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eidi Lau (b.1987) 来自中国澳门,生活在美国纽约。对于 Heidi 来说,雕塑是一种仪式。她通过召唤她家族过去的故事,从粘土中提炼出生物形态。将宗教中的神话传说与地狱等级结构联系起来,祖父母的道教信仰、她的移民身份及澳门的生活经历都是她创意的来源,将不可见的能量通过主观体验转化为实体。
“我觉得‘仪式’意味着你表演,然后你相信——这是一种携手共进的方式。”
——Heidi Lau
The Primordial Molder, 2018
Mountain of Knives, 2018
The Blue Peacock, 2018
Spirit Vessels, 2020
Installation view
新作品“Spirit Vessels”是在纽约州的 Stay-At-Home 禁令之后创作的。当她被困在500平方英尺的公寓内时,Covid19 已在其外摧毁了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Heidi Lau已将其称为家。Lau的影响范围通常基于纪念碑的理念,与帝国、历史和纪念馆有联系。在目前的条件下,这些生成因素感觉不稳定、脆弱,而且太不稳定,无法从中获得来源。相反,Heidi Lau屈服于自己内心深处,表现为身体和精神状态表面下的对话。与家庭和安全的理念相对应,在陶瓷建筑微缩模型和容器中实现了对亲密感的探索。作为与生产和艺术劳动相关的最古老和最普遍的材料之一,粘土自然有助于通过物质文化和对人类活动的重新思考来表达人类的状况。
刘相信物体的精神力量。她将能量——甚至是邪恶的能量——和记忆传递到每一件作品的表面,无论是她自己的、传说的还是历史的。由此产生的物体让人想起了考古发现,而且往往似乎是在暴露在大自然中数千年后从遥远的洞穴中被救出的。“并不是我相信这些东西是存在的,”她补充道,她的作品唤起了人们对神话存在和对未知世界的守卫。“这就像我在把这些东西变成现实,或者其他不可能的东西。”
Up and Up The Crane Tower, 2020
Offering Vessel I, 2020
Alone the Grotto Court, 2020
Watch Tower, 2020
Banyan Tree Court, 2020
“如果一个人可以在这些容器里居住作为最后的方式呢?我们的身体和思想应该是什么样子?”Lau挑衅。这些精神容器被挖空,杂草丛生,没有地面的门窗,没有站立的空间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微型建筑是自画像,借鉴了澳门殖民建筑的影响,以其自身日益减少的物质性说明了时间的流逝。自从17岁移民到美国以来,Heidi 每次去澳门看望家人时都会拍摄非艺术性建筑照片。避开国家设立的纪念碑和联合国遗址,探索了小镇老城区的隐藏小巷和废弃房屋。
自1999年澳门主权从葡萄牙移交几年后,澳门经历了快速的城市重组和重建,代价是无情地抹去了街区。在建造精神容器时,Lau思索了自己的纪录,并将不同建筑的建筑元素拼凑在一起。就像带有怀旧色彩的梦或遥远的记忆,永远无法复制精确的副本,因为真实的原作从未存在过。每一个饰条、瓷砖、装饰性铁窗框,以及新古典主义立柱与宋代绿色琉璃屋顶瓷砖的刻意搭配,都默默见证了一个垂死的帝国与新殖民主义国家之间的“命运联系”。这种关系在近500年前就已显现出来,至今仍能感受到它的回声。陶瓷、建筑精神器皿也参考了冥器:东汉时期流行的陶瓷陪葬品。在这一时期,现实生活中的物品模型被放置在坟墓中,以供死者使用,这需要现实生活中的物品来维持和保证来世的生活。不是为帝王创造的真实大小的世界,而是为平民创造的一个更谦逊、放荡和复制的版本。这些容器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一种愿望,成为了黑社会的蓝图。也许只有灵魂才能真正居住和逗留在这些空间里。
Offering Vessel II, 2020
Offering Tower, III 2020
Sitting Figures, 2020
Sitting Figures, 2020
Dweillings, 2020
| 点击关键词,直达往期精选 |
Doug Aitken Jon Rafman Hans-Peter Feldmann
Alex Israel Maurizio Cattelan 谢德庆
Robert Rauschenberg Erwin Wurm
Anne Imhof Hito Steyerl Wolfgang Tillmans
Vito Acconci Christo and Jeanne-Claude
Roni Horn Mark Leckey Mariko Mori
“同行[háng]”视频系列
是由“徐震公众号”推出的板块
将持续分享由徐震品牌精心甄选编辑的
最精华 最学术 最好玩的艺术家相关视频 *
* 视频来源于网络,本平台仅用于教育、分享
联系邮箱:ouatsub@outlook.com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