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ABI毕业荐| 2022优秀毕业作品推荐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ABI

2022优秀毕业作品推荐


油画 版画专题




油画


oil painting



1.

《FORMULAR》系列

崔砚然


开始毕业创作的时候,正好看到了前苏联哲学家柯普宁的一段话:“当数学家导出方程式和公式,如同看到雕像、美丽的风景,听到优美的曲调等等一样而得到充分的快乐。”


如果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事情、我们的思维、我们亟待答案的困扰、我们的向往、我们的24小时……可以像公式一样,用纯艺术范畴的形式被某种细若游丝的联系奇妙地串联起来,从命题引向答案,那应该是相当有趣的事情。


艺术自身体系就是一个不断确立地过程,即便艺术在确立过程中被不断磨灭和再生,也无法割舍蕴含于其间的逻辑本质。人类能够通过现实形态与概念形态推导出其背后的本质特征,进而可以总结设计出一套程序和求解过程。


于是,我萌生了创作一组“FORMULA”的想法。细读这个词,发现挺有意思的,FORMULA是公式的意思,“mula”可以是人名,在嘻哈文化中,也可以解释为金钱,所以,for mula,可以是物质意向的集合与载体。

ABI毕业荐| 2022优秀毕业作品推荐 崇真艺客

《一个无名的故事》

“幸福是圣洁,是日高日远的觉悟,是不断地拷问与扬弃,是一种’通过苦恼的欢欣’”。我们正在经历的无奈、感伤、愤怒,或许也会指引我们走向美好。倾听自我、虔心祈祷,希望如星辰闪耀穹顶,相信会有属于自己的辉光。

ABI毕业荐| 2022优秀毕业作品推荐 崇真艺客

《这是一首会骗人的诗》 

把名字写在水上

一边写,一边消失......

许个愿吧

然后

去看看西湖......

梵语中有“muladhara”一词,而这里的“mula”则意味着根源。在人类文明进化的过程中,思考事物的根源极其意义已经成为人类活动的本能意识,即便思想偶有抽离,虚无飘渺的意识形态仍会落地寻找归宿。

ABI毕业荐| 2022优秀毕业作品推荐 崇真艺客

《预约人间净土》

净土可能是毕生的求索随行

逡巡朝暮时

净土可能是瞬时的灵光乍现

疏忽一念间


人类从各种角度观察事物形态的时候,萌生了关注与爱意,并有意识的建立起本体与客体间的联系,其本质仍然是生命追溯事物本源的活动过程。由此,如果我们将艺术的造物与意识导入理性、程式化的思维模式中,将现实形态的过程分析用艺术系统进行归纳,尝试导出清晰具体的概念形态,回归“FORMULA”。如果“For Mula”是艺术形态里的一种现实解释,是基于生命循环而创造的根源,那么“FORMULA”,则是我们用毕生精力试图探索的准则。这次的创作对我来说是一个尝试的开始,人生的各个阶段都有需要思索的题,应该都需要有对应的FORMULA来帮助解答。


作品细节

ABI毕业荐| 2022优秀毕业作品推荐 崇真艺客
ABI毕业荐| 2022优秀毕业作品推荐 崇真艺客
ABI毕业荐| 2022优秀毕业作品推荐 崇真艺客
ABI毕业荐| 2022优秀毕业作品推荐 崇真艺客
ABI毕业荐| 2022优秀毕业作品推荐 崇真艺客






2.源系列



ABI毕业荐| 2022优秀毕业作品推荐 崇真艺客

展览现场

江心怡


时间将疫情前的生活与记忆推得越来越远,我们也与曾经的自己渐行渐远,当身体的自由度锐减,我们可能会对周遭的事物变化有更细腻的感知。随着我们所熟悉的生活世界一点一点地被摧毁,我们的身体与记忆出现了新的可能。


在此次作品中专注于自然与人之间的关系,探索人身体的感受力,从而在后疫情时代给观者打开心灵的空间。《源》系列作品画面以原始的地球、古老的植物,解构的人体构成, 通过不同的画面展现了生命诞生于原初的地球到消逝于天 地间的场景,也体现了生命向光生长,茂盛绽放,到消散 为浮游的循环。


