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刘川:可能冬天太冷了_《绘画即讯息》访谈丨AMNUA展览回顾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刘川:可能冬天太冷了_《绘画即讯息》访谈丨AMNUA展览回顾 崇真艺客

编者按:

从第一季第三集开始,《绘画即讯息》系列除了陆续积累编辑一些读本资料、写作外,还开始尝试一系访谈,本期为第三集参展艺术家刘川老师的访谈,涉及展览、社交媒体等现场。






展览现场



刘川:可能冬天太冷了_《绘画即讯息》访谈丨AMNUA展览回顾 崇真艺客

Exhibition  view, ©️The Painting Is the Message & the artist


刘川:可能冬天太冷了_《绘画即讯息》访谈丨AMNUA展览回顾 崇真艺客

Exhibition  view, ©️The Painting Is the Message & the artist



刘川:可能冬天太冷了_《绘画即讯息》访谈丨AMNUA展览回顾 崇真艺客

go!
木板丙烯  Acrylic on board
18X26cm
2021


刘川:可能冬天太冷了_《绘画即讯息》访谈丨AMNUA展览回顾 崇真艺客

行动 Action
布面丙烯 Acrylic on Canvas
148 x 230cm  
2021



T(The Painting is The Message 绘画即讯息):

《Actions》和《go!》是一对画吗?


L(刘川):

不是,如果是的话比例未免太悬殊了,图像复用吧,小的作品是先画的,画完挂在工作室墙上看了几天,觉得需要把它画的更大才能让蝙蝠侠和罗宾更有冲击力,画上的讯息是之前抄写在一张纸上的,和图像很契合就用了。


刘川:可能冬天太冷了_《绘画即讯息》访谈丨AMNUA展览回顾 崇真艺客

Exhibition  view, ©️The Painting Is the Message & the artist



刘川:可能冬天太冷了_《绘画即讯息》访谈丨AMNUA展览回顾 崇真艺客

悬崖婚礼  Wedding on Cliff

布面丙烯  Acrylic on Canvas

120cm x 80cm 

2021



T:

这张画背后有一个特定的故事吗?


L:

有一首歌,杨千嬅的《飞女正传》。听歌就知道了。





刘川:可能冬天太冷了_《绘画即讯息》访谈丨AMNUA展览回顾 崇真艺客

Exhibition  view, ©️The Painting Is the Message & the artist



刘川:可能冬天太冷了_《绘画即讯息》访谈丨AMNUA展览回顾 崇真艺客

无题(30) Untitled(30)

布面油画  Oil on Canvas

40cm x 50cm 

2021



T:

《无题(30)》画面里有四个人,其中二个好像是一个人的二个不同的面相?题目中的“30“和画面中的”30“有关系吗?画面里面还有个”50“?还有,在什么情况下会使用“无题(数字或者字母等系列)”这样的命名?


L:

数字是年龄,画的我的30岁,50也是年龄,四个人都是一个人。关于命名,其实我恨不得都叫无题,不过有些作品我需要指向性更明确的时候就会起一个名字当作阅读方向,我好像不太用数字或字母以序列号的意义来命名作品,数字都有特定意思,不是序号。




Action
布面丙烯 Acrylic on Canvas
148 x 230cm  
2021


T:

《Actions》画里画外有啥特别的故事吗?


L:

没什么特别的故事,硬要说的话就是我找的蝙蝠侠素材都是早期版本的,那个时期的蝙蝠侠既不负责深刻也不负责黑暗,有些无厘头探案的感觉。 




T:

T:

“We want


 revolution 


without 


revolution" 


The majorit of academic who are obsessed 

 with "idea". "The left needs a new answer" 

isn't it bascally" we want a radical revolution 

 but at the same time we want our relatively 

prosperous lives, to go on undisturbed?

 Like precisely as already Robespierre said.


是什么意思?



L:

关于齐泽克的那段文字我理解的就是字面意思,大家期待的改变起码是不要变坏的前提下,不是吗。 



T:

你在画面中经常书写文字,关于这个有什么心得体会吗?


L:

关于在画面里写字这件事上没什么心得体会,很多人都会在画面里写字。写下单词或者文字的目的基本上都是直接锁定想要指向的意义,毕竟文字的误差要比图像小很多,有时候是一种嵌套关系,画面中的文字不是作品的名字,它可能只为那个特定的局部服务。一般情况下我还是在想写些什么的时候才写,不太会直接从装饰的角度出发。



T:

国画中有“书画同源”、“以书入画”等这样的说法,中西方文化中都有“如诗如画“的说法,你在画中写字,或者画字,写文,或者画文,这些都有关系吗?


