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馆藏珍品推荐:晏仲芳闪电效果灯具
奥斯卡技术成就奖获奖证书
今日推荐官:朱觉
朱觉,上海电影制片厂高级录音师,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上海电影家协会常务理事,上海电影发行放映行业协会技术委员会主任,上海录音师协会理事。
专业经历:电影照明、电影录音、电影数字特技、电影技术管理、电影放映等。
展品故事
朱觉:这份看似薄薄的证书,其实份量却很重,这是我国获得的首个奥斯卡技术成就奖项。
长期以来,人们在拍摄电闪雷鸣的电影场景时,由于无法等待一个自然真实的闪电效果,因此采用大功率、高色温的电影碳精灯前加栅栏板(类似百叶窗)的遮光方法进行灯光光源开闭合,从而模拟闪电效果。这种方法采用的灯具笨重,发光不稳定,闪光方向性差,效果不易控制,特别是几个灯具难以同步形成大场景的闪电拍摄效果。由于找不到更有效的方法,这种闪电拍摄方法沿用了数十年。
晏仲芳在研究照明技术
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一种被市民称为“人造小太阳”的照明灯在上海人民大道问世,这是一种管型长弧氙灯,由于亮度远高于碳精灯,这使得上海电影制片厂照明技师晏仲芳产生了一个灵感,可否将此应用于闪电效果灯上呢?他与同事罗葆和一起开始进行了实验,通过加长灯管,改变点燃方式,采用强磁场控制光弧、交流接触器控制闪电长短等方法,在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后,终于获得了成功,并在我国首先应用。后来晏仲芳研发的这项技术被应用到了《侏罗纪公园》、《真实的谎言》等美国影片中,营造了被好莱坞称之为“不可思议、美妙绝伦”的闪电视觉效果。
1996年,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授予晏仲芳第68届奥斯卡技术成就奖,以表彰他创造性地用日光型气体放电长弧氙灯便捷地模拟出闪电效果。
晏仲芳出席第68届奥斯卡
技术成就奖颁奖仪式
当我每次来到上海电影博物馆三楼照明技术展柜前聆听晏仲芳那段带有常熟口音的获奖感言时,总是令我非常感慨:“我从遥远的东方来到了好莱坞,接受奥斯卡技术成就奖,这是在我42年的电影照明工作日子里所获的最高荣誉。”
是的,晏仲芳先生当之无愧,他是上海电影人的骄傲,他是中国电影技术的骄傲。
6月16日,上海电影博物馆即将迎来开馆九周年的生日啦!九年来,我们接待约120万人次的观众,举办了近3000场的各类型活动,因为你们,让电博如此精彩!
今年的生日,注定是难忘的。自从3月14日下暂停键,我们和所有上海民众一起共克时艰,守望归期。但能做的还有很多,对一家博物馆而言,最重要的莫过于珍贵的藏品,为了迎接九周年的生日,我们打算回归馆藏、回归博物,让那些暂时无法和大家见面的藏品活起来,再次闪闪发光,为此我们将围绕馆藏珍品,开展为期一个月的馆庆月,首先与大家见面的是595微电台九周年馆庆特辑。
在6.16来临前,我们会每天邀请一位大咖推荐官,在595微电台为我们推荐一件电博的馆藏珍品。同时为了回馈观众,大家识别每日倒计时海报中的二维码,完成6.1~6.16每日打卡,就将获得两张免费电博参观门票。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