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清华藏珍·云欣赏 | 春游芳草地 夏赏绿荷池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清华藏珍·云欣赏 | 春游芳草地 夏赏绿荷池 崇真艺客
端午到了,荷花也进入了花期。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中将微风吹过荷塘产生的景象比作“一道凝碧的波痕”。此时,清华荷塘中的荷叶碧绿青翠,为夏日减少一丝暑气、增添一份清爽。古人喜爱荷、欣赏荷,并把以莲荷为主题的纹饰大量运用在服饰、器物上,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的馆藏中,就有装饰着莲池小景的瓷器。今年端午假期,如您不方便出门赏荷,不妨同我们一起欣赏艺博馆藏瓷器中的荷塘,希望它们能为您带来一点宁静与清凉。
清华藏珍·云欣赏 | 春游芳草地 夏赏绿荷池 崇真艺客
春游芳草地  夏赏绿荷池

赏瓷器纹饰“满池娇”

典藏部  袁旭


初夏有别于艳阳春,春的美在百花争艳,夏则美在万类竞绿,正所谓:“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荷花又称莲花,花期为每年六月至九月,淡雅的香气,优美的外形,出淤泥而不染的特性,可入诗可为画,深得文人与画家的喜爱。“莲”谐音“廉”、“连”,蕴涵清廉、廉洁等美好寓意,与莲子、牡丹、禽鸟等组合,可寓意连生贵子、富贵连连等,因此以莲池为主题的纹饰,被大量使用于服饰、器物的装饰。今日邀您一起鉴赏瓷器上的莲池小景——“满池娇”。


一、精品赏析


清华藏珍·云欣赏 | 春游芳草地 夏赏绿荷池 崇真艺客

清 雍正款青花满池娇纹瓷卧足盘

口径17.3厘米,足径6厘米,高4.2厘米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


清雍正款青花满池娇纹瓷卧足盘,敛口,弧腹,卧圈足。器物通体施白釉,盘内口沿处以青花绘双圈纹,盘心双圈纹内青花绘池水、莲花、荷叶、水草,婀娜多姿的荷莲间鸳鸯在嬉戏。


清华藏珍·云欣赏 | 春游芳草地 夏赏绿荷池 崇真艺客

卧足盘 局部


盘外纹饰由口沿处至足底,依次以青花绘行龙赶珠纹、满池娇纹。盘底卧足内,青花双圈纹内楷体署 “大清雍正年制”双行六字款。此盘为雍正官窑器,采用上等浙料,青花发色幽静且均匀。以满池娇为主题纹饰,外壁纹饰与内壁纹饰对称绘制。


清华藏珍·云欣赏 | 春游芳草地 夏赏绿荷池 崇真艺客

清 乾隆款青花吉祥如意满池娇纹瓷盘

口径21.4厘米,足径13.6厘米,4厘米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


清乾隆款青花吉祥如意满池娇纹瓷盘,敞口,弧腹,圈足。器物通体施白釉,盘内以青花满绘纹饰,自口沿向内依次绘几何纹、卷草纹、龟背纹,盘心绘有池水、莲花、荷叶、水草、祥云。


清华藏珍·云欣赏 | 春游芳草地 夏赏绿荷池 崇真艺客

瓷盘 局部


盘外壁纹饰自口沿向圈足依次为几何纹、卷草纹,腹部卷草纹青花双圈纹四开光内楷体署 “吉”、“祥”、“如”、“意”。盘底圈足内,署青花篆体“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款。此盘为乾隆官窑器,盘心是以莲池、水草为主的满池娇纹,虽无禽鸟出没,也不失池塘小景之意境。


清华藏珍·云欣赏 | 春游芳草地 夏赏绿荷池 崇真艺客

清 嘉庆款斗彩满池娇纹瓷碗

口径16.5厘米,足径10厘米,高7.5厘米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


清嘉庆款斗彩满池娇纹瓷碗,敛口,直腹,近足处内敛,卧圈足。此碗通体施白釉,碗内口沿处以青花书藏文一周,碗心青花双圈纹内以斗彩绘池水、莲花、荷叶、水草、鸳鸯。


清华藏珍·云欣赏 | 春游芳草地 夏赏绿荷池 崇真艺客

瓷碗 局部


碗外壁口沿处以青花绘行龙赶珠纹,腹部斗彩绘池水、莲花、荷叶、水草、鸳鸯。碗底圈足内,以青花篆体署“大清嘉庆年制”三行六字款。此碗为嘉庆官窑器,碗心与外壁腹部纹饰均为满池娇纹。


