是,每到农历的二月初二,村里人就做粘糕吃。


母亲素以能干闻名村里,尤其母亲做的粘糕堪称一绝。同样的水,同样的米,同样的面,母亲做出来的粘糕就是色泽黄润,不油不腻,粘而为粘,甜味均匀,透亮透亮的,吃起来香甜无比。看着我们兄妹几个吃得开心,母亲也很是得意。每年二月二我们都会吃到母亲做的粘糕。即使在生产队时最困难的岁月里,母亲也总是想尽一切办法让我们在二月二吃上可口的粘糕。母亲说,穷年不穷节,图个平安。

 

后来,我们兄妹渐渐长大,陆陆续续到外地去读书,但每到二月二母亲仍想办法送来或让别人捎来她自己做的粘糕。记得1987年春,我上高中,跟刚从河南大学毕业的哥哥一块吃饭。母亲让同村的梅琴姐捎来一箱吃的,放在大哥办公室里。当时我学习很紧张,大哥带毕业班,工作也很忙,我们大概看了一下母亲捎来的东西,是家里种的花生,母亲做的包子,高馍馍之类,我们就放在了一边说慢慢吃吧。过了两天,是二月二,看到周围的老师忙着和粘面煎粘糕,闻着喷香的味道,我和大哥好羡慕,恨不能一步跨到老家,去吃母亲做的粘糕。当时,我和哥还纳闷:这二月二了,娘咋不说粘糕的事?过了几天,我碰见梅琴姐,“你娘捎的粘糕好吃吧。”梅琴姐随口说道。“啥?没见呀!”梅琴姐一脸的不好意思:“你看我,准是当时忘了转告你们。你娘特意让我提醒你们甭忘了吃。粘糕就放在那只箱子下边的一个盒子里。我赶紧告诉了哥哥,当我们端出箱子,找到盒子打开一看:整整齐齐并放着两条做好的粘面条——是让我们在二月二那天用刀切开,用油炸着吃的,外观已变了形,还长了白毛,并已有馊味。



读者来稿VOL.5 | 记忆中的童年 崇真艺客

图片来自毛先生一家

 


我和哥望糕兴叹,懊悔当初没仔细找找。有了这一次之后,母亲再让别人捎来东西,特别是粘糕之类,她总是要亲自到村西头的村支书家里给我们打过来电话提醒。母亲没上过学,她的眼里只有孩子。她希望她的每个孩子都有出息,生活得幸福。她凭着自己的辛苦劳作把我们兄妹六个一个个养大,又一个个送进小学,送进中学,送进大学。

 

如今,大哥、我、三妹、三弟先后在市里找到了工作,安了家。大姐和二妹也都生活地不错。父亲已经过世,我们把母亲接到市里来住。一开始,母亲很不习惯,光想回老家。她住惯了农家的大院,看惯了开阔的黄土地,走惯了长长的大堤,嗅惯了和着稻香的黄河水的味道。就像家乡的水稻离开了家乡的黄土地,离开了黄河水,就失去了原汁原味。但后来,母亲看到我们工作很忙,为了不使我们大老远回老家看她,母亲让自己慢慢适应了城市的生活,住在了大哥的家里。 现在,母亲最大的乐趣就是做几样拿手的家乡菜,然后,打电话让我们都过去品尝。

 

说来也怪,母亲在清明前后做的榆钱儿馍、秋天时候炸的红薯丸子等等,也都好吃,但我就是忘不掉母亲做的粘糕的味道。也许是粘糕粘住了我童年的记忆,粘住了浓浓的亲情?我要感谢我的母亲,是母亲让我尝出了家乡粘糕的味道,让我记住了生命中最香甜的味道。

 



03 记忆中的水坑,是我的乐园 


作者:纶纶妈

       

六零后的我们经历了上辈人经历的苦,也经历了下辈人经历的甜。所谓的甜和苦都是从物质上说的,如果从精神上说的话,我认为我们的童年比现在的孩子的童年是富足的,也是自由的。

 


读者来稿VOL.5 | 记忆中的童年 崇真艺客

图片来自毛先生一家



比如说,夏天放学后几个小伙伴一起去村头的大水坑里洗澡。水坑四周都是柳树,水也清澈,多是蓄积的雨水和浇庄稼地时从河里流过来的水。坑底有地方是硬硬的沙地,也有地方是软软的淤泥。我们找个水浅且坑岸光滑,坡度较大的地方,用手把水底的黑淤泥糊在坑沿上,作为润滑剂,然后排着队一个个从岸上滑到水里,呲溜,呲溜,呲溜……有时候也会歪倒在水里,喝上一大口水;有时候前边的人滑不动了,停在那了,后面的人一下就把他㨃(dui)到了水里,有时候会是三个人甚至四五个人一起滑到水里,溅起的水花会扑进每张大笑着的嘴里……不要以为只有男孩才玩这种游戏,我可是女孩呢。

