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读《老子》 一,天道
瞿小松|著
一,本原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天地还没有,它就在了。它一直在着。无声无息无象无形,不生不灭非有非不有,无始无终。不因什么而怎样,成天地育万物,混沌于万物而显。
无所不在,非在非不在。
道即本原。
“道可道,非常道。”
本原无可类比,无可表述。说即不是。
说即言语。
言语从零起步,生于对万有的描述,生于意愿意志。面对既不在零也不在正负的万有本原,面对非意志先天地而浑然恒在之常道,言语进退不及,无能为力。
万有是有。这个那个,分得清楚,从这到那,可以推论,言语派得上用场。
言语的极限,在于它是有。以有说有,天花乱坠。道既不是有,也不是不有,非二元有别彼此的分,无可类比,无可推论,无可言说,不被言说,言语够不着。
说得出的“道”,或万有,或万有的道理,比如这个之所以成这个,这个那个的关系这个那个的规律,可以比较,能分差别。
说得出的“道”,或行事的则,比如医道人道王道,即所谓“德”;或谋事的法,比如兵法书法历法算法,即所谓“术”。
行事的“道德”,谋事的“道术”,可以类比,能判高下。
说得出的“道”,或路,或轨,比如此地到彼地,比如星球行运的轨迹,有方向可循,有刻度可标。
这个那个关系规律,此法彼道方法准则,甲路乙轨去向坐标,立足于有。
有,有限有度,可以言说。言说好歹另当别论。
常道,恒常之道,自然之道,天道,非有,非非有,无度无限。
可以言说之道与言说,因缘生,因缘灭,无常。
常道无缘,浑然恒在,无生,无亡。
本原超言说。
“名可名,非常名。”
比如本原。古时候,老子称它“道”,佛陀称它“空、法性真如”,JS称它“天父”。今日里,天体物理学寻觅它为“第一推动”、“SD粒子”。
比如苹果,比如猪马牛羊日月天地,人类语种万千,东西们就有千万名目。
比如美丑。大唐仕女以丰腴肥硕为美,如今女人痴迷骨感,路都走不动了,仍不分青红皂白减肥。
非洲有女,十来个银圈逐年颈项上套,脖子老长。外人看着难受,同族男人眼里,魅力无穷。
比如敌友。亲友因利反目成仇,政敌因利结盟共谋,敌国因利缔结友邦,史上范例,一网撒去满载而收。
比如善恶。西元八十年,古罗马角斗场落成典礼,上万头牲畜遭宰,血流成河。尔后角斗士战俘以命相拼,尸积如山。贵族自由民感激皇帝作了善事,令他们兴奋狂欢,从此有个最刺激的娱乐。于上万头遭宰的牲畜,祸从天降。于战俘角斗士,贵族自由民日常的娱乐,却是他们生死攸关的恶斗。胜者赚得数日活头,输家踏进鬼门关。
二十世纪上半叶,纳粹德国自封最优品种,叫嚣“扩张日耳曼生存空间”,战车滚动尸横遍野;军国日本嘶喊“大东亚共荣圈”,刀剑挥舞身首异地。
于“优种日耳曼”与“大和民族”极端民族主义暴力民族主义之辈,大善大喜。于所有惨遭战祸残害的无辜百姓,却是不堪回首的大恶大悲。
凡事生于念头。念头起始,若心无全体人类与生灵大众,必以单属小众的利单属小众的乐与福,导致大众的难与灾。
再比如穴位。人身有众多穴位。武功以穴位伤敌杀敌,医道以穴位救命扶伤。同是穴位,目的不同,所用相去千里。
世间万事万物,情感思维判断,你我同用一辞,同说一事,心思年辰视角不一样,意思可就岔远了。
印度当代智者奥修说一段子:某男见心理医生。医生画一直线,问:这线让你想到啥?答:漂亮女人。画一圆圈:这个呢?漂亮女人光着身子。画一三角。这人喘气,闭眼:别,别,别这样!怎么了你?漂亮女人光着身子干那事!
哦,你心里只有性。
你说谁?谁画下这么些淫荡图形?是我还是你?!