我多用圆形与曲线构成画面,并且在画面中并置大地,血液,水,土 ,肉,植物的元素,植物是我表达个人精神与感受的载体,希望观者在阅读画面时可以沉浸其中,随着画面中线条笔触色块的指引,去关照万物,关照自己的心灵。

ABI毕业荐| 2022优秀毕业作品推荐 崇真艺客

红色谈话 

布面油画 80*110cm 2022

生命起源于太阳,人类流淌着红色的血液, 我们与自然的脉络一直紧密相连。


ABI毕业荐| 2022优秀毕业作品推荐 崇真艺客

布面油画 150*150cm 2022


ABI毕业荐| 2022优秀毕业作品推荐 崇真艺客


月乳

40*50cm 布面油画 2022


大地是地球的身体,月亮是天空的心脏。

月光带来的古老能量,如同母亲的乳汁,哺育着我们。


ABI毕业荐| 2022优秀毕业作品推荐 崇真艺客




                      蓝环

         40*50cm 布面油画 2022


ABI毕业荐| 2022优秀毕业作品推荐 崇真艺客

循环 

布面油画 30*60cm 2022


我透过使用肉粉色系的颜色和具有生物形态的抽象造型,描绘对通往心灵空间的探索,并鼓励大家去审视自己在这一直演变世界中的位置。当你凝视作品,安静的呼吸与冥想,一定能感受到一些不同以往

的知觉。



作品细节

ABI毕业荐| 2022优秀毕业作品推荐 崇真艺客
ABI毕业荐| 2022优秀毕业作品推荐 崇真艺客
ABI毕业荐| 2022优秀毕业作品推荐 崇真艺客
ABI毕业荐| 2022优秀毕业作品推荐 崇真艺客
ABI毕业荐| 2022优秀毕业作品推荐 崇真艺客


3.

自然之诗系列

魏平馨


万物皆有灵,在未知与已知之间,在人类与万物之间存有着那暧昧的边界,我试图在其中创造一个空间,让自己置身边界之中,寻觅灵与灵之间的对话。

       

ABI毕业荐| 2022优秀毕业作品推荐 崇真艺客

    《WHEEL of FORTUNE》,布面油画,110*60cm,2022


疫情的爆发以一种从未想象过的方式颠覆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在面对骤增的不确定性时,不管在世界的何处,我们都同样感受着它对于我们生活的巨大影响。它使我们重新看待自然,引发了我们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然而我们与自然接触的时间却又越来越少,我们像是被阻隔在真空的玻璃房一样,而在高大的钢筋水泥组成物之外的自然界却呈现出与人类社会截然不同的活力与生机。 这组作品是我在疫情隔离期间构思,并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的,它既是是我个人真实欲望的投射,也是我疫情期间个人状态的记录。就在离创作完成时间不到一个月前,杭州疫情形势突然变得严峻,我作为次密接要进行集中隔离。对于突如其来的隔离通知,我下意识产生了焦虑和不安全感。在此之前我也未曾想过要在一个二十平左右的小房间中足不出户生活半个月是怎样的情形。隔离意味着我无法如预期得那样进行我的绘画创作,同时可能面临着延迟毕业的风险,在医护人员关上我隔离房间的那一刻,说实话我是感受到了巨大的无力感,就好像自己在这个狭小的空间什么也没法如期开展,什么也不能做。隔离前几天的早晨,我总是被对于环境的陌生感唤醒,慢慢的,坐在窗边对着外界繁华的街景发呆成为了常态(我隔离的房间位于整栋建筑的顶楼,房间里有一面落地窗,窗外正对着车水马龙的都市景象,它的存在使得我的隔离初期的焦虑得到了很快的缓解)。在我逐渐习惯这种有限的生活环境后,我开始发现某种意义上自己并不是什么都不能做,却是什么都变得可以做,当空间变得有限的时候,我开始变得更加能将专注力投入到某一件具体的事情上,于是有了更多的时间去进行那些被忙碌生活挤压掉的“属于自我的时间”,这得以让我从以往的被迫接收的状态转向了内在的、自我的思考,也让我学会了如何和自己相处。每天看一部电影,每天投入足够的时间到创作的构思中,每天在固定的时间进行运动,每天对着窗外的街景进行思想放空……以往的生活秩序在突然被打乱的情况下开始自然而然的重建新的秩序。


