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老苗:做一个连我妈都喜欢的店|OCT-LOFT“一人一世界”讲座第22季活动回顾①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当下,年轻人消费观念的转变正在重新塑造商业的场景,越来越多新的品牌、新的商业在捕捉和了解青年文化的基础上,探索出新的发展路径。OCT-LOFT“一人一世界”讲座第22季携手亚洲知名设计媒体Design360°,从“新青年与新商业”的角度切入,邀请四位嘉宾从不同的行业、角度出发,讨论在设计驱动下,商业品牌与青年文化如何构筑出新的发展模式。


老苗:做一个连我妈都喜欢的店|OCT-LOFT“一人一世界”讲座第22季活动回顾① 崇真艺客


5月27日晚的第一场讲座,由Badmarket主理人老苗揭幕主讲。作为国内以性价比著称的知名创意集合店,Badmarket创立于2016年广州东山口,为优秀的新品牌提供高质量的展示和售卖平台。当晚,老苗以“做一个连我妈都喜欢的店”为主题,用诙谐接地气的表达,分享如何通过设计创意,打造跨越年龄层审美的品牌综合体验。


以下内容节选、整理自本季OCT-LOFT“一人一世界”讲座第一场直播,可至深圳华侨城创意文化园视频号或B站空间(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观看直播回放。



老苗:做一个连我妈都喜欢的店|OCT-LOFT“一人一世界”讲座第22季活动回顾① 崇真艺客



老苗:做一个连我妈都喜欢的店
OCT-LOFT“一人一世界”讲座第22季 第一场
主讲人:老苗,Badmarket主理人
时间:2022年5月27日19:30-21:00
地点:深圳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北区A3+

谁是Badmarket,

为什么要做Badmarket

Badmarket于2016年创立于广州东山口,集合国内的国潮品牌进行更新、陈列、销售,同时也在出售自己的产品,2017年又在广州K11开了一家新店。目前,Badmarket在全国范围内共有10家店铺,分布在广州、上海、长沙、武汉、成都、西安、福建。老苗把Badmarket定义为潮流、轻松可得,“关于Badmarket的品牌性格,我是想做更世俗、有幽默感、性价比高的店”。

为什么要做Badmarket?老苗从自己与潮流的渊源开始谈起:作为北方人,他在大连出生长大,这是一座潮流起步比较早的港口城市,当时政府有意引进全新理念的国外品牌,“我是80年代出生的人,在我还没上小学之前,我就看到彪马、YSL等一些国际一线的大牌在我们那儿开了”。小时候的老苗特别喜欢逛这些品牌店,还大批量购买了许多打口带,“我们大概90年代就开始接受(这种文化)”。此外,他也通过在船上工作的亲戚接触到许多国外的品牌产品,“那个时候看到了很多早期大家在追捧的各种品牌,我们都不知道是什么,就觉得很好看,做工很好,跟国内的东西不太一样。”这些童年时期受到的影响,都构成了老苗对潮流的审美启蒙。

老苗:做一个连我妈都喜欢的店|OCT-LOFT“一人一世界”讲座第22季活动回顾① 崇真艺客
讲座现场,主讲人老苗正在分享

2002年,老苗到广州念大学,这段“从最北到最南”的经历,起初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南方)这边大家说事情、做事情是按照商业规则做的,没有太多的人情(因素)。我们的城市小,都是按人情做的。”在感受到巨大的城市气质差别的同时,大学期间的老苗也完全“放飞自我”,结识一帮好友玩乐队之余,也从传统教育的模式中跳脱出来,“重新思考了一下到底什么是我应该去做的”。谈及自己的大学经历,老苗还特别提到了自己遇到了一位有知遇之恩的王老师,也是Design360°的创始人:“王老师看的不是细节,而是作品能不能做好,这一点非常重要。”
 