同是直线圆圈三角,有人见几何图形,有人见云雨。
有童谣叨念:三轮车,跑得快,上面坐个老太太,要五毛,给一块,你说奇怪不奇怪。
奇怪不奇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乐于施舍的见慈悲,功于心机的见吃亏。
同样一件事,有见怪有不见怪。
庄周讲“得道易无言难”,讲“得意忘言”。
得意忘言,得其意,忘其言,正是悟道者极佳的状态。后人偷换一字,变为“得意忘形”。达得真意,忘其言表,形也一并忘却,更上一层楼。
而今人们说某人得意忘形,非但不夸奖,反说这某小人得志忘乎所以,不知地厚天高。
同一成语,由褒义感叹蜕变贬义鄙薄,完整颠倒。
正可谓,名可名,非常名,世无恒常不易之名。
名即概念,这个那个,用作分别。善恶美丑俗雅愚智,定亲疏敌友。
道无分别,不判无断,无亲疏取舍。
概念非实,由此及彼,用作推论。甲乙丙丁子丑寅卯,论前因后果。
道超逻辑,不推不论,无所以因为。
名无常名,名无定名,“道”之为名亦然。
识无恒识,识无定识,天下事莫不如是。
比如自然科学后浪推前浪,“定律”们不断翻新。道无变,规律亦未变。只是人类之识以有限对无限,总难全满。有尚说不好,何况非有非不有。
一部文明史,一部《道德经》,能以言说的,不外可名之名可道之道。
常道无名,常道无语。
言语往回退转,道术往回退转,名往回退转。退而又退,退无所退,退至无名无语,回到原点,消散化融于本原,静观天道无为无不为。
二,本原非为非不为
“道常,无为无不为。”
道,宇宙太虚天地万物本原,非生非灭,恒在常在,无在无不在。无心无为,无为无不为。
比如太虚,无垠无限。星辰日月自行自运自生自灭,太虚无行无运,非生非灭。太虚无为。
比如养分,什么也不做,无为。
空气,什么也不做,无为。
水,什么也不做,无为。
无为的水、无为的空气、无为的养分、无为的虚空、日月星辰的生灭行运、天地万物根本的因,即道。
道无心,非意志,无作为。
“一切有形皆含道性。”
日月光照,天降雨露,地承平原高山江河湖海,育养万物欣欣。
养分什么也不作,无为。有它在,万物可以生长。
空气什么也不作,无为。有它在,万物可以呼吸。
水什么也不作,无为。有它在,万物得以滋润。
养分、空气、水,万物离一不生。道成就了它们,它们成就了生命。它们与道无为无不为。
道无形、无志、无作,万物于道自吮以成生命以养生命。无形之道渗透万物,万物饱含无形之道。道无为,万物自为,无为之道无不为。
日月星辰天地万物,各各因果。有为之物、事、人,有所为有所不能为。比如生命,无一逃得过死亡。
大至星系旋转小至尘埃起落,大至恒星小至原子,万物自为,自在漫游于道无为之无形无限。
说到底,“为”与“不为”,有倾向,可以类比,也与意愿意志有染。
道非有生之物,没意志没意愿没倾向,无可类比,非为非不为。
为与不为,与道无关。
卡尔·沙冈于史蒂芬·霍金的《时间简史》导言中写道:霍金笔下,时间无始终,太空无边际。造物主即令在,也无所事事。
犹太之神讲:“让我们用我们的形象来造人。”
我的猜想,探寻本原于时间空间宇宙太虚的霍金心中,这个本原应当不是一位说人语、类人意志的人形。
如此,这个“第一推动”,这个宇宙万有的本原,这个一切“自然规律”根本的因,这个超一切言说、无相无为的造物主,便与老子所见之“道”、释迦所见之“空”殊途同归。
三,道性一、二、三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摶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 ……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道生一。“夷”,看不见。“希”,听不到。“微”,触摸抓握不着。三者不可分,不可推论,混而为一。
生于道之“一”,道性,道之真性,在天不明晰光亮,在地不晦昧昏暗,不是个“东西”。迎,接不得。随,追不见。它无形恒常。
一生二。阴阳,道性本体,常在。
二生三。天地为乾坤,互为阴阳,自含阴阳。阴阳生磁。同相斥,异相吸,一斥一吸,生场生气。
磁,相对定能。气,相对动能。场,能量空间。
磁、气、场,道性之成,因缘而在。比如地球的条件,并非所有星球都俱备。
有磁,地有吸力,我们大家不会飘空。有气,我们大家可以呼吸。断气了,那就是死,这个我们明白。场是空间,磁与气得以适度充溢。
磁与场俱有,“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万物因气而化生。
譬如水、汽、云、雨循环于天地大场。
地有磁,水能附着。日光明照,水蒸发为汽升空。汽浓而成云,云浓极因磁而成雨露降。
这个循环,天地阴阳和合,天地之吐纳,育养万物生灭盛衰。
名可名,非常名。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这个“生”,不似爹娘交合,爹的精子进入娘的肚子,进入娘肚子里的卵子,然后娘十月怀胎生下一个我们的“生”。这个生,是化,非先后顺序。
万物时时生灭幻化。生灭幻化无时不在,正可谓无常之常,常之无常。