ABI毕业荐| 2022优秀毕业作品推荐 崇真艺客

《THE LOVERS》,布面油画,110*60cm,2022


      疫情爆发以来,每个人都深刻感受到了出行受限的状态,离开熟悉空间进行一次短途旅行也变成了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再加上大四忙碌的学业安排,我外出沉浸在自然环境中的时间可以说是几乎为零,可越是缺失就越是渴望,我内心对于与自然接触的冲动也在与日俱增。这次隔离经历也促成我以绘画创作的形式来表达我内心的冲动,也正是这种空间的阻隔使我更加想要接触和探究我们与自然的关系。行动的受限使得我转向了向内的思考,我开始思考我们应该如何与自然相处,如何与自然交流。于是我尝试模拟出一次对话,可以看出这组作品并没有明确的解读方向,对于画面的解读完全有观看者本身决定或是改变。我希望通过这种形式给予我们的生活更多想象的空间,重新回归想象力和感受力。同时某种意义上它也是一次虚假的对话,在创作过程中我本身就处于一种与自然失去交流的状态,这种由我主观构想的交流其实是我内心欲望的投射。


ABI毕业荐| 2022优秀毕业作品推荐 崇真艺客

《THE MOON》,布面油画,110*60cm,2022


作品细节


ABI毕业荐| 2022优秀毕业作品推荐 崇真艺客


ABI毕业荐| 2022优秀毕业作品推荐 崇真艺客
ABI毕业荐| 2022优秀毕业作品推荐 崇真艺客


ABI毕业荐| 2022优秀毕业作品推荐 崇真艺客




版画

print


1.

《须弥志》系列

蔡逸鸣


若菩萨住是解脱者

以须弥之高广

内芥子中

无所增减

须弥山王本相如故

——维摩经•不可思议品

ABI毕业荐| 2022优秀毕业作品推荐 崇真艺客

蔡逸鸣,《须弥志·欧洲》,54cm×39cm

纸本平版画,2022年

ABI毕业荐| 2022优秀毕业作品推荐 崇真艺客

蔡逸鸣,《须弥志·南美洲》,纸本平版画

39cm×54cm,2021年

ABI毕业荐| 2022优秀毕业作品推荐 崇真艺客

蔡逸鸣,《须弥志·非洲》,纸本平版画

39cm×54cm,2021年

ABI毕业荐| 2022优秀毕业作品推荐 崇真艺客

蔡逸鸣,《须弥志·澳洲》,纸本平版画

39cm×54cm,2021年

 

师教中有言

须弥纳芥子,芥子纳须弥

须弥纳芥子时人不疑,芥子纳须弥莫成妄语不

——祖堂集·归宗和尚

 

此系列取名《须弥志》,即为艺术家本人基于这一无形意象的个人世界观的图解演绎,基于这一出典于佛教对于“宇”“宙”的建构逻辑,艺术家尝试将公共认知下的“世界”与触手可及的“实存”进行重组,形成对“芥子须弥”的图像诠释。


作品细节

ABI毕业荐| 2022优秀毕业作品推荐 崇真艺客
ABI毕业荐| 2022优秀毕业作品推荐 崇真艺客
ABI毕业荐| 2022优秀毕业作品推荐 崇真艺客
ABI毕业荐| 2022优秀毕业作品推荐 崇真艺客
ABI毕业荐| 2022优秀毕业作品推荐 崇真艺客
ABI毕业荐| 2022优秀毕业作品推荐 崇真艺客
ABI毕业荐| 2022优秀毕业作品推荐 崇真艺客
ABI毕业荐| 2022优秀毕业作品推荐 崇真艺客
ABI毕业荐| 2022优秀毕业作品推荐 崇真艺客
ABI毕业荐| 2022优秀毕业作品推荐 崇真艺客
ABI毕业荐| 2022优秀毕业作品推荐 崇真艺客


2.