大学毕业后,老苗来到上海的一家品牌公司工作,从最底层开始做起,三年后又回到了广州开始做设计公司。在大城市的生活经历,让喜欢逛街的老苗发现了几个绕不开的问题:首先是年轻人在大城市的生存压力很大,“交完了房租,吃完饭就不剩下什么,好像什么都买不起,只能光看一看”。另一方面,老苗还发现大部分店都很无聊,自己愿意逛的稍微好一些的店,总会有“高端得不得了”的感觉,“店员微妙的冷眼会让你变得非常敏感”,购物体验不佳。于是在2016年,老苗创立了Badmarket。
 

开始做Badmarket以后

以往在设计公司工作时,老苗认识了许多好友,也积累了一笔可以“任性”地去做Badmarket的资金,在出国考察时,发现许多日本、欧洲的模式其实可以借鉴。综合几方面经历,老苗对前述的几个问题也有了这样的思考:品牌商家的东西卖得贵,其本质原因是这些商家往往抱有卖家思维,“这件衣服按这个成本做出来,要赚利润,那就一定要卖这个价”,而他认为加盟商模式有很多灰色的地带,对消费者非常不公平:“消费者、年轻人买单,买的是什么?我买的是衣服,不是买加盟商一层一层的关系。我知道自己的收入,我作为年轻人不愿意花这种钱,这是我的想法。”
 
在做Badmarket的初期,除了对品牌价格的思考以外,老苗还在思索如何以自己的手法解决这两个问题:“怎么样才能不无聊?作为消费者逛一个店的时候,我的心理需求是什么?”早期东山口还没有太多店的时候,一个原本做咖啡的朋友离开广州,把那里的一栋楼转给了老苗,他便开始着手布置Badmarket的店面:“我最早把自己喜欢的东西都放在这儿,一个店的组合得按照我的想法,我把衣服、文具、小玩具、杂货、家用品都组合在一起,反复走,觉得可能是行得通的地方,逛起来有点意思。”

老苗:做一个连我妈都喜欢的店|OCT-LOFT“一人一世界”讲座第22季活动回顾① 崇真艺客
2016年广州东山口的Badmarket
   

性格就是通过一次次的创意输出,

告诉大家我们是谁

由于曾经从事过品牌策划的工作,老苗知道怎么做品牌才是更好玩的方向,进行各种尝试的同时,也深入思考并探索要怎样才能把创意做得更优秀。Badmarket开张时正值媒体的一个爆发期,涌现出许多新的小型媒体,都乐意报道Badmarket新鲜的商业模式,也愿意给到流量支持,为品牌早期的推广带来不少帮助。而老苗自己则决定要把Badmarket的品牌创意做得更接地气:“我之前做乙方的时候,做太多的创意都是很心累的状态,我给自己做创意,就不需要做得太复杂,浅显一点更容易让人接受。这个对我来说太重要了,我喜欢特别直接、简单的东西。”
 
对于品牌定价,老苗则从“我妈会不会嫌贵?”的角度切入去理解:“这本质上是对价格的思考,我认为用多少钱去买我面前的商品是合理的?”于是在最开始,Badmarket的产品都采用反式定价,“我问了一些我认为是这个(目标)群体的人,这个商品多少钱可以接受,不要管是什么牌子”。而Badmarket的目标客群是城市中17到25岁的年轻人,老苗从这个群体的收入水平层面切入,最后得到了品牌客单价,“300多能买两件T恤”。


与此同时,Badmarket也营造出轻松自在的店面氛围,“所有人进来都是有幸福感的,年轻人可以自由地在Badmarket里逛,用非常轻松的价格买。”此外,老苗始终杜绝加盟的模式,Badmarket的所有门店都是直营。“所有东西都能给到消费者,但Badmarket的价位也决定了我们需要更大的(门店)规模才能支撑下去,所以这个时候我们正在把店慢慢开起来。”
 