L:

关于书画同源和以书入画这两个说法应该是说写字的用笔其实就是画画的用笔,或者写字的心得可以转化到绘画上,毕竟媒介都是一致的,跟上面说的事情是两码事,如诗如画作为一个抒情词汇好像也不是一回事,所以这些应该没有联系,我只是用文字服务于表达,或者是一种画内注解。



刘川:可能冬天太冷了_《绘画即讯息》访谈丨AMNUA展览回顾 崇真艺客

拯救 Rescue

布面丙烯 Acrylic on Canvas

180cm x 290cm 

2021


T:

《拯救》似乎也是和《Actions》和《go!》是一个系列的?


L:

其实我没什么系列概念,我只是在消费蝙蝠侠这一形象,我也会消费别的形象或者自己造一个形象,这些形象不合我想说的事情我就不会使用了,借用经典形象或者符号的好处就是他们自带一大堆标签,你可以放大或者颠覆他们。



T:

但是蝙蝠侠换了三套正装,蝙蝠女都是那件?


L:

这三张都是以一个蝙蝠侠原型画的,证据就是胸口的logo都是黄色底,因此罗宾也是,那个不是蝙蝠女,是蝙蝠侠的搭档罗宾。可能你指的三套正装不同是颜色不同?颜色为画面服务,角色说的不算



T:

《go!》中放入天空是紫色的,而《Actions》中蝙蝠侠的披风和裤头也是紫色的,是一种稍微纯一点的紫色,这是巧合吗?


L:

哈哈,虽然有些作品中我会希望颜色有象征含义,但这里不是,事实是我有色弱,我不太喜欢用深蓝,我觉得会有一些太暗,紫色对我来说有点像是稍浅一点的蓝色向深的过渡,看起来会没有深蓝那么暗但是也完成了过渡,有朋友跟我说过蓝色和紫色的衔接很突兀,但我看其实很自然,主要是我觉得这个紫色很漂亮。



刘川:可能冬天太冷了_《绘画即讯息》访谈丨AMNUA展览回顾 崇真艺客

工作室及粘土作品,©️刘川社交媒体



T:

这件东西是在《Actions》系列之前还是之后做的?好像听你说你做的的好多模型,包括数字建模和粘土造型之类的东西,不是为了绘画准备的,是在绘画之后的东西?


L:

大部分粘土作品都是在绘画之后做的,我想把一个形象实体化,就会做一个出来,不过这件比较特殊,是在《actions》之前做的,这个是我看完那个讲座视频后,以我截取的那段文字为出发点做的,但其实这有些直接,或者是它无法从另一个维度来补充那段文字,后来我在画《actions》的时候觉得那个图像才切合那段文字,就加上去了。算是文本的复用,很多时候你画幅画有点像做一个比喻,感觉比喻不够恰当就会一直惦记着,所以会出现文字或图像的复用。






其他的蝙蝠侠



刘川:可能冬天太冷了_《绘画即讯息》访谈丨AMNUA展览回顾 崇真艺客

工作室及作品,©️刘川社交媒体



T:

你应该没有“系列”规划的概念吧?很奇怪的是,所有的天空都是紫色的?


这里的另外一个蝙蝠人和其他作品中的蝙蝠女是同样的装束?



L:

没有“系列”的规划,就是使用而已,如果硬要做系列那么一定有些东西最后是硬来的,感觉会很糟糕,如果一个形象不好用了,表达不了我需要的含义或者我找到了更好的,“系列”就结束了。


这里的蝙蝠侠和罗宾(不是蝙蝠女)用的原型是早期的真人电视剧集版的形象,蝙蝠侠胸口的图案和其他的不一样,罗宾当然也是,不是黄披风。






其他Q&A后的Q&A




刘川:可能冬天太冷了_《绘画即讯息》访谈丨AMNUA展览回顾 崇真艺客

工作室及作品,©️刘川社交媒体


L:画的是画布背面,一个坐着的艺术家,他的形象是经典的匹诺曹,匹诺曹是设定完美的卡通角色,也是一个完美的容器。画家的笔也是匹诺曹,艺术家一直画,变成成功艺术家,就好像能画出金币。金币再投向存钱罐,存钱罐还是一个匹诺曹的脑袋,也就是艺术家自己的。就这样,画面形成一个无限循环。存钱罐变成铜色,艺术家的脑袋被钱腐蚀。这是艺术家自嘲的一个玩笑。



T:

在《刘川“画”以外的故事》以及其他访谈中都谈到了你的“画家”或者“绘画”主题,你说是“没有别的题材的题材,画不出画很困惑,所以就画画不出画很困惑的画”,你援引皮诺曹不断通过撒谎来自我循环来隐喻,说这是一种自嘲的状态?