《愚公移山》系列

耿浩


ABI毕业荐| 2022优秀毕业作品推荐 崇真艺客

《愚公移山》

47.5cm*88.5cm*2 铜板 耿浩 2022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对于“愚公移山”的阐释,不同时期的意象不尽相同,张湛《列子注》之后,“愚公移山”的故事得到广泛流传,更多时候这个故事已经脱离了《列子》中这则故事的语境,它不再是一个哲学命题的注脚,而成为可以随意解释的一个独立故事,当然这也立足于故事本身的可延展性和多元解释的可能性。与大多数人不太一样,我对这个题材的关注点更多在于“山”。在这个多元的时代,大山在每个人心中已经千差万别了,但故事本身却依旧深入人心。选择了这个题材之后,我常常在想,“山”是什么?“山”又在哪里?是古画?还是现实?是在史书里?还是在我们眼前?也许“愚公移山”精神在任何时代都是极具意义的,但归根结底我们还是要把它放到一个合适的语境之下,它不该是唯意志论的盲动,我的创作也是如此。


ABI毕业荐| 2022优秀毕业作品推荐 崇真艺客

《愚公移山》

47.5cm*88.5cm*2 铜板 耿浩 2022


作品细节
ABI毕业荐| 2022优秀毕业作品推荐 崇真艺客
ABI毕业荐| 2022优秀毕业作品推荐 崇真艺客
ABI毕业荐| 2022优秀毕业作品推荐 崇真艺客
ABI毕业荐| 2022优秀毕业作品推荐 崇真艺客

3.

《匆匆》系列

丁培园ABI毕业荐| 2022优秀毕业作品推荐 崇真艺客

匆匆
124*270cm 木刻版画 2022

提起杭州,我以前的第一反应就是“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在人们的印象中一直都是诗情画意、“人间天堂”等等。但作为一个北方人,来到杭州必然有很多不习惯和有异于本地人的感受,我时时刻刻都在感受环境对我的影响。所以我想要在本科结束的时候,将在杭州生活的主观感受和客观的杭州结合在一起。当然环境本身是一方面客观原因,产生的情绪也因人因时因地而异,本作品仅代表作者个人感受。

请横屏观看


ABI毕业荐| 2022优秀毕业作品推荐 崇真艺客


我自2018年开始经常做噩梦,甚至是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每天都梦魇,梦境对我的影响是无孔不入的,日常生活中也都会带有一些梦中的情绪,就导致我对于杭州的感受也会掺杂一些梦境的感受。我的噩梦又多以阴森、诡异的黑色调为主,所以山明水秀烟波浩渺的西湖,在我眼里也有令人压抑沮丧的一面。江南一带的美景成为大量山水画卷的主角,我也尝试将黑白木刻与山水画做了一点结合,比如采用长卷的形式安排画面、用传统山水画中的造型描绘水波纹、添加书法的元素等。

这幅创作是三幅90*124cm的画作组成的长卷,总尺寸124*270cm。我生活的区域其实不大,场景元素也都是就近选取。第一段以南山路为场景参考,南山路的树很高很大,密密麻麻的枝叶掩盖了视野,绿杨路通向西湖。基本上我去西湖都是走这条路,所以在我来绿杨路就是通向西湖的入口,也是通向错位梦境的迷茫的入口。第二段以西湖日出日落为场景参考,西湖的日落永远看不腻,西湖的日出我在宝石山上看过一次,光芒万丈,好像能照亮一整年的阴郁。第三段表达我的一种抽象的“潮人恐惧”。杭州是一个潮流元素很高的城市,湖滨聚集着大量的“时代潮人”,每每与“潮人”擦肩而过,便不自觉想回避,若有若无的尴尬。大眼睛、尖鼻头、纸片人的主流审美像大山一样具有压迫感,所以 我“潮人”的特征形象强化并且和山石融合。杭州是个多雨的城市,我通过对木板的特殊处理在整幅作品中都直接保留了水滴落下的痕迹,来表达潮湿多雨的这种感受。

 

作品细节

ABI毕业荐| 2022优秀毕业作品推荐 崇真艺客
ABI毕业荐| 2022优秀毕业作品推荐 崇真艺客
ABI毕业荐| 2022优秀毕业作品推荐 崇真艺客
ABI毕业荐| 2022优秀毕业作品推荐 崇真艺客

ABI毕业荐| 2022优秀毕业作品推荐 崇真艺客


4.