老苗:做一个连我妈都喜欢的店|OCT-LOFT“一人一世界”讲座第22季活动回顾① 崇真艺客
Badmarket门店实景

“这些想法会不会被我妈骂?”以这个问题为引,老苗分享了自己对Badmarket品牌性格与创意表达的思考。“Badmarket应该是全国唯一一个有性格感的集合店,我们一直在做属于我们自己的性格。性格就是通过一次次的创意输出,告诉大家我们是谁,包括要表达什么内容,我们要做什么。”而老苗也谈到自己早年接触的摇滚乐对品牌创意的帮助与影响:“我们的创意是带有轻松感、幽默感的,多少有一点叛逆的存在,我自己认为我们是在做通俗不庸俗的事情。”
 
而另一方面,要把看似轻易的创意不落俗套地表达出来并落地执行,是一件特别难的事,“需要想很多问题,这个过程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而力求通俗简明的品牌创意风格,则源于老苗在敦煌莫高窟的一次旅行经历:“莫高窟早期的佛像是北周、北魏开始做的,看起来特别像外国人,但是后来慢慢过渡到唐代,佛像就全是汉人的脸了。宗教传过来以后是小众的,老百姓很难有认同感,佛像变成汉人的脸后,大家就更容易理解和寄托。宗教传播和文化传播其实是一回事,我希望自己的品牌也足够浅显、简单。”

老苗:做一个连我妈都喜欢的店|OCT-LOFT“一人一世界”讲座第22季活动回顾① 崇真艺客
讲座现场观众
 
从这样的定位出发,老苗分享了几个Badmarket的创意案例,其中之一是阿迪达斯找Badmarket做的城市联名系列。如何体现出广州的城市特色?站在新广州人的角度,老苗开始梳理自己来到广州的前后印象:“我小时候看《英雄本色》,有些字幕上的字看不懂。来到广州我发现大家用得特别多的一个词就是‘冇’,这是普通话不具备的,我想把这个词拿下来作为一个符号,看如何把它延展得更轻巧、简单。”经过和阿迪达斯总部的沟通,老苗按自己的创意把联名款做成了鸳鸯鞋:有阿迪达斯标志性三条杠的(鞋)印的是“有”,没有三条杠的鞋印的是“冇”,“左右脚完全不一样”。此外,老苗还分享了Badmarket的其他一些创意案例,包括和日本杂货品牌LOFT联名做的帆布袋,以及和非必要不合作的联名灯具等。
老苗:做一个连我妈都喜欢的店|OCT-LOFT“一人一世界”讲座第22季活动回顾① 崇真艺客
Badmarket与阿迪达斯的城市联名款
 


做性价比,我觉得我更爱大家

Badmarket从2016年创立至今,已经做了六年,中途也遇到过各种问题,尤其是早期选货阶段,“找到又好又便宜的东西还是有难度”。渡过这段时期后情况逐渐好转,许多品牌主动找上Badmarket,“因为Badmarket愿意给顾客们更好的陈列和环境,也愿意把好的品牌推广给大家。我希望把Badmarket做成共创的平台,共创产品和idea,店可以越开越大。在老苗看来,Badmarket未来仍会继续坚持做性价比的道路,“做性价比,我是为了大家,我觉得我更爱大家”。
 
 

Q&A

(上下滑动查看)


Q1:想问苗老师,为什么用Badmarket作为品牌的名字,思考逻辑是什么?

A1:我起名字有一个特点,起英文名一定要让英文水平在二级以内的所有人都能听懂,连我妈都能懂,那就达到了我的目的。今天的话题也是“做一个连我妈都喜欢的店”,希望能跨越这个群体(的认知差异)。另一方面,我是觉得“Badmarket”特别容易注册,所以才起这个名字,主要基于这两点。

 

Q2:现在所谓的“潮”一定会放在一个圈子里说,玩潮已经变成一个圈子,这个圈子在普通大众的心里是有阶层或是消费门槛的,他不是像您说的传统意义上“我妈都能进去”的感觉,那您对圈子是怎么看的?形成圈子以后,未来会不会继续按固定、固有的形式发展?

