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我们无时无处不在 | 世界的尽头是优盘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我们无时无处不在 | 世界的尽头是优盘 崇真艺客


俞敏洪老师的新东方转型做直播带货了,在过去的两年中这个世界方方面面在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着实让人恍惚。我虽然并没有在自己的大学时代去新东方上课,但不得不说新东方是我们这一代人的青春记忆,一方面很多人确实去新东方上课了,通过新东方留学和考研,另一方面从新东方课堂衍生出来的名师语录传播度之大在今天看来难以想象,在没有短视频和社交网络的时代,这些语录和课堂录音成为了风靡一时的段子来源。在我的青春时代罗永浩作为理想主义的一道光照进了我的生活中,让我在一个本来就容易愤青的自己变得更加愤青。十年前有这样一个群体被称之为“意见领袖”,新东方的俞敏洪和罗永浩堪称年轻人中的意见领袖,同时期还有韩寒、高晓松、梁文道等。

学英语在八九十年代算时髦的事情,那应该是中国第一代出国潮的高潮期,在我小学的记忆中电视中便开始播放《走遍美国》的学英语节目,我也很早就知道许国璋,想必他是第一个最著名的英语老师,再后来才是九十年代到两千年代到李阳疯狂英语,新东方的产生伴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尤其是伴随第一代第二代留学潮产生,而在后来留学成为了大学生中颇为普遍的存在,因此学英语就成了司空见惯的事情。十几年前英语老师因为特殊的时代背景成为了青年人的偶像,而如今李阳因为家暴早已声名狼藉,最近还在视频号开始进行免费英语教学,而新东方的转型把带货的直播间变成了教学课堂。短暂的十几年像是一台戏开幕又落幕,历史舞台的剧情演变超出了我们这一代人的想象。罗永浩出走新东方后创业先后做网站,做培训学校,做手机,到如今加入到直播带货的潮流中,年轻人的现实是宇宙尽头是考公,对于老一辈来讲宇宙进程成了直播带货。

2013年之后有一个阶段是全民创业的时期,同样也是2013年陈可辛导演的《中国合伙人》上映,新东方的神话到达顶点,我在毕业后三年经历过一次短暂的创业期,不得不说也是时代潮流使然,其中不乏有《中国合伙人》的影响,我早期创业时同样是三个人,我们那时做短视频记录和长的人文纪录片,在短短的两年内我们还未赶上后来的短视频浪潮就匆匆散伙了。那时的创业潮影响着悸动的年轻人,从中关村的3W咖啡到车库咖啡挤满了创业的年轻人,那是一个制造神话并且相信神话的时期,每个人像是前往美国西部的淘金客一样,只要有一台电脑和一身做ppt的本领就好像能赢得了天下一样,但是整个创业潮的时间事实上非常短暂,只是两三年的时间内快速成长的神话都崩塌了,仿佛海市蜃楼一样来的快去得也快。创业失败的大多数年轻人或去了大厂继续打工,或考研考博,或考公务员,也有和我一样的成为了自由职业者,从2018年之后我彻底成为了一个自由职业者——这本质上也是一种创业,在过去的四年中我也逐渐适应了这种工作状态。我的自由职业状态还是一种传统的模式,不依赖自媒体和短视频、直播等平台,也不属于电商和游戏行业,毕竟艺术迄今为止还是一个古老的行业。

今天的互联网环境非常适合产生自由职业者,比如做自媒体的内容生产,做短视频内容和直播,最终产生电商带货,内容带动流量,流量产生消费,这是最显而易见的盈利模式,到了个性化的内容生产和输出如此细分的传播中,真正拼的成了个人能力,以往大机构和大媒体的影响力与一个自由职业者的影响力被拉平了。这种拉平的趋势显然也是有好有坏,好处在于这种趋势尊重个体能量,环境更有利于实现个体价值,坏处是严肃性和深度的内容大多被娱乐性的和碎片化的信息取代了,仿佛今天的大众流行文化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深入思考了,流行音乐的抖音化,经典流行音乐的翻红和被消费,经典电影的短视频化,这些成为了不争的事实。

究竟是人塑造了互联网还是互联网塑造了人,在后疫情时代难以说清楚,长期的隔离生活使得信息越来越互联网化,在分众传播和算法时代,每个人的喜好和算法是相互塑造的过程,最终形成了每个人好恶的极端化。早在2013年我最早做自媒体就警惕这种潮流化和资本化,以微信公众平台为例,在2013到2015年堪称一个巨大的红利期,那个时期产生了数量庞大的自媒体平台,在过去的近十年中自媒体的江湖最终大多转为电商平台和流量导入平台,国人的智慧总能把一切机会转变为赚钱的机会,因此时代的潮流某种程度上而言就是资本流动的潮流,在潮起潮落中自媒体的江湖中也有不少早已退出了,退潮期来了,新的涨潮期出现在其他领域,接下来成了直播和短视频的浪潮。2013年《中国合伙人》讲述的新东方的产生历程,到了2020年代,假如有人拍摄《中国合伙人2》,谁能想到俞敏洪和他的新东方讲述的故事是这样的一番创业场景。

今天成为了一个万事皆可直播的时代,直播成为了虚拟世界的在场方式,我们哪里都不在,却又可以无处不在,等到元宇宙的世界实现了,《头号玩家》和《失控玩家》的现实也就不远了,甚至于等到哪天真的可以如《上载新生》一样上传思想,我们难道不就实现了永生了吗?《黑客帝国》虽然烂尾了,但给我的强烈启示是宇宙的尽头可能是一个硬盘,一切变成了数据存储其中,电影《超体》的结尾是这样:电影的主人公露西消失了,留下来的只有她的衣服以及一台黑色超级电脑。当德尔里奥赶到实验室并且开枪打死了张先生。黑色电脑最终化解为灰烬,但诺曼教授从中去取出了一张黑色,巨大的闪盘。德尔里奥的手机收到了一条短信,是露西发来的“我无处不在”。

这还真是一个躲不开屏幕的时代


我们无时无处不在 | 世界的尽头是优盘 崇真艺客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