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椅子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
也是最有存在感的家具。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哈姆雷特,
每个人心目中的爱椅同样千姿百态。
藏家的人门级家具和
终其一生在追寻的限量设计品家具
都离不开座椅,界定标准、收藏价值,
或是本能地出于对爱椅的喜好,
让绝无仅有的座椅成为即使更换多少次生活场景,
都会一并记录时光印记的居家珍品。


> 艺术家杨丹凤

Q1:椅子和你之间的关联?
椅子把我带入了现在所从事的行业,更是我表达观点的载体。椅子,也是我家里拥有数量最多的家具。我是一个不是chairwoman的“chair woman”。
Q2:你收藏一件椅子作品的标准是?
自己喜欢的,而且价格买得起。

> 《赝品椅》,Montreal Museum of Fine Arts collection
Q3:现有藏品中最喜欢的一把椅子?
最喜欢的还是自己设计的椅子“赝品椅”。它是一把改变我人生轨迹和职业生涯的椅子,见证了我人生的转折点和里程碑。2007年,我完成了“赝品椅”系列的第一把椅子并参加了当年的Design Miami,首次露面后有了较多的海外媒体报道和美术馆的询问收藏及借展,这给了当时算“半路出家”的我很多鼓励和肯定,坚定了我想要做艺术的这条道路。
Q4:现阶段最想拥有的Dream Chair?
现阶段最想拥有的是André Dubreuil的Spine Chair(1986)。他的作品具有革命性和进化性,继承了从文艺复兴到18世纪大师和装饰艺术时期的完美主义者的伟大传统:创造了我们所说的奢华。现代主义的情感暗流和非常微妙的高级定制时装元素尽显精致。

> 《Spine Chair》,André Dubreuil
André Dubreuil的作品是真正意义上的前卫。这把Spine Chair也是他对其他同行质疑的一个完美回复。我曾在André Dubreuil位于法国乡下的家里试过这把椅子,看起来冷冰冰、瘦骨嶙峋,坐起来其实很舒服。
今年4月份,他不幸离世。由于疫情我们好几年未见,我感觉非常遗憾和伤感。如果未来我可以拥有这把椅子,对这段友情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纪念。


> 艺术家倪志琪
艺术家倪志琪,出生于中国上海,
早年曾在比利时安特卫普皇家美术学院研究生院留学深造,
并获得比利时
卡雷尔·维斯拉特(Karel Veslat)艺术展一等奖。
现工作生活于上海。
Q1:椅子和你之间的关联?
椅子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却又被经常忽视的物件之一,许多艺术家都有一把自己特定的或者后人为其设计的代表性椅子,比如Gerrit Rietveld的“红蓝椅”,Marcel Breuer的“瓦西里椅”,柯布西耶的“LC4躺椅”等,这些都代表了艺术家的审美与品位。
我的工作室里有很多把椅子,立于窗前的汉斯·瓦格纳的国皇侍从椅,靠墙而置的法国贵族古董椅,以及瓦格纳的代表之作The Chair和Y Chair等。它们让我感到自在,除了视觉上得到享受,也激发着我的创作欲望,将越来越多新奇的设计融入日常生活之中。我认为,椅子可以不那么常规,有趣也很重要。

Q2:现有藏品中,最喜欢的一把椅子?
我最近收藏和比较关注的是Pierre Jeanneret的昌迪加尔椅。在1950年代,Le Corbusier接受了印度政府邀请,在当地设计了高等法院、议会大厦、秘书处等建筑,而其中的配套家具设计均由Pierre Jeanneret负责。

昌迪加尔家具的工艺并不复杂,但是功能性强大,风格极简粗犷。椅子的V形腿,椅桌底座的“圆规形”、“X形”、“Y形”设计在别的家具中并不常见。可惜的是,因为当时审美转变的原因,昌迪加尔椅被大面积弃用。直到1990年代,经由一位法国中古家具商的发现,昌迪加尔椅又重新出现在大众视野里,并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喜爱。
去年我受邀去北京做展览,到朋友的中古家具收藏店里做客。在众多藏品中,我一眼看中了这把昌迪加尔椅。展览结束之后,再与朋友谈起此事却意外的投缘——他相中我的作品,我相中了他的椅子。他也觉得这把椅子很适合我,倘若放在工作室中。创作间隙,听着意大利的民谣,轻嘬一口放置在左边把手上的咖啡,再从下方的挡板中拿出几本书,时间伴随着从窗外斜洒进来的阳光,任其流淌。最终,我用一幅“书上的记忆”系列中的一件作品与他交换了这把椅子。
Q3:现阶段,最想拥有的Dream Chair?
德·库宁(Willem de Kooning)工作室里的那把造型独特的椅子,直到现在我都没有在其他地方看过。如果能找到,我一定会收藏它。

> The Willem de Kooning Foundation, photograph by Kevin Clarke

> 《真空》
十几年前我自己设计了几把椅子放在外滩的工作室里,专门去雕塑工厂加工而成,置于桌前。近两年,我从《真空》系列绘画作品,延伸出了《Vacuum 椅》这组不锈钢烤漆椅艺术装置。《Vacuum 椅》提取了《真空》系列绘画中的颜色,同时也保留了我绘画中独特的和谐关系以及对时间与空间的具象化思辨。

> 《Vacuum 椅》系列
从视觉上看, 它有别于不具功能性的平面作品,能感受到不同观看角度下色块的组合变化,这些椅子在观者脑海中也将再次重组,于是就能自然而然地体会到色彩本身的力量。
此外,它是我对创作本身好奇心的满足和挑战,同时超越日常生活中人们所熟知的“椅子”形象,在高背与低背、有扶手和无扶手的切换中带给人们新的思考。
文、编辑 | 李颖婷
插画 | Yulong Li 设计 | Yunn
新媒体编辑 | 徐懿 助理 | 谢思函
图片来源 | 各受访者、品牌及工作室官方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