A2:我开Badmarket,我妈还真是喜欢,觉得挺有意思的。关于你说的圈子,圈子存在一部分人心里,但是不存在我这儿,我不认为这是一个圈子,我们合作的品牌接近400个,对我来说,我觉得这些品牌做得是好的,质量、风格都是好的,大家穿搭组合起来就是我的产品(风格)。我在东山口开第一家Badmarket时没想圈子化,现在圈子是在向我靠拢,不是我在向圈子靠拢。

 

Q3:苗老师前期创业经历压力大吗,有想过放弃吗?

A3:一开始做这个事儿的时候压力挺大的,我们2016年开始做Badmarket,做(产品)价格不高的店需要一定的规模才能做好,如果没有一定的规模,是很难带来实质性收入的,很难持续下去,我们早期就是一边做设计公司一边做店,把这边挣的钱都扔到那边,颗粒无归,但现在我们公司的盈利能力还是不错的。我自己从来不去买贵的东西,也不会买豪宅、豪车或是奢侈品,还是愿意把更多的钱放在Badmarket上面,压力大不大,首先要看对钱的欲望。我一开始就希望把事情做好,不是想着要赚多少钱,大概是这样的想法。

 

Q4: 您提到做这个品牌,希望有一些幽默感,在您分享的案例中我们也能够感受到这一点。生活中您的幽默感是怎么保持的?

A4:我小时候是听评书、相声,听赵本山、郭德纲长起来的。见到邻居或好朋友时,南方人都比较礼貌,北方人是特别贫的,一定要去抖一个包袱,这是我受到最多影响的一点。有些时候的幽默感是刻意营造的,对一个品牌的输出来说,我希望给到别人是更幽默的(印象),而不是沉重的。我今天心情再不好,我也要有幽默感,这样消费者就会被你感染。我自己做品牌是这样的想法。

 

Q5: 您所在产业的利润怎么样?怎么做到创意和商业上的平衡? 

A5:我们这个年代最赚钱的就是买房子,我拿当时做设计公司赚的钱买房子,肯定特有钱,但这不是我想做的。这个行业赚不赚钱?看你想怎么做。赚多少才能算赚钱?我也不太清楚,至少我觉得我心里是富足的,这对我来说很重要。

 

Q6:请问在后疫情时代,除了实体店之外您有没有其他想要拓展的领域,您对疫情期间可以发展的方向怎么看?

A6:我们还是在做实体店,让我做其他的领域,我不一定做得来。对于我们整个团队来说,我们不擅长的东西不太会去做,我们这帮人不是为了赚钱去做事情,而是要把品牌做好,这是我们唯一的目标,我们赚到钱就开出更多的店,做更多的品牌传播,这是我们主要的目的。

 

Q7:Badmarket早期有几家门店关店的原因是什么?有没有改变后面选址的方向?深圳一直在选址,那对深圳市场的看法是?

A7:Badmarket品牌刚开始建立的时候,我们不知道在哪个场地和地方是适合我们的,早期都在不断尝试,发现有些地方适合我们,有些地方不适合我们,我们就往适合的方向做,不适合的慢慢关掉,这是摸着石头过河的品牌(建立)的代价。我们非常看好深圳,会员体系中有很大一票深圳的会员,我觉得不在深圳开店都对不起他们,早就应该开,但也需要一些筹备,要培养很好的店长和督导,他们带队过来才能把店做稳,场地也要选消费者愿意逛的地方。疫情反反复复,尽量把脚步放缓。

 

Q8:对于创意,老师前期是怎么打开推广渠道的?电商平台流量越来越贵,怎么打开Badmarket的推广运营路线?