L:

其实用匹诺曹的出发点是因为他是木制的,和画架画笔调色盘画框一样都是木制的,我因为他是个木偶选择了他,所以这里匹诺曹的使用是偏重木偶的,调侃被资本支配了的创作者,匹诺曹没有通过说谎实现自我循环,他需要说真话才能重启循环,这里当然有自嘲,想通过卖作品生活又恐惧配合资本,这两者的拉扯形成的体现吧,和那个鼻子一样。




T:

你怎么看待艺术家这种职业的,就是一群当代皮诺曹吗?


L:

关于艺术家这种职业我没做过什么思考,硬要说觉得自己是画家吧,艺术家好像更多元,我不多元,艺术家从业者多种多样,可能很多不如匹诺曹。




刘川:可能冬天太冷了_《绘画即讯息》访谈丨AMNUA展览回顾 崇真艺客

工作室及作品,©️刘川社交媒体




刘川:可能冬天太冷了_《绘画即讯息》访谈丨AMNUA展览回顾 崇真艺客

CHRISTIE'S

布面丙烯 Acrylic on Canvas

50cm x 50cm 

2021



刘川:可能冬天太冷了_《绘画即讯息》访谈丨AMNUA展览回顾 崇真艺客

沮丧的画架   Depressed Easel

粘土和丙烯 Arclic on Clay

年代不详




T:

等你年老了会是什么样?一定要你选的话,你选择“躺平”还是“内卷”呢?


L:

我没想过这个问题,感觉想了也白想。这两个词可能大家理解的其实都不太一样,我选择躺平吧,感觉一直在躺平。




刘川:可能冬天太冷了_《绘画即讯息》访谈丨AMNUA展览回顾 崇真艺客

老年艺术家   Old Artist

纸本丙烯 Acrylic on Paper

115cm x 173cm  

2021




刘川:可能冬天太冷了_《绘画即讯息》访谈丨AMNUA展览回顾 崇真艺客

工作室及作品,©️刘川社交媒体

无题(大挂钟) Untitled (Big Wall Clock)

230x180cm 

棉布丙烯 Acrylic on Cotton

2020


T:

平时会焦虑吗? 有什么克服的好办法推荐?


L:

会焦虑,失眠,没有推荐办法,我看过些怎么睡觉的视频,不好用,里面说的方法我做不到,已经不克服了。



     刘川:可能冬天太冷了_《绘画即讯息》访谈丨AMNUA展览回顾 崇真艺客

拟像艺术群展及现场©️拟像艺术




T:

拟像艺术对你的一期群展访谈归纳了你对待很多问题,譬如说像“观念绘画和绘画观念“、”意识形态批判“、”批判的武器“、”流行文化中的圣像“、”当代艺术中的绘画”等这样的问题讨论,你表示“不看待、不知道、看不懂……“,可是对”当代艺术中的绘画”这样的问题,你建议的寻求答案的对象又似乎非常强烈地暗示道观念、意识形态批判,尤其是当代现实?


L:

关于上面匹诺曹那张作品的说明,是绘画艺术坏蛋店方面问我如果有观众问这幅画画了什么该如何回答。我就说了那段话,所以那段话其实是对画面逻辑的一种直接单一的描述。



T:

似乎你持有某种类似你在说明作为皮诺曹的画家的那种自嘲的态度,或者是一种刻意回避?有点虚无主义?


L:

是的,那些问题我都刻意回避了,我不想回答,我觉得我想说的我都画了,我不知道这算不算虚无主义。







从社交群而来的Q&A,绘画即讯息等



刘川:可能冬天太冷了_《绘画即讯息》访谈丨AMNUA展览回顾 崇真艺客

社交媒体发布及工作室,图中绘画为韩勇作品,©️刘川社交媒体


刘川:可能冬天太冷了_《绘画即讯息》访谈丨AMNUA展览回顾 崇真艺客

社交媒体发布及工作室,©️刘川社交媒体


T:

很少见到你的书写眼前的直接现实对象的作品,譬如画自己家里的猫咪一家的这张画,还画了母与子一大家子。介绍一下这一家子呗。猫妈妈横卧的姿态画得很别致,尤其是左腿很优雅啊?


