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篆刻讲堂】章法与印形(三)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篆刻讲堂】章法与印形(三) 崇真艺客

【篆刻讲堂】章法与印形(三) 崇真艺客


吴昌硕(1844—1927),初名俊卿,初字香朴、香圃,又字苍石、仓石、昌硕,又作昌石,号缶庐。浙江安吉人,寓居上海。西泠印社首任社长。诗书画印博采众长,自成一家,被誉为四绝,为纵跨近、现代的杰出艺术大师。


吴昌硕篆刻章法的特点,是由他的书体、字法、笔法、边格等多方面综合融汇而成,既有传统的继承,又有个人新的熔铸。以他的书体为例,一反明清印人“大小篆不可混杂”之规矩,而将大小篆或汉篆隶书等综合利用,并能使之统一。这种相反相成的矛盾转化,恰好变成了吴昌硕个人篆刻风格的特点之一,给观赏者留下了难忘的鲜明印象。吴昌硕篆刻个人风格的形成,不仅是某一方面的特殊突破,而是在许多环节、许多方面,都有自己的发展创造,才可能使这种风格更臻成熟与完善。


中国传统篆刻艺术,是一处充满生机、蕴藏着无限丰富的形式美的宝藏,有待我们去深入开采,深入研究。为此,我们开设“篆刻讲堂”栏目,与读者分享西泠名家篆刻及其章法等相关知识。



【篆刻讲堂】章法与印形(三) 崇真艺客




章法与印形

 

篆刻的章法,一般多取方形。但方形中也各有别,有长方、正方、扁方,各种方形之中,又各有不同尺寸,加之为了变化需要也常换印形,如圆、椭圆及各种自然形态等。因此章法的确定,首先要因印材外形而“因地制宜”“量体裁衣”,绝不能仅此一种章法去硬套。


印之外形,给章法以制约的同时也提供了特殊的场地。高明的印人,就可以施展才华,根据实际印形与印文字数的多少,两相结合,而创构出适宜的章法来,往往可有与众不同别致新奇之感。


吴昌硕的篆刻章法布局多在各种形态的方形之中,偶有作他种印形的,也是根据印材的外形或求印者的要求而定。但他都能根据印形安排印文,少则通盘营构,字多则依行酌定增画或减笔、直或曲,以及按字之重点、重画、空间的多少而作初稿,反复修改,以求达到“违而不犯,和而不同”。同时又考虑如何能进一步增强其艺术的感染力。待章法初稿定后,方才着墨上石,有时还要将墨稿存放数日,反复审视、修改后动刀。


缶翁印作,多以方形为主(也可以说是他章法的基础)。然在少数的圆、椭圆等其他形制中,也能相石形而着意,章法安排自然大方,笔舒墨沉,给人新鲜感。他往往是通过印的留空和局部字的变形,以适应其外形,但同时又不损字形,不害字意;或者是以边为主,有其形,以字为主、损其边;或缩小字形,增加字四周之空间,使边、字两全。


印形基本是方形、圆形两大类,这两种形内的文字处理得好,其他形体亦可触类旁通。椭圆形是圆形的拉长,长方形(扁形)是方形的上下延长(或左右延长),菱形是方形小于45度的移转,葫芦形等是圆形的变体,自然形是方形、圆形综合的变形。下面将从缶翁印例中略阐述之。(上期回顾)



二、联珠形



联珠印的形式,汉唐时已初见,明清雅玩更多。其方形联珠,实是上下两方形小印组合而成,圆形联珠亦是两方圆形小印组构而成,由椭圆一分为二的联珠实是方圆结合的两小印。其内容、形式亦多样。


“葛粉”是上下方形联珠,均取朱文,其上为姓,其下为名。其章法同方形一字印。


【篆刻讲堂】章法与印形(三) 崇真艺客

葛粉



“葛楹”是白文联珠,上为“葛”姓、下为名。

【篆刻讲堂】章法与印形(三) 崇真艺客葛楹



“林际康印 豫卿”是上白下朱的联珠印,其上为名、下为号或字。因为一般用印二方,常规是上为白文下为朱文,此联珠正好把这种常规用印法引入内,以便在书画题款时应用简便,又位置准确。

【篆刻讲堂】章法与印形(三) 崇真艺客

林际康印 豫卿


“质公”是二字白文小联珠。

【篆刻讲堂】章法与印形(三) 崇真艺客

质公



“缶老”,本是一椭圆形印章,破分为二,即成一联珠印。此印上下各一字,较为充满,其边以让字为主,空缺无画处则以边补成之。值得注意处是两珠上略短、下略长,审视之则知是因字画多少而临时安排破画成之的。

【篆刻讲堂】章法与印形(三) 崇真艺客

缶老



“大聋”,联珠构成,亦同上一联珠,不同处是此方上珠更小,下珠更大,亦因“大”字画少、“聋”字画多所致也。其珠内布局亦有异,此联珠四边皆多留空,尤其是“大”字。“聋”字四边皆有接边、有出有让、有接、有断等不同变化,使字与边变化更加灵动自然。

【篆刻讲堂】章法与印形(三) 崇真艺客

大聋



四、其他杂



印形除方、圆、椭圆、长方、联珠等形外,还有自然形、或稍做加工成葫芦形、或其他等形。吴昌硕在这方面的印章并不是很多,并非他对这种自然形不甚重视,而是自然形难以表现字的风格与气魄,故少用之。但也可能出于朋友盛情相托,或此印材虽小,但质地颇佳,弃之可惜,随身佩带雅玩亦可自添乐趣。故有数方留传下来。


“掩口”为一葫芦形,缶翁根据印形,纳二字入“葫芦”,安排字随形而居,边虚之,故字突出。

【篆刻讲堂】章法与印形(三) 崇真艺客

掩口

“定海山人”,依字画而排字之宽窄,“山人”二字画少故占地窄,“定海”画多故占地字宽,此章法同椭圆形,无奇特处可述。

【篆刻讲堂】章法与印形(三) 崇真艺客

定海山人


“受因”,是与上一自然形呈相反之形,二字竖排,亦同椭圆二字上下排列法,不赘。

【篆刻讲堂】章法与印形(三) 崇真艺客

受因


“子宽”好似上方圆形联珠之上珠,两字横排,“子”字画少占地少,“宽”字画多占地宽,两字间互有依靠与穿插,颇得亲密之趣。边细于文,用以陪衬主字,断续自然,亦能贯气。


【篆刻讲堂】章法与印形(三) 崇真艺客

子宽


“许”自然形近似一桃,独字居其中,四周宽敞,颇有安适之感。

【篆刻讲堂】章法与印形(三) 崇真艺客



“安吉”与“日利千金”两印,本是方形,但各缺一角,不方不圆,故归于自然形,此两印亦按方形或扁方形印处置其章法。印中缺一角,如“吉”字头、“日”字右上角,然均不碍大局,且得自然之趣。由此可见缶翁印的小中见大之理。

【篆刻讲堂】章法与印形(三) 崇真艺客

安吉


【篆刻讲堂】章法与印形(三) 崇真艺客

日利千金





【篆刻讲堂】章法与印形(三) 崇真艺客

编辑:高佳晨、许齐、陈榕



推荐阅读



◎ 关于西泠印社孤山社址和中国印学博物馆封园闭馆的公告
◎ 2022《西泠艺丛》第四期导读
◎ 西泠印社藏品捐献名录之施显火、施付贤

【篆刻讲堂】章法与印形(三) 崇真艺客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