 

我们也会游泳。是自制的“游泳圈”——自己的裤子,用皮筋系住裤腰和一个裤腿,用水浸湿,拿着另一只裤腿使劲吹气,不一会,两条裤腿胀满了气,圆鼓鼓的——就算做好了,身子趴上去不会下沉。我们就是这样学会游泳的。

 

再比如说冬天,那时候的冬天比现在冷的多。村头坑里的冰够厚,足够我们在上面玩各种游戏,冰面上稀稀疏疏的枯干了的藕叶和莲蓬的杆,我们甚至会捡来在冰面上点火玩。

 

在冰上玩得最多的是打陀螺。有时候也会拿个小板凳,翻着放到冰面上,在板凳橙上系个长绳子,一个人坐在倒放着的凳子上,一个人拉绳子跑……不用担心会掉进水里,冰厚着呢。有时候大人拿着铁锨拾粪,看我们玩得开心,也会陪我们玩。大人拿着铁锨的柄,把铁锨搁在冰面上,让我们中的一个站在铁锨上,扶着铁锹柄转圈,像推磨一样;也能拉着往前走……

 

如今,那水坑已变成了楼房,跟水坑连着的小河也不见了踪影。我的故乡变成了小时候向往的城市模样。夏天,家家有了太阳能热水器,有了洗澡间。村里的孩子很少会游泳的了,想游泳要去附近的游泳馆买票。冬天,没有了厚厚的冰,家家有了冬天的暖炉,冬天不再寒冷,也少了冰面上的欢声笑语。

 

童年,在每个人心里都是美好的吧;故乡,在每个人心里都是温馨的吧!也终是回不去了。回得去的只是故乡,找不回的终是记忆!





《具体的细节》


征集

时间:

2022.3.13—6.5

活动叙述:回得去的故乡 · 找不回的记忆


故乡是每个人都逃离不了的身份印记,承载着人们儿时成长的记忆。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故乡里原本能够联动祖祖辈辈间互动的景致不再:父辈口中小时候常去捉知了的林子、游泳嬉戏的河流、可以辨认不同植物的田野、能捉迷藏的楼宇小阁都在慢慢消失。孙子辈们失去了对同一片土地可能会有的共同记忆,留给他们的只能是苍白的口述故事。


面对这些记忆不可避免地逝去,或许只能趁我们还没有完全地遗忘掉之前去记录定格。这些记忆或许会在某个风情夜晚勾起了游子的絮絮叨叨,就像是从口袋中掏出被拽成一团的纸,然后再被慢慢地抚摸展开,娓娓道来,这些故事·掺杂着私密而个人的情绪。


《具体的细节》是由展览《从安东到丹东:鸭绿江上的木筏、断桥与过客》而延伸出来的公共活动,我们鼓励观众对自己曾经生活的地方,或者现在生活的地方进行一次回溯,从中审视那些被忽视的日常,并以重组、拼贴、想象等方式勾勒出个人的“家乡志”。



《从安东到丹东:鸭绿江上的木筏、断桥与过客》展览延期到6月26日 



展览相关链接:


读者来稿VOL.5 | 记忆中的童年 崇真艺客

新展开幕 | 从安东到丹东-“边界计划”首次亮相 


读者来稿VOL.5 | 记忆中的童年 崇真艺客

Click Ten | 揭秘这座边境之城


读者来稿VOL.5 | 记忆中的童年 崇真艺客

绘造社 | 与城市对话


投递方式:

如果您有旺盛的表达欲,心中也有想诉说的故事,欢迎给我们投递这些思绪。


读者来稿VOL.5 | 记忆中的童年 崇真艺客

请添加【屿庐】“邮递员”的微信,投递你的故事


*提示:收集的投稿我们将会与“方志小说”小组的作品一同在展厅展示,也会在我们的官方平台【屿庐】上发布。文字、声音、影像形式不限,图片质量2M以上。



展览现场:



读者来稿VOL.5 | 记忆中的童年 崇真艺客
读者来稿VOL.5 | 记忆中的童年 崇真艺客
读者来稿VOL.5 | 记忆中的童年 崇真艺客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往期回顾:


读者来稿VOL.5 | 记忆中的童年 崇真艺客
读者来稿VOL.5 | 记忆中的童年 崇真艺客


读者来稿VOL.5 | 记忆中的童年 崇真艺客

识别上方二维码,进入屿庐小程序

点击“我的”进入个人中心,免费成为屿庐会员


读者来稿VOL.5 | 记忆中的童年 崇真艺客

识别上方二维码,购买屿庐「年度权益会员卡」

享更多折扣与权限!




读者来稿VOL.5 | 记忆中的童年 崇真艺客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