L:

我不太有直接处理现实的能力,干扰项太多了。上面那张画不是我画的,是韩勇的作品,因为很相似我就发出来了,我忘记标注作者信息了,韩勇画的太棒了。猫就不介绍了,不知道从哪开始说,从头开始说太长了





刘川:可能冬天太冷了_《绘画即讯息》访谈丨AMNUA展览回顾 崇真艺客

社交媒体发布及工作室,©️刘川社交媒体



T:

对了,你一开始学国画后来读了版画,但是现在的画似乎它们没有直接的联系?我也是从你INS翻出一个晒的国画帖子才想起来。


L:

是,我也觉得没什么联系,自己看来可能就是喜欢用线,不喜欢光影塑造体积这种联系吧,这和最初接触国画有关系。




刘川:可能冬天太冷了_《绘画即讯息》访谈丨AMNUA展览回顾 崇真艺客

社交媒体发布及工作室,©️刘川社交媒体



刘川:可能冬天太冷了_《绘画即讯息》访谈丨AMNUA展览回顾 崇真艺客
刘川:可能冬天太冷了_《绘画即讯息》访谈丨AMNUA展览回顾 崇真艺客
刘川:可能冬天太冷了_《绘画即讯息》访谈丨AMNUA展览回顾 崇真艺客
刘川:可能冬天太冷了_《绘画即讯息》访谈丨AMNUA展览回顾 崇真艺客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刘川:可能冬天太冷了_《绘画即讯息》访谈丨AMNUA展览回顾 崇真艺客
刘川:可能冬天太冷了_《绘画即讯息》访谈丨AMNUA展览回顾 崇真艺客
刘川:可能冬天太冷了_《绘画即讯息》访谈丨AMNUA展览回顾 崇真艺客
刘川:可能冬天太冷了_《绘画即讯息》访谈丨AMNUA展览回顾 崇真艺客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社交媒体发布及工作室,©️刘川社交媒体



刘川:可能冬天太冷了_《绘画即讯息》访谈丨AMNUA展览回顾 崇真艺客
社交媒体发布,工作室及作品©️刘川社交媒体



T:
你晒同伴艺术家的东西不多,所晒的都是自己觉得有意思的吗?
我们也刚好做过一个和其中一位艺术家约翰·库林(链接)相关的翻译

L:
是的社交媒体的账号就是用来记录和展示作品的,我不太有整理资料的习惯,很多时候想不起一张作品的尺寸都要去社交媒体里翻看一下,不过偶尔会发些看到的喜欢的画和自己的猫,其实这些事情主要是在朋友圈发,所晒的都是自己的东西当然很无聊,不过最初我就是把社交媒体当作发自己作品的地方。



T:
你似乎有在社交媒体发画的习惯,这和拿到展览上去有什么不同的感觉吗?

L:
在手机上发作品和现场展示的最大不同就是信息量吧,观看方法也完全不同,起码我对张作品的尺寸,材质和画框的厚度有做考虑,这种类型的信息都会在屏幕上被同化掉,我还是希望观众可以看原作,这样即使误读也会误读得更准确。我自己的主观感觉就是展场的墙总是太高了,远远高出了我工作室的墙高。



T:
你晒同伴艺术家的有一组特别的,关于东北地域的艺术家的,包括老一代的像宫老师他们,以及像王兴伟这样的对某种中国这几年的某种绘画类别有着主导作用的艺术家。而你也是从东北求学过来的艺术家。

L:
我没觉得特别,都是展览上拍的图片,不过这些确实是我最早一批知道的艺术家,当然还有韦尔申,我觉得这些东北艺术家的作品里有一种不太一样的幽默感,可能冬天太冷了。



T:
如果硬要套展览的一厢情愿的主题“媒介即讯息“的话,可能我们会觉得你是在所有参展艺术家中最“用心”在各种媒介或者形式的选择上“带货”的一位,这就有点像那个皮诺曹艺术家:一层套着一层的言外之意。

L:
可能说明你们选择我时的思路和我选择画什么怎么画时的思路差不多?








