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方蓝字青铜器鉴赏|订阅本账号
山西省博物院馆藏的商代兽面纹龙首提梁卣,是山西商代方国特色的代表性青铜器。1959年石楼县桃花者村出土,1960年入藏山西省博物院。
图一:兽面纹龙首提梁卣
规格:通高34.8厘米,口长17.6厘米,宽13.7厘米。
形制特点:盛酒器,整体如椭圆形。龙首形提梁,饰方格纹。腹部花纹由雷纹、目纹、夔纹和蝉纹等组成倒置的兽面纹,圈足饰有一圈云雷纹。
桃花者遗址是石楼县著名的商代遗址之一,位于石楼县城东南13 公里处的罗村镇桃花者村东北垣上,面积约500 平方米。1959 年8月,村民王月亮在此耕地时发现有灰陶绳纹陶片和残石斧等,后又出土青铜器29 件,玉器20 件,金器14 件。经考证属商代墓葬。兽面纹龙首提梁卣就是此地出土的著名青铜器之一。另外国宝青铜器龙形觥,也出于此地。龙形觥,高19 厘米,长43 厘米,宽13.4 厘米。长腹弧鼓,后端截平,背部为弧曲形长盖,内有横榫与器腹扣合。盖面中央有一蘑菇形钮。器身口沿外附有两对贯耳,用来把龙形觥吊起加热酒,另一端没有封口,是用来散水蒸汽的。器物底部有长方形矮圈足,放置平稳,整体如一停泊的龙舟,造型独特,独具风采。器身遍饰华丽精美的图案,盖面为逶迤的龙身,与器物前端的龙头相衔接,两侧衬以漩涡纹和云纹。考古学家从未见过此类形制的青铜器,但根据器物的铸造风格和特有纹饰判断,这件器物应为商代的一件酒器,并给它定名为“龙形觥”。
图二:龙形觥
石楼县桃花者遗址、二郎坡遗址、义牒遗址、后兰家沟遗址、曹家垣遗址等,以及保德县的林遮峪遗址和灵石旌介遗址构成了吕梁地区罕见的商代方国遗址群,出土的青铜器对于研究商代方国的历史、青铜器的铸造具有极高的价值。
--------------------------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主页右上角设置加星标,就不会漏掉任何一篇文章
请右上点【···】分享!看完请在右下角点个赞。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