清华藏珍·云欣赏 | 春游芳草地 夏赏绿荷池 崇真艺客

瓷碗 局部


碗心所绘鸳鸯一只由空中飞来,一只在池水中仰望对方,禽鸟栩栩如生、荷花摇曳多姿。碗外腹部纹饰更为生动,绘有姿态不同的三对鸳鸯,有的回眸凝视,有的尾尾相依,有的空中仰望,生动演绎了这种禽鸟你侬我侬的习性。


二、名称起源


满池娇一词的出现不晚于南宋,宋人吴子牧的《梦梁录》里描述了繁华的钱塘,记录有当地夜市售卖“挑纱荷花满池娇背心儿”的一幕。宋人舒岳祥所写《金线草》诗中云“袅袅蜻蜓菡萏枝”,其自注:“旧时都下花工作翠花,名菩提叶,缀以蛾蝉之属。作小荷叶,名满池娇,则缀以蜻蜓茄叶之类,浮动其上。”


满池娇纹主要表现的是莲池小景,以描绘池塘的清幽风光为主题,纹饰大可为两种:一种仅在池塘中绘莲荷及水草,另一种加绘鸳鸯、白鹭等水禽,以绘鸳鸯图案居多。


清华藏珍·云欣赏 | 春游芳草地 夏赏绿荷池 崇真艺客

图片源于网络


鸳鸯,雄为鸳,羽毛色泽绚丽,雌为鸯,体型略小于雄,羽毛为褐色,雌雄双居,匹鸟也,自古常用来比喻夫妇,象征美好爱情。东汉时期《孔雀东南飞》中写道:“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相鸣,夜夜达五更。”歌颂了焦仲卿与刘兰芝忠贞不渝的爱情。唐末五代毛文锡的《虞美人﹒鸳鸯对浴银塘暖》词中云:“鸳鸯对浴银塘暖,水面蒲梢短。垂杨低拂麴尘波,蛛丝结网露珠多,滴圆荷。” 清澈池中蒲草初生,杨柳垂于水面,蜘蛛网上凝结的露水滴落到荷叶上,鸳鸯对浴在池水中,一副池塘小景犹如在眼前。将男子对恋人的相思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清华藏珍·云欣赏 | 春游芳草地 夏赏绿荷池 崇真艺客

元 景德镇窑青花满池娇纹花口盘 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元文宗时期满池娇纹曾一度盛行,柯九思《丹丘生集》卷三《宫词十五首》中有云:“观莲太液泛兰桡,翡翠鸳鸯戏碧苕。说与小娃牢记住,御衫绣作满池娇。”较晚的张昱《张光弼诗集》卷二《宫中词》写到:“鸳鸯鸂鶒满池娇,彩绣金茸日几条。早晚君王天寿节,要将着御大明朝。”诗中提到的两种禽鸟都有雌雄偶游的习性,蕴涵夫妻恩爱的美好寓意。


文宗时期满池娇纹不仅施于帝王御衣,也大量用于青花瓷器的装饰。王朝的更迭,政治变迁,令它曾经中断,直至明清彩瓷中才又重现身影。


结语


满池娇纹施用于瓷器,自元代始至清代的构图基本相似,都以池中丛生莲花为主体,并有杂花相伴,又与禽鸟中象征忠贞爱情的鸳鸯等禽鸟相结合,诠释了夫妻恩爱、子孙满堂、世代绵延、家道昌盛的美好景象,这也是其流行至今,并深受喜爱的原因。




5月3日起暂停对公众开放

恢复开放时间另行通知

敬请谅解


艺博官网
https://www.artmuseum.tsinghua.edu.cn/

数字展厅
https://www.artmuseum.tsinghua.edu.cn/cpsj/zlxx/szzt/

艺博网店
https://shop402247198.taobao.com/


图文编辑/周辛欣

视觉统筹/王鹏

审校/垚梦 倪葭

审定/李哲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带您走进艺术殿堂


清华藏珍·云欣赏 | 春游芳草地 夏赏绿荷池 崇真艺客

艺博微信二维码


清华藏珍·云欣赏 | 春游芳草地 夏赏绿荷池 崇真艺客

艺博微博二维码


清华藏珍·云欣赏 | 春游芳草地 夏赏绿荷池 崇真艺客

艺博网店二维码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