A8:我们对内容还是比较自信的,内容做好了,找到一个合适的平台不一定会花太多的代价。现在线上的流量越来越贵,如果要去做销售,有内容的话媒体平台就愿意做推广。

 

Q9:我是做员工培训的,听您讲到Badmarket店里的伙伴跟人交流的方式非常轻松,我们有一个咖啡店,我们也想在店里卖自己的产品,让咖啡师像Badmarket的店员一样跟客人互动、讲产品、交流的话,您平时是怎么跟他们做培训、沟通?

A9:每次我们都会跟大家交流想法,通讯还是很频繁的,这是很大的工作量,我们的员工要非常认同我们的理念,不认同的话,他们是不会跟品牌一起想这个问题的。我去成都店出差,就和所有人坐下来一起吃火锅,我很愿意听他们给我的建议和想法,我会记下来回去调整,我是一个没那么固执的人。

 

Q10:有多少上年纪的街坊逛Badmarket?

A10:挺多的。东山口第一任店长是一个60多岁的日本大叔,在国内漂了很多年,现在我们还保持很好的关系。我们刚开东山口店的时候,街上还没有潮流店的概念,很多街坊都会进店里来,我很愿意跟老阿姨们、奶奶们交流,跟她们交流很幸福,我很怀念东山口那种感觉。上海店开了以后,进我们店里消费的老阿姨非常多,这也非常奇特,我们的店在上海太阳宫做了一个月,业绩挺好的,店员说80%到90%都是爷爷奶奶在这里消费,大家太潮了。我们的东西还是挺能跨越年龄层的,我问了几个阿姨为什么买我们的产品,阿姨说你们的产品颜色很鲜艳,喜欢。还有你们的产品码数大,身材发福了以后穿起来很好。而且老阿姨还会说,你们的衣服是纯棉的,隔壁那家都不是纯棉的。

 

Q11:对于一二线城市和三四线城市,产品和销售方式或者开店的选择会有区别吗?

A11:我们每家店都会用不同方向、不同风格的产品做测试。按一层一层的类别分好类以后在各个城市流转,会发现哪个店在哪个位置比较适合哪个方向,就集中力量做这个资源,比方说成都这个店适合可爱的(风格),成都的另外一个店适合city-boy(的风格)。所以我们不太按一线、二线(来分),需要精细的划分。

 

Q12:实体店的店长是怎么培养的,选择员工的标准是什么?

A12:不太容易标准化,培养店长是一个特别大的系统,需要用好几个月来培养。

 

Q13:Badmarket将来有什么样的发展愿景?

A13:希望未来可以做成共创的平台。除了把平台资源架构好之外,还能有更多好的品牌可以进来,我们能帮他们做好销售。也希望未来有更多适合我们的消费群体、喜欢我们的人进来,大家一起共创社区化,这就是我们的目标。

 

Q14:老师可以跟我们分享一下,为什么近几年Badmarket引来潮流和大家的热捧吗?Badmarket几年前做的集合店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A14:运气好,跟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年轻人慢慢养成自己消费习惯的时候,品牌是断层的,曾经的品牌在慢慢老化,没有新的品牌替代,我们就受到了一些热捧。我们在选货和选品、以及为年轻人思考的层面上做了很多的努力,所以这也是我们努力带来的。

 


老苗:做一个连我妈都喜欢的店|OCT-LOFT“一人一世界”讲座第22季活动回顾① 崇真艺客
老苗:做一个连我妈都喜欢的店|OCT-LOFT“一人一世界”讲座第22季活动回顾① 崇真艺客
老苗:做一个连我妈都喜欢的店|OCT-LOFT“一人一世界”讲座第22季活动回顾① 崇真艺客
老苗:做一个连我妈都喜欢的店|OCT-LOFT“一人一世界”讲座第22季活动回顾① 崇真艺客
老苗:做一个连我妈都喜欢的店|OCT-LOFT“一人一世界”讲座第22季活动回顾① 崇真艺客