《重组之力》系列

莫廷深

ABI毕业荐| 2022优秀毕业作品推荐 崇真艺客

重组之力——无限可能    

水印木刻 45✖️60 2022 

ABI毕业荐| 2022优秀毕业作品推荐 崇真艺客

重组之力——无限可能    

水印木刻 45✖️60 2022 

创作的灵感源于对汉代画像石的社会实践考察,汉代画像石中各种排列组合,充满了力量和魅力,引发了我新的思考与探索。我的内心是被拥有几千年历史的汉代画像石所触动了,各类神仙祥瑞,各种生动有趣、富有活力的人物和百兽的形象与图像,被先人通过直线与曲线表现得极富生机,充满了力量,让后辈们叹为观止。先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以及超高创造力实在让人为之动容,用现实主义的手法将人间现实生活的林林总总和社会状况再现得淋漓尽致。正是这本堪称为“汉代生活的百科全书”的画像石图像,对我的艺术创作埋下了一颗很深的种子。


ABI毕业荐| 2022优秀毕业作品推荐 崇真艺客

重组之力——无限可能    

水印木刻 45✖️60 2022 

我总是喜欢去探索一些新的可能,包括在艺术创作中,我常常运用“重组”的思维,把一些本没有关系的图像或者是场景重新组合在一幅画面之中,能够产生一些不太一样且不能提前想到的效果,在可控与不可控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运用“重组”思维的创作方式,打破了常规的绘画规则,打破时空的限制,只要合理便成局,但是又离不开绘画审美的基本要素。去发掘未来艺术的无限可能,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其实不仅仅是艺术创作中,我觉得去探索我们生活中无限的可能性也是特别有意思的。

ABI毕业荐| 2022优秀毕业作品推荐 崇真艺客

重组之力——无限可能    

水印木刻 45✖️60 2022 


ABI毕业荐| 2022优秀毕业作品推荐 崇真艺客

重组之力——无限可能    

水印木刻 45✖️60 2022 


ABI毕业荐| 2022优秀毕业作品推荐 崇真艺客

重组之力——无限可能    

水印木刻 45✖️60 2022 

然而在我们当今社会中,无论是在艺术、科学领域还是在经济、建筑等领域,对“重组”思维的运用非常成熟。在很多领域解决重大问题时,都需要运用“重组”思维模式,不仅是艺术领域,这种思维模式在别的领域也有着它独特的作用和意义。

作品细节

ABI毕业荐| 2022优秀毕业作品推荐 崇真艺客
ABI毕业荐| 2022优秀毕业作品推荐 崇真艺客
ABI毕业荐| 2022优秀毕业作品推荐 崇真艺客


5.

《无止尽的马戏》

赵莲涟

ABI毕业荐| 2022优秀毕业作品推荐 崇真艺客
ABI毕业荐| 2022优秀毕业作品推荐 崇真艺客

人类与动物、植物、非人类之间的区别是什么?我们对一起生活的不同生物体有什么责任?我用这部动画讲述了一只鹅逃出马戏团回归自然,因为长期受到人类管束开始转换为生物链中的施暴者,与此同时心理也逐渐扭曲,最后死去。以此探讨马戏团给动物带来的畸形心理和长期影响,重构去人类中心化的统治逻辑。

我的动画中出现失重的气球,泄气的蛇,断掉的手指,就像我们经历的这个疲软的时代。受害者与施暴者之间相互转换,鹅逐渐变成了一个反派角色,但又携带着在人类统治驱使下的不得已,带着少数边缘群体挣扎中的无力感和悲伤。毕业创作这部《无止境的马戏》更加强调动无逃出马戏团后,马戏团给动物心理带来的永久性影响,马戏团是一个典型的人与动物两者地位极其不平衡的地方,动物作为被观看和消费的对象,暗示着人类潜意识中的征服欲望和以人类为中心的思维方式。其实不难想到逃出动物园的第三只豹子,“豹子去哪”是我们最关心的问题,即便它死了,即便它回到原本的栖息地了,甚至它回来了,人类的干预对动物的伤害已经是不可挽回的,去哪真的重要吗。