道化一,一化二,二化三。一、二、三同在,道养万物幻化无尽。
万物为体。实体内自有阴、阳、磁、气、场,一体自涵一、二、三。
比如雄性体内之精虫,雌雄二体俱有。雄性体内磁气场在,精虫得以生存。
雌性体内有卵,精虫的受体,负阴而抱阳。受精卵因磁着床于子宫。宫为场,中有气。“冲气以为和”,呼吸令精卵阴阳和合成就生命。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无形之道于万象而显,无相之道显相于万物。
“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清虚无为,万有万相,有无皆含于道性,可谓“玄之又玄”。
有欲无欲,同出于心。以心观道无为无不为,正可谓“众妙之门”,无门之门。
四,无声空象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听之不闻名曰希。至音为讯,无声。
太虚斗转星移,寂天籁无言之大音。
视之不见名为夷。至象为空,无形。
万物百态千姿,隐道性无形之大象。
名可名,非常名。音声象形大小,尽都是名。名即有二元分,有势态。
道无名,无相无声。大音大象,隐喻而已。
是为虚。
天地还没有,道就在了。它一直在着。无声无息无象无形,不生不灭非有非不有,无始无终。不因什么而怎样,成天地育万物,混沌于万物而显。
自然声响,莫非天音。
万物形骸,莫非道象。
大象无形,潜万有之形而彰。
大音希声,溢自然之声而扬。
见无形大象,不离山河大地宇宙万有。
闻希声大音,不拒风雨雷电鸡鸣狗叫。
是为实。
不昧虚实,但见天道无处不在,无处不显,非在非不在,非显非不显。
道不离万有,万有不离道。道隐无名,化名无尽。
五,天道无味
“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 ……”
我们说某人伟大,此人作成惊天动地的业绩。我们说某文明灿烂,这文明有诸多先进高明。我们做巫,搭高坛祭拜,祈请神秘伟力赐福。
道无作为,不惊天动地不黯然神伤,不先进不落后不高明不低昧,不卑微不伟巨,不灿烂不寒碜。道非神灵,非意志,不赐福也不降灾。
道不玄虚,在吃喝拉撒在生灭成毁,在飞禽走兽在花草鱼虫,在日月星辰在无垠太空,在山川河流在风摆杨柳。
道在你我,在万事万物,非永恒距离的外在高在。
无知无能,非全知全能,道之出口,淡而无味。
六,天道无争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
天道无志,不争,无争。无生,无灭。
人与万物有生。有生者有死,有生者有争。争生争利,争者有胜有败。
生自生、灭自灭、胜自胜、败自败,不关无争之道。
天地无言,百鸟争鸣,风啸林涛,自然之声不绝。
道无为,天地自有大美,四时自有明法。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阴阳雌雄枯荣盛衰,树高千尺叶落归根。万物无不生于道,无不终归于道。
七,至柔无形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无有入无间。”
无有,无质无形。无间,有质实体。
滴水穿石,高温熔化矿石以成钢铁,水与空气能将钢铁腐蚀。水、空气、温度无形至柔,此柔弱胜刚强,自不待言。
黄山松分泌酸液软化山岩,将其根深植于岩,吸取养分,可谓至柔驰骋于至坚。
物之理,体之性,于有相见无形,现象界实例,俯拾即是。
所谓自然规律,说的不外物质本性事物道理。物质本性事物道理,无形,至柔,因“无有”,渗入实体,驰骋于至坚。
一切有形皆含道性,道性通达一切有形。
天下之至坚,皆含至柔之道性。
无形道性之至柔,成就有形万有之至坚。
“无有入无间。”
于万物显像,见无形常道。
八,大水善下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江不争上,汇百川而成大流。
溪、涧、沟、河,净也好,垢也罢,一概承纳,泥沙俱下奔流向海。
入得海,一眼望去,无奔无流无声。
江河入海无消息,自此再无百川之别。弃名,逝名,同化于大水。
海处低凹,不争,千江万河甘霖雨露自归。
天下大水一味,无千江万河甘霖雨露之分,净垢圆融,育养生命而无意无语。
九,非主非仆
“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可名于小。万物归焉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道为万物本原,万物因其得生。
成万物而无意无识,道不以为功,不沾一物、不占一物、不拥一物。
育养万物,道没意识,不知何谓造物主。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摶之不足得,小之又小。
道无为,万物各得其所,却不知无道不生,不晓得有个道在。道小,小而又小,以至于无。
万物生于道,道没意志,不做主子,不以为恩,任星辰日月畅行无碍,任万物自生自灭繁盛兴衰。