左右滑动,查看讲座现场照片



本文由深圳华侨城创意文化园编辑整理,

文中使用的资料图片由嘉宾提供,请勿擅自使用。

转载推文请联系后台获取授权,请勿随意修改。

活动最终解释权归主办方所有。

老苗:做一个连我妈都喜欢的店|OCT-LOFT“一人一世界”讲座第22季活动回顾① 崇真艺客


关于OCT-LOFT“一人一世界”讲座

第22季——新青年与新商业


老苗:做一个连我妈都喜欢的店|OCT-LOFT“一人一世界”讲座第22季活动回顾① 崇真艺客

点击上方海报,查看本季讲座活动详情


在市场上掌握越来越多话语权的新一代年轻人,正在重塑着消费的文化与景象,新的商业逻辑也离不开对新青年文化的了解与解读。当审美、概念在品牌中被日渐强调,设计与创意在商业中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如何通过设计,读懂年轻人的消费审美?在新的机遇下,创意如何为品牌赋能、发挥未来商业价值?


深圳华侨城创意文化园主办的OCT-LOFT“一人一世界”讲座第22季,与亚洲著名专业设计杂志《Design360°》合作,以“新青年与新商业”为主题,邀请四位嘉宾从不同行业与观察点出发,讨论在设计的驱动下,商业品牌与青年文化如何交织出未来新的模式与路径。


扫码关注深圳华侨城创意文化园视频号

预约本季“一人一世界”讲座在线直播


【讲座时间】

Badmarket/老苗:

5月27日(周五) 19:30-21:00

Transwhite Studio/虞琼洁:

5月28日(周六) 15:00-16:30

超级植物/李习斌:

6月17日(周五) 19:30-21:00

野狗商店/不二飞:

6月18日(周六) 15:00-16:30


【讲座地点】

深圳市南山区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北区A3+


老苗:做一个连我妈都喜欢的店|OCT-LOFT“一人一世界”讲座第22季活动回顾① 崇真艺客

A3+区位

(地图导航: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北区A3+)


老苗:做一个连我妈都喜欢的店|OCT-LOFT“一人一世界”讲座第22季活动回顾① 崇真艺客

A3+入口




老苗:做一个连我妈都喜欢的店|OCT-LOFT“一人一世界”讲座第22季活动回顾① 崇真艺客

OCT-LOFT“一人一世界”讲座自2012年创办,至今已成功举办21季超过80场次,每一场讲座以特邀一位嘉宾主讲的方式来分享和展现他/她的创意“一世界”。致力于提供一个开放的创意交流平台,推动创意行业的互动和成长。



主办方


老苗:做一个连我妈都喜欢的店|OCT-LOFT“一人一世界”讲座第22季活动回顾① 崇真艺客

华侨城创意文化园(OCT-LOFT)位于深圳华侨城原东部工业区内,园区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分南北两区。园区于2004年正式启动改造,2006年正式挂牌,2011年实现了南、北区整体开园,目前园区入驻机构达300余家。园区秉承“创意设计、当代艺术、先锋音乐”三大主要文化特色,定期举办各类型文化艺术活动,打造了包括OCT-LOFT公共艺术展、T街创意市集、OCT-LOFT国际爵士音乐节、OCT-LOFT创意节等知名活动品牌。



 承办方 


老苗:做一个连我妈都喜欢的店|OCT-LOFT“一人一世界”讲座第22季活动回顾① 崇真艺客

《Design360°观念与设计杂志》, 创办于2005年,是亚洲著名专业设计杂志。致力于整合资源传播设计,建立中西互动交流平台,探索设计的价值可能。



直播支持


老苗:做一个连我妈都喜欢的店|OCT-LOFT“一人一世界”讲座第22季活动回顾① 崇真艺客

TODAY DESIGN是三度文化旗下的设计学习平台,拓展设计知识的内容形态,探索未来的学习方式和场景。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