作品细节

ABI毕业荐| 2022优秀毕业作品推荐 崇真艺客
ABI毕业荐| 2022优秀毕业作品推荐 崇真艺客
ABI毕业荐| 2022优秀毕业作品推荐 崇真艺客
ABI毕业荐| 2022优秀毕业作品推荐 崇真艺客
ABI毕业荐| 2022优秀毕业作品推荐 崇真艺客
ABI毕业荐| 2022优秀毕业作品推荐 崇真艺客




艺术家介绍

排名按作品顺序 不分前后


崔砚然 

ABI毕业荐| 2022优秀毕业作品推荐 崇真艺客

出生于日本 大阪,上海人

本科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一工作室

硕士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第四工作室

江心怡

ABI毕业荐| 2022优秀毕业作品推荐 崇真艺客

1999年生于江苏,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第四工作室

现工作生活于杭州。从事当代艺术创作与策展工作。

作品围绕人与自然的同一性展开

意欲链接个体与宇宙的精神能量,达到诗意的栖居。

魏平馨

ABI毕业荐| 2022优秀毕业作品推荐 崇真艺客

本科(2018~2022年)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第四工作室,生活、创作于杭州。

尝试以绘画、影像等语言等方式来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探索连接二者的内在神秘力量。

蔡逸鸣 

ABI毕业荐| 2022优秀毕业作品推荐 崇真艺客

蔡逸鸣,1987年生于上海。

2009年、2012年、2022年先后本科、硕士、博士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学院讲师、浙江省版画家协会会员。

主要从事绘画创作理论与实践研究。创作作品多次参加国家级、省部级以及各级重点博物馆、美术馆展览,被多所美术馆及私人机构收藏;多项理论成果发表于各类学术期刊、学术平台及学术专著。

耿浩

ABI毕业荐| 2022优秀毕业作品推荐 崇真艺客

出生于2000年2月11日,安徽六安人,

于2018年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

2022年秋将于中国美术学院继续攻读硕士学位。

莫廷深

ABI毕业荐| 2022优秀毕业作品推荐 崇真艺客

 1996年6月出生

籍贯:广西南宁

 2016年—2022年  中国美术学院  本科

丁培园

ABI毕业荐| 2022优秀毕业作品推荐 崇真艺客

2000年2月生于河北石家庄

2022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

赵莲涟

ABI毕业荐| 2022优秀毕业作品推荐 崇真艺客

2000年出生于浙江杭州

本科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第四工作室

同年保送至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硕士。

作品涉及绘画、动画和装置等多媒介,从去人类中心视角出发,通过图像的视觉化嫁接,探索自然物象在当代艺术语言下的共生和乌托邦式再创造,用感知的方式描述现代人生活的原始情绪和缺失感体验,达到当今社会的现实关怀。





编辑 江心怡

审核 宋振熙


|战略合作伙伴|

ABI毕业荐| 2022优秀毕业作品推荐 崇真艺客



ABI毕业荐| 2022优秀毕业作品推荐 崇真艺客



ABI毕业荐| 2022优秀毕业作品推荐 崇真艺客



ABI毕业荐| 2022优秀毕业作品推荐 崇真艺客


ABI毕业荐| 2022优秀毕业作品推荐 崇真艺客


ABI毕业荐| 2022优秀毕业作品推荐 崇真艺客



ABI毕业荐| 2022优秀毕业作品推荐 崇真艺客



ABI毕业荐| 2022优秀毕业作品推荐 崇真艺客



ABI毕业荐| 2022优秀毕业作品推荐 崇真艺客



ABI毕业荐| 2022优秀毕业作品推荐 崇真艺客



ABI毕业荐| 2022优秀毕业作品推荐 崇真艺客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