刘川:可能冬天太冷了_《绘画即讯息》访谈丨AMNUA展览回顾 崇真艺客

关于艺术家及其项目和作品
About The Artist


刘川 Liu Chuan, 1991年生于吉林,现居燕郊。2012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国画系。201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
Liu Chuan, born in 1991 in Jilin, now lives in Yanjiao. He graduated from the Department of Chinese Painting of Luxun Academy of Fine Arts in 2012 and the Department of Printmaking of Central Academy of Fine Arts in 2018.






关于《绘画即讯息》
About The Paintings Are the Message

刘川:可能冬天太冷了_《绘画即讯息》访谈丨AMNUA展览回顾 崇真艺客

《绘画即消息》第一季第三集      
S1: E3   The Painting Is The Message 
绘画即讯息
The Paintings are The Messages 

Duration
时间
2021. 12. 29 - 2022. 01. 15  
Venue
场馆
No. 0 Hall, Art Museum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the Arts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   零展厅

Artist 艺术家/
Liu Chuan 刘川    Luo Fan 罗凡     Shi Yiran 史怡然


Commissioned essay 委任写作/
Xu Liwei 许力炜

Produced by Yamin Wang/策划制作
Yamin Wang 王亚敏   
 
Team 团队/
Tai Ziyue   邰梓悦   
Di Zhengjie   狄政杰




关于《绘画即讯息》系列
About The Painting Is the Message


如果人人都是绘画快手呢?如果人人都是抖音画家呢?将一些需要在当下关切的一般媒介(media)研究思考,具体化到比较特殊的绘画上来,具体到这个看起来既不当下也不大众的特定媒介上,这是《绘画即讯息》系列的初衷之一。

在今日所谓的“加速”时代,像聚众闲聊、私下阅读或者书写等这样一些方法和手段,历史悠久,但是似乎因为其和时局格格不入而“成了问题”;而实际上,绘画在艺术工业中其实很早就开始成为“问题媒介”。

现在的绘画不仅仅是在实际上支撑了市场,绘画也一直是我国,甚至世界最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艺术生产活动。而与此同时,大家还是不太愿意承认今天的“快手”和“抖音”等也是潜在甚至是现实的艺术生产活动。前者是具体媒介生产力,后者是一般媒介生产力,将一般媒介理论具体化到具体而大规模的传统生产力中来具体讨论的好处之一可能在于,这或许能够事半功倍地起到教育和转化广大生产力的作用,不管它是绘画还是社交媒体。当然,现在就设想人人都是绘画快手,或者人人都是抖音画家也许太过浪漫主义,我们还是回到这里具体的,关于绘画的,从绘画开始的,基础性的生产力研发上来。

《绘画即讯息》项目系列为显人耳目故,直接套用了马歇尔·麦克卢汉(Herbert Marshall McLuhan)媒介理论的经典名人名言“媒介即讯息”:具体的“绘画”在这里替代了抽象的“媒介”的位置,“绘画即讯息”变成了这一名人名言的一个具体版本。但我们并没因此就预设了这一命名的固定意义,它是是开放的,念头和心思也是见异思迁的。


The original intention behind “The Painting is the Message” is to concretize some of the theories and practices of medium/media studies in painting. Why?

Reasons include but are not limited to: Means and methods such as chatting with a group or reading and writing alone have long histories but have become problematic almost because they are incompatible with an accelerating era. In fact, painting has started to become a “problematic” medium in the art industry…

The advantage of concretizing medium theory in large-scale traditional productivity lies in the possibility of informing and transforming mass productivity, getting twice the result with half the energy. In today’s painting-supported market, painting has always been the mode of artistic production most beloved in China and all over the world, especially if you are not entirely willing to acknowledge that Kuaishou and TikTok are forms of artistic production.

“The Painting is the Message” attracts attention for its direct appropriation of Marshall McLuhan’s classic “the medium is the message.” Here, the concrete painting replaces the abstract medium, so “The Painting is the Message” becomes a specific version of this famous phrase. Despite this, the project is open, with no fixed meaning.





绘画即讯息》第一季往期链接

从《城市》到《动物园》_罗凡_《绘画即讯息》访谈
回到原始设置_史怡然_《绘画即讯息》 访谈
绘画的修辞
现场:绘画即讯息
S1:E3
傍着绘画自身的绘画
绘画,在作画之前……
读本:李希特方案

读本:招之即去,挥之即来,绘画及其俗套

展讯:绘画即讯息  
现场:司马老师和她的学生们_
展讯:学生们和他们的司马老师_
现场:十大金曲_
展讯:WIFI即绘画_
访谈:史怡然:回到原始设置_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