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四 期 · 薛 超
1992年,《雪崩》提出“元宇宙”概念
引发了长达几十年的探讨
2021年,“元宇宙”元年终于到来
在人们的目光逐渐聚焦于
电子化、虚拟化、数字化、开放化的今天
常在作品中打破后工业时代
坚硬城市躯壳的艺术家薛超
也向这片虚拟的矩阵伸出了影像实验的“触角”……
近 期 影 像 实 验
走 向 寂 静
如今,人们的生活或多或少地慢慢走向虚拟化。物质世界和虚拟世界平行共存,艺术的媒介形式和存在方式也悄悄地在元宇宙当中逐渐显现,“自由”便是虚拟世界可以做到的,人们通过“艺术”一次次地创造了自己,通过“艺术”获得了更大的精神上的“自由”以摆脱消费社会的束缚,并与虚拟的元宇宙进行越来越多的互动。“NFT”、“后电影”时代、“CG”艺术、“萨博光雕”、“VJ”纷纷与传统艺术共存。
© 薛超·交互艺术
在元宇宙当中,艺术讨论的问题、传播的方式能让每个人都参与其中,在突破技术束缚后,艺术势必进入下一个时代。新媒体艺术在这场时代变革中是一个基本实现手段,艺术家用作品不断地反映我们的时代,体现人文关怀,将现实的思虑以新时空的方式进行转换,将现实身体的感受提取出来,置于大家共同的新的“现实”里。
作为艺术本身而言,可能永远无法满足于将“用途”当做附带之物而被赋予太多的现实功能。在它被消除、被解体的那个时刻,也许才能走出束缚。
© 薛超·生成艺术
当我们追溯自己充满活力的生命运动,艺术便是这世间的宁静,艺术家经受着根本性孤独的考验,在闲散的虚无中闪烁着不被驯化的目光。
我认为数字艺术同样是一种语言,同样可以言说。用数字底层逻辑同样可以溯源艺术本体的可能性。在时间的劳作中产生那种巨大的神奇的喜悦。这种喜悦可以做到一切,可以言说一切。
© 薛超·生成艺术
文 / 薛 超
艺 术 家 手 记
元 宇 宙 系 列
虚拟3D艺术在元宇宙艺术实践里变得更直接、更自由,它不仅仅是一种媒介,更是一种全新的思考系统,你可以将自己关心的现实话题丢到虚拟世界里,让电脑随机搅拌,混合、生成始于现实而终于精神纬度的陌生化的形象,通过虚拟制片实现一个完整的叙事。

© 薛超·元景观计划

© 薛超·元景观计划

© 薛超·元景观计划
艺 术 家 简 介
薛 超

自由艺术家,1966年7月出生于哈尔滨,1990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美术系,现居上海临港新片区。
我们无法预知“元宇宙”热潮带来的
将是更加广阔的自由天地
还是又一座无形的巴别塔
但无论物质世界,还是虚拟平台
精神家园才是人们长留的供养地
在临港国际艺术园
薛超依然守望并探索着
独属于他自己的,真正的乌托邦
屏幕前的你
又在临港国际艺术园发生过怎样的故事呢?
“园游会”系列仍在接受投稿中!
↓ 快戳下方海报了解详情 ↓

丨 E N D 丨
推 . 荐 . 阅 . 读
丨 薛超:"液态——2021上海当代艺术展" 参展艺术家 丨
想要了解更多临港当代美术馆动态?
扫描以上二维码
添加“临港当代美术馆管理员”为好友
更有
LCAM活动交流群
期待您的加入!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