道,至大无形而不自大。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远到极致,便重归返,循环无终。
道小,以至于无。道大,以至于无。“小”过极限,“大”过极限,两头一通,消融于“无有”,无形无相无限。
非小非大,非大非小,道与万物无主无仆非主非仆,相安自然。
十,天道无生
“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地之生,宇宙能量使然,混沌而在,无欲,无志,无自,能长久。然,有生必有灭,长生之地必有限,长生之地必有终。
天之在,太虚之本,容星辰日月万物,非有欲、非无欲,非有志、非无志,非有自、非无自,非长久、非不长久。无生,所以无灭。无形,所以无限。
天之道,无生,无灭,无形,无限。
十一,天道无德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施予生机,养育生命。
育而不攫取,施而不居功,养而不支配不主宰,天道“品性”,天之“德”。
人有攫取、占有、支配、主宰的欲。
欲望生意志,意志生动作。
攫取、占有、支配、主宰的动作,难免攻击伤害。
天道无欲,无意愿,不做老大,万物因之自得空间,生得欢实。
人道若以天道为师,育而不攫取、施而不居功、养而不支配不主宰,也就接近天道“品性”、天之“玄德”。
进而言之,其所谓“德”,无非行为准则。
意志决定行为,准则判别善恶是非。
比方说,某人损人利己,我们说这人“品行不好”,“缺德”。某人律己利人,我们说这人“品行高尚”,“德厚”。
而天之道,非意志,没准则,没判断,没选择,无作为。
本质上,“德”属人类,不属天道。
天道无德。所谓天之玄德,人类一厢情愿而已。
十二,天地不仁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芻狗。”
天地无情识,无礼义仁爱之绳。施养而无意,不以为功不以为恩,不以为慈不以为善。无心,没要求,没期盼。
芻狗,草扎的狗子。
草扎的狗子没感觉,不知恩,不言报。
天地“眼里”,万物都是草狗。
知恩与否,万物自己的事,差别在万物,无关天地。
天“施”地“载”,日升月落,甘霖雨露,道养万物利而不害,无意无语,亘古一如。
施者无意,受者懵懂,相安无事,自然而然。
十三,天道无亲
“天道无亲,恒与善人。”
天道无己,不判不断,无爱、恨、恩、怨、喜、恶、亲、仇,于圣无亲,于凡无疏,于人类不增,于万物不减。
人命是命,大象命是命,蚊虫命是命,小草命是命,都是完美的生灵。
无高低贵贱之分,待万物平等一如,天道无仁无亲,至善至慈。
顺其自然不强为者善,育而不攫取施而不居功者善,养而不支配不主宰不求报者善,待同类待万物平等无偏宽阔包容者善。
善者顺天道而不逆,故尔天道恒与善者同在。
十四,道法自然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人依之法,地。
地承平原高山江河湖海育养万物。
居平原山坡的,农。傍林子的,猎。近水的,渔。四季明法草木枯荣,人类生存,与地与万物息息相关。
人依地而生。地在人在,地毁人亡。
地循之法,天。
日行月运,斗转星移,时有昼夜年月,季分春夏秋冬。天施阳光雨露,赋大地以生机。
地与宇宙太虚息息相关,生命与宇宙万象息息相关。
天无生,无灭。
地则有生有灭。此地灭,彼地生。天地阴阳和合,万物生灭蓬勃。
天运之法,道。
道无为,容星辰日月自运,任天地万物自生。
成天地育万物而不欲为主,有大恩而无意。“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无生、无己、无志、无情识,利万物一如无别。
道无法之法,自在本然,自在浑然。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混成,超意志越想象浑然自在。
道,自然规律总和,自然规律之本。道,万有本原。
道之法,无声,无形,无为,任运自然。
任其自运,自然而然。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候王得一而为天下正。”
自然圆满。
天地因道而清宁,山川因道而充盈,万物应道得生机,王者顺道领天下。
人类若效法天地效法道,一任乾坤自运万物自在,生灵、世界,祥和宁安。
按:“散读《老子》”,旧标题为“《道德经》附会”,原载瞿小松《无门之门》,海南出版社2011年出版,2022年重新调整。之二“人道”待续,敬请关注。

瞿小松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主要的音乐作品有歌剧《俄狄浦斯》《俄狄浦斯之死》《命若琴弦》及室内乐作品MENG DONG、《行草》等;已出版散文集《音乐闲话》《音声之道》《无门之门》等。
往期文章|点击阅读
1963年|激浪派宣言:清除世界上无生命力的艺术
徐冰|我的七十年代
毕加索诗歌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